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結束的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共有124名選手獲得金牌。與去年相比,今年金銀銅牌數均有擴容。
金牌獲獎詳細名單見下表:
那麼近幾年來,哪個省份和哪些學校在化學競賽方面表現的更為出色呢?
01傳統強省地位穩固
今年化學決賽共產生124枚金牌,而這些金牌大多被河北、湖南等傳統強省的選手收入囊中。
河北考生奪得14枚金牌;湖南考生奪得13枚金牌;四川考生奪得12枚金牌;山東、浙江考生各奪得10枚金牌;湖北、江蘇考生各奪得9枚金牌;江西、廣東、北京等省市分別獲得8金到1金不等。
今年,收穫金牌數最多的省份是河北,共14枚,比去年整整多了一倍;湖南和四川也不甘示弱,分別獲得13枚和12枚;
而浙江同樣作為去年金牌數最多的一個省份,今年且依然原地踏步,名次被擠到了第四的位置。
從上圖看出,所有獲得金牌的考生中,河北考生佔比11%,湖南、四川佔比10%,山東、浙江佔比8%,也就是說排名前5的省份,金牌數佔比達到47%,其它15個省份總佔比才有53%左右。
如果將統計範圍拉長至3年,就不難發現,頭部的傳統強省雖然每年排名和金牌數略有起伏,但總的來看,山東、湖南、河北、四川、浙江、湖北等幾個省份始終牢牢佔據著化學競賽第一梯隊。
山東省在18-20年化學決賽中發揮一直比較穩定,分別獲得14枚、10枚、10枚金牌,以總數34枚排名第1;湖南省近3年的成績呈現逐年上升趨勢,18年9枚、19年10枚、20年13枚,總數32枚金牌排名第2;河北省在19年成績不算十分理想,只收穫7枚金牌,18年和20年分別獲得10枚和14枚金牌,總數31枚金牌,排名第3;四川、浙江、湖北等省份近幾年金牌數波動略大於山東等省份,不過也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02各省金、銀、銅牌獲獎數排名
今年,全國各省決賽獲獎總人數較去年增加了40人。
浙江省作為決賽舉辦的「東道主」獲獎總人數位列第一,綜合實力強勁;山東、四川緊隨其後,較去年排名均有上升;
河北、河南、湖南、江蘇、重慶這五個省份雖然整體排名略微落後,但離前三甲差距很小,競賽實力也不可小覷。
而在今年獲獎的29個省市中墊底的兩個省份是海南和寧夏,兩者僅收穫了兩枚銅牌。
03獲獎中學排名
冠軍:河北衡水中學
亞軍:山東廣饒一中
季軍:成都七中
在中學層面,今年124名金牌選手,分別來自全國65所中學,衡水一中、山東廣饒一中、成都七中等26所中學均有多人奪金。
從上圖中看出:
衡水第一中學以9人奪金排在第1位;廣饒一中7人位列第2;成都七中6人排在第3;江西師大附中5人奪金排名4;湖南師大附、黃岡中學、深圳中學、長郡中學均有4人獲得金牌,並列第5。
華中師大附、石家莊二中、綿陽中學、雅禮中學、巴蜀中學各有3人獲得金牌;北京十一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蘇州中學、長沙一中等13所中學各有2人奪金。
根據統計,衡水一中、廣饒一中等排名前9的中學(華中師大一附、石家莊二中、綿陽中學、雅禮中學、巴蜀中學並列第9)共獲得58枚金牌,佔比達到47%。
可以看出,傳統強校在競賽方面的實力還是十分強勁的,如果將統計範圍擴大到3年,這個趨勢則更為明顯。
由此可見,在頂尖競賽生培養方面,傳統強省、名校憑藉豐富的經驗、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備的訓練體系,具有很大優勢。
除此之外,非常值得一提的還有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根據公開報導,這所成立僅僅兩年的中學,其高中部在在2019年才首次招生,據傳招生名額僅有20人。但依託於學軍中學完善的培養模式和強大的競賽教練師資,在今年的化學決賽中就取得了2枚金牌,成績十分亮眼。
相信這種高效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未來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中學所借鑑和學習,頂尖競賽生培養體系也會更加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