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醫療: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校園急救再升級

2020-08-31 科技連線頻道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

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據統計,中國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驟停而倒下,而救活率不足1%,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救活率15%。落差背後,是AED除顫儀設備的稀缺,也是急救普及的不足。

中國有80%的心臟驟停發生在院外,尤其好發於人流密集場所,校園首當其衝。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在校師生有6.17萬人,吉林大學有6.96萬人,鄭州大學則高達7.26萬人,比北京工人體育場的承載量還多近1萬人。

校園成為潛在的高危場所,然而急救普及情況卻令人擔憂。

2019年,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魚躍醫療開展了一項面對在校師生的街頭調研,結果顯示:只有13%的學生知曉「救命神器」AED,在受訪的師生群體中,除醫學生以外,無一人接受過急救培訓。

心肺復甦和AED並不複雜,非醫務人員在接受培訓後皆可操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更多師生了解急救?如何更高效地組織急救培訓?

定製課程 讓青少年學好「救命課」

「有人倒地不醒怎麼辦?」「心肺復甦按哪裡?」「AED怎麼用?」這些常見的問題,在魚躍德國普美康的校園急救培訓課都能得到解答和練習。

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魚躍醫療積極投身中國急救建設。自2017年引進國際頂尖急救品牌德國普美康以來,已入駐全國超百所校園,包括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高校,以及杭州市長河小學、南通市越江中學等中小學校。

安裝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魚躍德國普美康AED

為了讓校園師生真正學會急救,魚躍攜手合作夥伴「第一反應」,組織了數百場校園急救培訓,還特別定製了適合少年兒童的安全急救課程與配套教具。

定製教具讓青少年更好地學習和練習急救技能

拯救生命 急救快線開啟「雲速度」

據臨床研究報告,當心臟驟停發生時,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分鐘。只有第一時間的心肺復甦和AED除顫,才能大大提高救活率。否則4~6分鐘之後,人體器官組織將形成不可逆的損害,乃至死亡。

以一臺AED為原點,4分鐘內可支援的距離不過千米,布點數量和響應速度成為救命關鍵。

據悉,魚躍德國普美康已在全國投放數千臺AED,覆蓋城市商超、大型企業、便利店、社區街道、體檢中心、交通樞紐等公共場所。為了進一步提高急救響應速度,還自主研發了急救快線管理雲平臺,依託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將每臺AED和全國急救志願者互聯,實時響應急救需求,守護生命安全。

普美康急救快線

近年來,中國AED普及率顯著上升,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成熟,將為急救普及掃清障礙。2017年,北京、上海兩地有記錄的AED已有近2000臺,但缺口仍然巨大。未來,魚躍將持續攜手合作夥伴,整合現有資源,探索共建共享的院前急救機制,進一步提升公眾急救技能,拯救生命,無處不在。

相關焦點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校園急救再升級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校園成為潛在的高危場所,然而急救普及情況卻令人擔憂。2019年,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魚躍醫療開展了一項面對在校師生的街頭調研,結果顯示:只有13%的學生知曉「救命神器」AED,在受訪的師生群體中,除醫學生以外,無一人接受過急救培訓。心肺復甦和AED並不複雜,非醫務人員在接受培訓後皆可操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更多師生了解急救?
  • 定製課程+物聯網,魚躍校園急救再升級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人人會急救」正在從理想成為現實。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
    來源:2020年9月2日教師報,作者:何勇,原標題:《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記者8月24日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學校教育內容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記者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要從娃娃學起,這話沒毛病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01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剛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一些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也就是說,以後每位學生都能在學校裡學到正確的心肺復甦知識,以後遇上意外事件自己能出一份力。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要從娃娃學起,這話沒毛病!
    01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剛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一些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也就是說,以後每位學生都能在學校裡學到正確的心肺復甦知識,以後遇上意外事件自己能出一份力。
  •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相關答覆如下: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黃金4分鐘從學生抓起
    未來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 李盈盈)「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日前,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主動融入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通知指出,學校紅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 。
  • 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本報北京8月24日訊(記者餘闖)記者今天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技術不應只是醫生的專屬
    兩名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見狀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約20分鐘。不幸的是,該男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之後,兩名女生遭到了一些網友的惡評,引發網絡熱議。   8月23日晚,兩名學生所在的成都中醫藥大學表示,兩人以實際行動踐行醫學生誓言,因此學校擬於新生開學典禮時授予兩名同學校長特別獎,彰顯仁愛精神,以此教育廣大入學新生。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支持」聲音響遍全網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要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尤其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據悉,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微博話題#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為1.1億,討論量為1.6萬。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人民日報 @人民網 @環球網 @中國新聞網 等多家媒體發布「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相關內容,成為該事件中的核心傳播人。此外,@丁香醫生 @安徽消防 等藍V也對此事較為關注,在發布微博的同時也帶動了部分網友進行轉發。
  •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2.關注成功後可查看往期內容3.轉載請註明出處為了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引導青少年參與紅十字事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急救技術不應只是醫生的專屬
    每晚5分鐘,不錯過任何一條有價值的醫療資訊。學校力挺,跪地救人醫學生獲校長特別獎8月22日,一名中年男子於常德火車站突發哮喘倒地。兩名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見狀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約20分鐘。不幸的是,該男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我國僅1%人群掌握該基本急救技巧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將納入健康教育--山西青年報2020年10月13日13版...
    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將納入健康教育   記者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 心肺復甦已納入學生考試內容,將作為學校學生評優重要指標|心肺...
    心臟驟停的危急時刻,心肺復甦能救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作為高中畢業生必備技能之一。近日,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已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另外,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規定,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協同推進包括心肺復甦術在內的中小學急救知識教育。
  • 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練習才是關鍵
    作者:羅義安(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同時明確指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此外,教育部還結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生物學、地理、化學等學科融入了急救知識相關內容。(10月12日 中國青年報)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
  • 包紮、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中小學考試,亟待建立考核標準
    創傷包紮、心肺復甦……從現在起,急救將要「從娃娃抓起」。臺頭小學「小紅豆兒」培訓日前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