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示了第67批面上項目擬資助名單。深圳大學共有63位博士後擬獲資助,位居全國第9,相較於第66批次進步一位,連續第8次進入全國前十。
據了解,該批次公示的面上項目擬資助名單共有3707位擬資助人員入選(軍隊系統擬資助人員未公開名單)。由於該批次面上資助一等資助僅用於「向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開展專項資助」中直接參與新冠肺炎一線救治工作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名單另行公示),此次公示人員均獲得二等資助。除軍隊系統之外,共有3649位博士後擬獲資助,其中面上資助擬資助人員3549人,西部資助項目100項,依託單位主要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單位。
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位列該批次擬獲資助項目數前三位。深圳大學表現搶眼,以63項排名全國第9,成為前十名當中唯一的地方高校。這已不是深圳大學第一次進入前十名,自2016年在第60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中排名全國第10位,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總數至今已連續8次位居全國前十,此次相較於前一批次更是進步一位。
據悉,深圳大學早在2016年便啟動了「優秀博士後人才培養計劃」,對優秀博士後實施入站獎勵,對在站期間取得優秀成果的博士後予以科研獎勵,同時制定了專門面向博士後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辦法,解決博士後職稱問題。由於深圳大學引進人才力度大、條件要求嚴、待遇保障好,吸引了越來越多高質量人才,博士後科研水平也隨之提高。目前,深圳大學處於高水平大學建設二期的衝刺階段,博士後科研和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斷跑出「深大速度」。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是專門用於資助在站博士後科學研究的基金,旨在促使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博士後進行創新研究,培養造就一支跨學科、具有複合型和戰略性特點的博士後人才隊伍。博士後基金每年可申請三次,其中,一次為特別資助,兩次為面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