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可怕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足「三」

2020-12-20 胰島不吃素

今天講一講糖尿病足的篩查方法。糖尿病足的篩查包括下肢查體、周圍神經檢查和周圍血管檢查三個方面。

下肢查體

這項檢查需要由專科醫生進行。主要是看下肢及足部外觀及膚色是否正常、有無潰瘍及感染,是否存在周圍神經病變,以及有無下肢血管病變。具體包括:

1)下肢和足部皮膚是否正常。有無發紫或腫脹?有無皮膚乾裂、破損或潰瘍?

2)足部外形是否正常。是否有拇外翻、錘狀趾及扁平足?是否有胼胝或雞眼?

3)腳趾、趾甲的狀況。是否存在鞋襪造成壓痕和發紅?趾甲修剪的情況如何?趾間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4)關節的穩定性以及肌肉的力量。步態是否異常、鞋子的磨損情況等等。

周圍神經檢查

檢查足部是否有痛、溫、觸覺的減退或喪失。包括:

1)觸覺檢查:用10g尼龍絲,輕輕划過腳背及腳底皮膚,看患者的感覺情況。判斷是否存在輕觸覺消失或減退。

2)痛覺檢查:用大頭針(或縫衣針)鈍的一端以一定的壓力觸碰足部皮膚,看患者痛覺。判斷是否存在痛覺減退。

3)溫度覺檢查:用冷涼的金屬體觸碰腳部皮膚,檢查腳部皮膚是否感覺到冷涼;或用37℃~37.5℃的溫水浸泡雙腳,是否感覺到溫熱。如果沒有感覺,表示雙腳已有明顯的溫度感覺減退或缺失。

4)震動覺檢查:用128 Hz音叉檢查震動覺。

5)兩點辨別覺檢查:病人閉目,用分開的雙腳規刺激兩點皮膚,如病人有兩點感覺,再將兩腳規距離縮短,直到病人感覺為一點為止。正常身體各處能夠辨別的兩點間最小距離不同,這項檢查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兩點辨別覺減退。

6)神經電生理檢查:檢查神經傳導速度和肌肉功能,判斷是否異常。

下肢血管檢查

主要檢查下肢血管有無狹窄或閉塞,了解下肢血供情況。包括:

1)觸診法:觸摸皮膚是否發涼,了解末梢循環情況,觸摸足背動脈及脛後動脈,如果血管搏動清晰有力,說明血運良好,發生血管病變性足部潰瘍的風險較小,即使足部有潰瘍也易癒合;相反,如果摸不到或脈搏很細弱,表示足背動脈供血不足,這種情況常提示在足背動脈上端有大動脈血管狹窄或梗阻。

2)輔助檢查法:可採用都卜勒超聲測定踝肱指數,血管超聲、血管造影等方法直接檢查是否存在血管病變。下肢動脈造影的優點是對下肢動脈血供情況及血管壁狀況一目了然,診斷精確,缺點是檢查費用高和有創傷。一般糖尿病足病應用不多,主要用於截肢平面的診斷選擇。X線檢查也是一項常用的檢查。可以檢查骨骼損傷的情況,包括骨質破壞、骨髓炎、骨關節病等等。

與其他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相比,糖尿病足相對容易識別且預防比較有效,因此,儘早識別糖尿病足病的高危因素並採取積極對策,可以有效降低足部潰瘍的發生。建議大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對於高危人群,可以增加到每半年或者3個月檢查一次

相關焦點

  • 糖尿病的可怕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足「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多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傷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這個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56 年。從它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糖尿病足的發病有兩大直接的病因:第一是下肢遠端的神經異常,也就是說,糖尿病足的發病也和周圍神經病變相關,周圍神經病變我們前面已經用了3節課的時間來學習,大家也有所了解。
  • 糖尿病足,一種嚴重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看看幹細胞如何幹預!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糖尿病帶來的高血糖長期存在,會導致人體各個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糖尿病,就像一個潘多拉的魔盒,有著100多種併發症,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糖尿病足就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個。什麼是糖尿病足?
  • 惡性腫瘤——糖尿病的另一個「慢性併發症」
    作者:李青 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導讀:我們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 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分為大血管併發症和微血管併發症,前者包括心梗、腦梗、腦出血、腎動脈狹窄、下肢動脈狹窄閉塞等,後者包括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縮短生命,而糖尿病的微血管併發症降低生命質量。
  • 糖尿病難逃併發症?這個「警戒」線如何區別
    得了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併發症會嚴重危害糖友的生命健康,而一旦出現了併發症,糖友的生活質量也會因此大大降低。得了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要如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及時的預防呢?
  • 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
    糖尿病足,可能是最讓糖尿病患者擔心的併發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糖尿病足的科普知識,希望廣大患者對它減少恐懼、增加了解、重視預防、合理治療。一、淺談糖尿病足首先,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發的一系列足部問題,從輕度的神經症狀到嚴重的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病和神經病變性骨折。通俗的講,就是高血糖對足部的任何損傷都叫做「糖尿病足」。對於患者最直觀、威脅最大且最難以治療的,就是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潰瘍和感染。尤其是合併糖尿病血管病變的足部潰瘍和感染。因此我們把重點放在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和感染的預防和治療上。
  • 糖友要重視糖尿病併發症的檢查
    當前,中國糖尿病形勢十分嚴峻,12.8%的成年人有糖尿病,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病變等各種慢性併發症。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各地舉辦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旨在喚醒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
  •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該病高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過量吃肉、高脂飲食、運動少等,長此以往導致體內代謝異常引起的。那麼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呢?
  • 糖尿病還會「爛腳」,若想遠離糖尿病足,這3招日常就要做好
    糖尿病被人們稱為「不死的癌症」,在臨床上發病率也比較高。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外號呢?主要是因為單純的糖尿病並不會直接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但是如果血糖長時間居高,就會使人體的眼睛、腎臟、四肢、周圍神經系統受到慢性的損害,引起一系列併發症,對人的身體造成各種折磨。
  • 黑龍江省啟動第三輪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防項目 公布篩查報名熱線
    黑龍江省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防項目主要針對我省糖尿病(慢病)群體,進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糖尿病周圍血管神經病變等篩查。亞健康人群、高血糖人群、糖尿病家族史人群可以先參與其中的血糖篩查項目,確診後隨時報名參與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
  •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人們 糖尿病併發症沒那麼可怕
    ■共同關注糖尿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有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長期血糖增高會導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併發症」讓糖尿病患者「談之色變」。近日,在重慶晨報健康大講堂攜手知蜂堂聯合開展的「共同關注糖尿病」系列活動中,「尋找知蜂堂的老朋友」尋人活動完美收官,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方法,糖尿病併發症也沒那麼可怕。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十二)——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 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其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統。診斷糖尿病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 明確的糖尿病病史,在診斷糖尿病時或之後出現的神經病變,臨床症狀和體徵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相符。
  • 劉文華院長:得了糖尿病,多久會出現致命的併發症?
    糖尿病的最大威脅來自於併發症,糖尿病中晚期所產生的心腦血管病、腎病、糖尿病足和眼底病病變等多種慢性併發症是造成病人殘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治療難度極大。
  • 警惕糖尿病併發症!定期檢查7個項目,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外,定期檢查有助於監控病情的發展,為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此外一些檢查項目還能早期發現併發症,方便醫生及時幹預,避免病情惡化。腎功能檢查糖尿病腎病是死亡率較高的一種糖尿病併發症,通常是因為患者是腎衰竭而死。因此,腎功能檢查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重點檢查的項目。
  • 急診營養護士教您如何減少糖尿病併發症
    現如今,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特別是30~40歲的「事業型」人士發病率最快,更為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成了糖尿病患者。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呢?
  • 糖友們小便有泡沫,需警惕糖尿病併發症
    同理,血糖居高不下,那麼血液中的糖就好比醃鹹菜的鹽,機體的血管、神經就好比被醃製食品,時間長了收穫的可不是美味,而是各種併發症。一、急性併發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該併發症的三大表現:高血糖、高血酮、代謝性酸中毒;該併發症的三個分度:輕度(僅有酮症而無酸中毒)、中度(酮症伴輕至中度酸中毒)、重度(酸中毒伴有意識障礙)。
  • 糖尿病併發症的14類預警信號,看看你有嗎
    眾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確糖尿病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但併發症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出現之前總有一些先兆,或者說身體總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
  • 福建醫護親歷的三個真實故事告訴你: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
    很多人覺得糖尿病不就是小便裡面糖多一點,不疼不癢的,很可怕嗎?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旨在強化護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糖尿病有多可怕?他們往往因沒有管控好血糖,出現問題延誤治療,或自行在家中處理,進而引發了嚴重的糖尿病足,不得不面臨截肢或截趾甚至死亡的結果。「糖尿病併發症繁多,其中糖尿病足病是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高達8.1%。
  • 60.7%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教你如何控制好血糖!
    再說一說「吃」吧!少食多餐,少食多餐,少食多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任何東西超負荷都是不好的,總超負荷運轉就更容易發生危險。如果你一頓吃得太多,胰腺就會立刻處於緊急加班狀態,如果你總讓胰腺加班,它就得提前退休了。
  •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最讓人煩惱的當屬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併發症之最大煩惱——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一點兒沒錯!糖尿病併發症中,最讓人煩惱的當屬腦血管疾病!
  • 糖尿病就是血糖高點?腳部3個表現,可能是惹上糖尿病足了
    在血糖升高的過程中還會帶來嚴重的身體損傷,很多的併發症也可由糖尿病引起,像常見的糖尿病足就和血糖過高有關。此時,人的足部就會出現異常的症狀。因此,患上糖尿病後需要積極治療。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好好配合治療,就可能會出現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身體有哪些表現,說明患上糖尿病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