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甘振忠。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譚克強 攝
甘振忠仔細給年輕員工進行工作內容講解。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譚克強 攝
廣西新聞網來賓5月27日訊(通訊員 何彩威 黃伊)近段時間,南方電網廣西來賓供電局變電管理所副經理甘振忠很忙。從工業區變電設備運行維護,到企業供電重要線路布置和安排;在辦公室研究安裝管理策略,趕往工程現場管控作業風險。為了供電設備及時運轉、萬無一失,甘振忠跑現場、跟進度,馬不停歇地開展保障工作。
一身藍色工裝,一張朝氣蓬勃的臉,一副精巧的黑框眼鏡,雙眼如電,整齊的白牙,笑起來憨厚實在,這是大家對甘振忠的初印象。
從事繼電保護工作11年,憑藉突出的學習能力和紮實的工作作風,甘振忠從「學徒」做到「工匠」,凡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都會看到他的身影。
——2016年,220kV歐村站安穩子站項目,甘振忠從初設到結算對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和管控,發現設計問題及缺陷20條,對8條關鍵作業點提出建議並現場監督整改。
——2017年11月,變電管理所接手廣西最大變電站遷建工程220kV新磨東站負荷轉移工作。甘振忠搶抓時間,開展事前分析,對編制各專業子方案進行了認真思考,參加所有工程各階段,高效組織了變電所運行、檢修、試驗、繼保等四大專業工程。
——2018年11月,變電管理所開展35kV變電站攻關和驗收工作,此類變電站屬來賓網區改造難、技術複雜、停電難的變電站。為快速解決高安、溯社、五山、寺山所在主供站單電源和單主變問題,甘振忠夜以繼日奮戰一線,攻克難關,與同事出色完成4座變電站改造驗收工作,發現各類缺陷1000多條並及時處理,確保了零缺陷投運,讓4個鄉鎮群眾過上了亮堂、舒心的春節。
……
甘振忠衝在一線,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例子,不勝枚舉。但他從不抱怨,總是帶著時刻對工作負責的態度投入生產工作。工作以來,他及時處理重大緊急缺陷32次,化解設備及電網風險118次,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56項,先後榮獲「廣西勤廉榜樣」「來賓市勞動模範」「來賓工匠」「廣西電網公司工匠」等榮譽。
「幹一行,就得專一行、精一行,不僅要有敢於吃苦的精神,還要有不斷開拓的激情。」甘振忠說,「繼電保護,是所有供電工程建設承上啟下的細節末梢,只有持之以恆地細心探索和鑽研,才能確保電網平穩運行。」
變電站一次二次迴路檢修,如同一場緊張的內科手術。一座變電站,涉及二次迴路就有好幾百張線路圖紙,站內室外設備與高壓室內設備有幾十個設備櫃,上萬個線路接頭,每個接頭必須按照圖紙標註的順序進行裝拆、檢測、維護,若有一處環節操作不當,輕則造成停電,重則人身傷亡。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甘振忠在繼電保護實踐中,摸索出一條行為準則:細心謹慎,在細微處用心,處處留心,即可創新。
為規範工器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作業安全性,甘振忠結合實踐經驗,研製出「繼電保護可攜式作業箱」,此項成果獲得全國電力行業優秀QC成果三等獎等多項獎勵;為實現二次安措作業流程化、表單化,甘振忠潛心鑽研,創造性提煉出安全管理創新成果「二次安措實施步驟八字訣」。目前「八字訣」入選廣西電網公司基層十大優秀創先成果,自2013年「八字決」使用以來,在4000多次二次作業中,來賓供電局均未發生一起安全事件,連續6年保持保護裝置正確動作率100%。
傳承與創新,使工匠精神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近年來,甘振忠擔起薪火相承的責任,依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甘振忠創新工作室」,搭建「1 46」創新平臺,在單位系統開展技術攻關,創新實踐初顯成效,更凝聚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技術能手、青年技術骨幹。
甘振忠創新工作室成立7年來,開展研發創新成果30多項,其中國家專利15項,獲得各級獎勵40項,解決攻克技術難題78個,為企業節約成本500多萬元。同時,工作室還培養三級技能專家2名、助理技能專家6名,先後有15人走上科級領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