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獲批63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排名位居全國第9

2020-12-17 環球網

6月28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示了第67批面上項目擬資助名單。深圳大學共有63位博士後擬獲資助,位居全國第9,相較於第66批次進步一位,連續第8次進入全國前十。

據了解,該批次公示的面上項目擬資助名單共有3707位擬資助人員入選(軍隊系統擬資助人員未公開名單)。由於該批次面上資助一等資助僅用於「向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開展專項資助」中直接參與新冠肺炎一線救治工作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名單另行公示),此次公示人員均獲得二等資助。除軍隊系統之外,共有3649位博士後擬獲資助,其中面上資助擬資助人員3549人,西部資助項目100項,依託單位主要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單位。

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位列該批次擬獲資助項目數前三位。深圳大學表現搶眼,以63項排名全國第9,成為前十名當中唯一的地方高校。這已不是深圳大學第一次進入前十名,自2016年在第60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中排名全國第10位,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總數至今已連續8次位居全國前十,此次相較於前一批次更是進步一位。

據悉,深圳大學早在2016年便啟動了「優秀博士後人才培養計劃」,對優秀博士後實施入站獎勵,對在站期間取得優秀成果的博士後予以科研獎勵,同時制定了專門面向博士後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辦法,解決博士後職稱問題。由於深圳大學引進人才力度大、條件要求嚴、待遇保障好,吸引了越來越多高質量人才,博士後科研水平也隨之提高。目前,深圳大學處於高水平大學建設二期的衝刺階段,博士後科研和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斷跑出「深大速度」。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是專門用於資助在站博士後科學研究的基金,旨在促使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博士後進行創新研究,培養造就一支跨學科、具有複合型和戰略性特點的博士後人才隊伍。博士後基金每年可申請三次,其中,一次為特別資助,兩次為面上基金。

相關焦點

  • 排名全國第9!深大獲批63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梁榆其 金洪竹)6月28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示了第67批面上項目擬資助名單。
  • 哪些高校獲得的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最多?
    軟科整理匯總了近5年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的高校分布情況,供讀者參考。需要說明的是,該統計包含西部博士後資助計劃,不統計軍隊系統獲資助人員;且2020年的項目數據僅包括第一期已公布的項目。而在一眾排名靠前的「雙一流」高校中,幾所「雙非」的成績單分外顯眼:其中深圳大學、江蘇大學和青島大學是雙非院校中排名最靠前的三所,深圳大學的資助項目總數進入全國前十。作為一所建校時間尚短的「年輕大學」,深圳大學一直以來以其建設目標明確、發力精準著稱。
  • 獲資助26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出爐,中國礦業大學居前列
    近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正式公布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的通知,此次共有3764人獲得資助(軍隊系統資助人員未公開名單),"西部地區博士後人才資助計劃"資助100人。其中,中國礦業大學獲得資助26項,包括一等資助1項,二等資助25項,獲資助項目數量位居全國高校34位。設立於1985年的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是專門用於資助在站博士後科學研究的基金,旨在鼓勵和支持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年輕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開展科研工作,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跨學科、複合型、戰略型高層次人才。
  •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3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公布,西安交大第3!
    4月28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示了第63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共有3662個項目擬獲得資助,其中一等資助1220項,二等資助2442項(含西部專項50項)。根據青塔統計,本次共有3662個項目擬獲得資助,依託單位主要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從統計結果來看,清華大學共獲得148項位居各單位第一,包括一等資助50項、二等資助98項。北京大學共獲得116項,位居各單位第二,包括一等資助49項、二等資助67項。
  • 獲批經費破億!暨大獲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7項
    暨南大學共獲資助267項 (另有1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處於公示期) 全國排名第31位 省內排名第5位 立項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2項 項目資助率約為23.45% 高於全國平均資助率(17.35%) 按照項目類型,暨南大學共獲得重點項目3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6項
  • 湖南大學34名博士後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資助項目
    11月3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布了第68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湖南大學34名博士後獲得資助,獲批人數位列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第18名,其中4人獲一等資助,位列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第6名。  面上資助是給予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從事自主創新研究的科研啟動或補充經費。由專家通訊評審確定資助對象。資助標準分為一等和二等。
  • 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鄭州大學比中科大還要多?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會定期公布了面上項目資助名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是專門用於資助在站博士後科學研究的基金,為了促使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博士後進行創新研究,培養造就一支跨學科、具有複合型和戰略性特點的博士後人才隊伍。
  • 2020年暨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0項,全國排名第9!
    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再創佳績,共有70個項目獲批立項,立項總數排名全國高校第9位,是前15名中唯一的非985高校。暨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已連續兩年達到70項。(2020年國家社科項目各高校總數排名)(2015-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2020年,暨大共獲批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委託項目,除3項年度重大項目外,還包括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專項1項,重大委託項目1項,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1項,重大項目滾動資助1項。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3人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項目資助
    2020-11-14 08:27:34 來源: 海洋知圈 舉報   2020年11月3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示了第
  • 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潛力全國第一,博士後項目,中山大學全國第一
    博士後科學基金出爐·6月28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布了第67批次面上項目資助名單,廣東省高校成為最大的贏家,中山大學共斬獲135項博士後面上項目基金,深圳大學也闖入全國十強,共斬獲58項博士後面上項目基金,顯示出廣東省高校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
  • 在粵博士後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人數再創新高
    央廣網廣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仁宣)記者從廣東省人社廳獲悉,本次獲第68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的3614名博士後中,632人來自廣東,佔比達17.5%,僅次於北京(含在京部屬高校共706人),位列全國第二。
  • 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今年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9項
    至今日,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今年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9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9項,青年基金16項目。
  • 2016-2020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高校分布情況
    2016-2020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高校分布情況清華穩佔鰲魁,兩校力壓北大>2016年以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累計資助項目高達26000多項,涉及309所本科院校。獲批項目數量最多的三所高校依次為: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此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名列前10。清華大學5年來獲得的資助項目多達1158項,總數遙遙領先,穩居榜首。
  • 西北大學喜獲16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西北大學獲批項目數量、資助經費、全國排名均創歷史新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集中受理期評審結果。截至目前,西北大學共申報各類項目601項,獲批161項(另有1項傑青項目正在公示中),項目資助率高於全國資助率9.5個百分點。立項總數位居全國第54位(較去年提升34個位次),重大儀器專項項目立項數位列全國第7位,重點項目立項數位列全國第38位。獲批直接經費 9582.38萬元(未計傑青項目),總經費約 11211.38萬元(未計傑青項目)總經費排名全國第48位(較去年提升55個位次)。
  • 【博匯江門】我市3名博士後獲得最新一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
    7月5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公示完成了第67批面上擬資助人員名單,其中江門市中心醫院盧娟博士、張穎博士和江門市人民醫院的柯典閃博士3名在站博士後喜獲面上二等資助!繼2019年我市張鑫博士、陳萬程博士、劉捷威博士、汪金博士4名在站博士後獲第66批面上資助後,我市在博士後創新工作中再下一城。截止目前,我市在站博士後共85人,其中已有22名博士後在站期間分別獲得中國博士後科研基金一、二等面上資助。
  • 在粵博士後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人數再創新高
    11月19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近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資助名單正式發布,廣東632人獲資助,迎來「大豐收」。對比2019年公布的第67批資助名單,廣東如何超越自己?
  • 我校10位博士後入選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7批面上資助
    近日,中國博士後基金委員會公布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7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我校王棟等10位博士後獲得資助。其中面上資助二等資助7人,面上資助「西部地區博士後人才資助計劃」資助3人,獲批數量位列省屬高校第三位,資助金額80萬元。此次我校入選博士後人員按一級學科分為:土木工程2人、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人、礦業工程2人、安全科學與工程1人、測繪科學與技術1人、化學1人、環境科學與工程1人。
  • 華僑大學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和特別資助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近日公布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0批面上資助和第九批特別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華僑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李可愛(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許培源教授)、胡紅松(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郭子雄教授)、軒晴晴(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宋秋玲教授)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0批面上二等資助,廖曉斌(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開始新一輪申報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開始新一輪申報,江門博士後們,期待你們再次勇創佳績!
  •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7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的通知(教育學)
    關於公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7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的通知各有關博士後設站單位:  根據《2020年度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指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對第67批面上資助專家評審結果進行了公示。公示期間,有4位博士後研究人員退站,不予資助。本批次共資助3703人,其中「西部地區博士後人才資助計劃」資助100人。現對北京大學鄭潔等獲資助人員名單予以公布(見附件)。軍隊系統獲資助人員名單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