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陽光網訊 (全媒體記者 唐佳雯)常平鎮黃泥塘村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落後,以前甚至連一條像樣的馬路都沒有,去年以來,黃泥塘村美麗村居建設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如今的黃泥塘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起去看看。
這是黃泥塘村的村道新興路,以前,這裡坑坑窪窪,垃圾亂堆亂放,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出行。如今,新興路「搖身一變」,成了寬闊整潔、路面平整、綠化優美的道路。綠化升級、環境整治、景觀改造····一年多來的十三項工程建設給村民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村民們都評價說,昔日髒亂差的黃泥塘村如今變成了「白富美」。
常平鎮黃泥塘村村民:「我們村比較偏,在常平和橋頭的邊界,交通又不太好,現在搞得很好了,路網也改造好了,特別是裡面的登山路徑,我去了有一個多月了,早去晚上也去,每天差不多10公裡。」
每到傍晚,黃泥塘村的村民甚至周邊村的村民都會來到村裡的這片生態園散步。改造前,這裡是一些分布的魚塘、菜地、舊屋、小山頭,道路破敗不堪,魚塘邊和老房區的水渠裡全是垃圾。如今,魚塘周邊綠樹成蔭、觀景平臺邊上花草錯落有致,成為村民和周邊群眾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常平鎮黃泥塘村村民:「變化很大,以前都是泥路,現在全部都是水泥路,綠化也很好,晚上可以出來走走。」
常平鎮住房規劃建設局局長 葉銘標:「我們這一次投入,主要開展的項目,主要有村內道路基礎設施的提升,片區生態環境的改造,增加一些綠化,休閒運動設施,我們下來,希望通過環境的提升改造,體現宜居建設,三生融合,讓生產、生活、生態都有融合和相互促進。」
要想將美好的環境保持下去,維護很重要,對於仍然是鎮扶貧村的黃泥塘村來說,壓力也不小。黃泥塘村正在計劃招引一些農家樂等生態旅遊項目,希望吸引更多的人來遊玩和消費,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常平鎮黃泥塘村黨工委書記 李鴻亮:「我們利用這兩口大的魚塘,利用好的環境,還有兩塊水田,打算連同周邊的民房,統籌回來,以我們村委會的名義,推出去,找一個專業的有投資意向的投資商過來,儘快把它擺上常平鎮交易平臺,提高我們村經濟收入。」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