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熱情幫忙反而惹怒寶寶,你是不是也在這樣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2020-09-21 抹茶媽咪育兒記

今天抹茶爸爸給她買了一輛遙控車,她特別的喜歡,一看到就愛不釋手。從幼兒園放學回來就開始玩,但是她的玩法就只是往前開,開到底人就衝過去拿回來。來來回回一直跑,孩子爸爸就說不是這樣玩,人不用追著跑。遙控車是可以轉彎開回來的,但是孩子跟沒聽見一樣,還是繼續不亦樂乎的用她的方式玩。

老公看到寶寶滿頭大汗就再一次說孩子玩的方法不對,要教孩子新的玩法。說著就把孩子遙控器拿來要教她轉彎,可是沒想到孩子竟然哭起來:「就是這樣的,你不要拿我的」。爸爸還在不依不饒的說要教她怎麼玩,孩子好像聽不到他說話一樣,又蹦又跳的哭著說不要、拿來。孩子爸爸覺得特別委屈,明明是關心她,為什麼孩子不接受。還生氣的說「這是我送你的,我怎麼就不能拿,你這玩法不對還不承認」。

看孩子爸爸還如此執著,我就趕緊制止他了,把遙控器還給孩子,才平息一切。老公反而還覺得委屈了,我說「如果你玩遊戲玩的快輸,人家衝過來幫你,說你打的不對,你會怎麼樣?」老公說「那我肯定炸了,輸了也必須我玩」。對啊這不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在很認真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突然的被打斷,誰能沒有情緒呢。老公這種「好心辦壞事」不僅惹怒寶寶,還在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專注力不是被培養出來的,而是被保護出來的。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內驅力所引發的衝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只要家長不幹預,大部分孩子都會是一個安靜而專心的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都給孩子強加了太多大人的想法,孩子自己玩著玩具,我們總會忍不住的問「渴不渴、餓不餓,一個人玩太無聊,我來陪你……」總是在有意或無意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雖然說孩子的專注力會隨著年齡的成長慢慢的變長,但是有的孩子能專注一件事情很久,有的卻經常是「三分鐘熱度」,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主要有:自身個體因素、外界環境因素、教育方式的影響。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作品《專注》中,引用了一個研究結論:專注力比起智商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更大

美國心理學家也曾做過一個長期追蹤:同一個智力水平的50個孩子,專注力強的那些孩子,長大後大多成為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而那些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多年後則生活和工作都不如意,只能靠相信命運是上帝的安排來安慰自己。

我們都知道專注力的重要性,想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做好些事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不論是大人和孩子,只要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都會特別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孩子對某個事物感興趣的時候,專注的時間就會更長一些。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根本沒辦法長時間的投入。「投其所好」便是如此,不要過度糾結孩子在做某件事情上不夠專注。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發掘他們的興趣點,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必然就會更專注。

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規律

好的生活環境並不是要給孩子提供多麼富裕的物質生活,而是給寶寶提供適度安靜的生活環境,不讓孩子獨立玩耍的時間被破壞。太過吵鬧、雜亂的環境會擾亂孩子的注意力。良好的生活規律能夠讓孩子知道對於什麼時間該幹什麼事有一個生理上的感知,適應一件事情和從一個事情中轉移出來的能力都會增強。

做個會「看眼色行事」的父母

寶寶年齡越小,單獨專注於某個活動的時間越有限,只有在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和陪同下,他們的探索興趣才會增加,探索時間才會延長。同時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習得如何讓自己專注其中的方法。

寶寶在玩遊戲時,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幹涉或主導寶寶玩,而是要耐心地觀察,通過觀察了解寶寶的遊戲水平、注意投入情況、興趣點,只是在寶寶提出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陪伴和支持。如果寶寶正沉醉在他的遊戲中,你就遠遠地關注著他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在孩子主動需要你幫助的時候,就及時的出現,給予她適當的指導。遊戲過後,可以適當和孩子交流。

「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不打擾」是提高孩子專注力的前提。當孩子特別投入某件事情的時候,沒人打擾她,這種專注就會慢慢變成她自身的品質,而如果總是被打擾,她的專注力就會慢慢的喪失。

專注力是保護出來的,不是培養出來的,做個不「瞎」幫忙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寶寶與生俱來的專注力,需要你這樣去保護!
    寶寶,你玩的是什麼呀!跟爸爸/媽媽講講吧!哎呀寶貝兒,月亮不是這麼畫的!你得這樣做!......這些話,菌菌猜測:在座的寶爸寶媽都說過。但你知道嗎?這些滿懷愛意的話,有時卻會阻礙寶寶成長,因為它悄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正在被你無意破壞!專注力,即專心而持續地進行某項活動,忽略外在幹擾的能力。簡單地說,它能夠讓你去除浮躁,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當中。
  • 別讓過度陪伴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對孩子過度地關注、陪伴、親暱,反而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事,孩子自己玩,並不可憐。你不知道的孩子的專注力?」我家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常聽到父母這樣的提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真的這麼難麼?很可能是他的專注力沒有被保護好,如果孩子常常專注做一件事,這種專注力就會逐漸變成他的自身品質。相反,如果總是被打擾,專注力能力會慢慢喪失。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正在用他們過度的陪伴、過分的熱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這些「好」行為你知道嗎?孩子天生的專注力就是被這樣破壞的!
    孩子以後成材是爸爸媽媽們都有的期盼。但是很多家長卻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成材的道路。寶貝,都學1個小時了,餓/渴了吧?來,吃點東西/喝口水!天哪,月亮可不像你畫的那樣!必須這樣做!……這些,寶爸寶媽有說過類似的吧?你知道嗎?這些滿懷愛意的話,卻會阻礙寶寶成長,因為它悄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 五種情況破壞孩子專注力
    摘要:不管是專注力還是自控力或是毅力耐心等能力培養,父母要做的都是認真地觀察,平等地溝通,有技巧地引導。你有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幫倒忙嗎?  專注力是孩子的自然品質。只要後天父母創造良好的環境,孩子的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發展。可惜有的寶爸寶媽不當的養育方式和自身的缺點,沒有給孩子的專注力提供成長的土壤,使得孩子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難以持久。
  • 孩子專注力不夠,反思下你家是不是這樣的
    「哎呀,我家小孩上課坐不住,被老師批評了;或者我的孩子總是容易開小差,聽著聽著就去發呆了;有的乾脆要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多動症。」也不怪家長們著急,專注力實在是很重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影響現在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長大後,他們也很難擁有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孩子自己其實也很難受。
  • 破壞寶寶專注力的幾件事情,家長可能經常做,如果有請及時改正
    專注力,這個詞語家長一定經常聽說,因為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重要的能力之一。專注力的好壞,涉及到孩子學習以及其他能力的高低。好多家長在孩子學習能力差的時候馬上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智力低下,去醫院看過後,發現孩子智力完全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了?
  • 無形中破壞寶寶專注力的幾件事,很多家長都做過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想讓孩子長大之後,學習成績更好,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比較好的孩子,在學習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破壞寶寶專注力的幾件事情,家長可能經常做,如果有請及時改正。不然孩子的專注力一旦被破壞,可就追悔莫及了。第一件:不懂孩子專注力。
  • 你的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那麼,哪些不經意的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呢?▋ 首先,是過度的電子產品。孩子運動得正興奮的時候,我們總能看到老人或者保姆「貼心」地抓住孩子擦汗、餵水;寶寶搭積木的時候,旁邊總會有人「熱情」地誇讚或者「指導」他們;家裡來了客人,習慣性一堆人圍著孩子,輪流地想著法兒逗孩子……▋ 此外,玩具過多且不加管理,也會造成孩子專注困難。
  • 父母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壞孩子專注力的
    網上有很多關於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每天晚上寫作業時間,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越吼孩子的注意力越難集中,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專注力的那些事情,也來看一看作為家長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專注力破壞掉的。每個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應該是多長時間? 總是有家長諮詢,1歲的孩子每次做一件事情就只有三分鐘熱度,是不是注意力差?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專注力。
  • 寶爸這樣教寶寶學走路,引網友熱議:是親爸嗎?
    很多家庭裡都有這樣的現象,那就是「喪偶式育兒」,似乎孩子生下來之後便只是寶媽一個人的事情,而寶爸則置身事外,帶娃一會也推三阻四。日前,就有這樣一位寶爸,雖然是帶娃了,但是帶娃的方式卻讓網友們看怒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孩子坐不住=專注力差?爸媽這2個行為,正在悄悄破壞孩子專注力
    寶寶在安靜地做某件事(可以是玩玩具、看動畫等),你問「寶寶要不要吃東西」「寶寶在幹嘛呢」...但TA還在做自己事,並沒有馬上搭理你。專注力的好壞,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發現自己孩子,比同齡孩子專注力更差,要考慮是不是踩到下面幾個坑了:
  • 寶寶突然不吃奶了,可能是 「厭奶」了!寶爸寶媽這樣做,幫寶寶輕鬆...
    不吃奶的時候,行為表現都挺正常,沒有任何生病症狀,寶寶一但到要喝奶的時候,就容易鬧情緒,表現對奶特別抗拒。若是這樣,那寶寶可能是遭遇「厭奶期」了。 因此,寶寶厭奶,寶爸寶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
  • 培養孩子專注力,很重要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好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不但學習不上心,連特長愛好也堅持不下來。這些情況,如果深究原因的話,往往是孩子小的時候(學齡前),「專注力」遭到了破壞。
  • 父母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網上有很多關於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每天晚上寫作業時間,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越吼孩子的注意力越難集中,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專注力的那些事情,也來看一看作為家長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專注力破壞掉的。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寶爸寶媽在中間困惑不已... ...
    轉折點是頭髮漸漸變少有了娃的寶爸寶媽們是不是已經覺察到自己的頭髮正漸漸遠離你,而你的娃正在時刻watching you,尤其是在你想睡覺的時候。當寶寶還是個嬰兒的時候,是夜裡醒來吃母乳;當寶寶漸漸長大,是醒著的時候就要找你玩耍;當寶寶可以到處跑的時候,就開始「搞破壞」了。從此之後,社交活動,從姐妹趴變成「線上帶娃吐槽大會」 ,不僅有陳年舊梗,新梗的來源也層出不窮。
  • 這些壞習慣會破壞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都中招了
    專注力好的孩子,做事情不容易被幹擾;讀書的時候能做到一目十行,學習速度會更快。專注力好的孩子還具備多任務處理能力,狀態切換也比較快。專注力好的孩子更具備多任務處理能力,比如可以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一邊思考,而且狀態切換比較快,愉快地玩耍之後,馬上就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專注力和學習能力息息相關,寶寶從小能夠專注做事,長大後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 媽媽陪寶寶時別這樣做,會破壞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不當回事
    「我打了打了,說也說了,可孩子就是不改,我是真不知道,他為什麼就是沒辦法靜下心好好專心做一件事情,難不成是遺傳他爸爸?他年輕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運動。」類似於小石頭這樣的孩子,其實非常普遍,總結下來,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不專心,耐心很少,專注力低下。
  • 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導讀: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周末,我帶我的孩子們在操場上玩太空沙。
  • 如何開發寶寶的智力?寶爸寶媽們看過來
    一個人的智力高低,除了由遺傳因素決定之外,0-6歲之前的後天智力開發也非常重要,不僅能提升寶寶的專注力,還能提升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讓寶寶的智力水平得到更好的開發。但是,要如何提升開發寶寶的智力水平呢?以下幾招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嘗試喲。
  • 分清孩子的獨立性和專注力,讓你育兒更輕鬆!
    你以為讓孩子自己玩就是在培養獨立性?你以為孩子能自己玩就是專注力好?你真的分清楚了嗎?什麼是獨立性?問題來了,那你是不是會這樣想:我讓孩子自己玩不是既培養了獨立性又培養了專注力。看了Endy媽咪的分析,寶爸寶媽們,千萬別在混淆獨立性和專注力的概念啦!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呢?父母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能時時刻刻陪著孩子怎麼辦?要如何達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