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紀念日 | 43位上海解放前犧牲的革命志士

2020-12-20 澎湃新聞

編者按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迎來了解放。而就在解放前夕,5月9—21日,有43名革命者不幸被捕,先後在上海宋公園(今閘北公園)附近就義,他們沒能等到光明的到來。有位名叫哈裡森·福爾曼(Harrison Forman)美國記者,在1949年5月11日拍攝了一組宋公園行刑現場的照片。

2020年,這組老照片引起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原常務副組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研究員的注意。他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這段歷史,能知道這些人的姓名。朱佳木研究員向上海市地方志系統表達了這一希望。

上海通志館方面查閱了相關地方文獻,並聯繫了龍華烈士陵園等單位,對43名就義的革命者姓名、身份加以確認。今結合報刊、網絡上的幾篇舊文,編發這篇推文。雖然我們無法將照片和烈士姓名一一對應,但希望通過幾位宋公園烈士的故事,讓更多人能夠知曉這43名為新中國做出犧牲的革命義士。

01

1949年5月11日,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拍攝了一組行刑現場的照片。在這組照片裡,有人正在細看自己的判決書,有人蹲在地上就著木椅寫遺書,還有警察局旁的「小常州」麵館為義士們準備的酒和面。

圖片攝影:哈裡森·福爾曼(Harrison Forman)

來源: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幸得這位美國記者這張的近拍視角,我們得以看到其中一張遺書的大致內容:

「淑媛吾妻,餘為革命奮,此結果可謂求仁得仁,太對不起妳,因不事生產,片土又無絲毫之積蓄,重擔放在一個人的肩上。我平日刻苦,忠肝義膽,人生終有一死」。

根據《閘北區志》記載,1949年5月11日在上海宋公園(今閘北公園)有四名革命者被殺害,他們是方志農、張達生、王文宗、朱大同。

常州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說,往年清明前夕,紀念館裡總會出現一位老太太。她手捧著一束鮮花,在紀念館第四部分——「地下尖兵」陳列櫃前久久佇立,對著牆上的照片和一對花瓶流淚。這位老太太名叫葛璀瑾,牆上的照片是她的丈夫王文宗。

常州烈士陵園的王文宗照片

圖片來源:《常州晚報》

從1949年到2018年,整整69年,她每年都要來看他,跪在遺像前,泣不成聲。他們是常州的「翠平」和「餘則成」。

葛璀瑾是武進人,家中排行老九,自小就是童養媳。因為不屈服於命運,她在19歲那年離家出走到上海打工,後又回到常州,成為大成一廠的一名紡織女工。一年後,有了點積蓄的她在民教館半工半讀。就是在這所學校,葛璀瑾經學校老師介紹,認識了比她大7歲的北港人王文宗。

其實那時,王文宗已經是一名出色的地下情報人員,經常往返於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和浙江幾地之間。一個月後,組織上告訴了她王文宗地下工作者的身份,並給她安排了一個任務,假裝成王文宗的妻子,掩護王文宗在常州時的情報工作。於是,像電視劇《潛伏》那樣,他們成了常州版的「翠平」與「餘則成」,假扮夫妻,做地下工作,那年,葛璀瑾21歲。

周線巷一間9平方米的老屋,一張竹床、兩張竹凳,再向房東借了一個馬桶,就算是「婚房」。隨著時間流逝,兩人的關係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那時候,王文宗基本每個星期會回去一次,除了打掩護,隨著感情的日漸升溫,他們也會到當時人民公園那的「常州戲院」看個電影,但葛璀瑾卻對這種浪漫「又愛又怕」。在常州,兩人度過了快樂的6天,而後王文宗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無錫投入到工作中,不想這次告別竟是他們此生最後一次見面。

在王文宗離開常州4天後,也就是3月31日的下午,葛璀瑾得知王文宗「出事了」。5月12日,她的老師給她帶來了噩耗,王文宗5月11日晚上在上海宋公園路犧牲了。幾經周折,她終於在組織的幫助下在上海郊區的石灰港見到了王文宗的遺體。回來後,葛璀瑾把王文宗安葬在他的家鄉北港。烈士陵園建成後,葛璀瑾把王文宗的遺物全部捐贈給了烈士陵園,自己只留了一個當年為他撣衣服的軟毛板刷。後來上世紀90年代北港拆遷時,在政府的安排下,王文宗烈士的骨灰遷進了常州市烈士陵園。

1953年,葛璀瑾在組織的介紹下改嫁了,丈夫姓羅,但她仍然每年清明都會去拜祭王文宗。

2019年清明,葛璀瑾因身體抱恙無法親自前往烈士陵園,於是,她便將自己的一縷頭髮和在一方寫滿思念的紅帕交給了她的乾女兒周穎,讓她把這份沉甸甸的思念帶到王文宗「面前」。

圖片來源:《常州晚報》

2020年2月14日,葛璀瑾也離開了人世,享年94歲。

02

陳爾晉,1911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的一個殷實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時年20歲的陳爾晉立志報國,毅然報考了黃埔軍校。作為有著強烈正義感的青年愛國軍官,陳爾晉常偷偷閱讀《新華日報》等紅色進步刊物,接觸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一路走來,陳爾晉看到了國民黨的腐敗與百姓的疾苦。1938年陳爾晉隨部隊轉至湖南長沙,經友人介紹與王曼霞相識並結為夫婦。王曼霞是中共秘密黨員,在她的直接影響下,陳爾晉開始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戰勝利後,陳爾晉被派往上海,他在社會各階層結交到了許多朋友。

陳爾晉、王曼霞一家三口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來到上海後,陳爾晉對上海碼頭工人和清潔工人要求增加工資、改善生活的示威遊行深表同情。那天,他一身戎裝,胸佩勳章,肩扛掃帚,參與到遊行隊伍中,但此舉受到國民黨中央委員、上海市長吳國楨的斥責,吳國楨下令將陳爾晉關押了八天。

1948年底,陳爾晉被任命為國民黨國防部陸軍第十三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兼參謀長,駐紮上海。不久,陳爾晉在八仙橋青年會與中共上海局的地下黨取得了聯繫。

1949年4月下旬,中共華東局城工部指示上海的地下工作者,儘快獲取國民黨軍隊的布防情報,這項任務落到了陳爾晉、方守矱、莫香傳、許建民、秦步雲、樊茀堂、楊新、陸自成、馮瑞祥、崔太靈、吳浦泉、田芥平、王曼霞、梁玉言等十多人身上。陳爾晉與夫人王曼霞開始為上海的解放秘密從事情報搜集和策反工作。

正當他們秘密從事著搜集情報的時候,混入的國民黨軍統特務馮雪松偵探到了這個消息。他趕緊將這些密報給了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長毛森。在毛森的授意下,馮雪松對陳爾晉等人謊稱,他可以搞到布防情報,但要用黃金來交換。

沒想到,在約定交換黃金的那天,他們被預先設伏的大批軍警與特務包圍。陳爾晉得到此消息後,立刻轉移到了附近的工人宿舍區。敵人聞訊,迅速將宿舍區包圍起來,他們知道陳爾晉是個神槍手,都不敢靠近他,只是在宿舍區外大聲喊叫:「快出來投降,不然我們要炸平房子!」此時的陳爾晉首先考慮的是一旦交火,勢必涉及工人兄弟們的安危。於是,他沒有抵抗,把手一揚,將雙槍拋了出去,然後站立起來,整好戎裝,從容地從工人宿舍區走了出來,大聲說道:「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傷害無辜的工人。」

在獄中,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長毛森親自負責突擊審訊。特務們對陳爾晉動用了各種毒刑,但他始終一言不發。在另一間牢房,王曼霞也受盡各種酷刑,她也嚴守秘密,拒不招供。他們還不到1歲的孩子和奶媽也沒有倖免,被捕入獄。在上海黨組織的極力周旋下,以孩子還小並在哺乳期,奶媽在牢中無法奶養孩子為由,數日後,孩子幸運地獲釋出獄。

5月19日,在解放軍對上海外圍發起進攻的隆隆炮聲中,國民黨反動派將安葬宋教仁先生的墓地「宋公園」充作刑場。陳爾晉夫婦與十多名難友被押至刑場。陳爾晉攙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氣宇軒昂,無所畏懼。待妻子從容整裝後,夫婦二人與難友們坦然赴難。此時,王曼霞正懷有身孕,但這個孩子尚未出世便隨父母一起蒙難。

1997年陳爾晉被國家民政部批准為「中華著名英烈」。

03

楊新,1914年出生於江蘇海門,從小好學上進且有繪畫與表演方面的天賦,曾在家鄉做中小學教師。抗戰勝利後,楊新來到上海並創辦私立小學,招收因貧窮而上不起學的孩子。之後,楊新又在上海思源中學(閘北中學的前身)從教。

1948年秋,楊新秘密加入到了中共華東局城市工作部,在京滬一線開展地下革命活動。他邊抓緊學習黨的相關城市政策,邊參與印製、散發與寄送革命宣傳品,以此來傳播黨的政策和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的消息。在配合城市工作部開展分化與策反工作中,他幫助國民黨上海警察系統內的戶籍科科長等站到了人民的陣列。1949年4月,楊新秘密赴蘇州解放軍三野十兵團匯報工作並接受任務。為了完好地解放全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兵團首長亟需了解相關浦東一帶敵軍防禦工事的情況。由於楊新擅長繪畫又熟悉上海,兵團首長就把搜集這方面軍事情報的任務交給了他。

5月,上海臨近解放,楊新與陳爾晉、陸自成等人在搜集情報時不幸被捕。在獄中,楊新被打得遍體鱗傷,甚至還被打落了幾顆牙齒,但他始終沒有向反動派透露任何秘密。楊新被捕時,敵人連他的妻子及剛滿五個月的女兒也沒有放過,一起被關押受審。但面對敵人的威脅恫嚇,他始終以「勿曉得」來回答。在監獄中,楊新摸著女兒的頭對妻子說:「人總有一死,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不必為我難過,要好好撫養孩子,教育成人。」楊新還對同牢的難友說:「我怕出不去了,你要經得住考驗,要堅持下去,活著的同志都要堅持下去,爭取解放。」

04

馮瑞祥,上海川沙人。青少年時期的馮瑞祥在求學期間就接觸到了許多進步書籍。抗戰勝利後,馮瑞祥被派到上海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第五棉織廠任人事科辦事員。三年後,調到中國紡織第七印染廠任人事科主任。此時的馮瑞祥不僅秘密參加了革命活動,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馮瑞祥身為人事科主任,常深入車間幫工友們解難,並為他們出頭嚴懲工廠裡的惡霸,遏制賭博毀家之風。

1949年5月,解放大軍兵臨上海,馮瑞祥組織印染廠工人們進行護廠鬥爭,他說:「工人主要依靠工廠,沒有工廠怎麼生活?現在形勢吃緊,大家更要團結起來,把廠保護好,誰破壞工廠,就是砸你們的飯碗,你們能答應嗎?」工人們紛紛表示聽馮瑞祥的,一起來保護好自己的工廠,防止敵特進行破壞活動。另一方面,他悄悄地把第七印染廠的財務、物資、技術資料、人員情況等搜集保護起來。不久,馮瑞祥與陳爾晉等人一起投入了搜集情報與策反國民黨第二艦隊、第二裝甲兵團、陸軍二九一師等軍隊的起義工作。

05

莫香傳,抗戰期間在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就讀。1944年底,莫香傳被派赴英國,考入雷達學校學習。四年後隨英國所贈「重慶號」巡洋艦返回中國。途中,他耳聞目睹僑胞對國民黨政府的極大不滿。軍艦抵達香港後,發生了官兵逃跑事件。莫香傳以「個中人」為筆名,在香港《華商報》上發表了題為《國門第一句良心話——關於兩艘贈艦》的文章,公開揭露此事。

文章登出後在香港引起反響。「重慶號」上層軍官擔心再度生事,邊慌忙下令離開香港,邊揚言要調查此事。1949年2月25日凌晨,莫香傳等官兵在國民黨愛國將領鄧兆祥的率領下,在上海吳淞口成功地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號」起義,並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行列。「重慶號」起義後,莫香傳又參與到了陳爾晉等人的地下革命活動。

後記

其實,一直到上海解放後,大家才知道,從5月9—21日這短短的13天裡,在宋公園先後有5批革命者被殺害。1949年5月30日,陳毅市長下達指示:「重新安葬烈士遺體。」眾多烈士家屬辨認出了親人的遺體後,面對慘狀,泣不成聲。6月5日,除交通大學兩位烈士遺體被迎回交通大學外,其餘烈士被安葬於虹橋公墓,後遷至龍華烈士陵園。

解放後在宋公園刑場發現的部分棺木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五一九宋公園殉難烈士追悼大會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7月16日,上海市軍管會、華東城工部、南京市委、茅山工委在西藏中路大上海戲院聯合召開了「五·一九宋公園十六殉難烈士追悼會」。第二天,上海的《新聞日報》大幅刊登了殉難者的英名、照片及悼念文章。10月間,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關心與幫助下,籌建了「五一九」毛巾廠,安置了烈士家屬們的就業。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他們沒有等到黎明的到來,但他們的名字應該讓更多人知曉:

END

本文原發於上海通志館官方微信公眾號,略有改動

文章部分來源2020年4月7日《常州晚報》;部分內容來源2019年5月12日《新民晚報》,朱潤《一曲悲歌宋公園》,有刪改。

參考文獻:《閘北區志》《在黎明前英勇獻身——記宋公園四十三烈士》

原標題:《烈士紀念日 | 43位上海解放前犧牲的革命志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遊府西街小學「烈士紀念日」用自己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
    2014年9月30日,遊府西街小學開展了「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全校兩千多名師生隆重集會,通過詩歌朗誦、主題隊會、參觀事跡展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立志圓夢中華。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為迎接我國首個法定的烈士紀念日,遊府西街小學提前安排部署了各項籌備工作,對學校環境進行布置。校園電視開設「烈士風採錄」,滾動播放烈士的照片與名字。
  • 烈士紀念日 常州市35對新婚夫婦向革命烈士獻花
    烈士紀念日 常州市35對新婚夫婦向革命烈士獻花   為緬懷先烈,9月30日常州市35對新婚夫婦代表來到常州張太雷紀念館,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
  • 鄒平市青陽鎮舉行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9月30日,青陽鎮舉行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在「一門五烈士」黨性教育基地,青陽鎮全體領導幹部、各黨組織負責人等各界代表整齊劃一,共同駐足在烈士紀念碑前。  向烈士敬獻鮮花  青陽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信任主持公祭儀式,青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袁慶整理烈士花籃緞帶,全體參加公祭人員向烈士行三鞠躬禮。
  • 【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緬懷烈士功績——真光中英文小學舉行烈士紀念日主題升旗儀式
    為弘揚偉大革命精神,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激勵全體學生銘記革命歷史,增強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2018年9月30日早上,「傳承紅色基因
  •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9月30日是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西夏區在寧夏解放碑紀念廣場隆重舉行烈士公祭活動,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繼承弘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激勵全區上下堅守初心、擔當使命,不斷開闢西夏高質量建設新局面,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 全省各地各校紀念我國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
    30日早上六點半,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國家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在仙林校區世紀廣場舉行。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王清葆少將以及全校師生代表5000餘人出席了本次紀念活動。揚州大學:發放手繪揚州紅色地圖「您好,這是我們手繪的揚州紅色地圖,上面標註了本地的革命紀念館和烈士故居……」在首個烈士公祭日,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大學生來到了揚州革命烈士陵園,向參加「公祭
  • 「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烈士紀念日祭掃...
    央廣網上海9月3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紀曉恬)秋風瑟瑟牽往事,情思切切祭英魂。今天是第七個國家烈士紀念日,「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烈士紀念日祭掃活動在徐匯校區史霄雯、穆漢祥烈士墓前莊嚴舉行。
  • 劍川縣舉行2020年烈士紀念日烈士公祭日活動
    劍川縣2020年烈士紀念日烈士公祭日活動現場 9月30日,劍川縣在景風公園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四 二」武裝暴動勝利紀念碑前舉行2020年烈士紀念日烈士公祭活動
  • 犧牲70年 13位無名烈士知是誰?
    在這場戰鬥中,負責警衛的紅二連13名戰士在血戰中壯烈犧牲,長眠於陽城。   他們姓甚名誰?他們的家鄉在哪裡?如今還有親人嗎?70年過去了,13位烈士的事跡,被駐晉城市陽城縣東哄哄村的扶貧隊員白軍社無意間發現。11月15日,他通過新浪微博發出「尋找十三位無名烈士」的帖子,幫助尋找13位烈士的部隊、家鄉和親人。
  • 6位親人為革命犧牲的開國領袖,今天是他的誕辰紀念日
    這位為新中國犧牲了六位親人的開國領袖, 走的時候沒有給家人留下一分錢遺產!楊開慧是出身於長沙一家書香門第的閨秀,不僅是毛澤東早年革命活動的伴侶,也是一位賢妻良母,同時還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  楊開慧在毛澤東早期情感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是毛澤東風華正茂時浪漫愛情另一半的營造者,而她29歲短暫的生命歷程,又與我黨波瀾起伏的革命鬥爭歷史緊緊相聯,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
  • 烈士紀念日是哪一天幾月幾號 國慶前要先致敬英雄
    明天是國慶節,但今天也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今天是烈士紀念日,是我們緬懷前輩致敬英雄的日子。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共和國69歲華誕之際,我們迎來第五個烈士紀念日。   9月30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記憶裡,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 烈士紀念日:品讀湖南籍烈士的「初心」
    今天是第七個烈士紀念日,每個英烈的名字和功績都應銘刻豐碑之上,載入人心之中。這個特別的節日裡,在長沙,心懷敬仰,去湖南烈士公園瞻仰先烈再合適不過了。這座以紀念湖南革命先烈為主題的公園,是座集紀念、遊玩、休閒於一體的免費開放的綜合性公園,全國烈士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是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湖南省首個「國家重點公園」。
  • 烈士紀念日:中國一共有多少名烈士紀念活動有哪些
    2014年8月23日,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的議案》。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  二、烈士紀念日為何確定為9月30日?
  • 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訪遼寧省丹東市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
    新華社瀋陽10月30日電題: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訪遼寧省丹東市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梅常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後輩,守護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站在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廣場上,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濱江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袁玉祥說,他們為烈士陵園所選的地方,是後山視野最好、景色最美的一處山坡。這處安息著31位志願軍烈士的陵園,是丹東市12處集中安葬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的陵園之一,也是當地唯一一處由村裡出資修建的烈士陵園。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前曾在濱江村進行駐訓集結,並開設戰勤醫院。
  • 為了58位素未謀面的戰友——東縱老戰士李強推動葵湧革命烈士紀念...
    葵湧是深圳歷史上最早的共產主義組織的發源地之一,土洋是東江縱隊成立的地方,沙魚湧見證過抗戰時期的文化名人大營救與東江縱隊北撤等歷史時刻……受革命精神感召,一批又一批葵湧有志青年加入革命隊伍,前赴後繼奔赴前線,灑下青春、熱血,甚至是生命,可他們卻連名字都沒有留存下來……當時的葵湧,只有一座名叫廟角嶺的小山坡上面豎立了一座小小石碑,用以紀念沙魚湧戰鬥中犧牲的12位烈士
  • 京山公安開展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
    京山公安開展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發布時間:2020年10月01日 10:48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0月1日電 (徐娟)9月30日上午,京山市公安局開展了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系列主題活動
  • 我縣舉行2019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李志鋒等參加
    我縣舉行2019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李志鋒等參加 發布時間:2019-10-09 16:55:29
  • 毛澤東家族為革命獻身6位英烈:最小者僅19歲
    編者按:今天是我國首個「烈士紀念日」。銘記烈士,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卻的歷史責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中,不計其數的家庭作出了犧牲,這其中包括毛澤東的家庭。在殘酷的革命戰爭年代,毛家有六位親人,為了實現崇高的革命目標先後光榮犧牲。
  • 在緬懷烈士中追尋初心力量——寫在第5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劉華東  2018年9月30日是我國第5個烈士紀念日。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英雄獻出生命,烈士的功勳彪炳史冊,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 緬懷革命先烈 衡陽縣舉行烈士公祭活動
    衡陽縣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現場。參加公祭活動的人員緩步繞行紀念碑一周,深情瞻仰紀念碑。9月30日,是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衡陽縣委書記曾秀,縣委副書記、縣長孫鵬偉等縣領導與社會各界幹部群眾代表及烈士家屬代表,在洪市鎮餘田烈士公園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金秋時節,洪市鎮餘田烈士公園內蒼松翠柏掩映,象徵著先烈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