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糖尿病大國,
糖尿病人群已突破1億
居世界首位。
但與龐大的糖尿病人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我國糖尿病治療現狀堪憂。
截至2017年,
在我國所有糖尿病患者中
僅46.4%的人已知自己患有糖尿病。
很多人覺得糖尿病
不就是小便裡面糖多一點,
不疼不癢的,很可怕嗎?
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
旨在強化護理工作者
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有多可怕?
福建三位醫護分享了
三個糖尿病患者的真實故事——
福州的王女士退休後,一直是家中帶孩子的主力。有時忙起來,降糖藥都顧不上吃,更別說定期複診、測血糖了。
幾個月前,王女士的腳部小拇趾不慎碰到臺階出現破口。可王女士對此不以為然,一來破口小,二來她患糖尿病多年,腳部對痛覺的神經已然有些麻木。
沒過多久,破口開始變大,成了潰瘍面,王女士感到了一絲絲痛覺。可帶孩子走不開,她暗自思忖,還是再緩幾天看看。
幾天時間過去,潰瘍開始不停流膿,面積擴展到整個腳拇趾。這次,王女士才擠出了時間,來到福建省立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可等待她的,是不得不截除小拇趾的噩耗,否則整個腳都可能化膿壞死。
面對這個結果,王女士如今回想起來,依舊懊悔不已。
作為省立醫院內分泌科的護士長,像王女士這樣的糖尿病足患者,林麗娜見得不少。他們往往因沒有管控好血糖,出現問題延誤治療,或自行在家中處理,進而引發了嚴重的糖尿病足,不得不面臨截肢或截趾甚至死亡的結果。
「糖尿病併發症繁多,其中糖尿病足病是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高達8.1%。糖尿病重在平時的管控,這絕不是停留在口頭的一句空話。」林麗娜說。
嗜睡,又是嗜睡。這一次,陳奶奶的子女們感覺母親的症狀有些不單純。
第一次嗜睡,即使到了飯點,陳奶奶也還是昏昏欲睡。擔心母親餓壞了身體,子女們拿著勺子撬開母親的嘴,勉強給她餵了點飯。
後來,子女們給母親測了血氧和心率,並無異常。直到測完血糖,才發現陳奶奶出現了低血糖。家人忙給陳奶奶吃了巧克力,她才醒了過來。可沒隔幾天,陳奶奶的病又犯了。
原來陳奶奶患糖尿病多年,一直靠打胰島素控制。子女發現母親都是在打完胰島素後出現異常,就帶著她來到了福建省老年醫院內分泌科。
接診的呂琦主任醫師很快找到了陳奶奶嗜睡的原因。「嗜睡是一種不典型的低血糖症狀,除此之外,不典型的低血表現還包括疲勞、乏力、心跳過快等。相比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更兇險,嚴重的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甚至死亡。」
聽了呂琦的話,陳奶奶一家一陣後怕。雖然陳奶奶每天都注射胰島素,但幾乎不曾在家監測血糖,陳奶奶對自己每天的血糖控制情況並不知曉。近來自己食慾下降,她依舊照著先前的胰島素劑量打,才導致了這段時間的低血糖。
「醫生,醫生,我孩子早上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昏過去了?」6歲男孩松松(化名)的父母神情緊張,抱著孩子,出現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裡。
醫生見狀,馬上給孩子安排各項檢查。結果顯示孩子血糖非常高,已出現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這麼小的孩子?」松松的父母一度懷疑自己的耳朵。但在省婦幼內分泌科劉暉主任醫師的提示下,松松父母回憶起松松近三個月的表現——愛喝水、食慾加大、頻繁跑廁所,甚至半夜尿床,體重還略有下降,這一切都符合了糖尿病「三多一少」的表現。
可對於糖尿病知識一無所知的他們來說,這些異常看起來似乎又是那麼的正常。
在ICU裡,因為酮症酸中毒一度出現脫水、休克、腎臟損傷的松松,經過幾天的血濾治療,已經漸漸脫離危險。但每次看到ICU裡孩子充滿恐懼的神情,劉暉還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家長重視兒童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多是一型糖尿病,和遺傳有一定關係,需要終身治療。多數家長認為糖尿病是老年病,當孩子出現『三多一少』症狀時並不會聯想到是糖尿病,以至於送院時往往已經出現了嚴重併發症,導致臟器損傷。」劉暉說,「兒童糖尿病無法預防,要靠家長們的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將糖尿病帶來的損傷降到最低。」
看完了三個故事,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糖尿病真可怕,但實際上糖尿病患者只要搭好「五駕馬車」,血糖即可乖乖聽話穩穩的,這「五駕馬車」就是:飲食、運動、藥物、監測和糖尿病教育。
在糖尿病防控上,這五架馬車不相上下,缺一不可,但糖尿病患者往往在血糖管控上重飲食、運動、藥物防控,而忽略監控和教育的重要性,導致防控效果不佳。
據統計,截至2017年,在我國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僅46.4%的人已知自己患有糖尿病,32.2%的人正在接受治療。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僅有12.9%的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糖尿病教育絕不是醫生在看病過程中的三言兩語,它是一門科學。比如它能指導患者如何買鞋、選襪子、預防糖尿病足,或平時備一罐可樂,以預防低血糖。相比之下,美國十分重視糖尿病教育,甚至培訓專門的護士,為患者上門開展一對一的健康教育,這也使得一路上漲的糖尿病患病率如今已進入平臺期。
反觀我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這條道路還任重而道遠。福建省立金山醫院俱樂部負責人、福建省立金山醫院護理部林娟督導說,絕大部分糖友剛來俱樂部時,都沒有自己測血糖的習慣,很多人因為嫌扎手指麻煩、怕疼,有些則四處蹭免費的檢測。
一張國產的血糖試紙價格低廉,早期的糖尿病患者若能做好血糖監測、飲食、運動管理,就能有效控制血糖。假如連這些都做不到,一旦出現併發症,一年治療費可能就要好幾萬元。
「正是因為護士在糖尿病管理上能承擔更多的工作,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題被確定為『護士與糖尿病』,旨在提醒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對於血糖管控的重要性。「林麗娜說。
「健康教育能教會大眾如何早發現、早篩查,並在出現糖尿病後如何更好地自我管理。只有加強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讓『五架馬車』齊頭並進,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整個醫療費用,減輕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
血糖怎麼測?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