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理學院?傳理學?這到底是個什麼專業?
如果你不清楚,沒關係,今天我們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香港浸會大學的傳理學院。
悄悄告訴你,它可是被譽為「亞洲排名第一」的傳理學院哦。
對於內地學生來說,香港浸會大學從學校的名氣上來看絕對不是香港八大院校中排名靠前的那一個,世界大學排名也在兩百名開外。
但是有這麼一個學院在學校裡一枝獨秀,它就是傳理學院,也可以稱作傳媒學院。
在1968年時,傳媒行業一般被稱為「傳播"。
學院的創辦人餘也魯教授認為這門學科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研究傳播學的知識,於是決定仿效物理和心理學等,稱之為「傳理學",這也是大家會感到陌生的原因。
傳媒學是一個非常細分的領域,在特定領域裡,專業排名是絕對的優先。
浸會的傳理學院絕對算得上是浸會大學王牌中的王牌,它是香港八大中的第一所傳理學院,也是目前香港最大、開設專業最多最全的傳理學院,在香港的傳媒界有著很高的聲譽。
學院的新聞系在2011年「AsianCorrespondent」新聞網被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至於江湖傳言的「亞洲第一」地位,也足以顯現出它的實力。
香港浸會大學分設五個校園,其中「善衡校區」、「逸夫校區」及「浸會大學道校園」均在香港九龍塘。
傳理學院所在的傳理視藝大樓就位於浸會大學道校園裡,也就是傳說中的CVA大樓。
一進CVA大樓,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優秀的電影人和文化界人士來開講座的照片,這個學期就有莫言、李克勤(說不定還會遇到特別的粉絲,比如林青霞哦!)
院訓「唯真為善」四個大字掛在底樓入口,日復一日提醒所有傳理人新聞媒體甚至是整個傳媒從業者的準則。
浸會大學的校園並不是很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傳理視藝大樓裡課室、攝影棚、工作室、研究中心應有盡有,另外學校的區樹洪圖書館還有專用的study room(總感覺像是網吧的包廂),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體驗一下!
除了主圖書館外,賽馬會中醫院二樓還有一個小圖書館,走進大樓就可以聞到一陣淡淡的中藥清香,每個自習座位都被隔開,可以享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
在傳理視藝大樓,學院的同學們最愛的活動就是在落日時分登上頂樓,搞個小型的聚會,談談學術,幻想一下未來,CVA的天台可以說是承載了年輕一代傳理人的回憶。
不僅如此,天台開闊的視野也方便全方位視角拍攝取景,由此誕生了很多優秀的攝影作品,院長黃煜老師還專門擺放了從俄羅斯帶回來的天文望遠鏡,讓同學們有機會探尋不一樣的香港夜空。
15-16屆傳理學文學碩士畢業生 RIchard/攝
偷偷告訴你,傳理學院可是有「鈔能力」的,學院在學生身上投放了很多的資金和精力。
比如說學院的活動板永遠是爆滿的,每天都有不少的活動在進行,各種工作坊、演講、社團、實習、社區導賞...你一定能挑選到自己喜歡的來參加。
另外學院還有「普利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為大家提供了和榮獲美國新聞界最高殊榮的得獎者見面交流的機會。
這些看似「無用」的活動為生活增加了很多新鮮感和幸福感,各色各樣的活動也可以打開視野,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比如說喜歡一個東西,你究竟是發自心裡喜歡,還是單純覺得很酷呢?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宿舍分為四個舍堂:蔡元培堂、楊振寧堂、周樹人堂和宋慶齡堂,宿舍裡面配件都是一樣,都是兩個房間共用一個洗手間和淋浴室,房間有點像字母「H」型。
舍堂的選擇主要是看你對住宿氛圍的要求,蔡元培堂和楊振寧堂都位於南座,是比較熱鬧的,活動非常的多!宋慶齡堂 和周樹人堂都在北座,相對於南座來說是比較安靜的。
學校有好幾個食堂,正餐下午茶都有,味道的話看你口味挑不挑,反正不會很好吃就對了hhhh。
最後強烈建議申請來傳理學院的同學們要先學一學廣東話,能聽懂就是很好的開端,因為學院的部分課程會輔助以廣東話進行授課,同時在香港的日常生活中,廣東話也是必不可少的。
香港的大型媒體基本上都是直接在浸會排隊招學生的,媒體資源非常非常豐富。
另外所有主修新聞的學生都必須在第三學年的暑假到本地或海外新聞機構實習,取得新聞工作的實務經驗。
像路透社、彭博社、鳳凰衛視等等,這些世界最頂級的媒體都在浸會招實習生、全職員工,特別是金融領域的媒體報紙,這都是其他學校所無法提供的豐富資源!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分為三個學系,分別是電影學院、傳播學系以及新聞學系。
傳播系提供廣告及品牌、組織傳播、公關專修;電影學院提供動畫及媒體藝術、電影電視專修;新聞系提供中文新聞、數據與媒體傳播、國際新聞專修。
學院的傳理學學士下設有三個專業方向:
在每年的新生歡迎會上,黃煜院長都會告訴大家一個理念:
「傳理學院背靠獅子山,而獅子山象徵著一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始於獅子山,努力向上攀!」
1. 學位介紹
傳理學學士屬於大類招生或稱為學院招生,學生在第一年會修讀多個「通識教育」必修科,選擇主修課程,在第二學年再選擇專修課程。
其中中文新聞專修主要是培訓學生參與香港媒介工作所需的技能,香港媒介的新聞工作以本地社群為對象,採用中文撰稿,以粵語/普通話溝通。
數據與媒體傳播專修由電腦科學系及傳理學院新聞系合辦,於2018/2019學年起供學生修讀。
傳理學學士也是香港浸會大學本科中招生分數最高的專業。
2. 自由度很高
傳理學院的自由度很高,基本上大家都可以選到自己喜歡的課,時間也很自由,你甚至可以選擇3天把一周的課都上完然後剩下4天就沒課了,沒有強制的晚自習什麼的。
3. 住宿和生活
之前和大家介紹過浸會大學的宿舍都是兩人或者三人一間的,環境非常不錯。
但是學院一般只提供一年的住宿,所以除非是能獲得全額獎學金,不然大家要面臨大二出去租房的問題,在香港平均一年的房租大約在5-6萬港幣。
4. 學費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學費相較於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更低,2020-21學年學費為140000港幣,優秀的學生還可以得到獎學金。
5. 畢業去向
以Linkedin上的數據為例,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傳理學子畢業後主要工作地點為香港、中國大陸、美國等地區。
在香港地區主要工作去向比如南華早報、TVB、香港賽馬會、香港電臺、鳳凰衛視,TVB等港媒機構。
電影方向的畢業生包括電影、無線電視、廣播、有線電視、多媒體、動畫、視覺與創意傳播,還有例如公關和廣告、新聞、資訊、教育、出版、企業傳訊、行政和管理等。
新聞主修畢業學生絕大多數在香港的印刷或電子媒體擔任記者,部分畢業生則選擇在本地或海外大學繼續深造,不少更獲海外大學頒授獎學金。
公關及廣告主修畢業生可以投身公關及廣告公司,本課程歷年來有超過1,000名校友於廣告及公關公司、商業機構、非牟利組織及網際網路公司,擔任管理及行政級別職位。
1. 專業介紹
香港浸會大學的動畫課程一直以來非常受歡迎,但因為錄取學生名額較少,因此競爭十分激烈。
從2017-2018學年起,傳理學士的動畫及媒體藝術專修開始採取獨立收生模式。
根據2019年香港的大學聯招首輪統計,浸會大學的傳理學電影主修(動畫及媒體藝術專修)一躍成為競爭最激烈的學科,按照前三志願報讀人數計算,平均在48人中競逐1個名額。
動畫及媒體藝術專修主要以數碼動畫為主,基礎課程涵蓋範圍包括故事創作,視覺藝術與創新思維訓練。
進階課程還有互動媒體、遊戲和圖像設計等多元化選擇,讓同學可以按照興趣選擇發展方向。
2. 電影工作室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電影學院在2014年成立了「點子電影工作室」,支持同學實現拍攝電影的理想,通過這種體驗式的學習機會,讓大家一展所長,順利投身電影業。
在2014-17年為期三年的劇情片和短片計劃,鼓勵有潛質的同學把文字變成影像,實踐拍攝電影的理想,把自己的點子轉化為完整的劇本,獲選的劇本可以分別拍攝成劇情片和短片。
3. 業界合作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和香港機場合作,籌辦了「香江星影夢工場」展覽。
展會主要介紹香港電影藝術及成就,展出香港電影歷年來取得的成就和一些珍貴劇照和海報,帶你走進「東方好萊塢」發展的時光隧道。
4. 學生成就
在香港浸會大學的電影學院官網,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年的電影學子作品秀,說不定未來這裡就有你的作品哦。
5. 畢業去向
畢業生主要是從事電影電視項目開發、動畫的製作和開發、宣發、製片、戲院管理等等的工作,也可以從事編劇類工作。
其中比較知名的機構包括香港TVB,是香港首間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商營傳媒之一,大家應該也都比較熟悉了。
文章的數據和資料參考自: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官網/浸會傳理學院官博/知乎「okKK」「雅雅Fantasy」的分享/香港《星島日報》報導/Linked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