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簡稱「浸大」。前身是香港浸會學院,由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56年創辦。致力提供「全人教育」。1983年,浸會學院獲政府全面資助,成為公立專上學府。1994年,成為香港浸會大學。
浸大是一所有基督教背景的大學。其校徽於1956年創校後開始使用,由三種圖案:聖經、波浪和繩結組成。【聖經】代表優質獨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學術研究和對倫理及靈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島為主的地貌,也與儒家的「智者樂水」呼應,代表大學不斷努力改善質素;香港浸會大學有三個校區。分別坐落於九龍塘、牛池灣和沙田。其中以位於九龍塘地區的三大校區為主校區,主校區分為「善衡校園」、位於九龍塘聯福道的「逸夫校園」、位於九龍塘浸會大學道的「浸會大學道校園」。現時香港浸會大學設有八大學院。分別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藥學院、傳理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及持續教育學院。雖然說浸會大學的QS綜合排名沒有進入 top100,但是其一直都在穩中求進。
浸大於2019年6月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61名 ;由2019年的第277名上升到今年的261名。
另外,在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亞洲大學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位列第55位。在2019年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世界第60名,位居香港第二位。
除此之外,香港浸會大學是一間有基督新教浸信會背景的學府。所以它的特色專業Theology divinity & Religious Studies也非常優秀,屬於世界排名前100的專業。在香港浸會大學的裡,可以感受到獨特的基督教宗教氛圍哦~
除此之外,談到浸會,大家肯定會想到亞洲第一的傳理學院。傳理學院是香港浸會大學當仁不讓的招生王牌。轄下的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香港浸會大學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也較為出色。在2018年計算機科學學科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在人工智慧領域學術排名世界第42位,位居香港第三位,在資料庫領域排名世界第47名。 截止2019年7月,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人工智慧學術領域排名世界第37位,位列香港第二位。
浸會大學的還有個很強的學院,就是中醫藥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是香港首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開辦中醫及中藥本科課程的高等院校。
學院近年研究表現出色,除了屢獲浸大丶香港特區政府以至內地政府的研究資助,經常在高影響因子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每年提交的研究專利申請和獲授專利權的數目也有長足進步,奠定了學院在香港中醫藥科研範疇的領先地位。
學院所在的位置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是香港高校中唯一專門為中醫藥學院而建設的大樓。
想必大家一定非常關心浸大畢業生的相關數據,小編作為浸會的在讀書,專門搜集了相關數據給大家參考一哈~
根據官網2019年統計的最新數據,74%的畢業生選擇就業,不立即就業的同學中大多數選擇了繼續進修。
畢業生從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工商界與社會服務行業,也有少部分選擇進入政府機構工作。
畢業後,大家最關心的肯定就是薪水啦~
提到畢業薪酬,浸大畢業生起薪相比於八大稍顯遜色。可能這與浸會沒有設置比較熱門的工科,法律等專業有關。據2017年的統計,超過一半的畢業生,工資都集中在12,000-15,999港幣這個區間。
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浸大畢業生,平均工資是19,776港幣。
但是小編覺得,做行政,商業策劃等方面的工作雖然起薪低,但是升職到管理層以後,薪水可以「錢」途無量哦。
除此之外,小編還搜集就職後的相關數據。發現浸大的畢業生與內地的聯繫十分緊密。
而從浸會大學的調查報告來看,發現有近四分之一的畢業生在工作中需要出差,在這部分人中,有70%多的人是經常出差到內地。
「昨日我以母校為榮,今日母校以我為傲」。 香港浸會大學也培養了許多傑出校友,他們傳承著浸會「篤信力行」的校訓,在社會各界貢獻力量。
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授予莫言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香港浸會大學「盛產」影視創作者,曾執導了《阮玲玉》、《胭脂扣》、《藍宇》等影片的知名導演關錦鵬也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
浸大雖然不完美,但我卻從未後悔選擇了她。
在浸會,可以在露臺上邊學習邊享受維多利亞港璀璨的夜景。
可以book豪華的小組討論室和組員一起學習。
飯堂吃膩了可以步行十分鐘到又一城加餐。
現在坐在家中看到這些相片時,甚是想念。
作為被命運選中的2019fall,因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所以更加懂得珍惜學校的美好,更加的想念校園的時光。
希望疫情能趕快結束,我們都能早日重返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