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關於「浮力」這部分內容的考查形式有很多種,所佔分值是中考物理分值最高的知識點之一!由於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都會考查浮力!而且既可以多過程、多知識點考查,也可以單過程、單個知識點考查,還可以結合前面的運動學、力學、壓強以及後面的滑輪、槓桿、功、功率等進行綜合性考查,因而其考查的方式和題型千變萬化,是中考物理變化類型最多也最重點內容之一!所以,「浮力」這一知識點必須高度重視!
首先,有關浮力的基本知識點要深刻理解並且牢牢記住!
浮力的基本知識點主要有兩個: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1.一定注意有兩個思路判斷物體的上浮和下沉,一個思路是從「力的角度」,即看浮力和重力誰大誰小,另一個思路是從「密度的角度」,即看和「液體密度」和「物體密度」誰大誰小!
2.還要注意,上浮的最終狀態是「漂浮」,下沉的最終狀態是「沉底」!「漂浮」時浮力等於重力,「沉底」時,物體對底部有壓力,所受浮力小於重力!
3.注意物體處於「懸浮」時和「漂浮」時,浮力都等於重力,但是液體密度卻並不都等於物體密度!
二、求浮力的四種方法!
即「稱重法」,「壓力差法」,「原理法」,「平衡法」!注意各種公式的適用條件!何時選擇什麼公式是做浮力題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記住一點:遇到各種浮力題,不會做時,就畫受力分析圖!
特別注意下面這種陷阱題!這種陷阱題已經讓無數學生吃虧了!
先來看一看這種陷阱題吧:
上面這道題,很多中學生想當然的認為物體靜止後會浸沒在液面之下,然後直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求浮力,其中出現一個最嚴重的錯誤是,直接在此公式中代入了物體的體積!
但是,本題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物體靜止後真的會浸沒在液面之下麼?會不會漂浮呢?假如漂浮,剛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然後代入物體體積就是錯誤的!錯以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等於物體的體積了!
怎麼判斷物體靜止後的狀態呢?前面已經說了,判斷物體的浮沉有兩個思路,「受力的思路」和「密度的思路」!本題不易從受力的角度來分析。所以嘗試一下能不能用密度思路順利解決!從圖中可以求出物體的密度,結果可以得出,物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物體最終會處於漂浮狀態!也就是說最終物體靜止時其所受到的浮力等於本身重力!
類似,同樣的陷阱題出現在下面這道中考物理題中,中學生朋友們可以嘗試著解決一下!
不過本題的思路應該換成「力的思路」!
中學生朋友們,平時學習物理一定要抓住重難點,對於一些常見的陷阱題,遇到問題能立刻想到方法,遇到陷阱能立刻辨別出陷阱!一旦形成這種良好的思維定勢,此類所謂的難題、陷阱題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