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浙江的一個小縣城,畢業於上海的某所211學校。畢業時,我正式成為了一名滬飄。混入滾滾人流後,求職那會兒,即便我是211的學生,可面試
我出生於浙江的一個小縣城,畢業於上海的某所211學校。畢業時,我正式成為了一名滬飄。混入滾滾人流後,求職那會兒,即便我是211的學生,可面試的工作不是銷售就是比較基層機械的崗位。
後來我找到了一份藥代的工作,說的好聽是藥物諮詢經理,不好聽點就是「藥物銷售員」。我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跑醫院,幹藥代的這幾個月,我並不快樂。
後來我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情,促使我下定決心考研。我在做藥代的時候,和裡面的醫生都有過交流,他們最低的準入門檻都是博士,後來打聽到,裡面的大部分醫生年薪都在50w+,而且福利待遇都特別好。
我和裡面的一個醫學教授交流時,他說:
「小夥子,你還年輕,我看得出來你幹這個事兒不開心,你想過去拓展你人生的其它可能麼?」
後來,半個月之後,我辭去了藥代的工作,正式向著自己的上財金融專碩進軍,而這一戰,就是整整一年。
我先來說一下我的考研結果:一戰從國貿專業考研到上財金融學院金融碩士金融分析師方向,總分416分,其中政治65分,英語85分,數學137分,專業課129分。
►備考那些事兒
我是從12月開始準備考研的,也就是畢業後的小半年了。我承認自己在學習方面並不具備太多天賦,所以我只能笨鳥先飛。從12月開始,一直到次年5月我一直在複習數學,期間我在3月時,也確定了專業課的複習。
因為上財431專業課的考試對計算的要求比較大,對背誦的要求相對不高(並不是說不用背),所以我們可以將專業課和數學放在同一類裡面進行複習,以刷題理解為主,同時伴隨著知識點的記憶。
時間規劃方面,我給出的建議就是儘量在在十一月底之前把數學和專業課準備充足。專業課一定要重視真題,數學的知識點也要無死角的去掌握,畢竟很多同學在初試時,都會遇到「數學死角」的問題。政治的話,建議大家是7月開始複習,並且千萬不要認為政治只是背誦就好,我見過很多同學總分很高,而政治分數不達標最終被刷的情況。
►複習&資料指南
數學資料:張宇36講,李永樂線性代數輔導講義,張宇1000題(全部),李永樂660題(線性代數部分的填空題沒寫,其他的做完),《張宇考研真題大全解》,張宇八套卷,李永樂預測卷,李林預測卷,湯家鳳預測卷。
針對數學的複習:數學一定要把歷年真題「無死角」給複習夯實,並且要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同時,不要把數學當作成只需理解的科目,裡面的許許多多的公式是需要我們背誦的。記得考研那會兒,我每天就是刷題並鞏固好各章節的公式,然後在匹配相應的題目在裡面。數學考研是137分,相較於同系裡面150分的大牛們,還是有所不足的。後來我反思到,可能是我最後一個月把重心放在政治上而忽視數學(11月自我模擬考試都是150分)。所以我建議大家,不管你的數學有多牛,一定要把數學貫徹到考研整個階段來複習。
專業課資料:戴國強《貨幣金融學》和配套習題集,郭麗紅《公司金融學》,劉淑連《公司理財習題集》,《投資學教程》,奚君羊《國際金融學》,張亦春《金融市場學》,歷年真題,各大機構和學長學姐預測卷(很多)。
針對專業課的複習:千萬千萬要狂刷歷年真題+看上財專業課老師論文的研究方向,因為你考試時,極有可能會遇到研究方向的題目。專業方向一旦確定下來,就要投入大量時間在裡面,我記得考研那會兒,每天我花在專業課上的時間都是5小時起。專業課的幾本書一定都要看完的,特別是貨幣金融學和公司金融學的課後題一定要多做幾遍,因為有時候考試題目會從裡面出原題的。其次就是投資學教程,課後題建議刷兩遍,多選就不用自己寫了,可以對照答案加深記憶。在11月份的時候,在各大平臺都會有預測卷,那個時候你可以去狂刷,以求更加深刻理解專業課考點。
政治資料:肖秀榮精講精煉,疾風勁草(開始刷預測卷時買的),肖四肖八,預測卷(蔣中挺,任汝芬,任燕翔等)(只做選擇題)。
針對政治的複習:對於政治,我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政治,所以剛複習的時候,是完全一臉懵逼的。好在後期我每天花2小時看考綱+1小時刷題,讓我的政治素養慢慢提升起來。同時,我每天早上都是6點起來,洗漱完畢後,會花一個小時狂背政治,這也讓我從一開始的30來分,提升到了65分。在政治考研中,對於政治小白來說,我的經驗是可取的。同時,歷年真題當做考前試捲來做,做完了要返回到考綱裡面去,做錯的不理解的一定要理解透徹。
英語資料:歷年真題,華研閱讀理解(不推薦,建議買其他老師的閱讀練習),華研完形填空,張劍黃皮書閱讀理解150篇(極力推薦),老蔣作文。
針對英語的複習:沒有其它建議,就真題!真題!真題!我甚至把真題中寫的好的鍛鍊文章,原封不動的給背默下來。
►心得體悟
1,考研是一個人的孤軍作戰,也是一群人的抱團取暖。這個期間,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幹擾,也會有想放棄的念頭,這個時候,多和研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有委屈,可以向父母去傾訴或者去運動,千萬不要憋在心裡。
2,與其看成功貼,不如多看看失敗貼。他們的內容和考研體驗,字字珠璣。我就在考研前,閱讀了大量的失敗貼,明白了考研過程中要學會如何去避免一些坑,也學到了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方法論」。
3,「看起來很努力」和「很努力」效果完全不同。我不建議沒有方法論的「努力」,因為你做的是無用功,即便你在圖書館待上了一整天。
考研只是你人生的一個小的挑戰,真正的挑戰還是你生活中所遇到的那些困難。但無論如何,希望正在考研的你,不負韶華,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