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原則是什麼
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從業之要。我們認為誠信原則在社會上可以作為一個相對的標準用于衡量世間萬物。宇宙能夠演化至今,至萬物,宇宙法則是絕對誠信的。萬物作為宇宙的產物,包括人類,要遵循這個規則;不管是個體,企業,萬物在自然中,在和諧共存發展為基礎的前提下,遵守誠信原則。
論誠實信用原則
古人云:「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意思君子要重守承諾,言而有信。實際上為人處事都要講誠信,誠信原則適用於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適用於萬物。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人類在共建和諧發展的社會時,應善於保護生態平衡,誠信原則應用於正道。
君子一詞後面演化成小人的對立面,跟儒家思想的不斷分化,社會利益階層往往因私利排擠他人,分別出君子與小人的對立。明朝時期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明朝時期經常皇帝駕崩沒有子嗣另立其堂兄弟的兒子為接班人,士子會糾結於皇帝按禮儀改稱駕崩的皇帝為父親,改稱自己的父親為叔父,還是依照原有的稱呼不變,由此引發士子間互相詆毀,互相認為自是合乎禮制的是君子,對方是小人,引起相互間不斷廝殺。明朝皇帝大都執行無頭政治,皇帝基本不上朝,宦官當權,政令根本無法實施,士子間卻依舊爭鬥不休。
孟子說「大人」可以不用講誠信,認為帝王者更不用講誠信。事實是這樣的嗎?縱觀歷史,失信與民的政治最後都導致動亂,一個國家不可能是一個家庭的國家。我們無法用絕對的標準去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符合誠實信用原則,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為人處事要誠實守信,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不要貪圖一時利益,黑了良心,致子孫後代於危險的境地。
誠信原則要求我們怎麼做
我們了解了誠信原則,知道做人要講誠信,那麼誠信原則要求我們怎麼做?我們認為做人要知行合一,首先在答應別人事情以前,要思考清楚,做這個事情是不是正確的,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到,是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同樣的,一個人要是表面說的很好聽,任何事情都隨便承諾,這種人是最容易失信的,一般是不講信用的。
我們能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還得從小事做起,知行合一,不輕諾,言行一致。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誠信之人,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