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寶上,靠刺繡做生意的男人

2020-12-19 真實故事計劃

8年前,張雪是鎮湖唯一一個刺繡的男孩。他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粗糙的手如何駕馭針線,還有外界不可捉摸的審視的目光。

早上8點來鍾,張雪騎著自行車出門了。

鎮湖地方不大,在這個小鎮上,自行車可以在15分鐘內去到任何一個地方。

和一般的公司開早會一樣,張雪和同事們一起商量新產品的設計,怎麼做樣品,怎麼包裝,和其他的品牌合作怎麼落地。

不需要開討論會的時候,他就趕到工作坊去。那裡的繡娘,根據母親薛金娣做的樣品進行再生產。這些樣品注重山水的遠近虛實,張雪就負責對質量進行把關。

不過大多數時候,張雪都是一襲素衣,往那一坐,畫手稿、配線、試樣、劈線……他覺得,手拈繡花針做刺繡,是他最享受的一個過程。

江蘇鎮湖是全國最著名的刺繡產業基地之一,號稱有八千繡娘。在這裡出產的蘇繡,和湘繡、粵繡、蜀繡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繡,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2011年,大學畢業後的張雪做了個令人驚訝的決定,放棄親戚口中的大好前途,回到家鄉,成為唯一的「繡郎」。

「可惜了,是個男孩」

在鎮湖,女孩從小就要學刺繡。

從太奶奶開始,到外婆,再到母親和姨母,張雪家的女孩們也都是繡娘出身,到了他,已是第四代。

張雪的母親薛金娣是蘇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她6歲學刺繡,16歲進繡場做繡工,一針一線繡了40多年。她的作品曾被送去法國羅浮宮、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展出,甚至有兩位英國市長還專門去工作室拜訪她。

懷孕後的薛金娣盼著能生個女兒,好把這份手藝傳下去。名字早早地想好了,叫「張雪」,取的是夫婦二人姓氏的諧音。

1988年的冬天,薛金娣生下一個男嬰。身邊的親戚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可惜了,是個男孩。」薛金娣卻堅持把「張雪」這個名字留了下來。

「薛金娣刺繡藝術館」位於鎮湖知名的繡品街上。這條數公裡的街道兩旁有上百家店鋪,手巧的繡娘們就坐在門口,雙手飛快地穿針引線。因此,家家戶戶只要有女子必會拿起繡針,很多女孩從小就在母親的繡架邊長大。

圖|母親的證書獎牌擺得滿滿當當

兒時,每當薛金娣在繃架前飛針走線,張雪就在一旁一邊玩耍一邊看。

他曾親眼看著媽媽將一根絲線神奇地分成200多份,接著挑出2根,穿進不到一寸的繡花針裡,然後兩手一上一下快速翻飛,原本空白一片的繃子布上,漸漸出現了一條金魚的尾巴,活靈活現。

張雪看得如痴如醉。9歲那年,趁家人不注意,張雪看著母親還沒做完的繡品,忍不住隨手拿起來繡了幾針,「真過癮,太有意思了。」薛金娣回來後,一眼便看出了不一樣,但是絲路和走線竟然還不錯。

「給我打打下手也行。」母親對張雪說。

「一個男孩子,教了也沒用,哪有男人做刺繡的。」周圍的人便這樣議論開了。

一個蘇繡世家,希望女兒來傳承家業,卻生了一個男孩。冥冥之中,這似乎變成了張雪命運的另一種可能。

「你一個男孩子幹這個,是不是有病」

在鎮湖本地人眼裡,刺繡就是一個「混口飯吃」的活。不需要你多聰明,也不用你會念書,有個師傅帶一帶就行了。

「他們會覺得,去外企或者找一份銀行的工作比較好,體面嘛。」所以大學時,張雪報考了國際經濟貿易專業。

到了大四,張雪申請了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生,還在南京找了一份期貨類的工作,收入相當可觀。

2011年回老家休假,他發現鎮上的繡娘越來越少了,都是一些和母親同齡的老師傅還在做。他好奇,一家家地去問,最後算下來,35歲的以下的繡娘已經不足50個。

只有老師傅能做刺繡,意味著身體負荷的加重。薛金娣每天要工作14個小時以上,因為長時間刺繡,導致後來一個瞳孔大,一個瞳孔小,還去醫院住了100天。

從小到大,張雪的成長印記裡都跟蘇繡有關。「它是咱們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到了我們這一代,要是沒人再做了,有點可惜。」

這時候,英國利茲大學的offer來了。張雪思前想後,和母親說,不去英國了,辭了工作回家刺繡。

親戚們知道後都不同意,那是沒念過什麼書的女孩子幹的活兒,「有出息的人,都去外面闖蕩,你倒好,怎麼還回來?還幹刺繡?」

薛金娣了解兒子,知道勸也沒有用,「他喜歡就好,隨他了。」

張雪從最基礎的畫圖學起,跟著母親一針一線地學。比如平繡,先從一片葉子開始做。薛金娣先做個三四針,剩下的留給張雪和其他徒弟們自己去繡。

分線,穿針,針要細,走線要穩。薛金娣繡的時候,一道道絲線在繃子上似有似無,只有從側面細看才能看到絲線。

張雪一個20多歲的大男生,手指粗,關節硬,沒少吃苦。那段時間,他每天7點起床,凌晨2點才睡,幾乎把全部時間都花在刺繡上。

圖|張雪在跟母親學刺繡

第二年,鎮湖舉行了一場刺繡比賽,張雪也想去報名,舅舅站出來強烈反對,「你才學了一年,在一堆經驗老道的繡娘裡比賽不是去丟人嗎?再說了,你到底是個男生,別人會想你是不是有病。」

「你一個男孩子幹這個,是不是有病?」這句話,張雪聽了很多年。小時候,街坊鄰居拿他開玩笑,說,你的名字本來是給女娃娃的,沒想到你是個男孩。

偶爾陪母親上街,遇到熟人,對方問薛金娣,哎呀兒子在哪高就啊?薛金娣笑著說,幫著我做呢。

作為鎮上唯一一個做刺繡的男孩,張雪在大家眼裡有些格格不入。他有時候會琢磨,或許,自己還不如母親正兒八經的徒弟。

可是誰又規定男生不允許刺繡?挫敗感讓張雪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幹好刺繡的決心,「他們要說,就隨他們怎麼說吧,我不在乎了。」

「媽媽的路子我學不來,不如讓蘇繡回歸生活」

雖說是母子,張雪和薛金娣做刺繡所走的路子完全不同。

為了學繡貓,薛金娣專門去別人家觀察貓,看貓的眼神、神態、走路,看貓怎麼伸懶腰、怎麼玩線團。

有了自己的藝術館後,薛金娣的作品都是買家找上門定做,基本是一些名畫和書法,作品基本不重複,完成一幅作品少則半年,多則三四年,而且價格不菲。

薛金娣擅長細平繡,細亂針繡,一根絲線最細能分成256縷。她對顏色極為敏感,8000多種顏色的絲線,薛金娣總能找出最合適的來搭配。她說:「蘇繡是立體的,在陽光下絲線會有反射折射,照著古畫原圖繡,但效果會有不同。」

上一代人的刺繡作品,講究畫面要滿,針要細,是幾十年堆積起來的功夫。一開始,張雪也跟著母親的風格繡,時間長了就受不了了。長時間的端坐讓他肩頸發硬,體重漲了十幾斤。

「我媽那代人都有幾十年的繡功,繡得好是為了多掙點錢。他們重繡功,圖樣複雜,技藝高超。」張雪說,「我媽的路子我學不來,手上功夫淺,我也不想做那種很貴的收藏品,還不如讓蘇繡回歸生活。」

他的水墨畫作品《四季》,大膽運用了時下最受年輕人喜歡的留白風格。「春」是兩隻燕子一條船,「夏」是一條柳枝一隻蟬,「秋」是一個蓮蓬一條魚,「冬」是兩隻麻雀落在竹枝上。另一幅作品《佛》,一個几案上,一個小香爐,一炷香,香菸衝起,繚繞出一個草體「佛」字,嫋嫋煙霧似有若無。

大量的留白使畫面簡潔乾淨,古色古香的繡物又從中透著點雅致的韻味。這兩幅作品分別獲第八屆、第九屆江蘇省藝博銀針杯刺繡作品大賽金獎,好多人現場訂貨,已經賣出了上百件。

獲得江蘇省藝博獎金獎的作品《星空》,每個小行星,張雪都採用了蘇繡裡40多種針法裡的至少兩種進行刺繡。

圖|張雪的創新作品《星空》

和傳統濃墨重彩的蘇繡不同,張雪的作品抽象、簡潔、文藝、現代,更生活化。

有人覺得,張雪這樣做蘇繡,是丟了傳統。然而,媒體把他的作品視為極簡風,他在B站大火,《人民日報》也在微博上轉載了他的相關報導。

在張雪的針線下,刺繡可以不是牡丹,不是栩栩如生的金魚、鴛鴦和貓咪,變成稍微帶一點設計,工藝水平不下降的同時,增加畫面留白。「以這種方式來使這幅作品好看的同時,成本也能降下來。這樣就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這個價格。」

他嘗試打破上一代刺繡人的固有審美,如同進行著一場英雄式的冒險。

「刺繡的可能性實驗」

薛金娣是從骨子裡喜歡刺繡。她16 歲就到刺繡廠幫日本客戶加工和服腰帶,一門心思把刺繡當職業。她的徒弟,很大一部分是衝著她的名氣來的。

在薛金娣看來,只要有人肯學,她就願意教。七八年間,身邊的學徒換了一批又一批。最長的堅持了半年,最短的只做了一天就離開工作室另謀出路了。

有個和薛金娣同輩的老師傅,也是看多了年輕人的「耐不住性子」,經常對張雪說,做刺繡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女孩都未必能堅持下來,更何況你一個男孩子。

張雪心想,傳承的如果是手藝,早晚會沒人再學。但如果是文化呢?他希望蘇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能走入生活,被更多人嘗試、喜歡,成為生活中每個人都能夠發揮創意的一個部分。

2016 年 6 月,張雪和三個小夥伴成立「彌惟刺繡」工作室。彌惟是英文 MeWe 的諧音,意為「我,我們,一起學蘇繡」。

圖|張雪在刺繡

「就像學插花,學茶道一樣,有的人就是為了體驗一下。」他辦興趣培訓班,把授課改成體驗式教學,帶著一幫孩子做手工,在團扇、手帕、帆布包上繡花。

教成人,張雪每年能教上千個學生。從親手將一根絲線分到精細的四分之一開始,經過穿針引線一步步的製作,春柳與飛鳥躍然呈現於布面。也就一個多小時,每個人都能獲得一副自己的作品。

有人在微博上給他發私信,說想買他的蘇繡作品。他也順應網友之意,開了名為「彌惟刺繡」的淘寶店,各地粉絲的訂單紛至沓來。

真人電影《皮卡丘》上映後,張雪突發奇想,在扇子上繡了一個軟萌的皮卡丘。這把扇子,被雷佳音送給了在電影裡給皮卡丘配音的瑞恩·雷諾茲。

傳統的刺繡運用的領域就是日用的服飾——棉被,包括荷包、扇子這些東西。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

張雪又嘗試了把蘇繡元素運用到奢侈品手錶和耳機的外觀設計當中,效果自然是極為驚豔。

還有一次,清華大學一位設計師要訂做一個雙面繡屏風。圖紙來回幾十次才確定了圖案,但在屏風底座雕刻紋飾圖案上又卡住了。專門做蘇繡木架的舅舅是老木匠,他推薦對方用傳統的牡丹紋、纏枝紋,對方都不滿意,後來把能找的紋飾圖案都給對方發了一遍,還是不行。

實在沒辦法,舅舅想到了張雪,畢竟是年輕人,想法會不一樣。

張雪上網搜索青銅器紋飾,最後選中了鳳鳥紋,並在此基礎上做了點修改,設計成抽象現代的圖案。發過去後,對方一錘定音,同意了。

張雪相信,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點。它有一種包容性,會吸收外來元素,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一種改變,變成一個很新的東西,很新的形式。「傳承,意味著需要作出變化以順應時代。」

這些被張雪稱之為「刺繡的可能性實驗」確實成功了。

和母親做的重工刺繡不一樣,那些小而美的跨界刺繡產品製作起來不那麼複雜,但是充滿了設計感和文化內涵,迅速被當下的年輕人喜愛起來。

站在時代的風口,這個姑蘇繡郎正在尋找蘇繡更多的可能性。

這些日子,張雪帶著他的創新蘇繡,赴杭州參加淘寶造物節。耳飾、頭飾、手帕、BJD服飾……一針一線之間穿梭的,是傳統和潮流的靈感碰撞,更是千年國粹的藝術之美。

圖|張雪在造物節現場展示繡藝

在鎮湖的街坊鄰居眼裡,張雪算是又風光了一把。

自從目睹張雪的走紅後,當初那個愛說風涼話的老師傅,沒多久便把在外打工的女兒叫了回來學刺繡。鎮上的其他人,也跟著讓在外工作的子女回到鎮湖做刺繡。

「大概是看到,一些坑我都已經替他們走過一遍了吧?」張雪笑笑。有時候,他騎著自行車,還能看到幾個外來的男學徒坐在那一針一線地認真練習。

他心頭一熱,百感交集。

*圖片來源:萬能快遞公司

- END -

作者鄭婷,媒體人

相關焦點

  • 前媒體人轉行做淘寶年收入上百萬元
    此後三年,靠第一批淘金者的提攜,源源不斷的淘寶者湧入犀牛角村。2011年左右,第二批淘寶者來了,淘寶生意的更新換代是迅速的,主要體現在銷售理念上,誰跟不上時代,誰自然會被淘汰。在這種情況下,楊奎、林豐等一批「新生代」脫穎而出。然而,無論是犀牛角村還是整個大環境,電商越來越多,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
  • 馬雲:公司做大靠男人,做好靠女人,做妙要靠男女一起
    一開始創業時你眼睛盯的是自己的生意,但生意開始好起來、走順以後,你的眼睛要盯上自己的人,你要認認真真培養自己的人。我覺得做任何企業,人是關鍵。以前是「斷事用人」,你自己決定事,用他去幹;未來是「用人斷事」,請他幫你判斷事情怎麼做。醫療、生物的東西我們不可能都懂,但是我們找到比我們懂的人,我們訓練他們,所謂良將如潮,所以要訓練人。
  • 看淘寶小店主如何做海外生意
    看淘寶小店主如何做海外生意 2015年01月20日 00:57作者:馬承平編輯:馬承平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相信各位親周圍也有不少朋友就是淘寶店主,或許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對於網店店主這種新興職業一定不陌生,看到題目就知道筆者要和大家聊一聊有關淘寶開店的那些事,只不過這次更想多說些有關小店主如何跨進海外市場做海外生意的門道。
  • 5小時做1個寶貝,4年賣到4皇冠,曾經一個人的淘寶店做了什麼?
    基於純手工、原創的產品設計理念,王丹青從刺繡這門手藝出發,開發了諸如項鍊、胸針、福袋、香囊等時尚飾物,頗受消費者青睞。從小眾的手工產品出發,力求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美學的融合,「小眾產品大眾化」的「王的手創」讓王丹青完成了愛好變生意的夢想,但這背後透露的又是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 自製刺繡艾草香囊,刺繡新手的大膽嘗試
    記得喜歡刺繡是在有一次去雲南旅遊時帶回一些薰衣草乾花,好香,就想著做些小香囊放在衣櫃裡,但是家中沒有可以用的布,就上淘寶買了,買了零布又要針線又要剪刀,又要水消筆又要尺子,看到別人的香囊有繡花,又買繡線繡棚等等,又要圖樣又要教程,想著要繡一個美麗的香囊就得先學習練習,等到我覺得可以先做一個香囊試試看時
  • 淘寶賣家如何在lazada 上做跨境生意?
    打開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的首頁,赫然醒目的呈現著淘寶橘黃色的標誌,對於大多數馬拉西亞以及新加坡的本地居民而言,在Lazada的淘寶精選頁面上購買來自中國的商品已不足為奇了。 據天貓海外Taobao Collection 項目負責人冬苓介紹,「天貓出海」計劃共分為兩部分:其一,是以手機淘寶服務全球近1億人的華人市場;其二,則是針對當地消費者,天貓出海選擇把淘寶商品接入到成熟的本土電商平臺為其提供跨境購買的服務。
  • 指尖上開「商店」朋友圈裡做「生意」
    奶粉、保健品、面膜、化妝品、服裝……微信購物越來越常見,專職或兼職的「微商」也越來越多,他們在微信上開起了「微店」,通過朋友圈做起了生意。  將店鋪開在朋友圈  近年來,90後年輕人成為登記結婚的主力軍,在自己的婚禮上,他們希望加入更多原創、個性的元素,因此,市民張婷將婚禮甜品定製作為自己的事業,並將店鋪開在微信朋友圈裡。
  • 做一張在紙上刺繡的書籤
    現在提倡無紙化辦公,所有的文件都要在電腦上閱讀處理,一天下來眼睛真是酸爽,回到家再看手機恐怕有一天眼睛會瞎的,而且在手機上閱讀總是那些快餐文化,不能沉下心來思考,不如讀紙質書有感覺。在忙碌不能沉下心讀書的時候,我總盼望著能過上肆意閱讀的日子,比如在冬日午後,窗明几淨,陽光斜照,我坐在窗邊的搖椅上,一杯清茶,一本好書,若隱若現的音樂,就可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喜歡紙質書的我也喜歡做一些與書有關的手作,尤其是書籤。家中剛好有許多卡紙,今天就來做一款在紙上刺繡的書籤。在紙上刺繡不比在布上刺繡,選取的圖案要簡單,線條要少。先將卡紙裁成合適的尺寸。
  • 做了十幾年生意,虧了十幾年,卻還執著做生意的人是怎麼想的?
    我一個來訪者的父親,做生意已經虧了20年,債臺高築,女兒勸他別做了,好好去找一份工作還債,他也是這樣回應:「我都50歲了,不可能再給別人打工了。靠打工欠債,要打到什麼時候?」現在網絡上有個流行語叫:「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個梗來自南寧的小偷周立齊,他因盜竊、搶劫電動車,數罪併罰,鋃鐺入獄。
  • 誰說創業靠背景?淘寶打敗ebay,馬雲的背景卻遠遠不如ebay創始人
    淘寶誕生以前,eBay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個人和企業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在線交易市場,eBay在全球已擁有近2億註冊用戶,但是自從淘寶誕生以後,ebay的「霸主地位」就消失了。有人說要想創業幹大事還是需要一定的背景,其實說這樣的話的人是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 淘寶二次創業高峰來了,他們為什麼成為黑馬?
    他們中,除了自帶話題流量的紅人賣家和達人賣家,還有把實體生意搬上淘寶的中年大叔,有把姥爺手藝賣出國門的非遺傳人,有「搶」父母生意的「廠二代」,有帶同村人做淘寶的「茶二代」……他們代表著淘寶這片創業沃土的全新生機。有商家在堅韌不拔之後迎來爆發,也有商家一開店就爆發力驚人。去年7月開淘寶店的紅人郭九九,靠著教人穿搭,每月成交額已超千萬。
  • 淘寶上的補丁師:開店7年補數萬件舊衣 年入百萬
    這是一條價值近7000元的Gucci刺繡牛仔褲。她在北京工作兩年,是一家時尚雜誌的小編。為了買下這條牛仔褲,她背著同事偷偷吃了大半年的泡麵。這條牛仔褲也為她帶來過巨大的榮耀:在朋友圈裡,這條褲子曾經引來500多個店贊。 3天後,在朋友的推薦下,李莎在淘寶上慕名找了一個「修補師」補襠。收到補好的褲子後,李莎說:「沒有補丁,沒有針腳,簡直就是『天衣無縫』。」
  • 記者走訪:貼膜生意變差 靠手機貼膜致富成傳說
    調查中,晚報記者經朋友介紹,加入了一個貼膜專業群,這裡聚集了全國各地靠手機貼膜維生的「手藝人」,從深圳到新疆,幾乎囊括全國。據群裡的貼膜「師傅」介紹,現在貼膜生意普遍都不好做,幾年前一塊手機膜進價最多一塊錢,賣給顧客20~30元,可收穫幾十倍的利潤,曾經也出現過月入上萬的輝煌。隨著網際網路的影響,貼膜行業依靠低進價高賣價的暴利時代已逐漸消亡。
  • 賣晚安、造飛行器、代掃墓:20萬淘寶造物者的平行宇宙
    下雨的時候,會有扎辮子的男人拿著皮尺測量樹林裡的所有東西,以為自己的設計尋找靈感。 隱士村居住的,大都是做設計的人,用特製的染布設計衣服,或者用木頭做出小工具,兩三個人開個淘寶店,賺得不多,能養活自己,重要的是,自在與理想都寄托在裡頭。
  • 如今開淘寶店真的那麼難做起來嗎?
    淘寶的每一次技術升級,都讓一批靠作弊賺流量的人無情被淘汰到了今天,淘寶的流量分發機制已經逐漸趨於完善,規則的不斷優化逼得所有商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店鋪運營上,回歸產品、回歸用戶,只要你的產品好、你對客戶好,淘寶就給你資源、給你流量
  • 淘寶為啥不是做電商的?這條年度盤點,看了就懂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說,1萬個人做電商是一個生意,幾千萬人做電商,就是一個社會生態。這其中的價值不僅僅是商業價值那麼簡單,他更在悄無聲息的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也讓我們看待電商的角度和高度有了全新的變化,也希望能夠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去看待這個行業,積極的調整自身的心態和做法,以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 浙江老闆做餐飲,生意不好閉店「思過」,靠一個菜名「搞定」顧客
    新店開業一般都會選這做一個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主動進店消費,很多老闆為了打響新店的名氣,一般都會選擇做一些常見的抽獎、打折、滿減,等等之類的活動,放在10年之前,這種方式或許行得通,但是在當下,如果還是複製粘貼以前的內容,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 為何現在做淘寶的越來越少了,教淘寶的卻越來越多了
    很多淘寶大師和淘寶講師說現在正是做淘寶的好時候,那麼現在到底真的是做淘寶的好時候還是所謂的大師請你入坑呢?2014年淘寶對外號稱800萬淘寶賣家,如今賣家具體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能從生意參謀訂購數據來我們大約能知道淘寶如今賣家總數以及盈利賣家的數量。
  • 《荒野之息》和淘寶上畸形的amiibo自製卡生意
    amiibo有玩具,也有卡片  這次要說的amiibo自製卡,就是一個從各種層面來說都會出現的必然產物,也是淘寶上又一個特有的「灰色生意」。  amiibo帶來的「盜版生意」  現在在淘寶上以「amiibo」為關鍵字進行搜索,你就能馬上找到一大批販售自製卡的店鋪,主推的基本以《荒野之息》和《馬裡奧賽車8》為主,套卡價格基本都在40-60元左右,當然這個價格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據說在初期,這種套卡價格一度高達70-80元。
  • 冬季新款刺繡針織衫,男人搭配大衣帥爆了
    冬季刺繡男士半高領毛衣冬裝線衣毛衣非常的帥氣喲,你還在等什麼,搭配長款毛呢外套簡直帥到爆表呢,趕緊收藏起來吧。冬季刺繡男士半高領毛衣冬裝線衣冬季刺繡男士半高領毛衣冬裝線衣,修身版型剪裁,走線工整,纖維捲曲面高,保暖性好。另有加絨款,零下也不怕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