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何早發聲?關鍵要注意這三個階段,更好促進孩子語言發展

2020-12-18 小意觀育兒

語言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項特殊的能力,是多元智能中的基礎智能。人們通過語言進行各種思維活動,是思維的直接體現。語言能力的好壞關乎幼兒其綜合能力的發展。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高度重視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是,對於如何具體幫助孩子學習語言,許多家長並不是十分明確。其實寶寶的語言學習階段是分"階段性"的,接下來就讓我為各位家長仔細地說明一下。

寶寶的語言發展有"階段性"

·發展期:1歲以前是寶寶語言的準備階段,大概四個月之前,這時候的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哭鬧來表達他們的訴求,處在無意識的交流階段。

四個月到九個月的時候,寶寶們就開始進入有意識的交流階段,九個月之後,大多數的寶寶就能真正聽懂成人的語言,會說第一個有意義的詞。

·發生期:1歲以後寶寶進入語言發生期,開始真正學著說話。一開始只是簡單的字、詞、句,等習慣了一定的積累以後,詞彙越來越多,漸漸能夠組成簡單的句子。

但在這個階段有些家長會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孩子明明已經開口說過話,但是卻不經常說,更多的時候還是通過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即使說話,也是最簡單基礎的幾個詞句。

這是因為他們的詞彙量還是太少,大腦裡也不能把他們組成一連串的句子,他們感到疲憊,覺得不如用手勢表達來得快一些。

·爆發期:寶寶從兩歲開始,進入到了語言的爆發期,新詞彙不斷出現,能熟練從字到詞再到句,頭腦思維邏輯還是清晰,能夠開始組成句子,懂得開始叫"爸爸"、"媽媽"。

等到了兩歲半,孩子就能夠與人進行簡單的句子交流了。

知道了寶寶語言發展的三個階段,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在不同的階段採取不同的措施,助他們早發聲,更好地促進他們語言的發展呢?

父母在寶寶語言發展三個"關鍵期"的具體做法:

1、發展期

首先,父母可以做一些舉動引起寶寶對聲音產生興趣。在說話的時候,搭配相應的動作,比如,在說到"媽媽"的時候對著他點頭,這就利用寶寶的視覺感知,加深記憶,漸漸地,寶寶就能理解其含義。

其次,還可以對寶寶進行聽覺的訓練。在房間裡放點悠揚的一音樂,吸引寶寶的注意鼓勵他們尋找聲源,對聲音產生敏感度。

2、 發生期

這個時期,寶寶的詞彙量還比較匱乏,說話往往是單個字單個字地說,家長可以主動為孩子補充詞彙,還可以把句子重複的說好多遍長時間下來,寶寶的記憶力得到提升,寶寶自然而然也就掌握了。

比如,寶寶渴了,會對著你說:"水!",這時候,你就可以主動引導孩子說:"是喝水嗎?"或是"寶貝想要喝水嗎?"讓他們了解,這句話的意思。

除此之外,家長還需要注意不要用兒語和幼兒交談。寶寶會有一個時期,因為不能掌握太多的詞句,說話時會出現重疊詞比如:"吃果果(吃蘋果)"、"喝奶奶(喝奶)"之類的話,家長家長不應該用這樣的兒語長期與幼兒進行交談,否則只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

3、爆發期

幫助寶寶豐富他們的詞語庫。多給孩子講一些故事,在孩子沒有聽懂的時候著重強調,並配上手勢、表情、動作等描述加深記憶。

當孩子說錯或者不想說的時候,不要著急,應該鼓勵孩子,避免打擊到孩子的積極性。

比如寶寶在發音不準確的時候,大人覺得可愛會喜歡模仿他們的說話,並以此為樂趣。孩子一旦當真,會喪失信心,更加不願意說話。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說錯的東西正確地多說幾次,孩子聽了,自然就會學著你的樣子糾正過來。

寫在最後:

語言是一個溝通的工具,也是一種技能。同樣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沒有語言的環境,是很難自覺地掌握表達的能力的,因此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個和諧的語言環境,並且要把握好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給孩子學習語言的氛圍。

注意到孩子的興趣所在,給予及時正確的導向。要有充足的耐心,明白語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多帶孩子接觸家庭以外的新鮮事物,積累經驗,再以平等的態度和寶寶交流,陪著寶寶一起學習練習。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語言發展有「階段性」,注意「意識交流階段」幫助寶寶早發聲
    學說話是孩子嬰幼兒時期的重要課題。從咿咿呀呀到叫第一聲爸爸媽媽,成長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家長的心。0—3歲是寶寶語言能力發展最關鍵的階段,孩子通過對身邊人模仿,逐漸掌握說話的能力,也逐漸認識和了解周圍的世界,為未來的個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寶寶語言發展的三個階段,你一定不能錯過!
    多數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話了,說話早的到1歲多點甚至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了。但也有寶寶開口較晚,寶寶說話晚,除了遺傳及生理因素之外,家庭養育環境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嬰幼兒期是寶寶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父母是寶寶最好的啟蒙老師,家庭就是寶寶最好的語言啟蒙學校。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什麼原因?寶寶的語言發展三個階段?!
    0-3歲寶寶各階段語言發育標準有的寶媽很苦惱,我的寶寶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有句俗語叫「貴人語遲」開始說話時間的早晚其實與寶寶日後的語言發展並沒有太大關係。如果是缺乏語言學習的環境,父母們可以嘗試多陪陪寶寶,多與寶寶慢慢地說話交流,寶寶的語言發展很快能跟上同齡的寶寶。如果是生活在雙語環境中的孩子,家長使用各自的母語與寶寶說話交流,多數情況下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 寶寶語言發展分三大階段,實操乾貨讓你的寶寶成為未來演說家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大腦思維的工具,人類因為有了思維而產生智慧,一個孩子是否聰明伶俐,從他的語言能力上就能看出。3歲以前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爸爸媽媽應該抓住這個語言智力黃金期,為寶寶創造一個優質的語言環境,用各種豐富的語言遊戲,激發寶寶說話的欲望。
  • 寶寶7-9個月,注意這三種能力的培養,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
    文/可馨育兒 寶寶7-9個月,注意這三種能力的培養,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一、認識能力的培養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動作精細化的能力俗話說心靈手巧,手的能力和寶寶的認知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應該多多地讓寶寶用手去嘗試和感知新鮮的事物。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過小的東西放在寶寶的眼前,防止他放到嘴裡吞下去。 有些寶寶只會拿起東西卻不會放下,但卻會扔掉,因此,父母要教導寶寶學會將東西放下來。可以先給寶寶做個示範,將東西放到盒子裡,然後手把手教寶寶幾次,再讓他自己去嘗試練習。
  • 不發聲?口齒不清?自閉症孩子發聲問題一大堆,用對方法是關鍵
    「我家孩子說『謝謝』每次發音都不準,如何糾正?」「孩子2歲半了說話不清楚正常嗎?」元元老師最近遇到不少星爸星媽求助「寶寶發音難」的問題,例如無法發聲、口齒不清、音節混淆、音節缺失等。所以解決發音發聲問題的第一步是要初步判斷孩子是屬於哪一類情況:如何判斷發音發聲困難的原因?
  • 啟蒙英語前傳【0-3歲兒童語言發展規律及如何促進寶寶語言發育
    在兒童保健領域,判斷一個孩子的智力發展是否正常,通常都有兩個指標:一個指標是動作,第二個指標就是語言。嬰兒學會語言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幼兒在這個階段儘管不識字,但是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非常強,可以將兒歌一字不漏背下來,學習說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高。非常喜歡模仿家長,已草擬,要注意言傳身教,用規範的語言跟幼兒進行交流。
  • 0~12個月寶寶語言如何發展?各階段均不相同,家長做得對娃說話早
    嬰幼兒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為孩子塑造好優秀的語言能力,不僅對孩子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存在積極意義,更會對孩子今後的認知能力和人生發展影響深遠。但每個寶寶都是不可複製的獨立個體,語言發展快慢也不盡相同。
  • 寶寶說話晚、吐字不清、不愛說?這幾個語言發展關鍵要抓牢
    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樣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因素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階段的敏感點不同,家長要注意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抓住各個敏感期,促進孩子語言發育,幫助孩子儘早熟練掌握語言這一技能。
  • 寶寶三歲還不說話?任其發展可能會錯過,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
    孩子的語言是如何發展的語言發展對於兒童來說是很重要的階段,它意味著孩子真正地進入了思維世界,和參與了社會活動。兒童的語言不是從會說話的那天才開始的,而是自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兒童就開始了他的語言學習。出生後的第一年,孩子一直在為以後的語言發展做準備,這一階段被稱之為前語言階段;1歲至2、3歲,兒童的語言開始產生,此階段被稱為語言發生階段。1歲至2歲,孩子是很難說出完整的句子的,結構是不完整的,包括單詞句和雙詞句。a.
  • 如何促進語言發展,讓孩子伶牙俐齒,家長先試試做到這4個「多」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雖有個一般的標準,但具體情況卻各有不同,有的孩子1歲就能說句子,有的孩子2歲了還只會說簡單的幾個詞,孩子說話的早晚和許多因素有關,如孩子的年齡、智力發育、語言環境、情緒、聽力及發音器官是否正常等,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能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進程。
  • 1-3歲寶寶語言能力促進遊戲
    上周我們介紹了1歲前寶寶的語言促進遊戲,了解詳情請點擊怎麼教寶寶學說話-有趣的語言遊戲今天讓我們來了解1-3歲的寶寶是怎麼學習語言和適合玩哪些語言遊戲吧!      言語發生階段(1-3歲) 從1歲起,兒童進入了正式學習語言的階段。
  • 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如何訓練寶寶早開口說話
    一般情況下,孩子長到二三歲就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四歲時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的口語了,到五歲以後能較清楚地複述聽過的故事大意、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正常情況下,發育晚的孩子與發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個月的差異,超過這個時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 晨茜語言矯正:家長注意,孩子語言發育要經歷這4個階段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心頭肉,孩子的每一次咿呀學語,都給父母帶來了無限的驚喜,可是當父母經過漫長等待後,孩子卻始終不願開口說話。如:1歲多還不能叫爸爸、媽媽;5歲還不能說完整的句子;開始說話後,語言發展遠遠低於同齡孩子慢;語言應用、詞彙和語法應用均低於同齡兒童;很難理解別人的話,聽到家長指令後很難完成。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表現,那麼,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 4個方法促進寶寶語言發育,寶媽不用刻意教,寶寶說話早、說得好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有「貴人語遲」的說法,但我猜,應該沒有哪個家長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開口說話的吧!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能促進寶寶語言發育,讓寶寶能早開口說話,而且還越說越好呢?
  • 2歲以後寶寶語言能力促進遊戲
    這一時期,兒童口語的發展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 (1)不完整句階段(1-2歲) (2)完整句階段(2歲以後) 完整句階段(2歲以後) 寶寶語言能力促進遊戲
  • 說話晚的寶寶更聰明?聽聽專家怎麼說:抓住語言發展5個階段
    每個寶寶成長過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爸媽的心。尤其在說話這件事兒上,寶爸寶媽更是格外關注。 有的家長為寶寶說話早感到開心,也有不少家長因為寶寶說話晚而擔心。 寶寶幾歲說話算晚?說話越晚越聰明嗎?今天就和媽媽們來聊一聊寶寶語言發展這件事兒。
  • 「如何儘早發掘孩子的語言天分?避免寶寶說話晚的尷尬。
    每個嬰幼兒的語言發展進度都不一樣,有的寶寶學得快,有的比較慢。如果想要刺激孩子的語言發展,平時就要多和幼兒說話,利用說故事、圖畫書來協助寶寶學習單字和字詞的用法,並且不斷的重複,直到熟記。  1、三到十二個月在這段期間,寶寶更容易笑、咕咕叫,並且會嘗試用手勢來溝通。
  • 究竟該怎麼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這4個階段別搞錯了,父母趕緊看
    父母成長營每次在父母成長營現場或者在線上的留言,總有父母抱怨自己教育孩子上的一些困惑得不到解決。例如如何與孩子溝通,孩子才能聽?如何指導孩子閱讀寫作,他們的能力發展過程究竟是怎樣的?這裡面既有認知上的盲區,也有許多父母自我局限的部分。
  • 6個幼兒園手指兒歌遊戲,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展,孩子開口說話早
    它既能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發展手、口、眼、耳的協調能力,又能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手指遊戲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順口溜,這種活潑歡快的遊戲形式,能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讓孩子在做手指操的過程中,多張嘴模仿兒歌,說話早。今天就給大家帶來6個幼兒園常玩的手指遊戲,大家可以沒事兒跟孩子玩一玩。前方動圖較多,建議wifi下觀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