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甦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一、明確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相關要求。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包括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在內的15項專項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進校園開展防溺水、心肺復甦技能培訓第五站...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李青應)為了讓師生們了解溺水的自救、急救知識,掌握自救、急救技能,提升教職工對意外傷害的應急處理能力,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於7月17日第五站走進鶴城區歐城小學,開展防溺水、心肺復甦等技能培訓,歐城小學約
-
市紅十字會多形式開展急救知識宣傳培訓
為迎接這一節日,市紅十字會圍繞「疫情下的急救」主題,精心策劃組織形式多樣的宣傳和培訓活動。在美視界技能培訓學校,市紅十字會請來專業人士為學員們普及救護知識,開展「三獻」知識宣傳,詳細講解應急救護培訓的知識與技能。在光明社區,他們給社區紅十字服務站的志願者們講解防溺水、突發心跳驟停時的急救方法以及心肺復甦實操技能。
-
紅十字會進社區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為普及轄區居民應急救護知識,提升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12月26日下午,吳門橋街道新城社區黨組織聯合姑蘇區紅十字會開展了「險情的自救與互救」講座,吸引了30位居民前來參加。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黃金4分鐘從學生抓起
未來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 李盈盈)「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6月22日,教育部發布《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2020年第3號預警》,提醒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務必引以為戒,認真落實防溺水工作各項要求,防止此類事件再發生。據河南省兒童醫院大內科主任金志鵬介紹,兒童溺水造成窒息後30-60秒心臟會停止跳動,搶救溺水兒童的黃金時間是4-6分鐘。所以,4-6分鐘內的心肺復甦搶救非常關鍵。
-
普及急救技能就是關愛生命――代表委員把脈提高心肺復甦普及率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普及急救技能就是關愛生命——代表委員把脈提高心肺復甦普及率新華社記者史競男、陳聰、潘潔來自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代表委員認為,在公眾中普及心肺復甦等急救技能,對於拯救生命至關重要。應儘快提升全民急救能力「大部分人遇到心臟驟停患者,首選是撥打120。但救護車到達時,患者已基本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
-
普及急救技能就是關愛生命——代表委員把脈提高心肺復甦普及率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題:普及急救技能就是關愛生命——代表委員把脈提高心肺復甦普及率新華社記者史競男、陳聰、潘潔來自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性猝死,而在面對心臟驟停患者時
-
家庭是普及心肺復甦技能的第一現場
如果不及時進行心肺復甦搶救,每過一分鐘,患者的生存概率就會下降7%~10%。鑑於心源性猝死80%發生於院外,而緊急醫療救助的平均反應時間遠遠大於生命的黃金搶救時限,一味地等待專業醫療人員的救治,往往在救治時間上得不到保證。因此,依靠就近人員進行心肺復甦急救非常有必要,作為第一目擊者的家庭成員應承擔起實施心肺復甦的重任。國內外經驗均表明,向家庭成員普及心肺復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證。
-
進賢六中開展「心肺復甦」應急救護技能培訓
為認真貫徹落實《進賢縣加強中小學校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0年)》,進一步加強學校應急救護教育,提高廣大師生面臨突發安全事件時的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9月19日上午,進賢六中開展」心肺復甦「應急救護現場培訓,學校全體班主任及新入青年教師共5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並全部通過考核。
-
關於加強我省普及心肺復甦意識與技能的建議
在全社會普及心肺復甦意識和技能,對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的建議很好,我委將積極主動配合宣傳部門,在現有官網宣傳、小區公告欄宣傳和投放計程車廣告牌宣傳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報刊、電臺、電視網絡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加強對心肺復甦重要性的普及宣傳。
-
——心肺復甦技能全民普及從學校實現的奠基人
此前他已向全國醫院院長會等捐獻了100多萬元的心肺復甦機。更令人咋舌的是,他認準為了要想心肺復甦技能全民普及,必須要從國家未來主人青少年在學校接受教育時期就開設心肺復甦技能培訓教育課,所他決定向政府捐獻價值90多萬元人民幣的心肺復甦胸外按壓指導儀1000臺作教具,在全國十多所中大院校開課設試點,並以點帶面推向全國。
-
讓每個家庭有一個施救者 樂清市心肺復甦推廣小組一年普及15000人次
一年多時間,在40多個學校、社區、企業等機構開展心肺復甦培訓課,舉辦救護員免費培訓22期,受益人數約15000人次。鄭友文獲評2019年度「柳市好人」、2019年樂清市紅十字會先進個人;樂清市心肺復甦推廣小組被評為2019年溫州市紅十字會先進集體、2019年樂清市十佳志願服務項目。心肺復甦培訓。
-
正值二中軍訓時,德州市人民醫院帶著急救技能培訓來啦
隨著開學季軍訓的到來,作為軍訓內容之一的急救技能培訓也提上日程。大多數學生缺乏對意外疾病,突發傷害等緊急情況處理的常識,以至於在發生意外事故時不知所措。為了讓學生掌握急救技能,增強安全意識,9月4日上午,德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聯合120調度中心,為德州二中正在軍訓的高一新生開展了急救技能培訓活動。培訓內容主要有心臟復甦以及氣道異物的急救(暨海姆立克急救法)。
-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我校開展預防溺水知識和技能專題培訓講座
今年入夏以來,天氣炎熱,全國多地發生了數起中小學生溺水身亡事故,再次敲響了校園安全的警鐘,防溺形勢異常嚴峻。為了提高學生預防溺水的意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自救救人的能力,我校聯合容縣石頭中心衛生院在田徑運動場開展了預防溺水知識和技能專題培訓講座。
-
急救醫生賈大成微提案:趕緊普及心肺復甦吧,急!
但碰到緊急時刻,人們往往束手無策,這時候最需要的是正確的心肺復甦操作,而中國普通民眾急救技能欠缺。因此,他建議,基本心肺復甦術(CPR)應在全民普及,而學校就是一個很好的知識傳播場所,應該把基本心肺復甦(CPR)納入高中必修技能中。
-
兒童「防溺水」急救培訓走進貧困村 為生命加道「安全鎖」
作為精準扶貧後盾單位,南寧市中醫醫院結合賓陽縣賓州鎮三韋村和六明村的實際情況,派出廣西第四批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員羅厚孟、公交車上跪地救人的「中國好人榜」護士石姍姍等醫療急救隊隊員,來到六明完小和三韋完小等兩所小學,手把手為當地的小學生及在校老師普及「防溺水」相關急救醫療知識,提高小朋友和在校老師的自救能力。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校園急救再升級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校園成為潛在的高危場所,然而急救普及情況卻令人擔憂。2019年,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魚躍醫療開展了一項面對在校師生的街頭調研,結果顯示:只有13%的學生知曉「救命神器」AED,在受訪的師生群體中,除醫學生以外,無一人接受過急救培訓。心肺復甦和AED並不複雜,非醫務人員在接受培訓後皆可操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更多師生了解急救?
-
福山區紅十字會為金橋幼兒園老師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為提高幼兒園老師處置突發情況的能力,9月16日中午福山區紅十字會組織應急救護志願者服務隊來到福山區金橋幼兒園,為園內老師開展了一堂應急救護知識培訓課。課堂上,紅十字急救講師姜玉威從現場心肺復甦實施、氣道異物梗阻現場急救、燒燙傷處理等幾個方面,結合幼兒園的特點,以突發疾病、氣管異物等引起的心跳、呼吸驟停為例,採用PPT理論授課和模擬人實操結合的形式,深入細緻的進行了講解和操作示範。參加培訓的老師認真聽講,仔細記錄知識要點,體驗操作環節積極走上講臺操作訓練。
-
廈門市湖裡區紅十字會大力推動應急救護培訓
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紅十字會很早就在為「人人可當救護員」做努力。這個在2016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大力推動應急救護培訓工作,通過有效地傳播和普及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使更多的市民掌握應急救護相關知識,成為生命和健康的守護者。
-
包紮、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中小學考試,亟待建立考核標準
2017年起,紅十字社團開始利用周末時間,定期到北部文化中心圖書館、同澤園西裡社區、貝家花園、稻香湖非遺科學城的非遺志願服務站開展志願服務。「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雙休日裡,『紅豆兒兄弟』都在各個社區傳授急救知識。去年我們還去內蒙古通遼參加研學活動,給當地200多名師生進行了創傷包紮培訓。現場參加活動的紅十字會專業人士都評價說包紮技術不低於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