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八十年代初王府井的單位和店鋪 老北京感嘆往事只能回味

2020-12-13 愛歷史

80年代,王府井開始重新煥發出它青春,這裡代表著當時北京的繁華與喧囂。不僅僅王府井大街上店鋪鱗次櫛比,周邊的胡同裡依然有著京城的古味,灰牆黑瓦重影疊疊的四合院,不時在喚起老北京的記憶。

昨天發了一組80年代初王府井商圈的照片,許多朋友都在細數當時王府井那些地標性的店鋪和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溫一下它們當時的面貌。各位老北京們,準備好了嗎?考驗你們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華僑大廈)

北京市百貨大樓是解放後新建的百貨大樓。它的一層是日用品和家用電器,二層是皮鞋、帽子、文具,三層是布料和成衣。

位於王府井北側的中國人民銀行,當時對市民提供儲蓄業務,星期天也不休息。

位於王府井的人民日報社大門,作為中央權威媒體門口有戰士持槍警衛。

利生體育用品商店,在昨天的圖集中有不少朋友提起。

北京畫店,當時在這裡售賣有齊白石、吳作人、黃賓虹等著名畫家的作品。現在隨便一副可都是百萬起步。

首都鐘錶店,也就是著名的亨德利鐘錶店,這裡不但出售有外國鐘錶,也有國產的鐘表。

老北京著名的鞋鋪同升和,當時很多領導人都在這裡定做自己的鞋子。

王府井的刻字服務部,在這裡不但吸引著許多中國百姓,當時也有不少日本人熱衷前往。

當時的首都劇場正在上演老舍先生的《茶館》。

位於金魚胡同入口處的東風劇場,這裡有許多京劇名家在此表演。

東風市場內民族飯莊的涮羊肉很多人至今回味無窮。

首都飯莊(萃華樓),經營魯菜的老字號,當時的味道真的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有點流口水了。

山東飯館內就餐的食客。

四聯理髮店,4家上海理髮店合併而成。

新中國兒童用品商店大門,店名是由宋慶齡先生親筆題寫。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初的大連老照片:繁華一時的天津街 忘不掉的201路電車
    在那裡有著一代人青春和兒時揮之不去的記憶,有著知根知底的鄰裡關係,有著許多熟悉的建築和商店。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一組拍攝於80年代初老照片,一起走回那時的大連,看看那些現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區。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帶你看看過去的北京,更希望能通過這些照片能夠回憶起當年的美好生活。這一張照片我覺得很經典,一輛公交車和一輛前排有馬,驢以及一頭騾子的馬車同時走在馬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的人都在看著這輛馬車,似乎很感到好奇,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馬車了,而當年的104北京公交車你是又否坐過呢?
  •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老照片,洋溢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當時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比較落後的,大家的收入也都不高,當時的醫療條件和住房條件以及教育條件,比現在相差太遠太遠。不過,大家都還是非常樂觀的,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當時很多年輕人最喜歡唱的歌曲就是《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在希望的田野上》。看一看當時的一些老照片,確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 八十年代寧夏教育行業的老照片,看得人淚眼朦朧......
    60年代在一中任教的老校長辛進和校友在一起交談老校長馬汝鄰(右四)徐夢麟(右五)當年的學生溫積成(右三)何明(左二)和時任校長 教導主任在一起解放後三十多年來,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培養出的初、高中畢業生16000多人,在各條戰線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貢獻。
  •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沒壓力幸福感很強,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候農村學校裡的教室比較簡陋,桌椅破舊不堪,教室的窗戶也都破了,沒有修補,但孩子對學校熱情不減。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20世紀80年代,城市街頭上帶著紗巾姑娘。
  • 老照片的故事:八十年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時間過得真快啊
    老照片的故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經歷過十年文革動亂之後,中國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代,改革開放拉開帷幕並已取得初步成效,人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80年代,馬路上還沒有多少汽車,大部分人上下班都依靠自行車。圖:廣州的一個自行車停車點,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自行車。
  • 教師節了,來看看八十年代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的
    老照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校園裡,同學們載歌載舞開展文藝活動。小學語文老師今天股市又跌,慘,剛要吟唱「春風又綠江南岸」,想起一件往事。那時就讀東風小學五年級(2)班,一天上午最後一節課,教語文的鄭漢真老師正在講解王安石的《泊船瓜州》。鄭老師對這首詩可是愛之深切,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讓這群懵懂的孩子能體會詩中妙處。
  • 北京王府井十大美食
    在北京,春餅也是相當火的,北京的春餅口味最特別,大部分人更願意當做早餐來吃,春餅是用豬肉作為主料,加上蔬菜一起吃,吃春餅一定要將豬肉和菜包起來,要從頭吃到尾,象徵著「有頭有尾」的意思。推薦店鋪:立中春餅大王老北京炸醬麵
  • 王府井步行街十大特色小吃
    在北京,春餅也是相當火的,北京的春餅口味最特別,大部分人更願意當做早餐來吃,春餅是用豬肉作為主料,加上蔬菜一起吃,吃春餅一定要將豬肉和菜包起來,要從頭吃到尾,象徵著「有頭有尾」的意思。推薦店鋪:立中春餅大王老北京炸醬麵
  •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帶你重溫昔日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河北省秦皇島市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三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如今秦皇島發展還不錯,但是過去的秦皇島你還有哪些印象呢?
  • 百貨大樓有臺時光機,帶你一秒穿越老北京
    沒有手機的年代 人們熱愛串門兒 不忘拎上一盒點心 開業以來迅速成為了 王府井大街上新的「網紅打卡地」
  • 老照片:1980年代的校園生活,80後終生難忘的青春記憶
    這組照片都是1980年代的校園生活的場景,80後的讀者們對這些場景應該記憶猶新,看了這些老照片,一定能夠讓你回想起曾經青春年少時的校園生活,往事不可追,當下須珍惜,就讓我們一起再次回味一下我們的年少時光。圖為教室裡,三名男同學正在認真的研究習題。
  • 1192弄老上海主題街區VS王府井地下「北京城」,國潮街區誰更會玩兒?
    王府井百貨地下「和平菓局」眾所周知,胡同是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獨有的風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這種獨特的城市生態和鄰裡關係,滋養了老北京人熱情、禮貌、厚道、幽默的性情。還記得過去三分錢一根的小豆冰棍嗎?還記得早晨的胡同巷子嗎?
  • 50、60、70、80年代春節老照片,簡單而珍貴的年味丨可讀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舊時春節老照片,一起回味一下那時簡單而幸福的年味兒,撿起純真年代過年的美好記憶……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要說八十年代春節跟以往相比的最大變化,那一定就是——看春晚。▼ 八十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這四大件開始走進尋常人家。過節的時候,人們紛紛上街採購大件。
  • 用懷舊對抗時間丨《漫步八十年代》線下活動
    在後浪漫近期新書中,這本原創繪本尤為特別:一個漫畫家,畫出了一整個老北京!:老北京拾遺》。很難去概括老葛究竟畫了哪些,因為《漫步八十年代:老北京拾遺》幾乎無所不包:有人物,有風景,有百科圖解、衣食住行、花鳥魚蟲……只要是還在回憶裡的,他便用紙筆一點點地去想起,然後呈現在紙上。
  • 隱藏在王府井地下的老北京城,為你還原老北京:和平菓局
    話說,王府井百貨大樓裡驚現了一座神秘的地下城,去過的人都說它是「老北京城」。說起「老北京」,『胡同』自然是必不可少,胡同就是生活的縮影,摻雜著人情味和煙火氣。從電梯下樓放佛穿梭回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大青磚窄胡同兒,而這胡同,就是生活的縮影:前進副食店裡陳列著很多大家兒時吃過的零食無花果,跳跳糖,鑽石戒指糖等等;松鶴堂售賣著各種藥材;紅興糧油店還掛著1989年的海報;就連小吃店對面的綠皮火車都可以上車體驗。
  • 老照片:五張80年代的北京舊照,滿滿的都是回憶!
    老照片:這一張是宣武門一帶的街景,從照片中可看出,那時候的北京街頭,除了電車及公家車之外,私人小車還是很少的,市民們出行還是騎著自行車!老照片:這一張是北京的胡同照,典型的北京胡同大多不寬,兩側都是瓦頂平房,老北京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一條條胡同裡!現在看來,滿滿的都是回憶!
  • 王府井小吃街升級「金街會客廳」
    記者 和冠欣攝為繁榮夜間經濟,豐富消費體驗,入夏以來,王府井地區增加了茶飲、甜點、咖啡等20餘家外擺攤位;王府井小吃街正在改造升級,將打造「金街會客廳」;主街東西兩側的王府井東街、西街也將增加外擺攤位,打造「后街經濟」。8月30日晚7時,夜幕降臨,王府井主街上喧鬧起來。
  • 「和平菓局」解鎖記憶,夢回半個世紀前的老北京
    他們不舍孩童時的純真,回味舌尖忘不掉的美食,念及青春一起瘋狂的玩伴……歲月猶如一陣龍捲風,颳走了身邊如數家珍的回憶。常常想,如果有多啦A夢的時光機,穿梭回過去,我們會做些什麼?張秉貴成為了百貨大樓的代名詞80年代的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已是繁華商圈,櫃前常常人滿為患。
  • 北京王府井小吃街升級打造「金街會客廳」
    百貨大樓正面的燈幕格外璀璨,樓前廣場上,一場籃球快閃活動正在進行,伴隨擴音器裡傳來的現場解說和動感的音樂,四面八方的人都聚攏圍觀。主街兩側,吳裕泰、北冰洋、滿記甜品、和平菓局……創意十足的小商亭和圍繞在周邊的休閒坐椅,讓夜色中的步行街倍顯舒適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