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con}}
王琳媛: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迄今已有124年歷史。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交大的發展,那就是「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
上海交大因圖強而生。1896年,近代著名實業家盛宣懷先生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之宏願,創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這是我國最早創辦的新式大學之一。20世紀初,唐文治老校長提出交大要培養「一等人才」,學校的發展初見成效。20世紀30年代,交大以「東方MIT」享譽海內外,並逐步形成「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辦學傳統。
上海交大因改革而興。改革開放以來,交大人敢為人先,銳意進取,書寫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率先。90年代起率先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建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密西根學院等,成為國際合作的典範。首批入選211和985工程。在經歷了農學院併入,與上海二醫大強強合併後,交大的綜合性大學辦學格局初步形成,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大學之一。
上海交大因人才而盛。百年交大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治國英才、科學大師、實業巨子、文化精英,包括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江澤民學長;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學長,以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學長等。在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交大就貢獻了四位,他們是吳文俊、徐光憲、王振義、黃旭華。交大和交大人還創造了諸多國內第一,比如第一艘國產萬噸輪、第一枚探空火箭、國內第一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等等。
如今的上海交大已經建成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2014年,上海交大繼清華、北大之後成為第三個教育綜合改革方案獲批高校。2017年,入選首批「雙一流」整體建設高校,共有17個學科群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涵蓋了工科、理科、生命科學和人文社科各個板塊,充分展現了我們的綜合實力。在第四輪學科評估,我們共有25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在全國大學中名列前茅。隨著學校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們的全球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在國際公認的大學排行榜中,交大均已躋身或接近世界百強。
王琳媛:上海交通大學在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始終將人才強校作為辦學最核心的要素。目前,在交大,以兩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代表的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已經突破800人次,形成了一支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相適應的師資隊伍。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國際大師活躍在學校中。多位諾貝爾獎及圖靈獎獲得者常駐交大,培養卓越創新人才,探索科學發展前沿,交大已經成為人才匯聚的高地。在交大,同學們隨時有機會與大師們接觸,轉角遇見大師的氛圍已然形成。
學校將人才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和研究優勢,學術競爭力不斷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連續十年保持全國第一,Nature/Scienc/Cell等國際頂尖刊物發表論文不斷取得重要突破,2019年國家科技三大獎獲獎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交大的科學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同倫分析方法、暗物質探測、預測控制原理研究卓有成效。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海洋油氣開採裝備、深海探測裝備對接海洋強國,打造國之重器。面向經濟主戰場,青蒿素化學合成、全氟離子膜、高純矽烷實現了重大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王琳媛:首先,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年交大的本科招生總數繼續增加,讓更多優秀學生圓夢交大。同時面向未來的新交大人,我們開創了「2+6+7+X」的特色招生培養新模式,以引領創新為使命,積極培育具有「夢想和激情、想像力和好奇心、系統知識體系和跨界思維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交大人!
「2」就是兩大計劃,即致遠榮譽計劃和強基計劃。
致遠榮譽計劃是面向新生,由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特區「致遠學院」選拔前10%的優秀學子,打造與世界接軌的「未來學術大師」成長體系的計劃,培養一批熱愛科學研究,立志於成為引領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世界科技進步的優秀學子。致遠榮譽計劃招生理科專業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醫學科學以及全校所有工科方向。實施十年來,獲得國內外高等教育界廣泛好評,在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年評估中更是喜獲全國第一全優的好成績,今年致遠榮譽計劃將繼續在校內進行二次選拔,使更多有天賦的學子脫穎而出。
第二個計劃就是強基計劃,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元年,我們著力打造「厚植基礎+使命推動+好奇心驅動」的強基人才培養體系。招生專業涵蓋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科學、工程力學六個優勢學科。以「致遠學院」為支撐,在本科階段以理工交叉為特色,注重科研能力訓練。為更好服務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我們度身定製極具交大特色的「4+5(含海外)」本博人才培養模式,學業優秀的同學們可獲免試直升資格,既可以繼續在原學科深造,也可以選擇進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關鍵領域相關工科學科交叉培養。目前,強基計劃已經完成報名,期待同學們在高考中嶄露頭角,在校測中發揮出色。
第二個數字6代表的是6大試驗班。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愈發感受到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和需求,不再局限在某個專業領域,而是要學子具有更加豐富多元、跨界整合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考慮了同學們在報考階段的專業志趣需求以及交叉複合培養需要。為此,我們提出了大平臺的招生培養模式,並不斷探索優化招生培養路徑,今年,更是集結各學科優勢,在以往工科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理科試驗班、自然科學試驗班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首推法學試驗班和醫學試驗班,學科布局進一步完善,專業選擇面更加寬廣。
首先是工科試驗班。工科試驗班自2014年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歡迎。工科試驗班囊括了交大所有強勢工科學科群,以強大的課程和師資,幫助同學們更準確定位個人的專業興趣、奠定更堅實的工科基礎、培育更快速的創新轉化能力、更好滿足未來全球化的工程人才需求。
經濟管理試驗班是由安泰經濟管理學院,這所在全球享有盛譽、相關學科連續多年全球名列前茅、亞洲第一的超強商學院傾力打造。試驗班融合了經濟、管理兩大主幹學科,採用「主修專業+輔修模塊」培養模式,主修專業不設人數限制,充分尊重學生專業選擇意願。也就是說,同學們如果被經濟管理試驗班錄取,在分流時,學院將完全滿足同學們的第一志願。今年還推出了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讓喜愛商科的你不容錯過。
其三是理科試驗班。由數學科學學院和物理與天文學院強強聯合,面向國家基礎前沿研究和多學科交叉前沿重大戰略需求,以創新性、多元化和國際化為特色,培養具有堅實數理基礎、寬厚專業背景的拔尖創新人才。我們也相信,打下了堅實的數理基礎,試驗班學生可以擁有靈活的專業方向轉換能力,對未來的發展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自然科學試驗班以學生的興趣與特長為出發點,有機融合生命、環境、化學化工、醫藥、海洋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息息相關的學科方向。各學科實力強勁,擁有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和多個國家或省部級教學示範中心和科研基地。今年,又對課程進行了全面升級,一個立體化的交叉人才培養模式已然形成。
今年首推的法學試驗班,依託凱原法學院雄厚的學科基礎、優秀的師資隊伍、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通過寬口徑、交叉融合的培養,打造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紮實的法學專業基礎、複合的知識背景、以及卓越實踐能力和全球視野的高層次複合型法律人才。
最後是醫學試驗班,是由我校醫學院傾情呈現,我校醫學院實力雄厚,已連續多年蟬聯全國高校醫學院榜首。此次疫情更凸顯健康中國戰略的使命和意義,醫學試驗班把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預防醫學等五年制優勢專業科學整合,加強醫學人才在文、理、工、管等領域的交叉培養,全面打造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
數字7,是今年我校首次推出的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
2019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頒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明確指出高校應「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開設雙學士學位項目,達到要求的本科生,可以在一本學位證書上,寫明所授兩個學位」。此次文件的出臺是國家進一步明確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和重大導向。
我校高度重視,經多方研究論證,今年我們將正式推出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這些試點項目特色鮮明、導向明確、優勢明顯、極富挑戰性和創新性。首先,這些項目都是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導向,所涉及專業都是學校最強勢或最具特色的專業。再次,它們不是單純的兩個強勢學科的疊加,所有項目的設計,都是根據學科發展進行的頂層設計,並且充分考慮了學生未來發展的核心需求,有著極強的專業交叉互補性。最後,我們這7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涵蓋了工理交叉、經理交叉、法經交叉、醫管交叉等多種類型,可供選擇多,這在其它高校中是不多見的,我們就是要為學有餘力、綜合素質優秀的拔尖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空間,拓寬其視野,培養和成就一批可能改變人類未來命運的創新型交叉複合人才。
這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分別是: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士學位項目,主要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高精尖技術中存在的「卡脖子」問題,將國家戰略、行業需求與學術高度有機結合,為實現海洋強國夢提供人才支撐;機械類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積極應對高端晶片、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重大戰略領域,培養具有巨大潛在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全球視野新工科人才;電子信息類(IEEE試點班)+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士學位項目,實施信息技術與數學多學科融合的複合型教育,培養信息技術原始創新研究能力的未來科學家和行業領軍人;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雙學士學位項目,主要是在未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性科技及高端產業創新領域,培養和成就一批數理基礎紮實,具有家國情懷的拔尖創新人才;經濟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士學位項目,主要是強化數學基礎的交叉型經濟學人才培養,為國家和世界培養未來的經濟學家;法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項目,塑造既懂經濟運行規律、具有較寬廣的行業視野和洞察力,又具有法律專業技能的高端複合型法律人才;預防醫學+行政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今年的疫情讓我們更意識到複合型公共衛生管理人才是多麼的重要,此次我們特地設計預防醫學和行政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就是希望培養預防醫學人才除了具備較強的公共衛生知識外,更具有管理學科的思維邏輯與方法學,將來為國家公共衛生事業體現獨一無二的優勢,做出得天獨厚的貢獻。
以上就是7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我們由衷地相信,在本科畢業時,當同學們拿到雙學士學位證書這不僅僅鐫刻著你們大學四年的時光中,所獲得的交大不同門類且極具競爭力、含金量的強勢專業學位,更是你們揮灑汗水、不懈奮鬥的青春烙印。所以,歡迎同學們熱情報考!
最後「X」是指未來在交大的你們,不論在學術追求、創新創業或是素質拓展,學校都會以豐富的資源和有力的支撐助力同學們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想要追求頂尖學術的學生,交大擁有頂尖的實驗室和科研資源、同時各選修、輔修都拓寬同學們的認知邊界,還有許多通識課程提升人文精神。同時各學院都設有特色化的試點班,將與世界一流大學無縫接軌。我們相信層出不窮的精品課程以及「轉身遇到大師」的學術氛圍會讓你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立志創新創業的同學,將由學生創新中心、創業學院傾力助力創新能力訓練。學生創新中心面向全體本科生開放,目前已建成機器人、無人機、IT和智能製造四個開放Fab-Lab。7*24小時全天候開放,各式靈感和創意都能即刻在這裡實現。目前學生創新中心已經是科技競賽冠軍的誕生地,先後世界多項殊榮,中心被譽為「科技領軍人才的練武堂」。此外中心還邀請華為、谷歌、IBM等知名企業優秀工程師為同學們講授產業前沿信息和最新科技動態,其中很多還成為了網紅課程。為此,中心也被譽為「工業界和大學的握手區」。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下,同學們的創新潛質也會不斷得以激發。
同時,交大為學子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機會,如大師講壇、勵志講壇、創新創業大講堂等多個平臺;與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大師的親密接觸;海外學習、科研、實踐、公益等各類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機會等。我們相信同學們都能夠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王琳媛:首先是人工智慧專業的強力升級。去年首次招生的人工智慧專業,由我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開設,獲得了同學們的熱捧。今年升級為人工智慧(卓越人才試點班),由世界人工智慧領域知名專家、圖靈獎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親自掌舵,學院七個一級學科及圖靈研究中心提供最優質的師資保障,借鑑卡耐基梅隆、康奈爾和斯坦福等大學的課程體系,重視人工智慧與計算機、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畢業時成績優異的學生,可優先進入「吳文俊人工智慧榮譽博士班」,與國外頂尖大學進行聯合培養。
其次是我校國際化合作辦學典範——密西根學院和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今年也將繼續優化人才培養,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為學生們打造極具國際化特色的本科生培養體系,以全球頂尖大學的高水準教學、研討、實踐等激發學生無限潛力,成就更為精彩的未來。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今年密西根學院和巴黎高科學院都推出了獎學金計劃,熱愛這兩個學院的同學們請放心大膽報考!
然後是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作為當前國家重大戰略緊缺專業,今年我們將在部分省份首次開展定向招生,聯合中國核電集團定向培養具有核能應用知識,熱愛核能應用技術的優秀本科人才。中國核電集團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國家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定向生在讀期間,中核集團將深度參與學生培養,同時也會為同學們提供學費等一系類優厚支持。
此外,我們的海洋學院也迎來了好消息,今年正式開設海洋科學專業,學科領域涵蓋海洋物理、化學、生物生態、海洋經濟等等,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將帶領學子們走遍七大洲、五大洋,探索發展前景無限、神秘而充滿挑戰的深藍,歡迎熱愛海洋研究的同學們積極報考。
我校行政管理專業,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位列A類,2019年躋身QS全球100強,位居全國高校第四,學科實力穩步提升。上海交大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更是入選首批上海市重點智庫。今年進一步優化研究方向,結合全球政治、政府管理以及特大城市發展、公共政策等社科研究要點,並且以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國際應急治理研究院等20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為依託,將專業分為政治與公共行政和城市管理兩個方向,希望成為中國未來政治家、外交家的同學們可以多加關注。
王琳媛:飲水思源是交大的校訓,學校一直以來特別重視踐行大學的社會責任,針對農村及貧困地區學生設有國家貧困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思源計劃,這是邊遠、貧困等地區學生考入交大的良好途徑,他們可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助力未來的人生發展。
我們了解到,有一些關注交大、喜歡交大的同學們,在報考時可能會有經濟條件的顧慮,在這裡,我要和同學們說,交大構建了「基本助學金+補充助學金」全方位助學體系,切實保障「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100%經過認定的同學們都將獲得每年萬元左右的基本助學金。
今年我們對於高校專項思源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的同學們,除了增加工科、醫科等強勢專業的投放外,還特別增設了專項計劃新生獎學金,讓同學們無憂就讀交大。
此外,去年我們舉行的首屆築力營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我們仍將舉行第二屆築力營,專項生同學們,請你們一定要穩定心態,全力以赴,加油向前衝!
王琳媛:我校本科生就業以到國內外一流大學繼續深造為主,且比例每年都在提高,2019年達到68.46%,其中國內深造達到44%,國內深造畢業生中超過95%會在C9高校包括中科院繼續深造。出國出境深造畢業生中,超過40%到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簡稱ARWU排名)前30名的世界頂尖學府繼續深造,包括史丹福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
另外,每年有接近30%的本科生會選擇直接進入就業市場,學校以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為就業導向,引導畢業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每年本科畢業生中到央企、大型國企、戰略新興產業較多,近年來選擇到中西部重點行業、基層選調生、西部計劃專招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始終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QS、TIMES等機構發布的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中,我校排名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王琳媛:同學們在選擇一所大學之前,可能會去了解這所大學的綜合實力、學科排名等等,這些確實都是需要了解的。但除此之外,我們可能更要注重的是一所大學的精神,以及其孕育、傳承給她的學子的特質。
我們可以看到,跨越三個世紀的上海交通大學所蘊含著的交大精神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求真務實精神、「無畏無懼、勇往直前」的敢為人先精神、「向著星辰大海進發」的努力拼搏精神、「不忘初心、腳踏實地」的與日俱進精神。我想這些都會由交大孕育給她的學子,融入他們的血脈,都會助力未來的交大人今後的人生之路。
再具體到專業的選擇:同學們和家長們要認真審視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進一步思考自身的未來發展規劃,結合你們的志趣、志向來選擇專業。
王琳媛:高考後,我校各省份的招生組老師,會與同學們近距離交流,全程提供諮詢服務。相關後續信息,我們的本科招生網、官方微信「上交大」,以及各省份招生組官方微信號都將為大家及時發布,請廣大考生和家長提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