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世紀廣場電視大屏前,人們議論紛紛: 「這麼漂亮個女人,怎麼是個老賴?」 「你看公職人員上了老賴榜,竟然還是個領導!」
我市近日召開2020年第四次誠信「紅黑榜」資訊發布會,184個自然人、96戶嚴重失信納稅人因失信行為被列入「黑名單」,5戶企業被列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筆者發現,近幾年,公職人員甚至領導幹部變身「老賴」的案例並不罕見,各地懲治「老賴」的政策也層出不窮,從中也不難看出,全國各地的誠信建設力度不斷增大。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一部分人明明有能力償還債務,但就是缺失誠信、不守信用、逃廢債務,拒不償還。深受其害的李女士說,她當年給同事王某借了10多萬元,幾年了也不還,上門要了幾次,對方就說沒錢,可他的兒女卻住著豪宅、開著豪車,他本人名下的財產都轉出去了,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現在,李女士準備拿起法律的武器維權了。
現實生活中,一些「老賴」為了規避執行,常常隱匿、轉移財產,或乾脆「遠走高飛」。「老賴」們的惡行,往往會逼得債權人鋌而走險「另闢蹊徑」,甚至不惜藉助社會黑惡勢力暴力追債。這樣一來,往往就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仿佛追債者可恨,被追債者可憐。事實上,沒有欠債哪裡會有討債,沒有惡意賴帳哪會有憤而追債呢?失信賴帳行為不僅嚴重危及社會安全穩定,而且嚴重破壞了社會誠信體系,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導致道德滑坡、價值觀扭曲,司法公信受到質疑,嚴重妨礙了社會和諧穩定。
有人認為,放貸就是為了追求利益,高利潤高風險,就要承擔被賴帳的風險。言下之意,放貸被騙是「活該」,不值得同情。借貸作為一種經濟行為,當然有風險,但這個風險顯然不能包括主觀惡意的失信賴帳。而「老賴」失信賴帳,就是一種背信棄義的主觀惡意行為。還有人事後諸葛亮般地「諄諄教導」苦主們「誰叫你借出去呢,不借不就沒事了嗎?」如此荒謬邏輯令人啞然,就好比說,上街被偷難道罪在上街?居家被盜難道罪在置辦家產?同情弱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情感,但用在主觀不守信的「老賴」身上,則難免有情感泛濫之嫌了。
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國無信則衰。中國歷來是一個崇尚信用、重視誠信的國家,「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的大丈夫比比皆是。「老賴」欠帳不還看似是「錢」的問題,實質上是信用問題,是惡意賴帳者人品淪喪、誠信喪失的惡略行為。
未雨綢繆好過亡羊補牢。畢竟,法律是社會活動的最低準則,訴訟也是公民維權不得已的手段。誰都不想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打了水漂,這就需要在交易之初,債權人對對方的誠信度要有比較客觀的認識,也要對自身能力進行合理評估,不要被高利息所誘惑,這樣糾紛可能就會止於交易之前。
「老賴」賴著不還錢,讓許多債權人感到無可奈何,有的債權人甚至想通過一些特殊方式來解決。其實,「老賴」們並非不知道「欠債還錢」的道理,也不是不懂得失信食言的不道德,只是失信成本太低讓他們覺得值得冒險。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法律解決——申請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老賴,我想對你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很重要,人性的底線更重要。如果拋卻人倫道德底線和良知,只以自身利益為「準繩」,那麼你和禽獸又有什麼差別呢?你們把借錢騙錢當成「本事」,你不是不明白,你賴掉的往往都是你們的親朋好友省吃儉用的一點血汗錢。你們得了利益,卻輸了親情、友情,這真的值得嗎?
老賴,我想對你說:你們這種拋卻底線的耍賴、以無恥作為「通行證」,無所不用其極的賴皮行為,影響的不僅是債權人的基本生活和經營活動,更重要的是對社會誠信體系的扼殺。你們的行為已經惹得人人憤怒生厭,你賴掉的不僅是一筆錢,更是人性的良知,難道你們就不擔心將會四處碰壁,頭破血流嗎?告訴你們,你們的一生將時時受到良心的譴責,你們的生活將永遠遠離陽光。
老賴,我想對你說:構築社會誠信,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是時代的必然趨勢。你已經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貼上了「老賴」的標籤,你不要再心存僥倖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你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告訴你,你的住房可被拍賣,你的帳戶可被查封、凍結,你網購受限,買不了機票、上不了高鐵,車子上不了高速,甚至你的子女不能上私立學校、考大學可能被拒絕錄取,考公務員、軍校、航空院校等連政審都無法通過……如此一來,你的「奮鬥」所為何來?你的人生何談幸福?
老賴,我想對你說:"我都不想說了……"
呼東榮 安娜
作者/來源:榆林新鮮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