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有人說臺北「太難看」,根本無法和大陸一線城市相提並論

2021-01-10 崛起中國V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近段時間,臺灣的市容市貌突然一躍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於近日公開表示,「臺北的市容現如今已經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對於柯文哲的發言,有島內網友則評論道:「別說是大陸的一線城市,就連二三線城市都比不上。」

據臺灣媒體近日報導,柯文哲於近日出席了一項建築工程的典禮。在進行致詞時,柯文哲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由此可見,臺北是一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只不過,其40年以上的臺北老房子卻高達30萬戶,且沒有變動。

此外,在1999年「9·21」臺灣大地震前,島內的房子根本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和要求。

對此,柯文哲表示,「現如今有很多人在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根本無法與大陸的一線城市相提並論,而且市容更新也十分緩慢。」正因為如此,臺北市政府現如今正在商議,究竟該怎樣更新臺北的市容市貌,並大力推動公共區域的建設。

柯文哲的這段發言,隨後就招來島內網友的熱議。有網友直言稱,臺北的城區太老,想要改造非常困難,各種電線和管道完全裸露在外面,看上去亂糟糟的。還有網友拿同樣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哈爾濱作對比稱,雖然哈爾濱的建築也都很老,但大多都很整齊乾淨,且又有濃厚的文化氣息。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臺北市容怎麼樣,並非一定要與其他城市作比較,其實「問題還是出在城市的管理上」。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城市的「容貌」建設,並不是一屆市長或短短幾年就能完成的,這需要執政者們進行長期有效管理及經營,循序漸進地提升城市「顏值」。但是對臺灣來說,改造更新的速度確實是過於緩慢了。

誠然,「有什麼樣價值觀的居民,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街景」。有網友公開表態稱,在大部分臺灣民眾的眼裡,城市美感、公眾利益都是排在較後位置的,而增加自身利益、節省帳面開銷及便捷,才是大多數臺灣民眾最為看重的。

因此這也導致了,全臺灣的建築大都是外推陽臺,在頂樓加蓋,這雖然是方便了居民的個人生活,但從整體上來看,卻影響了城市的「顏值」。

而從宏觀角度看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在於,執政者沒有把「心思」放在改善市容市貌上。近幾年來,臺灣政黨輪替頻繁,島內各縣市政府也接二連三地換人,新一屆縣市長上臺,都會選擇把工作放在那些能夠快速提升政績的項目上,而改變市容市貌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則很少有人願意花大把時間和大把力氣來做。

免責聲明:本文由崛起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柯文哲: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
    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柯文哲(資料圖)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
  •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 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林悅】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林悅】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 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臺北市容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柯文哲這話又扎心了
    臺北市容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最近,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  柯文哲說,臺北設市100周年,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柯文哲:有人覺得臺北市容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臺北市容鳥瞰 臺北市首件招商型公辦都更案宣告啟動,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捷運科技大樓站瑞安段公辦都更案上梁典禮,在致辭中卻提到,有些人認為臺北市容難看,還覺得市容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
  • 民眾稱臺北長得太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柯文哲:加緊「都更」
    @銳看臺灣報導 臺北市首件招商型公辦「都更」案宣告啟動,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捷運科技大樓站瑞安段公辦「都更」案上梁典禮,在致詞中卻提到,有些人認為臺北市「長得難看」,還覺得市容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
  • 被吐槽臺北市實在太落後,柯文哲無奈:的確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據臺媒報導 臺北市第一個公辦都更案捷運科技大樓站"瑞安段"今(21)日舉辦上梁典禮,市長柯文哲指出,自2016年起,臺北市共推動了18個公辦"都更"(都市更新,指拆遷後重建新大樓、新設施、新產業),數量全臺第一,而"瑞安段"不僅是臺北市第一件動工、也是全臺第一件動工的案件,對北市而言具有相當意義,不過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太難看了,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都無法相比,都市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柯文哲:臺北市容不如大陸一線市,城市更新太慢
    (觀察者網訊)這兩天,臺北的市容市貌成為島內熱門話題。 12月21日,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稱,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這番話讓不少島內網民「炸鍋」:一些網民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
  • 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臺北市長這番話,太扎心了
    導讀:近年來,大陸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飛速發展。而臺灣的市容市貌卻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經常引起人們的熱議。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在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人們抱怨臺北市長得太難看」,但臺北的市容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柯文哲此話給臺北人心口上戳了一刀。
  • 「別說一線城市,臺北連大陸二三線城市也比不上」!柯文哲心塞了
    撰寫:桑據悉,臺北市市長參加一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臺北市市容與大陸一線城市相差甚遠,好多臺北市民也認為「本市並不漂亮」,據臺灣「今日新聞網」有關消息指出,柯文哲在開業致詞中宣稱今年是臺北設市百年,很多人都在感嘆本市歷史文化與傳統,但市內還存在著30萬戶40年以上老房子,很多人都覺得臺北市貌
  • 臺灣民眾抱怨聲不斷,柯文哲:臺灣「比不上」大陸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建築工程典禮時所說的言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柯文哲表示,臺北當前的市容與大陸一線城市根本無法相比,很多人對臺北市的市容有很大意見。柯文哲表示,臺北市已經有100年的歷史,現在仍然有數十萬戶的房子存在40年以上的時間了,且沒有任何變動。
  • 臺北已不如大陸二三線城市?原因究竟出在哪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臺北2020年共有戶籍人口260.2萬,較上年度減少4.3萬,其中20到39歲的青壯人口流失多達2.8萬。與大陸京滬等大都市限制人口規模相比,臺北市則是鼓勵人口遷入,到頭來這裡的人口不增反降,引發外界質疑。
  • 臺北市長柯文哲與姚明同開球 象徵大陸和臺灣差距?
    但以後,可能是臺北市長柯文哲了。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與籃球巨星姚明11日擔任海峽杯籃球邀請賽臺北站的開球嘉賓,到了媒體聯訪時間,柯文哲坦承說,「齁~!姚明實在是太高了,229公分。我站在他的旁邊,就顯得太小了!」
  • 臺北市長說香港「一個小島而已」,大陸人:???
    不過,臺北市長說香港「一個小島而已」,最黑人問號的莫過於大陸人了吧。柯文哲出訪東南亞,目的是推銷臺北旅遊。不久前,泰國旅遊協會副主席鄭楚錦稱,泰國人目前到香港旅遊約50萬人次,相信未來到臺灣的旅遊人次很快會超越香港。結果柯文哲29日被問及「臺灣贏過香港的地方在哪裡」時脫口而出,「香港很無聊,就一個小島而已,有什麼好看的」。
  • 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臺北,放在內陸地區能跟一線城市媲美嗎?
    從上世紀70年代以後,它的經濟可以說是發展的非常迅速,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也是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由此可見,臺灣在當時也是非常厲害的。要說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的話,那大概就非臺北莫屬了,臺北也是臺灣島上最大的一個城市,同時也是非常發達的一個城市。曾經的臺北可以說是非常的輝煌,當然了,現在可能已經不比從前。
  • 一省之府 曾經的亞洲經濟橋頭堡 為何發展速度滯於三線城市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引發網友熱議。臺灣網民也因此展開激烈的討論。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我們過去常稱之為寶島臺灣。
  • 臺北市「大陸小組」昨首度開會 柯文哲親自主持
    人民網3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兩岸交流相關議題,臺北市長柯文哲下令籌組「大陸小組」,昨首度開會,由柯文哲親自主持。成員藍綠光譜都有,且多是研究兩岸的學者,包括文化大學社科院長邵宗海、淡江大學陸研所長張五嶽、臺灣戰略模擬學會秘書長張榮豐等人。
  • 「臺北上海城市論壇」開幕,兩地市長都說「一家親」
    論壇主題聚焦防疫「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22日在臺北舉行開幕儀式。由於疫情的關係,上海代表團無法赴臺,本次會議也破天荒以視頻方式進行。上午10時,臺北市長柯文哲與上海市長龔正同步分別進入臺北晶華酒店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會場。
  • 柯文哲:臺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能申辦成功,是大陸「放水」
    臺北市長柯文哲中國臺灣網7月2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北市政府2日舉行市政體驗營開幕活動,吸引62位中學生及高校生參與,會中開放學生提問,問題包含「五大案」、臺北世大運、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等。有學生問及未來是否有機會舉辦類似世大運一類大型賽事,柯文哲坦言,2017世大運可能是大陸「放水」才會通過。柯文哲表示,2017臺北世大運證明臺灣有能力辦大型賽事,不過很誠實地講,世大運當時是在2011年馬英九、郝龍斌主政時代通過,也許是大陸「放水」就過了。如果是以「國家名義」辦大型賽事,如亞運、奧運等,一定會被大陸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