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紮、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中小學考試,亟待建立考核標準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創傷包紮、心肺復甦……從現在起,急救將要「從娃娃抓起」。

臺頭小學「小紅豆兒」培訓

日前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目前在一些校園和社區,已有相關單位對孩子進行急救培訓。專家認為,將急救知識納入考試,需建立考核標準,保證公平性和真實性。

校園|讓學生教學生 培訓效果更佳

這幾天,臺頭小學副校長王燕正在排安全教育課的時間表,「我們這個課不是老師上的,是由『小紅豆兒』們到每個班級給全班師生培訓最基礎的繃帶包紮技能,得協調好時間。」

「小紅豆兒」是王燕對臺頭小學紅十字社團裡孩子們的稱呼:「所有孩子都學急救知識、創傷包紮。小孩子體力還達不到,大一點兒的孩子還要學習心肺復甦。」

臺頭小學「小紅豆兒」培訓,「小紅豆兒」是王燕對臺頭小學紅十字社團裡孩子們的稱呼

紅十字社團於2016年6月建立,面向三年級以上的孩子,王燕回憶,第一期70名社團成員,很快就招滿了。

臺頭小學給每個學生配備了一套基礎的應急救護箱。每周一學校社團活動時間,王燕都會拿一個半小時給「小紅豆們」普及紅十字知識,傳授救護技能。如今已有3批孩子熟練掌握了應急救護技術。2018年暑期,一個「小紅豆兒」的奶奶在家中摔傷,「小紅豆兒」用三角巾給奶奶進行了包紮處理:「跟著救護車前來的護士看到後,稱讚孩子處理得特別好,包紮非常專業。」

2017年起,紅十字社團開始利用周末時間,定期到北部文化中心圖書館、同澤園西裡社區、貝家花園、稻香湖非遺科學城的非遺志願服務站開展志願服務。

「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雙休日裡,『紅豆兒兄弟』都在各個社區傳授急救知識。去年我們還去內蒙古通遼參加研學活動,給當地200多名師生進行了創傷包紮培訓。現場參加活動的紅十字會專業人士都評價說包紮技術不低於專業人員。」王燕自豪地告訴記者,「小紅豆兒」汪雨彤和麻佳瑤還因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成績突出,被評為海澱區十佳少先隊員和北京市優秀紅十字青少年會員。

因為社團活動空間有限,為了讓更多孩子學習和掌握急救知識,臺頭小學每個月都會利用少先隊活動時間,組織「小紅豆兒」到各個班級傳授急救知識,演示並帶領同學們演練各種創傷包紮。這個方式來自於王燕的設想,事後證明效果特別好:「孩子們到班裡進行講解和示範,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更高,老師們不好意思不認真學。我們現在全校的孩子都學習了急救知識,能夠上手進行基礎包紮。」

社區|結合年齡特點 必講心肺復甦

「這堂課太有收穫了!」望京東湖街道南湖東園北社區,17位孩子在家長陪伴下,一起參加了一場安全知識和應急救護能力培訓。參與培訓的孩子都是小學生,集中於小學二年級到五年級。而負責培訓孩子們的,是於2015年成立的公共急救服務商——辰邦急救。

南湖東園北社區的孩子們正在接受安全和急救知識培訓

這已經是今年暑假期間,辰邦急救面向孩子進行的近30場急救培訓了,去年培訓活動則突破了30場。授課的秋老師說,從2016年起,辰邦就在推廣智能急救站的同時,把急救知識培訓當作一個重點工作。

秋老師介紹,面向孩子們的培訓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結合孩子的年齡段和特點制定相應課程。

「整個培訓循序漸進。最開始是安全風險的識別,然後是居家安全(用藥、食品、交通、用火安全等),而後延伸到急救類培訓,教孩子們自救和互救。」在急救課程中,除了有風險防範的小畫冊和書籍外,也會借用社區裡急救站的一些實物設備。具體到急救培訓內容,諸如氣道異物梗阻、燒燙傷、出血包紮、扭傷、防溺水、防觸電等都會講解給孩子們。將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的心肺復甦,則是培訓中的必講和重點。

拿心肺復甦來說,秋老師告訴孩子們,在急救之前不能盲目。首先要識別某人是否有心臟驟停,判斷是否還有意識,即使沒有反應也不能馬上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而應繼續判斷有無呼吸,觀察胸腹部有無起伏5到10秒,如果沒有就開始求救:「接下來要做三件事。找到附近有沒有AED;表明自己身份,我是孩子,我需要成年人幫助,一起幫忙立刻開啟心肺復甦;在做胸外按壓的同時,等待AED的到來。」

孩子們在辰邦急救老師指導下進行急救實踐學習

「將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非常有必要。」辰邦急救創始人芮海平表示,過往的素質教育十分注重知識的普及,然而孩子們在急救的自救互助知識、意識和常識上很欠缺。這不僅是家長和學校的事,也是整個國家的事。接下來,辰邦急救將致力於為不同年齡段人群定製急救教學的內容,配合心肺復甦教學研發了線上線下新的教學模式和智能終端,編寫不同年級的急救普及教材。

建議|一把尺子看齊 保證學以致用

一份來自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報告數字顯示,中國心臟性猝死人數每年高達約54萬,平均每天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其中,90%的心臟性猝死人數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如果旁邊有人能及時使用AED進行急救,患者的存活率將提升11倍。如此現實背景,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近年來呼籲加強中小學生的急救知識培訓的聲音並不少。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多位代表委員呼籲推進急救知識普及教育。例如,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謝資清建議,在全社會特別是大中學生群體中加強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培訓。

呼籲的另一邊,更多的家長和老師則關心,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甚至作為畢業考核的指標,究竟如何具體落地。

「我們這邊現在是沒有這種急救教材和急救課的,一些簡單的救護知識也只是在課餘活動和遊戲中會涉及。」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學老師介紹,如果將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一些前端的問題需要解決:「教材、課程、經費、師資、模型道具和設備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有清晰的安排。」

而在學生家長李嬌嬌看來,孩子和家長更關注與考試相關的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健康、急救類知識的考試,分值大概會是多少;考試的題目和題型是怎樣的;考試的方式怎樣結合,既會有理論知識,也會有實踐操作吧?」

「首先要建立起清晰的統一的考核標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考核標準既要有可比性,也要可執行。否則,不同尺子在不同學校和學生上考核不一樣,容易引發新的不公平。至於急救類的教材,儲朝暉說在一些學校有,但是更高層面的統一專門的急救類教材,目前尚缺乏。

儲朝暉提醒,將急救知識納入考試,需要預防為了達標考試考核結果,而故意作假等情形出現。

「過去一些競賽評比就說明了這一點。相比於具體的一些教材編寫、課程設計等問題,更應注意更高層面的考核標準統一,要保證考試考核公平性和真實性。」此外他還認為,即使將急救知識納入考試,督促學生認真學習,也會面臨如何「學以致用」的問題。怎樣把學生學到的急救知識和技能,真正在現實的緊急情況中運用,這也值得相關方面提前考慮。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松林 周明傑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從娃娃抓起,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
    創傷包紮、心肺復甦……從現在起,急救將要「從娃娃抓起」。日前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相關答覆如下: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 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將納入健康教育--山西青年報2020年10月13日13版...
    記者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
  • 心肺復甦已納入學生考試內容,將作為學校學生評優重要指標|心肺...
    心臟驟停的危急時刻,心肺復甦能救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近日,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已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另外,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規定,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甦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
  • 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如何落地
    中小學校的考試,學好書本上的知識就夠了?不,還要學健康知識和急救知識,心肺復甦更可能成為老師敲黑板的「必考」內容。近日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下稱《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全民普及急救知識,湖南省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湖南省中小學生目前急救知識培訓現狀如何?接下來怎樣更好地落實《健康中國行動》?
  • 教育部:將這些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基礎教育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 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練習才是關鍵
    作者:羅義安(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同時明確指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此外,教育部還結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生物學、地理、化學等學科融入了急救知識相關內容。(10月12日 中國青年報)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
  • 教育部明確心肺復甦已納入學生考試內容 作為學校學生評優重要指標
    心臟驟停的危急時刻,心肺復甦能救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近日,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已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另外,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規定,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甦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
  • 濟源森林專業消防隊開展「心肺復甦 與急救包紮處理」知識培訓
    為切實提高全體森林消防隊員事故現場救助能力,12月10日下午,濟源森林專業消防隊邀請濟源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張豔麗、急診科副主任許四化、護士孫春平,為全體隊員講授了一節「心肺復甦與急救包紮固定處理」課。
  • 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學校教育內容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國務院新規:中小學限制銷售含糖飲料,心肺復甦被納入考試內容
    政府層面,《意見》提出,將分階段把健康教育內容納入評價範圍、將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將實施網路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路遊戲上網運營數量。現狀:中小學生肥胖、近視等健康問題突出《意見》提出,我國中小學生肥胖、近視等健康問題已十分突出。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我國僅1%人群掌握該基本急救技巧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
    來源:2020年9月2日教師報,作者:何勇,原標題:《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記者8月24日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記者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被納入學校教育,錯誤的急救知識也許會害死你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記者在《福建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意見(試行)》中了解到,今後全省各地中小學要把心肺復甦急救自救知識和技能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形成我省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特色。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要從娃娃學起,這話沒毛病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01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剛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一些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也就是說,以後每位學生都能在學校裡學到正確的心肺復甦知識,以後遇上意外事件自己能出一份力。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要從娃娃學起,這話沒毛病!
    01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剛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一些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也就是說,以後每位學生都能在學校裡學到正確的心肺復甦知識,以後遇上意外事件自己能出一份力。
  • 兩位老人泡澡突發意外,多虧「心肺復甦」成功「救命」!這個技能你...
    但是澡堂裡溫度較高,容易造成缺氧,近日,連續兩位老人在浴室裡暈倒,所幸現場有接受過急救知識培訓的人員及時為他們做了「心肺復甦」,把兩位老人救了回來。目前我市各中小學已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課堂教學,我們建議大家都應該學一學這些技能,在關鍵時刻真的能「救命」。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支持」聲音響遍全網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要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尤其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據悉,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因此在進行心肺復甦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時間就是生命」,及早進行心肺復甦術,是挽救心跳驟停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24小時內,「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引發網友多輪關注,@人民日報 等媒體發布微博後,相關話題熱度隨即達到73.29的峰值。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黃金4分鐘從學生抓起
    未來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 李盈盈)「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截圖自中國紅十字會官網把握黃金搶救4分鐘 教學生心肺復甦知識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2020年6月21日,重慶8名小學生溺亡的消息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