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第一的傳媒院校香港浸會大學讀碩士,收穫世界名企入場券

2021-01-08 啟德教育

在近期舉辦的啟德教育第三屆線上教育展中國香港頻道,香港浸會大學傳媒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專業應用副教授李文先生,介紹了在亞洲第一的傳媒院校浸會大學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李文先生此前也是一位資深媒體人,在BBC英國廣播公司任職逾20年。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有很多不同的碩士課程:包括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課程、人工智慧與數碼媒體理學碩士課程,這些都是一年制的課程,還有一個比較特別,是三年制的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課程。浸會大學的授課型碩士課程在香港、珠海、深圳都有班級授課,李文老師也介紹這些課程的區別:「在香港校區的課程,全職的就是一年制,如果兼職的就要兩年制,珠海聯合國際學院只有一年制全職班,深圳只是有兩年制的兼職班。另外在香港是英文授課,而在深圳和珠海,是用中文來授課。我們提供的課程設置可以說是非常多樣化,希望能夠滿足不同的同學的需要。」

浸會大學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最大的特點是跨學科設計,這個課程是由傳理學院與商學院合辦的,因此課程內容也結合了雙方不同的優勢,這個課程的學生既能夠學到傳媒方向與工商管理方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其實我經常會形容傳媒管理課程,它就是傳媒行業中的工商管理的碩士課程,對傳媒行業的管理、領導能力和素質方面,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課程的提供一個非常全面的綜合的局面。」

傳媒管理碩士課程中有四門必修課、四至五門選修課,必修課分別是傳媒管理入門、企業財務管理、策略管理與商業政策以及環球營銷策略,選修課大概有30門,其中既有一些是由商學院提供的課程,也有很多是由傳理學院提供的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選擇。一般來說整個課程要修27個學分。傳媒管理碩士課程的老師也是分別來自於傳理學院和商學院。李文老師在傳媒管理碩士課程中教授《傳媒管理入門》必修課程,李文老師善於結合實際案例講解內容,並會邀請許多傳媒高管分享實戰經驗。另一位來自商學院的彭教授是一位營銷專家,他的研究領域包括營銷傳播以及社會責任營銷,彭教授負責主教傳媒管理專業的選修課《整合營銷傳播》,彭教授善於運用框架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意與洞察力。除了浸會的老師,課程也會經常邀請業界的領軍人物來開設講座。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第二個碩士課程是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這個課程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推出的碩士課程中歷史最悠久的,已經24年了,畢業生可以說是遍布兩岸三地,每年約有100多名學生畢業,課程內容中安排了傳播學理論的課程與公關、廣告等實務方面的課程,總共需要修滿27個學分,課程設置包括兩門必修課,其中一門必須要上的課程是《傳播學研究方法》,另外一門的必修課可以從《傳播學理論基礎》和《媒介與社會》兩門課程中2選1,除了修兩門必修課之外,還要上7門選修課,所以他選擇也非常廣泛。

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的授課老師都是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和資深業界人士,比如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的主任石靜遠博士,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學者,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傳播系助理教授,在很多有關傳播方面的專業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她的研究主題覆蓋傳播與說服,健康傳播以及新媒體研究。此外,公關、廣告方面偏實踐類的課程,還會邀請不少資深業界人士任教,比如國際公關、廣告公司的地區負責人,還有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的公關總監、傳訊總監,或者香港公關廣告業界的一些領軍人物。比如畢業於浸會大學傳理系的老師袁文俊博士也是傳理學院的客席講師,在業界也非常資深,曾任奧美集團香港及華南地區主席,並於2005年至2010年期間擔任香港廣告商會(HK4As)主席。袁博士也曾經在香港特區政府的一些顧問委員會中擔任職務。

傳理學文學碩士除了在香港本校有課程,在深圳特別開辦了深圳班,據李文老師介紹,深圳這個班有三大特點:「首先學位證書跟香港的課程是一樣的,都是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發出的。第二點是任課的老師絕大部分也是香港校園的老師到深圳為同學們授課,而且是用普通話授課,不要求英語考試成績達標,所以這個課程適合一些英語成績不是太好的,或者對英語不是很有信心的同學報讀。此外,這個課程是兼職的,所有修讀這門課程的同學其實都是在職人士,所以課程都是安排在周六或者周日集中上課,平時也靠大家自學,或者通過我們網站提供的內容來修習。」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第三個非常有競爭力的碩士課程是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這個課程主要是培養可以在英文媒體中擔任記者、主持人或主播的人才,比如路透或彭博,所以這個課程對英語的要求也比較高。課程的授課老師都曾是一些主流英文媒體的資深記者或編輯。這個課程有兩個不同的專業方向,一個是時政新聞方向,一個是財經新聞方向。國際新聞專業,必修課有5門共15個學分,包括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或國際新聞體制比較概論、國際新聞與專題寫作、進階國際新聞報導寫作、新聞法規與專業操守以及多媒體新聞工作坊;財經新聞專業必修課也是5門15個學分,包括財經新聞報導寫作、經濟學概論、商業與金融、進階財經新聞報導寫作以及多媒體新聞工作坊。選修課的要求是修滿12個學分,選擇比較多,包括大眾傳播、傳媒管理等,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規划進行選擇。

李文老師也特別介紹了目前擔任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主任:兩岸三地非常著名的前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博士。閭丘博士在媒體工作了二十年,曾在鳳凰衛視擔任記者、主持人、評論員以及新聞總監,她是2006年哈佛大學尼曼學者。她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在浸會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獲得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的副主任RobinEwing女士來自美國,她在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並在德州大學取得新聞學碩士學位。過去十八年來,她在亞洲擔任記者以及在學校任教。她的研究領域包括敘事性紀實文學及電子化新聞。Ewing女士在2006年透過美國國務院獎學金計劃來到香港浸會大學,並成為傳理學院教師團隊的一員。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第四個授課型碩士課程是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課程。這個課程旨在配合兩岸三地蓬勃發展的影視及新媒體文化產業,致力培養影視業的製作管理人才。過去七年來,畢業於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課程的學生近 800人,這個專業畢業的同學也基本都進入影視行業成為製片人,或者向管理方向發展。

課程內容主要是制人工作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內容,比如項目融資、市場調研、財務管理、營銷宣傳、推廣發行等,這個課程也要修滿27個學分,9門課,其中5門是必修課,包括影視與新媒體財務(融資)管理、影視與新媒體宣傳、廣告及發行、影響與新媒體政策與法規、製片劇本分析、媒體藝術基礎。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課程主任是亞太地區資深影視製作管理人文樹森教授,曾經擔任新加坡政府的廣播與電影司的司長,也是《仙劍奇俠傳》的總監製,並被好萊塢娛樂雜誌評為亞洲五十名傑出電影領袖。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人工智慧與數碼媒體理學碩士課程是一個新開設的項目,19年9月份才推出,這個課程由傳理學院主辦,計算機科學系協辦,也是一個跨學科的課程設計,所以招生可以面向不同的專業背景,這個課程中有些同學本科是學習計算機相關學科的,也有不少學生本科是傳媒相關專業的,還有一些學生本科與這兩個專業都不相關,也可以申請這個課程。

由於這個課程對專業背景的包容度比較高,那麼如何讓不同背景的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就成為課程設置需要關注的要點,因此,人工智慧與數碼媒體理學碩士課程設置了四類科目:銜接科目、核心科目、專業選修科目和自由選修科目。銜接科目主要是針對沒有計算機或傳媒背景的同學開設的兩門課程,如果沒有傳媒背景的同學,可以選擇Basics in Media andCommunication、如果沒有計算機相關專業背景的同學可以選擇Basic Programming for Data Science,如果兩個專業背景都不具備,則需要兩門銜接課程都學習。總體來看,學生需要修滿10門課共30個學分,包括1-2門銜接科目、2門核心科目,2-4門專業選修課,2-4門自由選修課。其中核心課程AI for Digital Media和AI and Digital Media Workshop都是必修課程。

人工智慧與數碼媒體理學碩士課程主任張昕之博士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研究領域包括數碼媒體與社會變遷、大數據時代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效果、以及健康傳播,已任教於若干跨學科課程,包括數碼媒體中的人工智慧(AIfor Digital Media)、計算新聞(Computational Journalism)等。課程副主任王小輝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結合自身工程學和信息學的教育背景,致力於數字時代背景下以實際應用為導向的研究。研究關注於信息傳播學的跨學科領域,包括社交媒體、大數據、健康信息以及人機互動。王小輝博士的課程以實際案例探討大數據分析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包括AI and Digital Media Workshop,Big Data Analytics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李文老師也特別強調了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申請事項,目前只接受網上申請,費用450港幣,學費根據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安排,也有所差別。香港校園的課程費用最高,這也是因為香港校園的規模最大,各方面的資源也最豐富。入學申請要求方面,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大部分授課型碩士課程對申請人英語的要求是雅思6.5分或以上,託福79分或以上。除英語成績外,申請人還需要提供大學學位證書及中英文成績單,一篇500字英文個人陳述,以及兩封推薦信(推薦人為任課老師或實習時的上級主管均可)。

香港浸會大學也安排了豐富的校園活動,比如傳理學院每隔兩年會舉辦普利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邀請一些普利茲新聞獎得獎者到浸會大學,利用一周左右的時候,開辦講座,給學生上課,同時學生們也可以採訪這些普利茲獲獎者。傳理學院甚至還出過一本書,由閭丘露薇老師主編,將8位獲獎者的採訪結集成書出版發行。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可以說是亞洲非常有分量的新聞獎,浸會大學也會每兩年舉辦工作坊,邀請獲獎者到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給學生上課,組織論壇等,也是一周左右的時間。此外,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還會舉辦國際傳媒沙龍活動,邀請一些知名的國際媒體人來上課或開講座。浸會大學還在2018年首次舉辦了全球大學生電影節,大約有99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參加,參賽作品有1300多個。

除了豐富的校內活動,浸會大學也為學生創造了不少走出校園,走出香港,積累更多國際經驗的機會。比如今年1月份,浸會大學安排了5個實地考察交流的項目,包括中國臺灣、巴黎、布拉格、威尼斯、倫敦,除了當地名勝古蹟的遊覽,還會有相應的課程,比如在倫敦的時候,浸會大學邀請了倫敦電影學院為學生開設了一周的課程。

相關焦點

  • 亞洲第一: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說起傳媒,就不得不提,有著「亞洲第一」美譽的浸會傳理學院啦。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創立於1968年,是香港最早開設傳媒專業的大學,亦是浸會的王牌學院,很多傳媒機構的高層都是浸會大學的畢業生,其畢業生可以說是佔據了香港傳媒的半壁江山。因此民間有著「讀了浸會傳理不怕找工作」的說法。
  • 不用雅思,在珠海讀書就可以拿香港浸會大學傳媒碩士學位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20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 ,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在2019年傳播與媒體研究學科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傳媒傳播課程亞洲排名第9;計算機科學系人工智慧學術領域排名世界第37位,位列香港第二位。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合辦,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
  • 全面解讀|在香港浸會大學(HKBU)的就讀體驗——亞洲第一「傳媒」學府
    香港浸會大學創立於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區政府全面資助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獲授權頒發博士、碩士、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學位。校內約有本科生6800人,研究生約3800人,其中國際生達550+。香港浸會大學2019年繼續採取獨立招生,沒有參加內地統招,31省市區的應屆高考生(包括復讀生)可申請入學,將於6月11日截止報名申請。
  • 香港浸會大學招收傳媒管理碩士
    香港浸會大學近日開設了香港首個集傳播、新聞、公關廣告、市場營銷、管理以及財務和法律綜合訓練為一體的「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並正式開始在香港、內地和海外招生,新生將於2006年1月入學。本課程由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和商學院攜手合辦。兩個學院共指定了近30位擁有博士和MBA學位的本校及業界老師授課和承擔研究指導。
  • 香港浸會大學 碩士研究生入學申請
    一、香港浸會大學簡介香港浸會大學創立於1956 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區政府全面資助的文理型綜合大學,獲政府授權頒發博士、碩士、學士,以及副學士學位。此外,大學每年亦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國際知名學者及其卓越成就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士。
  • 香港浸會大學翻譯碩士
    香港浸會大學開設的M.A. in Translation and
  • 香港浸會大學部分碩士課程移師深圳
    近日,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及傳理學院將兩大碩士精品課程——視覺藝術碩士課程、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移師深圳。  據了解,體驗設計碩士課程這一嶄新的設計範疇涉及多個領域,是一門多元卻專業的學問。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是目前香港第一所由大學創立的全學科視覺藝術院校,更是開辦亞太區唯一一個體驗設計視覺藝術碩士課程的院校。
  • 除了香港浸會大學,港大、城大、中大的傳媒專業怎麼樣?
    香港是亞洲傳媒中心之一,擁有鳳凰衛視、香港無線電視臺、 TVB等傳媒巨擘,其傳媒專業一直是海外留學的熱門專業之一,香港高校的傳媒專業在全球知名度較高。在中國香港,共有8所公立大學,只有4所擁有媒體專業,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傳媒碩士錄取一枚案例與行業發展飽和了?-美英港新
    香港浸會大學傳媒碩士錄取一枚案例與行業發展飽和了?不少小夥伴既想參考相關的真實案例,又想知道相關的行業發展是否已經達到飽和?還有沒有申請的必要?香港浸會大學傳媒碩士錄取一枚案例與行業發展飽和了?並不會飽和!除了以上的行業發展,以下就是香港浸會大學傳媒碩士錄取一枚案例。
  • 香港浸會大學將在京舉辦研究生招生說明會
    新浪教育訊 據香港浸會大學北京辦事處消息,該校2015/2016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在本月啟動。至12月間,浸會大學將陸續在全國各重要城市開展公開及校園招生宣講。據浸會大學北京辦事處田園主任介紹,在北京舉辦的官方說明會將於2015年11月14日上午8:30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三層舉行,面向公眾開放。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傳播學文學碩士課程火熱...
    應屆畢業生或往屆生考慮深造還是職場,小編給你介紹一個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授課型研究生專業吧!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北師港浸大)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創立。
  • 科技、銀行、傳媒三大領域,名企從哪些英國大學招的畢業生最多?
    針對這個問題,全球頂級人才測評內容提供商SHL展開了一項調查,根據800,000名員工的領英數據,分析了科技、銀行、傳媒三個領域中,知名企業從哪些英國大學招收的畢業生最多。名企在招聘中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基本先看學歷且偏愛招某些學校的畢業生。每年校招季,各大企業都會選取自己偏愛的學校舉行專場招聘會。
  •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本科介紹)
    如果你不清楚,沒關係,今天我們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香港浸會大學的傳理學院。悄悄告訴你,它可是被譽為「亞洲排名第一」的傳理學院哦。對於內地學生來說,香港浸會大學從學校的名氣上來看絕對不是香港八大院校中排名靠前的那一個,世界大學排名也在兩百名開外。但是有這麼一個學院在學校裡一枝獨秀,它就是傳理學院,也可以稱作傳媒學院。
  •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有著全亞洲最好的傳媒和新聞專業,與之相關的視覺傳達類專業自然也相當不錯,這一點與大家熟悉的倫敦傳媒學院LCC相似。 嶺南大學,不同於浸會大學,它的視覺藝術系更專注於對哲學藝術、中國藝術史、認知電影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如果是對純藝方向或者影視方向的視覺設計感興趣,嶺南會更加合適。
  •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生入學申請開始 雅思至少6.5
    近日,記者在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生招生說明會上了解到,本月起,該校各研究生專業將陸續開放申請,並公布了香港浸會大學(海門)科技研究院雙學位哲學博士招生計劃。此外浸大社會科學院下屬的社會科學碩士(青年輔導學)也首次來京推廣。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師港浸大、浸大傳理聯合開辦授課型研究生課程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師港浸大,下稱:UIC)與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下稱:浸大傳理)將於2020年9月聯合推出多個授課型專業碩士課程。
  • 香港浸會大學在京舉辦研究生招生說明會
    香港浸會大學(以下簡稱「浸大」或「大學」)於2015年11月14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6/17研究生課程招生說明會。理學院擁有香港浸會大學首個的雙碩士學位課程:運籌學及商業統計理學碩士課程以及金融數學理學碩士課程。其中金融數學理學碩士課程由浸大理學院與擁有英國最頂尖的商學院之一的英國肯特大學商學院合辦。商學院的環球市場管理理學碩士,由浸大與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合辦,課程注重市場管理及策略分析。學生畢業後可獲得由浸大和謝菲爾德大學聯合頒發的畢業證書。該課程是香港首個與國外大學聯合頒發的環球市場管理碩士學位。
  • 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學院填報志願指導會,你值得參與!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是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於2005年在廣東省珠海市攜手成立的首家「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高校,是中國第一所推行博雅教育的新型國際化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是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於2005年在廣東省珠海市攜手成立的首家「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高校,是中國第一所推行博雅教育的新型國際化大學。
  • 留學乾貨丨香港浸會大學錄取要求及獎學金申請
    畢業就業根據香港浸會大學的統計,50%的內地學生留在香港工作,還有25%左右在香港繼續深造各種各樣的研究生,還有20%左右去英美或者其他地方繼續深造,還有5%左右回內地。本科獎學金香港浸會大學對於入讀本科的內地學生,設置了內地生獎學金(17萬港幣每人,最多20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金(8萬港幣每人)、古楚璧伉儷內地生獎學金(16-17萬獎學金每人,最多2人)。
  • 香港八大院校各有千秋,商學院、工學院、傳媒學院錄取人數較多
    香港浸會大學(2021QS世界排名264)與香港大學並列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傳理學院更榮登「亞洲第一」寶座,被擁有超過300萬讀者的知名新聞網站Asian Correspondent 評選為亞洲學生首選的「全球十大新聞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從2010年至今獲得AACSB、EQUIS和AMBA商學院認證,成為香港首家獲得三皇冠認證的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