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大部分都位於我們身體腹腔的右上部,小部分是在上中腹部,形狀如同不規則的三角形。我們如果從外形上面來看,肝臟的位置大致就在身體的右邊肋骨內,這也就是右側胸部下半部分的肋骨裡面。正常情況這些,在肋骨下面是摸不到肝臟的。
右邊肋骨下方疼,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跟肝病有關係的疼痛。
很多人或許都知道,肝臟屬於內臟,內臟是沒有感覺神經分布的。與肝臟疾病相關的肝區不適或者是肝區疼痛,和肝包膜的關係最為密切。
但是有的時候,肝區有一定的疼痛感,這其實也就是右邊肋骨下方痛,做B超和CT都沒有什麼發現。
這可能是因為,這兩個檢查是檢測肝臟的外形和內部結構變化的,肝內部結構沒有什麼樣的變化,也就沒有腫瘤的存在,以及肝的大小並沒有明顯變化的時候,這兩個檢查也很有可能是正常的。
但是,兩個檢查比較的正常,並不能代表身體的肝臟就一定沒有問題。
肝區疼痛的時候,往往用手叩擊右側下胸部,也會引發出這種的疼痛,那是肝病最為常見的症狀和檢查所見。
這種疼痛,是跟膽囊、膽管等方面的疾病,比如:結石從而引起的膽絞痛相鑑別。膽絞痛的患者,疼痛猶如刀割一般,可以疼得在床上進行翻滾。肝區的疼痛,往往並不那麼的明顯,有的時候很有可能僅僅只是一種自我的感覺而言,還是可以忍受的,當然肝癌除外。
這種自我的感覺,在勞累或者是勞累之後亦或者是一個人靜靜獨自的時候,在沒有幹擾的情況這些,可能會更加的明顯一些。當人的注意力分散的時候,往往這種感覺就會逐漸的消失,來去無蹤。
但是,引起右邊肋骨下方痛的疾病有很多,比如:膽囊結石、急性膽囊炎、肋間神經炎等。
膽囊結石:比較典型的疼痛是在飽餐、進食油膩類食物之後或者是在睡眠之中體位改變的時候,由於膽囊收縮或者是結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經興奮。
結石嵌頓在膽囊壺腹部或者是頸部,膽囊排空受阻,膽囊內壓力有所升高,膽囊強力收縮從而發生了絞痛,呈陣發性,或者是持續性的疼痛陣發性有所加重,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
多數的病人僅表現為進食過多、進食油膩類的食物、工作緊張或者是休息不好的時候感到右上腹的隱痛,經常伴有噁心、嘔吐。一般情況這些,腹部B超或者是CT均可發現結石影。
急性的膽囊炎:開始的時候僅有上腹脹痛的不適,逐漸發展至呈陣發性絞痛,夜間發作比較的常見,經常由於飽食、進食油膩食物誘發。疼痛可放射到右肩胛部和背部,伴噁心、嘔吐、厭油膩等。經常有輕到中度發熱。腹部B超或者是CT可發現膽囊壁粗糙、膽囊體積增大或者是結石。
肋間神經炎:經常見於第2或者是第3肋軟骨與胸骨聯合處,偶見於其他肋或胸鎖關節,局部有壓痛護著是腫塊。肋間神經沿著胸部肋骨,由背後經過側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經。
可由於病毒感染或者是外傷引起的,主要的表現為經胸腹部至後背環狀疼痛,在轉身、大聲笑、深呼吸、打哈欠的時候疼痛會有所加重。腹部B超以及CT多提示正常。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麼治療哪?
由於絕大多數的檢查沒有任何的異常,考慮肝區疼痛和思想負擔的過重、精神過分集中等相關情緒的變化有一定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心理作用或者是非特異性的提示肝病的一個指標。
1、做好心理調整,多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發展一些業餘的愛好。
2、避免過度疲勞或者是勞累,亦或者是長期從事體力活動,不熬夜。
3、減肥,尤其是要通過控制自身的飲食和加強鍛鍊治療脂肪肝,對減輕肝區的疼痛還是非常有用的。
4、戒酒,清淡、容易消化飲食。
出現肝區的疼痛,如果身體的血液生化檢查和B超、CT或者是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之下,需要考慮是不是心理因素所導致的,或者是肋間神經,以及少部分的情況之下,還很有可能是帶狀皰疹也會引起的這種疼痛。
特別提醒:脂肪肝,是日常生活之中從而引起肝區疾病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需要注意飲食、控制自身體重和加強自身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