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邊蹦迪邊寫稿の靜靜
857!857!857!蘇餵蘇餵蘇喂!宅家的N天想蹦迪!想蹦迪!想蹦迪!
誰能想到?2020第一次蹦迪,竟然是在手機上。
從朋友圈到趴間再到直播間,「雲蹦迪」就像一把的神奇鑰匙,打開了2020年「宅娛樂」殿堂的魔幻行為大門...
疫情當前,雲娛樂出現
自從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祖國的「夜經濟」仿佛一夜之間回到了解放前,酒吧、夜宵、大排檔等場所紛紛停業,許多活動被取消,大家也都各自在家「自我隔離」。
每天足不出戶,還有吃有喝有wifi,這就是社畜們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了。但伴隨著假期生活的不斷延長,沒有派對,不見朋友,也不能shopping、聚餐,躺到「長蘑菇」的生活逐漸變得無聊無趣。
既然不能出門,那麼,宅在家裡總要給自己找點樂子。好奇驅使,大家也一定想知道別人都是如何度過漫長且無聊的生活吧?
這段時間,透過線上平臺,你會發現這屆「宅友」腦洞是真大,可以說無所不能:鑽研美食、擼貓逗狗、室內廣場舞、家庭版套圈、小區演唱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當然,如果你實在感到焦躁煩悶的心情無處安放,還可以享用「雲吸貓」、「雲擼狗」等方式進行解壓。
不過最讓人感到興奮的,還是這幾天在抖音、快手、B站上橫空出世的「雲蹦迪」、「雲打碟」。無論是Qdance、Transmission線上音樂節還是OT、PH、Taxx的線上直播,外放再加上投屏、燈光,臥室客廳也能瞬間變成舞池。
「雲蹦迪」到底是什麼操作?效果如何?
這股風潮真正刮起來是在2月8日元宵佳節,當晚一家名叫「TAXX SHANGHAI」的酒吧,在抖音開設了一場主題為「線上雲蹦迪」的直播。
企查查信息顯示,影視演員、小獵豹鄭凱曾是這家Club創始股東之一,2017年投資50萬佔股10%,於2018年退出股東行列。不過據有關工作人員透露,鄭凱目前仍是其老闆之一。前任國民老公王思聰也常在Taxx出沒,網易大boss丁磊還在這裡客串過一回DJ。
當晚,這場直播獲得了爆炸性的關注,直播總時長4小時,持續霸佔「小時榜」榜首,直播間巔峰在線人數達7.1萬,打賞總收入728.5萬音浪,折合人民幣大概70多萬。
同一時間,另一家國內著名的娛樂連鎖廠牌One Third(以下簡稱OT),也來了個北京、杭州雙城聯動直播。不同的是,OT選擇在網易雲音樂look直播平臺上首秀試水。
據OT公眾號介紹,OT一直以「尊重音樂」為理念,選擇了網易雲音樂的平臺進行直播,看中的正是網易雲音樂多樣的曲庫。OT此前一直在網易雲音樂上分享推薦曲單。
OT這場5個小時的直播收入超過6萬元,「火爆指數」峰值時間達到21萬,各種刷禮物送玫瑰、送音符等粉絲打賞全程不間斷。
在嘗到甜頭之後,2月9日,OT以及一些Club、地下音樂廠牌、DJ主播紛紛入駐抖音,開始了新的較量。連續幾天,抖音直播「小時榜」前幾名都被其霸榜。9日晚上,榜單前三名分別是Taxx、OT和Elements。其中,OT當晚直播 5 小時收穫近2000萬音浪,折合人民幣大概200萬元,創下業內新高。
場均收入上百萬,讓「雲蹦迪」一戰成名,迅速引起了全行業和媒體關注。隨後,Taxx、OT團隊宣布將直播首秀收入全數捐助給武漢抗擊疫情。
據了解,OT、Elements與Sir Teen都屬於同一個老闆娘,圈內人稱十三姨。OT所在地原名Liv,號稱「亞洲第一派對空間」,但是因兩家夜店客群重疊,十三姨關閉了經營四年多的Liv,經過一系列整改,將新店客群定位為更年輕的95後乃至00後,並以他們的品味為主做Future Bass等潮流音樂。
筆者曾在OT感受過塗鴉秀、魅影音樂劇、日本舞劇等主題趴,Tisto、Hardwell等百大DJ也經常被邀請來Club做巡演。
要知道,對於喜歡電音、先鋒音樂的人來說,夜店和地下livehouse就是天堂。一名電音愛好者告訴筆者:蹦迪是一種態度,它將熱愛電子音樂的人們聯繫在一起,無關乎舞姿和動作,享受氛圍和節奏才是重點。
所以雲蹦迪的出現,對被封印的「蹦迪運動員」來說意味著壓力釋放,意味著新鮮刺激的體驗。有迪友表示,要是能邀請到著名DJ、製作人來直播就更嗨了。
雲蹦迪對平臺和用戶來說,意味著什麼?
蹦迪的突然火爆,對短視頻平臺釋放出了一個信號:拓展直播業務的機會來了。
一直以來,做直播的都惦記著短視頻的流量,做短視頻的都想帶上直播的變現。從變現角度來看,直播的打賞模式帶來巨大經濟收益;從內容角度來看,直播無疑能夠豐富平臺生態內容,增強互動。
以抖音、快手為主的短視頻巨頭積攢了數億流量,就相當於具備了超越直播平臺的優勢。現階段,短視頻平臺鼓勵線下場所轉型線上、提供高額流量扶持,如果能藉機籠絡住這些公會和主播資源,那麼無論是內容質量還是打賞收益上,都會給直播行業帶來巨大衝擊。
此外,無論電子音樂還是蹦迪,發展至今,依然屬於偏小眾化的娛樂追求。並且對於普通人來說,蹦迪花費偏貴,Club酒水價格比普通賣場貴3-5倍,且訂卡多數都有最低消費。
據筆者了解,工體熱門Club日常散臺底消在1500元左右,卡座2800元左右,包間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在Sir Teen一場百大DJ巡演中,卡座最高票價賣到了20萬元。而類似王校長一場土豪級私人聚會,能為Club貢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營業額,奢侈程度到令人咂舌。
近兩年,年輕人之間更盛行起了「養生」文化,比如什麼蹦迪帶護膝、啤酒泡枸杞等等,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年輕人走進這些Club、livehouse。
由於疫情巧合下,打碟、電音、Club文化滲入直播,降低了大家去線下店消費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
這同時是在告訴年輕人們,參加音樂節、蹦迪不再是只屬於少數人偶爾的一次狂歡,未來大家可以像「K歌」一樣簡單方便、隨時隨地開啟一場狂歡盛宴。
另外,直播增加了年輕人解鎖新鮮事物的新方式,為小眾文化向大眾化邁進提供了直接高效的渠道,為企業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奠定了基礎。
雲蹦迪給中小企業帶來哪些啟示?
其實DJ打碟之類的內容不算什麼新鮮事,但能受到如此高的關注程度,產生巨大聲量的,這還是第一次。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兩方面:
一是知名網紅Club線上直播首次出現,用戶受新鮮感刺激。
可以發現,這些大型Club有一定品牌影響力,並有一批消費能力較高的核心用戶,因此即使到了直播間也會進行付費。最近圈內流行著這麼一句話:
感覺不刷點禮物
自己像個蹭卡的
二是客群年輕化。
夜店、餐飲是典型的夜經濟娛樂產業,以北京工體、三裡屯為例,圍繞其周邊眾多的各色Club拉動了這一帶商圈夜間經濟的繁榮,並打造了其以年輕人為主的潮文化標籤。這與蹦迪、電子音樂甚至潮牌的受眾都高度重合。
而這些年輕人正是OT、Taxx們在線上直播獲得大量關注的關鍵。陌陌發布的《2019主播職業報告》顯示,33.6% 的95後每天看直播超2小時,其中近8成用戶會為直播付費,且年紀越輕,在直播中付費習慣越成熟,付費金額也越高。
另外,如此魔幻的全員蹦迪局,顯然是「有預謀」的。
觀察發現,這幾家頭部Club開播時間、方式基本一致,大有朝著常規化直播的趨勢發展。
原因或許是,疫情之下,餐飲娛樂等實體產業受到強烈衝擊,眾多俱樂部、KTV、酒吧等娛樂場所無法正常營業。不久前,北京「K歌之王」KTV旗艦店被曝將於2月9日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Taxx老闆娘Elvin.W在朋友圈訴苦,稱特殊時期,選擇線上直播並不是想搏眼球,更多的只是想給大家製造點蹲家裡的娛樂感,也讓企業活下去。目前階段,作為企業的最高層,如何生存是她必須考慮的。尤其是小型企業,更需要努力尋找各種方式,在這場戰役裡活下來。
而某種意義上,「雲娛樂」模式背後潛藏著巨大的商機。
這樣理解有一定道理:除了可以通過直播打賞獲得收入,補貼線下虧損之外,還可以入駐平臺積攢人氣,將其作為營銷渠道,為日後恢復營業奠定基礎。
那麼,這種新商業模式能否被複製?是否適用於所有線下娛樂場所?
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並非所有企業都具有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客群,收益難以穩定。
另外,雲蹦迪只是給無聊的小夥伴們在枯燥無味的疫情期間增添點色彩。以我為例,作為一名熱愛這項事業的「國家二級蹦迪運動員」,除了享受音樂本身之外,我更享受現場的氛圍,燈光、音樂、舞池融為一體,盡情釋放荷爾蒙、疲憊和壓力。現在,選擇雲蹦迪是無奈之舉。
儘管這種新商業模式暫時無法被複製,但值得肯定的是,「雲蹦迪」的嘗試為線下娛樂產業掌舵者拓寬了商業思路和視野。
更深入的思考下來,疫情期間,不僅是雲娛樂,在線教育、智慧醫療、遠程辦公等各類「雲」上技術需求激增,這給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以及疫情之後的發展帶來新機會。
它們受益於雲上技術,同時又在某些領域孕育著行業領導者、獨角獸公司,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增益,以此加速著以雲技術為代表的雲經濟時代到來。
未來或許會是一個萬物皆可「雲」的時代,而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則是一支催化劑。所以,倒不如趁現在,大家在遠程工作之餘,抓住機會來一場「雲蹦迪」狂歡可好?
最後,附送一組雲蹦迪專屬「氛圍圖」,祝大家蹦迪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