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社交網絡事業群總裁湯道生)
2016年被普遍認為是直播「風口」爆發的元年。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於2017年1月發布的第3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16年12月國內直播用戶達到3.44億人,佔國內網民的47.1%,網絡直播業務呈出強大的營收能力,資本持續湧入。
在資本的推動下,直播獨角獸開始出現。2016年,鬥魚完成由騰訊領投的B輪、C輪融資,將估值推向百億元,創業不滿3年的鬥魚也在2016年實現了10億元的直播收入,成為直播獨角獸。根據有關統計2016年共出現了200多家直播平臺,遊戲、泛娛樂、秀場和垂直類直播平臺擁擠競爭下一個獨角獸。
2017年3月20日,由騰訊雲主辦的「雲+視界」大會上,熊貓直播、映客直播、夢想直播、歡聚時代、陌陌視頻、國廣星空、鬥魚直播、龍珠直播、觸手直播、全民直播、快手等一批直播平臺負責人傳遞出共同的聲音,那就是直播產業才剛剛開始,產品技術創新成為新的主戰場,「直播+雲服務」將成就新獨角獸。
直播產業才剛開始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社交網絡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2017「雲+視界」大會上表示,過去的一年視頻與直播快速發展,資本的湧入讓直播產業迎來爆發增長。
據itoubu網的統計,2016年直播行業融資事件超25起,涉及金額超189億人民幣。而瑞士信貸對中國網絡直播市場的觀察,2015年到2016年是一個高速增長階段,2016年到2018年相對進入成熟市場的增長模式,預計到2018年將達到近4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直播市場的高速增長除了受益於湧入的資金外,還受益於微信紅利。陌陌視頻副總裁雷丹在「雲+視界」大會上表示,陌陌視頻上線一年多來,在2016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明顯出現業務和盈利體量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付費用戶的整體增長。
付費用戶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微信等對行動支付的普及、行動支付技術水平的提升和覆蓋人群的擴大,二是紅包、打賞等方式更加符合東方人的文化與性格特點。映客CEO奉佑生也認為,整體直播行業都受益於微信大生態的紅利,帶動了移動端的直播小生態。
然而,國內的直播市場在渡過了急劇增長後,就快速進入調整期。「雲+視界」大會上,騰訊雲聯合騰訊科技企鵝智酷發布了《2017中國網絡視頻直播新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10月整個直播市場用戶的總使用時長已經開始達到頂峰,預測2017年仍將保持平緩態勢,除非爆發新玩法或者新商業模式。
而根據中國直播榜3月13日到19日數據,當期監測範圍內國內共有主播41.1萬、財富總值(即獲得禮物)4.08億,即意味著平均主播周收入為千元水平,相較於直播市場初期的主播高平均收入來說,說明直播市場進入了調整期。微播易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底幾大直播平臺的主播收入開始大幅縮水。
雖然說直播市場進入了調整期,但直播產業卻才剛剛開始。國廣東方副總裁、國廣星空總裁王明軒在「雲+視界」上提出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之前的視頻直播應用相當於用石油發電掙錢比較粗煉,而今後的視頻直播應用將進入「石油精煉」階段,即把「石油」加工成「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等多元化產品。
「直播+」打開新產業空間
企鵝智庫發起人龍兵華認為,下一階段直播將全面滲透各類垂直領域,「直播+」不僅停留在垂直內容的表現形式,將會拓深至垂直領域的業務層面,成為垂直領域開展業務的服務工具。
實際上在2016年,從演藝主播、遊戲大神、電商網紅到股票經紀、授課老師等,各行各業就已經在利用視頻來提升服務體驗。湯道生介紹說,在騰訊雲上的證券信息平臺大智慧旗下視吧直播,就率先構建起了「直播+金融」的新場景,為客戶提供最新最快的金融資訊。2016年3月,大智慧的直播業務完成第一個版本,7月形成了獨立APP視吧,僅僅四個月後月活月戶就已經基本超過1000萬,累計註冊主播超過500萬人。
作為最早一批上線直播功能的電商平臺,蘑菇街也在騰訊雲上構造了「直播+電商」的場景,實現「邊看邊買、邊玩邊買」的新體驗。直播為電商帶來了巨大的粉絲效應,蘑菇街上的一個紅人店主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實現了粉絲從零到20萬數量級的增長。蘑菇街也嘗試帶籤約網紅到韓國邊逛邊直播邊銷售,其中一個紅人當天成交額就增加了8.2倍。美麗聯合集團聯合創始人嶽旭強介紹說,去年雙12採用了直播讓蘑菇街整體銷售收入比雙11還提高了60%。
直播還在重塑社交。映客直播副總裁王昊說,當直播進入到手機平臺以後,逐漸地向社交化進行了演變。因為當用戶進入直播的世界後,就成為了直播的一分子。事實上,直播間裡是觀眾在共同引導主播創造下一個內容。之前是主播和用戶聊天,接下來是用戶和用戶聊天,映客認為這將創造下一個流量奇蹟。而直播的社交屬性還體現在映客開發了找附近主播的功能,從而創造了新型的陌生人社交方式。
除了網際網路行業外,直播還在向傳統行業滲透。龍兵華認為,直播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在教育行業,直播能夠給用戶帶來強互動感,或者是創造了在線學習的氛圍,騰訊雲的客戶藥師在線、一起說吧、牛至網等分別在醫藥知識、英語學習和藝術教育等領域創新了直播教育和培訓體驗。而直播還可以與知乎等在線知識提供商合作,產生新的知識經濟形態。
騰訊雲副總裁邱躍鵬介紹說,最近騰訊與平安做了一個直播項目,把直播用於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加速企業最上層與基層員工的溝通與互動。實際上,「直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特殊場景的「網際網路+」,直播在政務、醫療、公益、工業等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一旦與某個傳統行業結合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並可撬動現有市場的話,就有望誕生新的獨角獸企業。
產品技術創新是下一個主戰場
隨著近兩年視頻直播行業快速發展進入洗牌階段,以及出現了騰訊雲這樣視頻直播公有雲基礎平臺和網絡帶寬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全面提升,直播競爭主戰場從內容創新逐漸走向內容創新與產品創新並重。
騰訊雲音頻實驗室總經理劉曉宇認為,技術創新是直播的下一個主戰場。2016年不僅是直播的元年,也是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與增強現實AR的元年。在直播時加上語音識別就能產生新玩法,例如QQ在今年春節時就嘗試了QQ視頻聊天說「恭喜發財」時在界面上飄出紅包。除語音命令外,實時字幕與翻譯也是直播的一個創新點,這增加了國際網紅的市場。QQ還能實現在K歌場景中,用明星的聲音代替自己的聲音等功能。
深圳超多維科技集團是一家致力於打造智能計算視覺生態體系的公司。基於騰訊雲平臺,超多維把裸眼3D、VR、AR、視覺信息模糊計算和AI等技術與騰訊雲的直播技術相結合,推出了沉浸式直播+點播雲服務,可全面實現普通視頻和3D/VR視頻的兼容以及全終端覆蓋。2016年,超多維推出了裸眼3D、虛擬實境手機,目前已經在京東上售罄。基於該手機,超多維主打美豆VR\3D直播平臺,通過沉浸式直播掘金遊戲、娛樂、房地產、零食等億級市場。
快手創始人兼CEO宿華介紹說,他12年前從清華畢業加入了Google,一直從事機器學習在網際網路中的應用。快手是一個技術導向型團隊,專注於用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做算法推薦,快手後臺有一個強大的內容分發機制,會理解每一個用戶的偏好、興趣、意圖,以及嘗試理解每一個內容、短視頻的場景、內容、事件,從而在人和內容之間做匹配模型。如今快手已經達到日活5000萬、月活1.5億,正是因為技術驅動了用戶分享。
邱躍鵬認為,隨著直播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的標配,就像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公眾號那樣,未來有可能很多企業都需要自己的視頻直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自建視頻直播平臺,就不如用像騰訊雲這樣的公有雲服務。騰訊視頻雲總經理王帥表示,騰訊雲已服務直播APP榜單中TOP100超過70%的企業,並且滲透到90%以上金融、電商等新興領域。
實際上早在2000年騰訊OICQ已經實現語音聊天。2002年QQ正式發布視頻聊天功能,此後QQ音視頻能力不斷提升,迅速支持多人語音、視頻群聊,成為了國內最早的社交視頻平臺。除QQ外,騰訊視頻作為行業最大的視頻點播平臺,也積累了多年長短視頻、大事件直播的運營經驗。湯道生表示,騰訊把視頻與直播能力雲服務化,融入到更多的社交場景並對外開放。
雲服務成為視頻直播平臺的平臺
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的快速交替,依靠砸錢、推網紅等粗放型方式生存的直播時代已一去不復返,視頻直播平臺的平臺穩定性差、高運維成本、同質化現象嚴重、內容監管不力已成為視頻直播領域的四大痛點。
針對以上四大痛點,騰訊雲推出包括雲通信、雲直播、雲點播、互動直播等在內的「雲端+終端」通用型視頻解決方案,以及針對遊戲電競直播、視頻門戶、在線教育、秀場直播以及垂直社交、電商、金融、廣電&新媒體等8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
其中,騰訊雲互動直播可實現400ms超低延遲接近面對面溝通效率,以及主播觀眾連麥互動、主流平臺開播SDK、一站式多特效直播。騰訊雲的天御系統結合騰訊優圖的OCR、活體檢測和人臉識別技術,為直播平臺帶來圖片鑑黃、人臉核身、顏值鑑定等新功能。騰訊雲的高音質連麥、金融直播場景、實時字幕、綠幕直播、手勢識別、直播+VR等服務也很有特色,目前已經有超過10家獨角獸直播平臺採用了騰訊雲。
憑藉多年積累的音視頻業務經驗,騰訊雲打磨出了穩定、擴展性好的雲端架構,讓直播平臺能夠覆蓋各種場景,從秀場到多人互動的在線教育、再到百萬在線的大型直播活動。去年年末推出的騰訊雲全球視頻直播解決方案,能夠為視頻企業提供當地主播推流、海量雲端實時處理、六大洲CDN網絡、終端用戶互動觀看等一整套服務,湯道生說騰訊雲已然成為國內直播企業出海的交通要道。
湯道生強調,移動視頻迅速普及,全民直播時代來得非常快,用戶需求的場景很多,但留給內容平臺的反應時間卻很短。騰訊雲對音視頻能力全面開放,「雲+端」的組合解決方案,能夠讓從未涉足音視頻技術的團隊,快速實現功能完善的點播和直播平臺。尤其是騰訊雲的插件式終端SDK,可以像搭積木一樣自由組合直播、im通信、多人互動、短視頻、美顏、掛件等功能,並針對不同場景提供開源DEMO,直播平臺終端只需要3行代碼即可完成接入。去年雙11,國美從國慶節後決定做直播,到產品完整上線只用了短短一周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雲背靠微信等社交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為直播企業提供億級流量的導入,避免平臺因流量不夠陷入融資困境,更加大了企業流量方面的保障,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湯道生表示,未來騰訊雲將投入更多的技術資源及支撐服務體系,協助企業發力視頻直播市場,推進更多的視頻直播平臺落地。而視頻與直播平臺將更聚焦產品創新和差異化場景,由騰訊雲負責基礎技術架構。美麗聯合集團聯合創始人嶽旭強就在「雲+視界」大會上表示,蘑菇街2017年將整體遷移到騰訊雲平臺上。
可以說,站在2017年之初,直播產業才剛剛開始。直播+雲服務將打開千億甚至萬億的「直播+產業」空間,誕生下一批獨角獸。這不僅是直播產業的巨大機遇,也是雲計算產業的巨大機遇,蛋糕能夠做多大,還有賴於整個生態的共同努力。(文/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