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布了第68批面上資助項目評選結果,龍崗中心醫院口腔科團隊再創佳績,姜雨汐博士申報的項目-《數位化生物活性支架誘導人牙槽骨再生的應用基礎研究》獲得二等資助,是龍崗區唯一獲批的醫院項目,也是今年深圳市唯一獲批的口腔醫學專業項目。標誌著龍崗中心醫院的科研實力、博後培養水平的穩步提高。
據悉,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985年設立,是國家專門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設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進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開展創新研究,培養造就一支高層次創新型博士後人才隊伍。
《數位化生物活性支架誘導人牙槽骨再生的應用基礎研究》是在口腔科高永波教授、科教科王海瀾主任的認真指導下,由北京大學應屆博士畢業生薑雨汐獨立設計、書寫並申報的項目,此項目是深圳市唯一獲批的口腔醫學方向博後基金面上項目(第68批)。此前,高永波教授指導的陳偉雄博後也順利獲得了博後基金面上項目(第67批)資助。
本次獲批基金項目基於高永波課題組紮實的個性化口腔數位化技術及3D列印研究基礎,為牙槽骨再生的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姜博士表示,我國牙槽骨吸收相關疾病的患病率較高,是由於中國人唇側牙槽骨板菲薄並缺乏血運,常因牙周炎、牙合創傷等疾患導致發生難逆性骨吸收,比如出現牙槽骨高度顯著降低、牙根暴露、牙齒敏感甚至鬆動脫落,長期影響患者的飲食、發音和自信程度。
姜博士希望自己和團隊一起以獲得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為契機,在課題的實施階段及未來的深入研究直至與臨床接軌的過程中,可起到為廣大民眾普及牙周健康知識的積極作用,傳播健康護齦理念;為健康或「自認為健康」的市民提供更好的口腔健康篩查與知識普及,真正實現「守護天然牙」,成為牙齒健康的守護者。
據了解,龍崗中心醫院口腔科團隊一直以「臨床科研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為宗旨,堅持從廣大人民的切實臨床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提取關鍵科學問題,用最先進的數位化及人工智慧技術建立可行的解決方案,力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舒適度,降低臨床工作複雜度和就醫成本。高永波教授團隊繼2019年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後,2020年獲得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中國博士後基金和兩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立項。
「我們的團隊是一支有活力、有朝氣、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隊伍!」高永波教授如是說。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李海若
通訊員:許露 李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