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人太難了。
剛剛的消息, 博納影業副總裁、資深電影人黃巍於6月10日凌晨去世,享年52歲。
疫情之下,處於寒冬期的影視業來說異常艱難,一些影視上市公司也苦不堪言,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納影業回A之路還有多遠?
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不幸逝世
享年52歲
博納影業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博納影業副總裁、資深電影人黃巍於6月10日凌晨去世,享年52歲。博納影業表示沉痛哀悼。
據官方介紹,黃巍先生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影院分會副會長,曾任職於星美傳媒集團,任星美影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影星美電影院線公司董事。現任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經聯盟常務理事、商業地產委員會副主席、中購聯商業地產專家委員、亞太不動產學院特約講師、二十一世紀商業地產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銀泰大學特邀講師。
自2009年1月至今任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先生成功籤約、建成並開業了近百家現代多廳影院,擁有深厚的影院投資、建設和管理經驗,擁有15年以上電影院產業從業經驗。
博納影業坎坷回A路
博納影業的前身公司成立於1999年,2003年8月,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0.99億元,法人代表為於冬。
2010年,博納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首家在美上市的影視公司。然而,與同期多數中概股命運相似,博納在美國遭遇「水土不服」,博納影業2015年從納斯達克私有化退市。
2017年5月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2017年10月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博納影業招股說明書,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博納影業擬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計劃發行股票不低於1.22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IPO發行將不涉及老股轉讓。募集金額的主要用途為博納電影項目和博納電影院項目,分別擬投入募集金額分別為60500.00萬元和81961.12萬元,總計14.24億元。若以上述數據計算,其估值在142億元以上。
阿里影業、騰訊、紅杉資本、賽富等機構均化身於博納影業的股東中。
招股書顯示,除於冬外,持股排名前五位的機構分別為:西藏和合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和合投資)、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影業)、信石元影(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信石元影)、寧波興證賽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興證賽富)、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騰訊科技),持股比例分別為9.13%、8.24%、5.89%、5.18%和5.17%。
以上股東多在博納影業的私有化過程中進入。2016年4月,博納影業最終私有化買家包括: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軟銀賽富,以及於冬。馬雲、馬化騰、郭廣昌、沈南鵬、閻焱等組成了一個耀眼的買家團。
2017年5月,萬達電影(原萬達院線)發布公告,其和博納影業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萬達院線斥資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持股比例1.875%。以此計算,博納影業當時的估值達160億元。
綜合在2017年10月招股書中的數據及2017年5月萬達入股時的數據,博納影業估值在140億元至160億元之間。
2019年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 》,在深交所中小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止審查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中,博納的審核狀態顯示為「中止審查」。這則消息使得在2017年9月向證監會提交在深交所上市申請材料的博納再度被廣泛關注。
據媒體報導,從博納的資產評估機構中企華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此前因為中企華牽扯到廣東粵傳媒資產評估項目被立案調查,因此博納項目受到牽連。而現在中企華已經根據證監會的要求對博納的項目出了相應的覆核報告和核查意見回復給博納,已報到會裡繼續審核。
在2018年國內文娛業遭受一定程度重創並在各項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博納能否過會似乎已成為人們判斷影視公司IPO成功容易與否的風向標。
疫情下的影業太難了
疫情之下,影院關停、劇組暫停拍攝、宣傳遇阻,對本就處於寒冬期的影視業來說,2020年異常艱難。
作為受疫情打擊較為嚴重的行業,倒閉、關門成為影視行業這段時間的真實寫照。一組影視行業的數據顯示,2020年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的1.78倍。根據國家電影局此前預測,疫情給電影行業造成的衝擊,或導致全年票房損失超過300億元。
從1月24日開始,全國大部分影院便開始陸續關店,各家影城都處於沒有收入的狀態。「因為沒有影片放映,也就沒有廣告收入。賣品方面,有的在做線上銷售,主要目的是為了清庫存,同時也回流一些現金,但是賣品銷售各大影管之間都在做,效果不是太好,因為影院本身賣品的種類是有限的。」一家影院高管表示。
如今各行業都在有序復工復產,但影院仍遙遙無期。影視上市公司也苦不堪言。根據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萬達電影等4家公司虧損金額均超億元。被寄予厚望的春節檔撤檔,是影視公司一季度業績虧損的主因之一。此前預計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8部春節檔電影,除了《囧媽》轉為線上上映,其餘均選擇撤檔。出品/聯合出品公司涉及光線影業、萬達影視傳媒等公司。
許多劇組亦因為疫情陷入停擺,損失慘重。疫情發生時,博納影業正在籌備新片《冰雪長津湖》,疫情一來全部停拍,1800人的劇組不得不滯留在丹東,當時直接損失就超過1.5億元。
5月8日,國務院曾發布指導意見,指出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
6月5日,據悉,根據國家電影局通知,全國電影院的開業必須執行統一的時間安排。關於國內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進展,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組織片源,製作影片硬碟及密鑰,並適時安排上映檔期。
其中,部分省份將制定影院開業工作導則、經營指導意見等,同時強化政策引導和對電影院的資金扶持。
博納影業曾拍過多部主旋律電影
拍過《中國機長》、《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主旋律電影的博納影業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一定不陌生。
博納影業是國內首批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100億。同年,博納影業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影視企業。
在美國上市期間,博納影業用在美股募集來的9250萬美元,拍了60多部電影,建了30多家影院,累計出品發行的電影作品共取得102.67億元的成績,資產規模增長了近30倍,盈利能力增長近20倍。
圖片來源:博納影業官方微信
博納影業官網資料顯示,自公司成立以來,已經出品發行了20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超過200億元。
近年來,公司投資製作了《紅海行動》、《智取威虎山》、《一代宗師》、《龍門飛甲》、《桃姐》、《激戰》、《掃毒》、《澳門風雲》系列、《竊聽風雲》系列、《十月圍城》、《烈日灼心》、《我是路人甲》、《新娘大作戰》、《湄公河行動》、《三少爺的劍》等多種類型影片,先後在中外各大電影節榮獲了200多個重要獎項。
正在籌拍《中國醫生》:
聚焦鍾南山等「抗疫」群像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博納影業正在籌拍另一部「中國」系列電影——「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
5月27日上午,在廣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電影復工復產專場)上,博納影業宣布在廣州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負責包括《中國醫生》在內3部電影的創作。
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中國醫生》聚焦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生群像,取材廣東援鄂醫療隊的故事,目前正積極創作劇本,計劃年內開拍,在2021年建黨百年時的暑期檔公映。
「疫情期間,博納影業的創作團隊一刻都沒有停下來,深入廣東援鄂醫療隊進行採訪,從武漢解封之日起,我們也進入武漢進行採訪。」提到電影《中國醫生》的籌划過程,於冬說道,「有機會將電影的鏡頭聚焦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這一批醫生群像,我覺得是作為電影人的一份責任。」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除了《中國醫生》,博納影業當天還公布了另外兩個大片項目,分別講述清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綜合自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博納影業官方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