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渴望能每天一覺到天亮,可惜有許多人長期被睡眠問題困擾。有些上了床遲遲不能入睡,甚至越睡月清醒,最後起床幹點別的。有些人才睡兩個小時就醒來了,然後就是越睡月清醒,最後起來幹點別的。還有些人睡到了凌晨三四點鐘就醒了,想多睡一下都不行,睡懶覺對他們來說成了一種奢侈。當然還有更慘的,那就是一晚上睡不著,扮演著想睡覺的暗夜裡的精靈。
這些睡眠問題偶爾一兩次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長期如此必然影響我們的生物節律,影響大腦休息,久而久之必然會對壽命造成影響。失眠在中醫裡又被叫做不寐,西醫的治療往往就是給患者開安眠藥物,而中醫通過辯證,針對導致睡眠問題的不同原因治療,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
中醫辯證失眠是如何分型的呢?
1、 陰虛火旺型 陰虛火旺是造成睡眠問題的很常見因素,因為在太陽落山之後應處於陰長陽消的狀態,如果人體陰液不足,陽氣就會相對旺盛,就會導致虛熱上擾心神。臨床表現就是睡眠不好的同時伴有心煩、頭痛、腦脹、口乾、口苦、耳鳴、眼乾等。百合是中藥裡一種能夠有效起到滋陰效果的藥物,如想緩解這種現象可以用百合熬湯然後加入雞蛋煮熟,再加少許白糖調味。
2、痰火上擾型 痰溼在體內積聚時間久了便會鬱而化火,從而擾亂心神出現睡眠問題。臨床經常出現睡眠不好、頭重身子發沉、食慾下降、口苦發粘等等。要調理這種類型的失眠一定要少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肥甘厚味的飲食會在體內積聚變成痰溼。日常可以用薏仁或茯苓來利水健脾化溼化痰。
3、肝鬱化火型 如果不懂的如何化解壓力沒有宣洩內心不良情緒的途逕往往會造成肝鬱,肝鬱化火就會導致睡眠問題,肝氣鬱結的人容易動怒,做事比較急躁,當然有些人表現恰恰相反。肝鬱化火會導致睡眠問題,睡眠問題又會反過來加重肝鬱的症狀,所以早期不幹預,睡眠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在治療和調理上可以多做深呼吸,練練瑜伽、冥想等,中藥可以使用"逍遙丸",日常還可以用菊花及夏枯草來泡茶。
4、心脾兩虛型 心血不足,脾氣虛弱所致的病症。多由飲食不節,勞倦傷脾,或思慮過度暗耗陰血,或久病失調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可能伴有失眠多夢、健忘、食少、腹脹、大便稀溏、倦怠乏力、便血、舌淡、脈細弱等症狀,在飲食調理上可以用參苓粥:取人參3~5克(或黨參15~20克)、茯苓15~20克、粳米100克、生薑3~5克:先將人參(或黨參)節成薄片,把茯苓搗碎,浸泡半小時,共煎取藥汁,再將粳米、生薑加適量水共入砂鍋內煮熟,分早晚兩次服食;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胃的作用。
睡眠是個大問題,睡眠不好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很多慢性疾病和睡眠質量互為因果關係。如果睡眠出現問題,不要著急吃安眠藥,弄清自己失眠的原因,通過中醫中藥的調養你會發現除了失眠問題改善其他問題也得到解決,這就是中醫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