-
清華李海濤課題組在《自然》和《基因與發育》連續發文
清華李海濤課題組在《自然》和《基因與發育》連續發文破譯「組蛋白密碼」識別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3月4日電 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和結構生物學中心李海濤課題組日前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該論文首次揭示出生物體內存在組蛋白變體特異的甲基化識別蛋白。這種對組蛋白變體和甲基化修飾類型的雙重識別,是組蛋白修飾識別機制上的新亮點,體現了真核生物表觀遺傳調控的複雜性和重要性。本論文是在清華大學李海濤實驗室,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施曉冰助理教授實驗室以及美國貝勒醫學院的李蔚助理教授實驗室的通力協作下完成的。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揭示致癌組蛋白突變抑制SETD2甲基轉移酶活力的...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揭示致癌組蛋白突變抑制SETD2甲基轉移酶活力的分子基礎清華新聞網8月3日電 7月31日,《基因與發育》(Genes & Development) 雜誌發表了醫學院李海濤教授課題組題為「甲基轉移酶SETD2識別致癌組蛋白的分子基礎」(《Molecular basis for oncohistone
-
Nature communication:E3連接酶抑制ERK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乾性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緬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種E3泛素連接酶在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1-02 瀏覽: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基因與發育》發文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基因與發育》發文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分子機制 清華新聞網11月24日電 11月15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研究組在《基因與發育》(Genes & Development)雜誌發表了題為「NRMT1催化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的分子機制」(
-
清華大學王釗課題組揭示SPATA4在脂代謝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SPATA4在衰老相關脂代謝失調中的關鍵作用,為衰老相關或其它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幹預靶點。相較於網膜脂肪前提細胞,皮下脂肪細胞具有更高的複製潛能,其也最易受到衰老的影響。維持皮下脂肪細胞分化功能是減緩衰老相關脂肪丟失和體重降低的關鍵。SPATA4(又名TSARG2)是王釗課題組自主克隆出的生精相關基因,在多個物種中保守表達,前期研究結果提示SPATA4對於細胞分化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
清華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原標題: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和結構生物學中心李海濤研究團隊於10月2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了題為「AF9 YEATS domain links histone acetylation to DOT1L-mediated H3K79 methylation
-
科學家合作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的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然而,R-loop在人類細胞命運決定(包括幹細胞分化和重編程)過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確。該研究系統繪製了人類胚胎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細胞重編程過程的全基因組R-loop圖譜、轉錄圖譜及多維表觀遺傳修飾圖譜,首次揭示了R-loop在人類細胞命運決定過程中的作用,並提出R-loop可作為一種新型的表觀遺傳記憶發揮功能。
-
蜂王漿的蛋白組分可維持小鼠胚幹細胞多能性|論文
》發表的一項研究Honey bee Royalactin unlocks conserved pluripotency pathway in mammals指出,蜂王漿的蛋白組分Royalactin能夠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
-
【學術前沿】高紹榮/鞠振宇/樂融融合作揭示Dcaf11調控小鼠胚胎...
端粒能防止染色體末端的重組和降解,對維持細胞染色體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1】。成體細胞由於缺乏有效的端粒維持機制,端粒在細胞分裂中逐漸縮短,最終引發細胞分裂的停滯和衰老【1,2】。端粒縮短是引發個體衰老的重要原因,是許多人類衰老相關疾病的典型病症【3-6】。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夏偉梁課題組發表Oncogene、Theranostics論文...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s)家族由22個成員組成,在成人組織中FGFs通過重新激活發育信號通路來介導代謝功能,組織修復和再生,並參與維持多種關鍵的生物學功能。在吸菸肺鱗癌中FGF19、FGF3、FGF4和CCND1區域的擴增頻率是非吸菸者肺鱗癌中的5倍,FGF19在體外可以促進肺鱗癌細胞的增殖。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探究驅動基因FGF19及其主要受體FGFR4促進肺鱗癌進展的潛在機制。吸菸或化療可引起內質網應激,而內質網應激進一步促進FGF19在肺癌細胞中的惡性上調。
-
醫學院沈曉驊課題組在非編碼RNA的染色質結合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醫學院沈曉驊課題組在非編碼RNA的染色質結合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3月12日電 3月12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沈曉驊教授團隊在《自然》(Nature)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U1 snRNP調控非編碼RNA的染色質滯留」(U1 snRNP regulates chromatin retention of noncoding
-
2020浙江大學醫學院紀俊峰、徐鵬飛研究組聯合招聘博士後公告
紀俊峰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多能幹細胞與體細胞重編程中細胞命運決定機制,近期集中研究多梳蛋白分子在多能性維持,發育以及人類相關疾病中的分子調控機制。相關工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Stem Cell Reports, Stem Cells等幹細胞領域雜誌。
-
同濟大學賈鑫明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林欣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免疫學...
同濟大學賈鑫明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林欣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免疫學》發文報導CARD9基因變異引發ABPA的發病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課題組揭示植物幹細胞如何免疫病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課題組揭示植物幹細胞如何免疫病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與細胞生物物理研究部趙忠教授課題組
-
清華大學醫學院徐萌課題組、吳勵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清華大學醫學院徐萌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徐萌實驗室長期研究免疫細胞、腫瘤細胞及腫瘤微環境的複雜相互作用,致力於提高腫瘤免疫治療效率和挖掘免疫治療新靶點。
-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38:20 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Ulrich Steidl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
上海科技大學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論文,與人類腦發育機理相關!
1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羅振革課題組關於人類腦發育機理的研究論文。大腦皮層的擴增被認為與人類智力的演化密切相關,但背後的遺傳和分子細胞機制卻不清楚。近年來,羅振革研究團隊對該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率先揭示了類人類特異性基因TBC1D3對於大腦皮層擴增和溝回形成的促進作用。隨後,他們對TBC1D3作用的分子機制進行了深入探索。首先,研究人員利用近年發展起來的類腦器官技術研究了TBC1D3的作用。
-
清華頡偉組和同濟高紹榮組在《自然》發表「背靠背」論文,揭示早期...
清華頡偉組和同濟高紹榮組在《自然》發表「背靠背」論文,揭示早期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圖景——附哈佛大學張毅教授課題組陸發隆博士特別評論文:賈小方、BioArt 點評:陸發隆(哈佛大學)隨著表觀遺傳學的生化方面的機制研究得日益透徹
-
原子尺度上的追逐|專訪李海濤:破譯表觀修飾密碼
其於2003至2010年曆任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博士後副研究員及高級研究科學家,原本在結構生物學實驗室工作的李海濤因和Allis實驗室合作跨入表觀遺傳學領域。2010年,34歲的李海濤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現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我算是在國外進入的這一領域,回來之後還是堅守這個方向,因為這裡的新發現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