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升初:在香港為何必須重視小學教育?

2020-08-27 香港美斯教育諮詢

香港教育制度與內地的重大區別之一,就是沒有初中升高中的中考,升學競爭提前到小升中。香港家長若忽視小學教育,將使孩子付出沉重代價。
在內地,孩子小學成績差一點,初中還可以趕一趕,可爭取通過中考扳回來。香港沒有中考,基礎教育階段的升學競爭主要是小升中,許多孩子的學業命運在小升中時就被決定了。
香港的中學根據教學質量分為band1、band2、band3三個檔次,每檔又分頭、中、尾三個層次。孩子如果小升中失利,被分配到band2中間靠後或band3的中學,要想鹹魚翻身就很困難了。香港中六畢業生升讀大學本科的比例,高的時候僅約30%,低的時候僅約20%。孩子上比較差的中學,大致等於提前出局。
因此,要從戰略高度重視小學教育,確保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出成績,並在小升中的激烈競爭中獲勝。

No.1

千方百計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千方百計讓孩子進好的小學和好的校網。小一入學是起跑線上的競爭。如果家庭條件較好,不妨全力爭取讓孩子上好的直資小學或私立小學(包括國際小學)。如果能在世襲因素上佔據優勢,可爭取孩子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時上一個相對理想的學校。如果孩子上的小學較一般,但成績非常突出,可考慮讓孩子考更好學校的插班生。選擇教育質量高的區域居住(如九龍城區、港島中西區、灣仔區),有利孩子進好的校網。

No.2

從小學階段注重提升培養孩子

要在小學階段大力培養孩子的自信、榮譽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小學學得好,往往是家長學得好、管得好;孩子小學學得不好,往往是家長學得不好、管得不好。孩子在小學階段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差,特別需要家長陪伴和引導,需要家長帶著學,需要家長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特別需要激勵,要通過早點出成績建立自信和榮譽感,使學習動力和後勁越來越強。小學長期成績差,最壞的結果之一是讓孩子形成甘於平庸、不求上進的性格和心態。不少孩子很聰明但特別貪玩、學習成績差,主要是家長放任自流,孩子對自己也沒有要求。一些孩子基本在小學階段就被廢了,小升中結果很差,上中學後沒有挽回的機會。

No.3

小學教育要全程抓緊

小學教育要全程抓緊,打基礎要早,小五就要發力,小六全力衝刺。家長對孩子的小學教育要有緊迫感,小四及之前要全面打好基礎。小五成績直接影響申請直資學校。很多直資名校在每年十月左右就開始招生,九月份入校的小六生主要靠提供小五的成績申請直資學校。聖保羅男女中學規定每間小學的校長可提名推薦全級成績第一名的學生申請該校學位,成績是以小五全年成績為準。小五的成績也影響派位。小五下學期有第一次呈分試,小六上學期有第二次呈分試,這兩次呈分試的成績對小升中自行分配學位有關鍵影響,因為自行分配學位一般每年三月就結束了,學校錄取的主要依據是前兩次呈分試的成績和面試表現。小六下學期的第三次呈分試的成績對自行分配學位沒有意義,但對統一派位仍有影響。總之,小學教育要在前面四年打好基礎,小五小六要全力出成績。小五成績差,小六再衝,有點晚了。小五結束後,從暑假開始,還要抓緊解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提前做好升中面試的訓練。一些名校的面試非常難,需要有針對性訓練。

香港的升學競爭總的比內地還要殘酷。小升中失利,要挽回敗局非常困難。很多孩子小學畢業時還很不懂事,不知道小升中失利已使其人生前景變得相當黯淡,糊裡糊塗還只知道貪玩。有的家長事業很成功,但就是沒有抓好孩子教育,家庭的興旺發達也蒙上陰影。家長一定要認清形勢,在香港必須抓好小學教育,孩子小五小六必須出成績,小升中的競爭輸不起。所以即日起要懂得如何開始為孩子把握好教育道路的方向盤。
這時您還需要一位專業「指南針」幫助您少走彎路---ME Education於2006年在香港成立,是一家有14年成功辦學經驗和提供學生課程優質輔導教育的專業機構。一直以來為眾多家長提供免費諮詢與分析,全方位幫助家長解決對子女如何升學等一切難題,同時對小升中的各項申請和針對性培訓有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且滿足學生的所有教育需求。小學課程包括:1.前期數學;
2.基礎科學;
3.英文:學術寫作;
4.英文:鞏固詞彙;
5.英文:會話 & 拼音;
6.英文:語法;
7.英文:新聞媒體和傳媒工作坊;
8.面試預備班。

Band 1 學校



Band 2 學校



Summer Trip



+V❤:ME28336728 立即預約 ▼ 30分鐘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楊東平:香港的「小升初」政策什麼樣
    按:2013年5月26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舉辦「義務教育階段信息公開」研討會。香港學者介紹了香港在小學升初中政策和教育信息公開方面的經驗,可為北京和大城市的小升初政策改善作參考。下為根據會議整理的簡報。
  • 香港小學教育VS 深圳小學教育
    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教育,香港教育的好深圳教育望塵莫及,深圳教育的優勢香港教育又拍馬難趕,家長們需要權衡哪種教育更適合我們的孩子,只有最合適自己孩子特性的教育,沒有最好的教育,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家長們更要三思而定。 下面從深港兩地教育的差別做一下詳細對比,希望給糾結彷徨中的家長一盞指路的明燈。
  • 香港教育為何國際領先
    自2010年以來,考慮投資移居香港的高資產人士越來越多,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孩子能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文化結合的基礎教育,那麼小櫻就帶大家看看香港的基礎教育為何被眾人點讚:  雄厚的經濟基礎打造現代化的教育  教育是香港的公共開支中最大的項目之一,預算開支約佔經常公共開支總額的五分之一。
  • 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用心「聆聽」
    放眼全球,世界各地在語文教學上又有何「奇招」能引導孩子們樂享真正代表本民族文化精髓的語言文化?本欄目邀請常年居住海外的華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寫一寫他們眼中的別樣語文學習。 香港由於一百多年的英殖民歷史,長期以來,中文都處於弱勢地位。直到1974年,港府才通過《法定語文條例》,宣布中文和英文一樣,同為法定語文。然
  • 香港幼稚園教育概況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擇園經驗>正文香港幼稚園教育概況 2011-03-25 17:14 來源:偉才教育網
  • 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在香港,升學和求職都是重點考核英語能力;加上回歸前長期與內地隔閡,無論從實用考慮還是從文化心理上,中文教育在香港的地位都遠不及英文。  不但有殖民歷史造成對中文的輕視,香港的中文教育還存在用普通話還是粵語教中文的爭議。
  • 【香港教育】一文讀懂,香港小學的種類及其特點!
    香港的小學主要分為四大種類:官立學校、資助小學、直資學校及私立學校,大部分的小學(多於80%)屬於「資助小學」。簡單來說,官立和資助小學均提供免費小學教育,而直資和私立小學則收取學費。官立小學直接由教育局管理的公營小學官立小學提供六年免費教育,全港有 34 間這類小學,約佔學校總數的 7% 左右。全部的官立小學都是男女校和無宗教背景。要升讀一所官立小學,學童必須參加政府安排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 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2】
    原標題: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從學校實踐來看,拼音的教學也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是從小一入學就開始,有的要到三年級才學拼音。好在我家小朋友上的學校是一開始就教拼音,學會拼音對小朋友認字還是很有幫助。
  • 香港公立小學教育VS深圳公立小學教育,兩地教育的差別在哪裡?
    因此不少處在糾結彷徨中的家長在「學校」的群裡提出了很多的問題,究竟是選擇在香港讀還是回深圳先過渡?家長需要權衡哪種教育更加適合自己的孩子,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港深的小學教育。下面從港深兩地的公立小學教育差別做一下詳細的表格對比,「雙非港寶」家庭可以詳細比對。
  • ...黃師|教育|香港教育局|香港|九龍塘宣道小學|林鄭月娥
    香港一名小學教師涉嫌有計劃散播「港獨」信息,最近被特區政府教育局取消註冊,即俗稱「除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首次回應,形容這宗個案相當嚴重,是教育局首次以「專業失德」為由取消教師的專業資格;特區政府會迎難而上,繼續揪出教育界的害群之馬。
  • 香港北區小學 香港北區小學排名
    那麼這些香港北區小學的排名又如何呢?學位緊張,跨境學童父母爭相申請離深圳較近的香港北區小學,哪一所才是最好最適合您的小朋友的呢?內地香港文化、教育制度存在較大差異,學位申請流程也大相逕庭,再加上部分港寶父母工作繁忙,如何簡單高效地為小朋友申請到香港北區小學學位成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 業內人士:「香港人已越發重視普通話」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梁兆棠認為,在全球市場東移的大環境下,會講普通話的優勢顯而易見,例如報考大學時選擇的範疇增加、很多香港公司傾向派員工赴內地工作等。此外,想要了解國家發展的最新政策,看得懂普通話頻道可直接獲得準確的一手信息。
  • 香港國際學校哪家好 解析香港國際化教育模式
    香港國際學校哪家好 解析香港國際化教育模式。國際教育越來越成為萬千家庭關注的熱門領域,為了讓孩子未來成為國際人才,家長對於子女熟練掌握中文和英文的需求逐漸增強,因此國際學校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 「在香港,連幼兒園、小學使用的教材都有問題。」香港的國民教育...
    但有一個案例可以證明一些問題, 那就是由香港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教師組成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這個被稱為「教協」的組織現有會員9萬人,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組織。可問題是, 「教協」早已被反對派勢力把持,近年它已蛻化為一個鼓吹「反中」、「反政府」的組織。 「教協」官網截圖。
  • 香港《國歌條例》正式生效,香港想要好,必須從教育抓起
    自從港版《國安法》提出之後,多方都對此議論紛紛,那些保持著正確立場的,自然是希望香港能夠儘快恢復安寧與穩定,但是也有人不願意香港問題這麼快就結束。那些不斷牴觸港版《國安法》的人,就是別有用心。近日香港教育局發出的一則通告,更是讓這些人急得跳腳。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
  • 香港鬧學生荒 小學一年級派位部分地區僧多粥少
    香港鬧學生荒 小學一年級派位部分地區僧多粥少 字號:小大 2013-07-19 06:55作者:田豔敏 來源:人民日報 我要評論()
  • 我對香港教育的觀察及認識——兼香港遊學總結(2019.07)
    香港的教育模式是以孩子為本,重視孩子的全人及均衡發展,而內地教育以應試為主,多以「老師教、學生聽」的內容灌輸方式和題海練習方式進行,理論性較強,實踐性較弱。香港也曾經歷以強調記憶為主的填鴨教育,但逐漸轉變到了以強調全人發展為核心的全人教育。
  • 論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走向 香港小學教學啟
    為了進一步落實「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指導思想,國家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從2001年秋季開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
  • 香港教育制度概覽 ——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專上到高等教育
    香港政府歷來重視教育,2016-17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開支總預算為840億元,佔政府總開支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