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小學學生踏著七彩校道迎接新學年。
學生們以數快板的形式宣傳垃圾分類。
一年級新生淡定迎接小學生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劉曉星、曾俊、謝澤楷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開學啦!昨日,秋季學期正式開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廣州各所學校在防疫不鬆勁的同時,開展了防疫知識講座、垃圾分類小課堂、光碟行動倡議等形式多樣的「開學第一課」活動。歡聲笑語中,同學們開始了新的學習旅程。
踏上七彩路開心上學
昨天上午,廣州天河區華陽小學的同學們一走到校門,就發現了驚喜:一條絢爛的七彩路,從校門口一直延伸到了教學樓。校長周潔告訴記者,七種顏色代表了華陽小學的七個育人目標,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樂學善思、個性鮮明、實踐創新、熱愛運動、自信陽光、享受閱讀、文明有禮的「太陽娃」。七彩路兩邊,還有街舞隊和鑼鼓隊的同學們在表演,老師們舉著「好想你」「歡迎你」等手牌,一臉笑意地迎接同學們。
為了讓孩子們用愉快輕鬆的心情回歸學校,廣州市黃埔中黃外國語小學營造了童話般的校園環境,並安排了職工身著可愛的卡通人物服裝,在校門口熱情地迎接孩子們到來。
番禺區東湖洲小學不僅有開筆禮,還有鞠躬禮。在鞠躬禮環節,學生以九十度鞠躬禮,感恩循循善誘的老師。番禺區天譽小學則在新生走進校門時,由老師引領,在學校精心準備的郵筒前投遞自己對未來的期許。
垃圾分類光碟行動進校園
龍口西小學的開學典禮上,五年10班的同學為全校師生帶來他們精心準備的節目,節目雖短,但體現出了垃圾分類新風尚的主題,倡導所有同學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參與分類活動,培養環保意識。開學第一節班會課的主題是《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各班同學通過手抄報展示生活垃圾分類的知識。有的學習小組自編作品,表演相聲,輕鬆幽默地介紹廣州生活垃圾分類的現況。
白雲區六中珠江學校的開學第一課圍繞「光碟行動」進行。同學們寫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在開學的書畫展上,大家以書畫作品為媒,為餐桌上的文明代言。
在以「節約糧食」為主題開展的「開學第一課」中,番禺區市橋實驗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引導學生們圍繞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開展討論,培養同學們愛糧、惜糧的意識。此後,學生們籤下《節約糧食公約》,用實際行動踐行「光碟行動」從我做起。
在「開學第一課」中,白雲區黃邊小學本學期的主題是「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疫情防控下的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們從容應對新學期的到來。班主任先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情緒,通過圖片人物的表情,了解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讓學生知道,當出現情緒波動時,可以告訴自己: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是暫時的。
該校的班主任還給學生們講述智慧故事,讓大家從故事中明白:即使對於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想法也大不相同,學生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來調適自己的情緒。
開展秋季返校復學聯合檢查
記者在多所學校看到,秋季學期,各所學校都延續了上學期的疫情防控的做法,沒有鬆勁。在華陽小學,每天上學之前,家長要先給孩子測量體溫,確認無異常再送往學校。到學校後,孩子還要進行測溫。龍口西小學校門處設置了隔離帶,同學們按照班和年級,分批次錯峰上學和放學,避免了人員聚集。同學們進入教學樓前,都要先進行手部消毒。
在白雲區黃邊小學的開學典禮上,該校家長代表、二年級4班學生張霖的媽媽,為學生分享她身邊的抗疫故事。班主任也引導學生們學習疫情防控下的文明禮儀。學生們也在「健康心願便利帖」寫上對新學期的健康心願,然後貼在校園的「心願健康樹」上。
在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同學們入校時在四條自動人臉識別測溫通道前相隔一米排起隊伍,逐一通過自動人臉識別測溫系統。該校德育處主任姚雯表示,開學後仍將延續上學期的錯峰上學、錯峰用餐等措施。學校門口配備的人臉識別體溫檢測系統,可以自動把每個學生的體溫實時匯總,系統後臺可以實時查看每個學生入校情況和實時入校人數。
在該校飯堂,衛生監督員正在檢查飯堂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廣州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林初茂介紹,為了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全市衛生監督系統開展了秋季返校復學聯合檢查,檢查學校的防控工作管理制度,以及課室、空調系統、生活應用水設施、宿舍等場所和硬體設施的清洗消毒情況等,截至目前共抽查學校285間次,出動監督員620人次。衛生監督部門還聯合區教育局組織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培訓會議,對學校負責人、校醫、校園清潔負責人等進行了培訓。從檢查的結果看,各校總體情況較好。
師生進校門一律檢測體溫
開學後的校園防控工作應該怎麼做呢?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健康部熊莉華主任醫師介紹,根據《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實行校園相對封閉式管理,師生進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無須佩戴口罩,教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應當佩戴口罩。在校園以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者在人群聚集、通風不良的地方,需要戴好口罩。教職員和學生在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和電腦等公用物品後均要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