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被納入學校教育,錯誤的急救知識也許會害死你

2020-09-11 新福建

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定為「世界急救日」。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記者在《福建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意見(試行)》中了解到,今後全省各地中小學要把心肺復甦急救自救知識和技能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形成我省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特色。

意見中強調,小學低年級學生應學習心肺復甦的基本概念、處理方法;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則要掌握搶救時間呼吸循環系統知識,初步了解心肺復甦流程;初中生除了要了解心肺復所需要的知識外,還要能利用心肺復甦模型教具進行練習,初步掌握心肺復甦技能。

學一套心肺復甦的正確姿勢

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當現場只有一個施救者時,如果可以立即取得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應首選AED,如果無法立即取得,應馬上做人工心肺復甦。當現場有兩個及以上施救者,可一人先做心肺復甦,讓另一人儘快取得並使用AED。

AED使用篇

打開電源,根據語音提示按步驟操作。按照儀器上的圖示貼好電極片,把插頭插入插座。此時儀器會自動分析患者心律,判斷身體情況。

如果判斷患者不需要除顫/電擊,AED就不會充電工作;

如果語音提示需要除顫/電擊,施救人就可按下除顫/電擊按鈕。

使用AED電擊除顫時施救者和周邊人不應觸碰患者身體,其他時刻應儘可能持續進行人工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篇

人工心肺復甦要做到兩點,一是胸外按壓,二是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要讓患者仰臥在硬平面上,保持呼吸道暢通,將掌根放在胸部中央胸骨中下部(定位方法:兩個乳頭連線中點);

雙掌根重疊,十指相扣,肘關節伸直,垂直向下按壓30次,成人速率至少100次/分,不超過12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5釐米,不超過6釐米。

每次按壓確保胸廓完全回彈,放鬆時,救助者的掌根不離開傷員胸部,但不能用力倚靠在胸部,按壓和放鬆的時間相等。

人工呼吸:施救者要捏住患者鼻孔,包嚴嘴,向患者緩慢吹氣,時間為一秒鐘;

吹氣時眼睛同時斜視胸廓,見胸部明顯隆起即可,2次吹氣後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一組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說持續按壓30次,進行2次人工呼吸;之後再循環操作下一組,直到患者恢復自主循環。

在整個搶救過程中,應儘可能保證胸外按壓不間斷,或儘可能縮短按壓中斷的時間(如進行人工呼吸時、更換按壓人員時、使用AED時等)。

在學習急救方式上

千萬別輕信影視作品

「意外發生時,掌握正確的急救方式會救你一命。」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吳文思副主任師提醒。

錯誤場景一:被魚刺卡住吞飯

魚刺卡喉是家庭劇中最常看到的場景之一。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幕:吃飯時不小心被魚刺卡住了喉嚨,沒有去醫院,而是用吃飯、喝醋、吞窩頭等方式,想把魚刺「噎」下去。

解析:

魚刺卡住了,吞一口飯、吃一塊饅頭,好比是——火上澆油,痛上加痛。

因為吞咽食物,最大的可能是將魚刺越壓越緊、越帶越深,如果是比較大的刺,還會刺破食管或血管,危害更大。更別說喝醋了,就算把魚刺直接泡在醋裡,也要很久才能軟化,毫無效果。

魚刺卡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立即停止進食,可先嘗試將魚骨咳出,但如果不成功,應及時就醫。一般魚刺卡住,喉鏡下幾十秒鐘就可以取出。但如果用「土方法」導致魚刺越卡越深,最後可能不得不做手術取出。

錯誤場景二:毒蛇咬傷吸血

古裝宮鬥片裡,最喜歡蛇出沒,時不時來上一口。如《甄嬛傳》、《羋月傳》《宮鎖連城》中都有被毒蛇咬傷,靠吸毒血急救的。

解析:

這種方法十分危險的,如果施救者此時剛好口腔內有創口,那麼蛇的毒液就會通過破損的皮膚進入血液,從而使施救者也中毒。

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不要驚慌奔跑,減少活動,拍下或記下蛇的樣子,撥打120呼救;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綁在距離傷口5~10釐米的近心端,但務必半小時解開放鬆3~5分鐘,以免局部缺血壞死;迅速送往有蛇傷搶救條件的醫院進行治療。

錯誤場景三:異物刺入自行拔出

《紅海行動》近年來較為火爆的電影。影片中一名戰士在爆炸後被一根金屬銳器完全穿透,從左胸部插入,肩背部穿出,他的戰友徒手將異物果斷拔出,傷者當場獲救。

解析:

在沒有搶救設備的時候,通常都不會當場拔出患者體內的異物。因為這樣可能造成嚴重、不可控的出血或開放性傷口 (如開放性氣胸) 。在生活中,如果有被長而尖銳的異物刺傷較深,特別是有穿透傷時,更不建議自行拔除,一定要安靜不亂動,想辦法固定好異物,不要造成二次損傷,並立即送醫院救治。

錯誤場景四:溺水營救直接胸外按壓

苦情劇裡,跳河溺水是非常常見的橋段。在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濛濛》裡,有一幕是依萍跳河,書桓急忙將她撈來上後就直接進行了胸外按壓。

解析:

其實,這個操作是不對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在檢查口腔內是否有異物,有要先清除。然後判斷是否有心跳、呼吸。如果沒有,應在保持呼吸道暢通的情況下,立即讓其仰臥,頭部側向一邊,進行胸部按壓,並人工呼吸來進行現場施救,同時呼叫120,如果復甦成功後,可迅速將溺水者送到附近醫院繼續搶救。

錯誤場景五:暈倒、昏迷「掐人中」

電視劇《花千骨》女主的父親陷入昏迷,把脈後用力掐了父親的人中,就清醒了。

解析:

中暑、血壓較高的人,突然間昏迷,身體內在器官並沒有傷害的情況下,掐人中是有效果的。

但如果是因為如心梗、腦梗等其他原因昏迷的,掐人中是毫無作用的。一般給予一次掐人中,幾秒中內沒有效果就立刻馬上進行心跳呼吸的判別,如無心跳呼吸則施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錯誤場景六:被刀劃傷用點金瘡藥

武俠劇中,受傷了最常見的就是忍痛在傷口上灑上一堆金瘡藥止血。

解析:

但事實上,受了外傷是不建議在傷口上灑粉劑的,雖然可能會止血,但是到醫院清創時,會增加醫生清創的難度。

受外傷後,如果傷口很小、出血很少,可以用乾淨的紗布包裹,進行壓迫止血。如果出血較多,可以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進行壓迫止血。

壓迫不住,如果紗布溼透,可以再復蓋一層乾淨的布料,但是不要將溼透的紗布揭掉,並緊急到醫院就診或者立刻撥打120。

來源:福建衛生報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相關答覆如下: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 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學校教育內容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練習才是關鍵
    作者:羅義安(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同時明確指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此外,教育部還結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生物學、地理、化學等學科融入了急救知識相關內容。(10月12日 中國青年報)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
    來源:2020年9月2日教師報,作者:何勇,原標題:《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記者8月24日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要從娃娃學起,這話沒毛病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01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剛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一些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也就是說,以後每位學生都能在學校裡學到正確的心肺復甦知識,以後遇上意外事件自己能出一份力。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要從娃娃學起,這話沒毛病!
    01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剛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一些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也就是說,以後每位學生都能在學校裡學到正確的心肺復甦知識,以後遇上意外事件自己能出一份力。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黃金4分鐘從學生抓起
    未來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 李盈盈)「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日前,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主動融入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記者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將納入健康教育--山西青年報2020年10月13日13版...
    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將納入健康教育   記者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 包紮、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中小學考試,亟待建立考核標準
    臺頭小學「小紅豆兒」培訓日前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校園急救再升級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校園成為潛在的高危場所,然而急救普及情況卻令人擔憂。2019年,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魚躍醫療開展了一項面對在校師生的街頭調研,結果顯示:只有13%的學生知曉「救命神器」AED,在受訪的師生群體中,除醫學生以外,無一人接受過急救培訓。心肺復甦和AED並不複雜,非醫務人員在接受培訓後皆可操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更多師生了解急救?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通知指出,學校紅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 。
  • 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本報北京8月24日訊(記者餘闖)記者今天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已納入學生考試內容,將作為學校學生評優重要指標|心肺...
    心臟驟停的危急時刻,心肺復甦能救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近日,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已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另外,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規定,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甦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
  • 教育部針對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據教育部官網,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為什麼要學習急救?↓↓↓✪在新聞裡,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因為異物窒息,溺水發生意外,燙傷、燒傷、跌傷更是屢見不鮮,安全問題我們應當放在第一位;✪作為孩子的父母,家人的兒女,系統地學習了急救知識,掌握了急救技能,您就如同給至親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作為一名教師,如果系統地學習了急救知識,在學生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就不會束手無策,有能力爭取搶救時間,減少悲劇發生;✪作為一名運動愛好者
  •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
  • 魚躍醫療: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校園急救再升級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心肺復甦和AED並不複雜,非醫務人員在接受培訓後皆可操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更多師生了解急救?如何更高效地組織急救培訓?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我國僅1%人群掌握該基本急救技巧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技術不應只是醫生的專屬
    學校力挺,跪地救人醫學生獲校長特別獎   8月22日,一名中年男子於常德火車站突發哮喘倒地。兩名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見狀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約20分鐘。不幸的是,該男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之後,兩名女生遭到了一些網友的惡評,引發網絡熱議。
  • 教育部明確心肺復甦已納入學生考試內容 作為學校學生評優重要指標
    心臟驟停的危急時刻,心肺復甦能救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近日,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已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另外,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規定,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甦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