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放眼一望其他教育號主,要麼是英語、語文、數學專業的;要麼手裡掐著一個或幾個活生生的牛蛙,六小強啊,小早陪啊,FCE啊;要麼人在海外,能利用地域優勢放開國際視野;要麼娃已經大了,手裡都是戰鬥經驗,隨便炸幾個,十萬加了。
你說我有啥?!一個才上小班。。。帥氣的兒子?!自卑!太自卑了!!
後來我想通了,我是難得一見的養成系的啊!你看,我陪你們一起雞娃,娃跟你們娃一起長大,碰到好的資源就齊分享,踩過的坑也絕對不藏著掖著。
所以,我就來聊聊,跟分級閱讀碰撞的兩年裡,我踩過的一些坑,你們的很多疑問可能就在我的這些坑裡。
第一坑,貪多。
我很慶幸,在剛開始接觸分級閱讀的時候,還不認識「現在的我」。
很「無知」的選了牛津樹+RAZ當主線,沒想到,挑到兩個王炸。
可你們就沒那麼幸運了,你們認識了「現在的我」,衣櫥裡的包,我掐指一算已經有9個了。
所以,我必須來嚎一句,謹防貪多!
在我研究這九個的過程中,我體會越來越深刻,低級別的,相似度非常高,你挑一個或兩個好好的,持續的讀起來就可以了。
但,要注意搭配。故事系的,比如牛津樹,I can read,圖書館usborne容易勾搭娃的興趣;科普系的(其實是有故事有科普),比如RAZ,海尼曼,大貓,紅火箭,詞彙量更大。一樣一個,最合適。
可是,我不得不跟你們承認,我現在還在貪多的坑裡,沒完全爬出去。
因為到了高級別,故事系的看多了,很難打動我了;但科普系的,太難抗拒了,RAZ很直男但知識面廣,大貓和牛津樹其他分支的科普,真的畫面又好看,內容又精良。
幹嘛要出這麼多好書,真是一聲長嘆!
第二坑,咋讀啊,麻爪!
我家是從繪本轉的分級,在正式讀分級前,差不多讀了一年的繪本。
所以,剛打開分級的時候,我超級水土不服。因為不管哪個分級,1級別的字都很少,跟生動活潑的繪本沒法比。
如果你也有跟我相似的狀態,我必須告訴你:堅持下去!等級別升上來,你會真!香!的!
既然字這麼少,怎麼讀呢,這個我也很糾結過。
我精讀,我拓展,那時候安德魯才2歲多,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感覺精讀了個寂寞。
就這麼幹巴巴的讀?一本書1分鐘講完了?這麼貴的書,一分鐘?!又有點不甘心。
如果你還是有跟我相似的狀態,我又要告訴你了:關於怎麼讀,沒有正確答案,要跟隨娃的狀態隨時轉變。
比如安德魯,2歲多的時候,專注力時間比較短,我精讀他也沒反饋,浪費我感情,那我就照本宣科,他聽,我就讀,那段時間我也很少翻譯。一是為了養成閱讀習慣,二是為了增加英語輸入。
到了現在4歲多,我們為了自讀回頭來擼低級別,狀態完全不一樣了,他自己就會挖掘圖內細節,聯繫生活實際,提出好奇寶寶的各種問題,在這種狀態下,我就會順著他的思路去拓展,用中文給他解釋詞彙,引導他用英文回答問題。
有時候,拽著娃走,太累了,不妨轉換一下思路,讓娃拽著你走,根據娃的狀態去改變自己的方法,效果會更好。
第三坑,被「刷」迷了心竅。
我現在真是煩死「刷」這個字了,把分級閱讀的美感都破壞了。
我還算是一個比較理智的人,但人在浪潮中,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有段時間,就很執著的想趕進度。
但回頭來看,效果真的不好,囫圇吞棗,娃吸收的很差。主要表現在,讀的時候,開始東張西望,聽的時候,也毫無反應,大概率是聽不懂了。
現在已經深刻反省過了,節奏慢下來,該回頭就回頭,一步一個腳印,尤其是開始自讀之後,要時刻深呼吸,否則母子關係岌岌可危。
但我還是要多說一句,有些仙女可能也太淡定了點,低級別的,一本書讀個幾十遍,真沒必要啊,好風景都在後面,得給自己留點時間!
第四坑,信了自然拼讀的邪
在學自然拼讀之前,我真的以為自然拼讀就是救世主。
輸入夠多了,一學自然拼讀,娃咔咔咔就能讀了,老母我從此走上了解放的康莊大道。
但事實真的有點骨感。
我聽過有些仙女說,她的娃,特別喜歡拼讀,沒事幹,自己拿著書就在那拼。
但顯然,安德魯不屬於這種類型。他更喜歡看圖,從圖中發現問題,陷入自己思考的小世界,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拼,他覺得太累了。
開始,我很憤怒,怎麼可以這麼懶惰!你都會的,拼一下會怎樣!
現在,我平靜了,我發現他讀的時候,順暢的部分,是他已經在視覺上記住了這個詞。
所以,我現在正嘗試改變方法,讓他在視覺上記住更多的詞,就像認字一樣,拼讀作為輔助。
等我嘗試好了,再來跟大家匯報。
經過這麼多坑,我也有了一些感觸。
第一,分級確實是個好東西。越往高級別走,你越會覺得它的好,因為靠自己,很難選到難度進階這麼科學,內容涉獵這麼豐富的讀物。
千萬別被「刷」這個字,影響了你對分級的判斷和感情。
第二,娃在不同年齡,對分級的反應差異很大,要根據娃自身的情況去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方法。沒有一個方法是絕對能指向成功的,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堅持。
第三,貪多和貪速度,都是我們要克服的東西。時刻謹記,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貪,破壞了娃對閱讀本身的興趣,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