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中心醫院再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致力提高舌鱗癌患者生存率

2020-12-23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0月2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許露 李思如)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項目立項結果,龍崗中心醫院申報的項目《線粒體環狀RNA mitocircβ通過代謝重編程促進舌鱗癌轉移的機制研究》成功入選,是龍崗中心醫院自2014年以來獲得的第8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國自然」)是我國科研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是我國影響最大、最權威的科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僅對申請單位的研究條件、研究實力要求極高,而且對申請人的學歷、職稱、科研能力等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項目的質量越來越高要求的形勢下,作為基層區屬醫院的龍崗中心醫院再次成功獲得「國自然」,殊為不易。

高永波(左)與陳偉雄(右)在研究室一起研究口腔腫瘤問題。

此次獲批項目《線粒體環狀RNA mitocircβ通過代謝重編程促進舌鱗癌轉移的機制研究》是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由口腔科高永波主任團隊主持,是繼2015年口腔科團隊「國自然」項目《基於Ti2448合金構建表層梯度結構種植體及其類牙周膜功能的機理研究》以來的第2項。近年來,以高永波主任為首的口腔醫療團隊屢獲科技獎項,不但獲得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6年),還獲得了廣東省科技進步獎1項,省優秀科技成果1項,深圳市科技進步獎3項。

具體負責本次「國自然」項目的口腔科陳偉雄博士系高永波的博士後培養對象。在2019年先後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ROS相關lnc520323表達下調促進舌鱗癌轉移的機制研究》和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區域聯合基金青年基金項目《ROS相關基因CITED2表達上調促進舌鱗癌轉移的機制研究》。這次的國自然項目是以上2個項目的研究方向的延伸,是該項科研的重要突破。

高永波(前)帶領陳偉雄(後)探討患者的口腔腫瘤情況。

據陳偉雄博士介紹,舌鱗癌是舌鱗狀細胞癌的簡稱,是最常見的口腔癌類型,在廣東地區較高發,佔口腔癌病例的80%以上。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雖然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技術迅猛發展,但是晚期或者轉移性舌鱗癌患者的預後仍未得到明顯改善,5年生存率仍低於50%。更重要的是,頸淋巴結和遠處轉移可導致舌鱗癌患者的死亡,是影響舌鱗癌患者預後的關鍵因素。因此,揭示舌鱗癌轉移的分子機制,找到對應的治療靶點顯得十分緊迫。腫瘤轉移是舌鱗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闡明腫瘤轉移的確切機制,並提供有效治療策略具有重大臨床意義。

陳偉雄利用3D印表機製造人類顏面結構,方便課題進一步研究。

陳博士說:「我們的項目是從腫瘤代謝角度去揭示舌鱗癌轉移的新機制,為舌鱗癌的治療提供新思路,從而提高舌鱗癌患者的生存率。」

據悉,龍崗中心醫院近年來加大對科研項目的投入及科研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在院內掀起了一股科研創新的熱潮,許多中青年醫療工作者在臨床工作的同時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此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對該院科研水平和綜合實力的肯定,對進一步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培養醫療科技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龍崗中心醫院口腔醫學項目再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近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布了第68批面上資助項目評選結果,龍崗中心醫院口腔科團隊再創佳績,姜雨汐博士申報的項目-《數位化生物活性支架誘導人牙槽骨再生的應用基礎研究》獲得二等資助,是龍崗區唯一獲批的醫院項目,也是今年深圳市唯一獲批的口腔醫學專業項目。
  • 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發布日期:2020-11-17 10:52瀏覽次數:1次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系統預測研究中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資助,成為首個落地江蘇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同濟大學400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同濟大學400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5-08-20  瀏覽:
  • 龍崗獲批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聯合基金項目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劉婷婷 何逸瑤)12月23日,記者從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以下簡稱北中醫深圳醫院(龍崗))獲悉,日前,該院獲得青年基金項目立項1項,為深圳市區級中醫院唯一中標項目。
  • 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復旦大學化學系官網顯示,該項目資助周期5年,直接經費6000萬元,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考察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
    央廣網上海1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今天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復旦大學召開。不久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正式獲批立項。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人禾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鳴元共同為科學中心揭牌,張人禾為科學中心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何鳴元及委員頒發聘書。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院士匯報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具體實施方案。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波蘭國家科學中心合作研究項目...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通訊員 劉婷婷在國家衛健委最近公布的《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中,全國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參加考核,深圳表現搶眼,7家醫院進入全國同類醫院百強
  • 2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作交流、專項項目出爐!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立項名單。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是自然科學基金委在組織間協議框架下,鼓勵科學基金項目承擔者在項目實施期間開展廣泛的國際(地區)合作交流活動,加快在研科學基金項目在提高創新能力、人才培養、推動學科發展等方面的進程,提高在研科學基金項目的完成質量。該類項目可劃分為以人員互訪為主的合作交流項目和學術會議項目。2020年共有240項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獲得立項。
  • 福建師範大學榮獲67項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福建師範大學獲資助項目66項,直接經費3912萬元(集中申請項目)。其中:重點項目4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3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9項。還有部分項目正在評審過程中。
  • 熱烈祝賀西安大興醫院高明博士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
    2020 年 9 月 28 日,一年一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新鮮出爐,西安大興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男科主任高明博士負責申報的《rTMS 通過前額葉-基底神經節環路調控射精行為的信息處理機制研究》(課題編號:62001370)
  • 中醫服務率深圳第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在國家衛健委最近公布的《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中,全國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參加考核,深圳表現搶眼,7家醫院進入全國同類醫院百強,11家醫院獲評全國A級。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在這次以「全國一把尺」的衡量中,進入全國百強醫院序列。這是國家衛健委首次組織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被業內稱為「國考」,共有2398家醫院參加。在同類考評中,全國419家大型公立三級中醫院,北中醫深圳醫院排名66位,獲A等級水平,在全國排名前20%。
  • 暨大獲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7項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評審結果。 暨南大學共獲資助267項 (另有1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處於公示期) 全國排名第31位 省內排名第5位 立項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2項 項目資助率約為23.45% 高於全國平均資助率(17.35%) 按照項目類型,暨南大學共獲得重點項目3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6項
  • 上海理工大學獲批6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創歷史新高!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上海理工大學共有68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數創歷年新高,連續9年在上海市地方高校中排名第二。其中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彭灩教授獲批1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其餘獲批的項目為33項面上項目和34項青年基金項目。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公布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取得佳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達44項,其中附屬九院口腔42項。
  • 北大經院田巍副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
    北大經院田巍副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 2020-12-05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大學電機系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題項目獲評優秀
    11月26至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電氣學科基金項目交流與研討會(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相關領域)在重慶召開。在本次會議上,共有53個結題項目獲評優秀,清華大學電機系有5項結題項目獲評優秀。清華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並列獲得優秀結題項目數量最多的高校。
  • 王水:關注乳腺癌防治 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江蘇省乳腺疾病診療中心主任王水做客新華網2019兩會特別報導,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集中關注婦幼保健議題,尤其對乳腺癌、宮頸癌等女性腫瘤疾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王水表示,「在國外,晚期乳腺癌的患者5年存活率比較高,而我國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夠存活5年的約佔20%。我國從事乳腺方面的專家、患者和社會都應共同努力,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應加強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治能力,減少晚期乳腺癌發生的機率。另外,針對已經發展成乳腺癌晚期的病人,應當早一些按照規範指南對病情進行幹預,延長病人壽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 漯河醫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日前,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批准註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的通知》(國科金髮計〔2020〕88號)獲悉,漯河醫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這是對校本部及附屬醫院綜合科研實力的高度肯定,標誌著學校具備了獨立申報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
  • 連續十年領跑浙江 浙大二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再創新高
    9月27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部發榜,浙大二院喜報頻傳,獲批項目數再創歷史新高!集中申報期共獲資助128項連續四年增長累計超過75%項目總數連續十年領跑浙江躍居全國第四獲批的128項:包括重點項目3項(心血管內科王建安教授、超聲醫學科黃品同教授、核醫學科張宏教授)、專項項目1項(腫瘤研究所於曉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