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嘴就是身上的風水,這些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2020-12-15 妙音聞聲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口為禍福之門,說話時一定要經一番考慮在說,孔子當年教學,第一條是「德行」,第二條就是「言語」,由此可知言語很重要,古人對言語這樣的重視,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從古到今,都由很多人,說話不知收斂,最後釀成大禍,連後悔改過的機會都沒有,很是可悲,所以人生一定要謹言慎行,管好自己的嘴,守好自己本身具有的無量福德,別讓福報從口中漏掉。

亂講話有什麼不好呢?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要輕易去評價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這有可能,會讓自己付出生命的代價,去償還自己犯下的錯誤。非常令人深思的一句話,現在有些人對佛法一知半解,就肆意誹謗,果報深重。

《十善業道經》云:善護口業的人,能得到八種利益,第一、言語如理如法,第二、出言成則、聽者受益,第三、說話符合真相,第四、言辭美妙。第五、言語溫和自然,令人歡喜,第六、心地真誠,第七、言詞正確,第八、語言出口自然和善。

能夠善護口業的人,所獲得的的利益確實如此,很多學佛同修,在生活中應該會有所領悟。所以無論你是否學佛,都應有一個正確的觀點,信佛佛在,不信佛佛也不怪。萬萬不可謗佛、謗法、謗僧,犯誹謗三寶的這種的罪過,因果十分嚴重,縱使佛菩薩大慈大悲不會與眾生計較,那些龍天護法可不會袖手旁觀。

《無量壽經》云:「善護口業,不言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儀規;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佛法的神聖是不榮侵犯的,人人都有佛性,可以不信佛,但不能妄言說佛不好的話,聽到別人非議,有能力就應制止,沒那個能力,應當遠離,莫造因果惡業。

無論有心還是無心,無論你是否學佛,這些誹謗三寶的話,切記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一旦造下口業的惡因,果報深重,造業容易懺悔難,自己的惡言不一定能傷害到別人,但肯定會傷害到自己,因果定律,絲毫不差,天道有輪迴,因果饒過誰。

人生在世,無論貧窮富有,都不能講人是非,管好自己的嘴,就能修得無上福慧。自己的嘴就是身上的風水,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想要人生吉祥安康,就應謹記一句話: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貪愛「色慾」的人,災禍隨時會降臨

命苦福薄的人,有3種行為,改正後,福報無量

相關焦點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古人講的,言由心生。如果一個人嘴巴一直講不好的話,說人是非,以及一些詛咒的話,在佛教中成這樣的行為為「口業」。這樣子非常折損福報,而且因果嚴重。容易犯口業的人,命運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在沒有遇到老僧之前,我也相信因果,我也知道殺生、偷盜、邪淫,會損耗福報,影響運勢,但我卻不知道,對命運影響最大的,竟然是說話。老僧對我說,「人造十惡會招來惡果。」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
  • 佛教:因果不饒人,生活中有3件事,不要亂說
    所以人這輩子,在有限的生命裡,一定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若能給自己的靈魂創造無限的價值,也不白來一場。佛教講,得人身不易,有個比喻說,六道眾生得人身者,如大海中盲龜浮木。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我們不是因為偶然才來到這個世界的,而是為了美好的夢想而來,為了繼續偉大而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創造,佛教講,種善因得善果,因緣果報,真實不虛。
  • 如果你真的信佛,這3種話請勿去說,因果不饒人!
    一個人的福禍,其實從一個人的嘴中就能知曉。若一個人喜歡說一些傷害他人,引導他人作惡的話,那麼他的惡果和災禍,自然比別人多。為何呢?因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災禍最簡單,最直白的來源之一,其實就是因為「口無遮攔」而導致。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敗其實也跟自己的嘴密不可分。所以古人時常說「三思而行。」為何呢?因為不能三思而行,往往就容易惹出麻煩,引來災禍。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不管你信不信佛,這4種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饒人
    語言是一把能幫人也能害人的雙刃劍,無論有心無心,用語言去造謠、搬弄是非傷害別人,都是在造惡業——有時候莫名被別人刁難、排擠,這種時候就要去思考是否曾經說錯了什麼話招來別人記恨。佛教中把語言造成的不好結果稱之為「口業」,佛說:「口業令道場不得清淨,是非不斷」。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
  • 因果不饒人,這2類靈氣動物,不要傷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自古以來,對於生命以及因果方面的話題都是爭論不休,儒釋道三家文化,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了人生的吉兇禍福。向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教的《十善業道經》,每部經典歸根結底都是勸人向善,語言雖簡練,卻包含著人生的大智慧。
  • 佛教:這十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
    佛教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在佛教的十大戒律當中,有四條戒律都是用來約束我們這張嘴的,因為我們的嘴,總是不斷的造業,我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是一個因果報應。這10種話不要亂說了,因為每一句話都會帶來一個結果,說這10種話,損福最嚴重,而且還容易招來更大的災禍。第一、經常喜歡說髒話罵人,這種人容易痰多口臭,還會埋下種種禍根。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佛說: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最關鍵的是要改變自身的因果,種善因、積善德,自然會有善報。這世上沒有任何人無辜,也根本沒有什麼委屈,一切皆是因果。每一個你當下遭的罪,都映現了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每一個你當下受享的福,都是自己曾經積德行善的善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世上最厲害的預言叫「因果」,最厲害的風水是德行。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自己的因果。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教常說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即因果,因緣果報即因果緣法,世間一切事物皆因緣聚散而生滅變幻,成住壞空皆不離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的命運如何全在於自己,你種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報。
  • 因果不饒人,別去評價別人,修好自己的福
    說話是人的能力,不說話是人的智慧,會說話是人的覺悟。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毛病,總喜歡評價別人,對別人做的某件事去下定義,雖說有些話無傷大雅,但這都是不好的習氣,也很容易給自己感召不善的果報。評價別人,如果不懂得適可而止,慢慢的就會演變為講人是非。
  • 「惡語傷人六月寒」,這3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這三個業力與我們的命運有很大的聯繫,而在三業排在首位的就是口業。口業是門修行,是積德、積福的根基。英國詩人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一個人的嘴,也暴露著一個人的修養」。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要想自己的福報越深,就要多積口德,這三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一個人若守不住自己的嘴,也必然守不住人生的福氣。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口業重的人,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貌的不端莊,就是相貌粗鄙,使人難以親近,和邪淫的果報一致。
  • 做人,請儘量改掉這4大惡欲,因果不饒人
    有人比較宿命,認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萬般皆是因果,因果不饒人」。萬事都是有因緣的、有緣起的,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別人福報大,那是人家自己曾經修的善業;自己福報淺,抱怨沒有用,命苦就多積德、福薄就多修善。「萬般皆苦、只可自渡」。
  • 佛教:這四種話,不要再說了,因果報應很重
    人和人很重要的溝通方式就是語言交流。一個層次高的人很懂說話,認為說話是一門藝術,恰到好處的表達可以在人際交往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收到的效果自然就是人脈和暢、處事順遂,人生也可謂春風得意。佛教認為,口是患苦之門。老話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指人暗地裡行持好事,持戒修善,而不欲為人所知,沒有功利心。世人皆習慣向外境去尋找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好風水,殊不知最厲害的風水就在我們自己身上。好的德行、好的念頭,造就好的風水,成就吉祥的人生。「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
  •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說這些話!
    管住嘴,少出錯,學會不說,學會沉默,沉默是金,寡言少錯,別人對錯,無權評說,做好自己,積善成德。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說這些話:1.不要評價別人的好壞,因為他們並不影響你吃飯。2.不要評價別人的德行,因為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3.不要評價別人的家庭,因為那和你沒有一點關係。4.不要評價別人的學問,因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