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詩,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詩嗎?

2020-12-12 歷史的傾聽者

端午節最開始是吳越先民拜祭龍祖的日子,後世因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於這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感念屈原的忠誠,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端午節的節日。其中也有說那個人是伍子胥,曹娥的,端午節與春節,清明中秋並稱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值得一提的是端午節是我國第一個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它對我們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有很多,各地區也有差異。說到我國「風俗習慣」吟詩作對怕是少不了,歷代文人墨客眾多,大到國家,小到販夫走卒,我們都可以在詩詞中找到相關記錄,詩人作為時代發展的觸鬚,也許看似無病呻吟的記錄,卻是推動後世進步的思想啟蒙運動。

屈原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知何必曾相識」,屈原忠而受謗,含冤而死,文天祥則眼睜睜看著南宋滅亡,自己成為俘虜而束手無策,他在《端午即事》中寫道「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支艾」,他似乎在向愛美的屈原討一支艾草,希望可以祛除世間的汙穢奸佞。端午節這天正是五月五日,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又跟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叫重午節。至於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插艾草,

民間最普遍的說法是當年的「走黃巢」,中原地方官員為了在城破後防止當地人參加黃巢,散布謠言說不走的人都會被黃巢殺頭,有一個婦女帶了兩個孩子出逃,她為了忠於他人託付,抱著別人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走路,這樣的忠義之人感動了黃巢將領,黃巢將領告訴她不用出逃,只需要在家門口插艾草表明自己是忠義之人,就不會有事。

因此後人都會在端午節這天在家門口插艾草除去汙穢,紀念屈原。

菖蒲和艾草

張耒《和端午》中寫道:「國亡身隕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邊貢《午日觀競渡》「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趙蕾《端午三首》「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這幾位詩人從不同角度來寫自己對屈原忠而受謗的憤慨,以此表明自己的忠心,跟借物喻志有異曲同工之妙。

屈原

相比於前面詩人在端午節的傷感,也有一些詩人也會參加端午節的風俗,也會把他們記錄下來「發朋友圈」哦。

陸遊《乙卯重五詩》「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遊簡單明了記錄自己在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人包的粽子的形狀,還有自己頭上插艾草。儘管我們全國過同一個端午節,但是每個地方文化也是有所差異的,就粽子形狀來說,有兩頭的,也有三角的等等,在材料方面有「南鹹北甜」的說法。其實對於粽子我們並沒有規定必須要怎樣,最初楚國百姓跑去尼羅河哀悼屈原,為了讓他的屍體不被河裡的魚吃掉,人們往河裡仍食物,希望可以餵飽它們,讓它們吃飽離開。後來演變成了今天的粽子,飲水思源,端午節的吃粽子會讓我們想起那個為國為民的忠義之人。

最後是盧肇的《競渡詩/及第後江寧競渡表州刺史成應元》「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詩中所說的划龍舟是我們端午節濃墨重彩的一項節目。每一槳下去都是對奸佞的控述,每一次前進都是對忠義的嚮往。每個中國人都渴望把奸佞不公遠遠拋棄,把屈原帶回來好好聽他的話。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奸臣當道,忠而受謗。當世人都沉醉,清醒的人反而成了罪人。屈原生時不能讓人相信,只能以死來喚醒喝醉的人。

相關焦點

  • 2018年端午節即將來臨 你知道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哪些嗎?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推薦閱讀:2018年端午節放假時間出爐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嗎?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
  • 有關端午節古詩詞有哪些?端午詩詞大全簡單四句
    距離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到來,還剩下不到一天的時間。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從很早開始慶祝端午節。歷史上,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關於「端午節」的墨寶。那麼,有關端午節的詩句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杜甫一個人過端午節,還寫下了一首趣詩,表達出了一種美好的願望
    杜甫在現實生活中是處處不如意,一輩子沒有過幾天安穩的日子,始終是在各地漂著,這一時期他內心是很憂愁,而在這首詩中,他又是寫得很有趣,把皇宮中人們如何過端午節的情形描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杜甫寫皇宮裡的事情,無非也是希望自己可以被人賞識,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假期了那麼廣西人在端午節都會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以往提起端午我們的記憶就是吃涼粽、賽龍舟其實廣西端午特色民俗和活動還有很多,快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
  • 端午節素材底圖海報欣賞
    第一課時    對端午節民間傳統文化淵源的認識【課前準備】教師:懸鐘植像;掛艾葉莒蒲;賽龍舟;飲雄黃酒;吃棕子;佩香袋等有關端午節起源的資料 (實物、圖片或課件)。學生:學生自己收集端午節的相關資料、實物、圖片。
  • 端午節又叫什麼節日 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六月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這個月沒有什麼節日,只有一個端午節。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主要有食粽、賽龍舟、掛艾草、放風箏等習俗。大家不知道的是,由於端午節歷史悠久,有著很多不同的叫法。那麼,端午節又叫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拗口?因為21世紀,有三次端午節出現的比較晚,一是2001年,二是2020年,三是2058年. 2001年的端午節,是6月25   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 端午節吊屈原,讀陸丹墀先生詩
    2014年8月,我在高廟避暑與陸丹墀先生相識,後來偶有詩詞唱和。陸丹墀先生今年已90高齡,雖身體大不如前,但仍時有詩詞創作,實在令人欽佩。今天是端午節,我將陸丹墀先生給我的他的舊作《端午節吊屈原》詩3首獻出來,通過《僰俗》與讀者朋友們分享。詩用韻有突破,未避重字,但瑕不掩瑜。希望大家喜歡!
  • 「我們的節日」市教育體育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安寧市教育體育系統開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豐富節日文化內涵,展現傳統節日新氣象,培育和增強廣大市民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傳統美德,從6月22日開始,安寧市教育體育系統各基層學校紛紛舉辦了「2020年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安寧市14600多兒童在各校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共迎端午節的到來。安寧市昆鋼第一小學的師生結合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開展「濃情端午進社區,志願服務促文明」端午節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
  • 寶雞重大節日傳統文化進校園 每個節都有主題活動
    節日要求  清明節:文明祭掃  端午節:愛心慰問  七夕節:紅色誦讀  中秋節:賞月吟誦  「小手拉大手」摒棄陋習  以今年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及明年春節、元宵節為重點,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此次寶雞市教育局充分運用傳統節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誦讀經典,「詩」話端陽!煙臺將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詩會」
    6月2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鬱的端午傳統節日氛圍,為建設「書香菸臺」、創建全國第六屆文明城市增添助力,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於6月25日端午節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詩會」活動,以線上、線下形式邀請廣大市民遊客「詩」話端陽。
  • 傳統節日尋文化 楓樹山大橋小學開展端午節主題實踐活動
    為了了解古人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同學們從詩詞入手,他們從《詩經》的「彼澤之坡,有蒲與荷」到宋詞的「菖蒲角黍家家節」。詩詞彙環節,小組成員信心滿滿的教大家誦讀端午詩詞,同學們琅琅的誦讀聲給這個端午節增添了濃濃的書香氣息。
  • DNAer端午節節日海報有獎徵集!
    端午節怎麼過?普通青年:當然是吃吃吃!文藝青年:當然是參加DNAer的節日海報設計啦!要知道端午節可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所以咱們端午節是不是也要過得有文藝範兒?來來來,DNAer端午節節日海報有獎徵集了解一下!
  • 北京小學端午節作文:端午節
    北京小學端午節作文: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
  •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啥時候定下來的,都有哪些民間習俗呢?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等,節期是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祀龍祖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
  • 端午節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真的了解嗎?
    這是唐玄宗李隆基寫的一首《端午》,這首詩通過對端午的描寫,包含了他對朝臣的忠貞不屈,君臣一體,造就大唐盛世的期許。雖然端午節的習俗古已有之,但端午一詞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晉《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也被稱為初五。因中國各地習俗不同,各個傳統節日在叫法上也略有不同。
  • 你知道端午節用英文怎麼表達嗎?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等,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的節期。端午節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可是與端午節相關的英文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英文該怎麼表達吧!賽龍舟是端午節主要習俗之一。在中國很多地區,尤其是南方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 你知道端午節有多少種不同的叫法及其由來嗎?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除中國外,世界上還有其它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你知道端午節有多少種不同叫法嗎?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