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在分級閱讀上我也踩過不少坑

2020-12-20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放眼一望其他教育號主,要麼是英語、語文、數學專業的;要麼手裡掐著一個或幾個活生生的牛蛙,六小強啊,小早陪啊,FCE啊;要麼人在海外,能利用地域優勢放開國際視野;要麼娃已經大了,手裡都是戰鬥經驗,隨便炸幾個,十萬加了。

你說我有啥?!一個才上小班。。。帥氣的兒子?!自卑!太自卑了!!

後來我想通了,我是難得一見的養成系的啊!你看,我陪你們一起雞娃,娃跟你們娃一起長大,碰到好的資源就齊分享,踩過的坑也絕對不藏著掖著。

所以,我就來聊聊,跟分級閱讀碰撞的兩年裡,我踩過的一些坑,你們的很多疑問可能就在我的這些坑裡。

第一坑,貪多。

我很慶幸,在剛開始接觸分級閱讀的時候,還不認識「現在的我」。

很「無知」的選了牛津樹+RAZ當主線,沒想到,挑到兩個王炸。

可你們就沒那麼幸運了,你們認識了「現在的我」,衣櫥裡的包,我掐指一算已經有9個了。

所以,我必須來嚎一句,謹防貪多!

在我研究這九個的過程中,我體會越來越深刻,低級別的,相似度非常高,你挑一個或兩個好好的,持續的讀起來就可以了。

但,要注意搭配故事系的,比如牛津樹,I can read,圖書館usborne容易勾搭娃的興趣科普系的(其實是有故事有科普),比如RAZ,海尼曼,大貓,紅火箭,詞彙量更大。一樣一個,最合適。

可是,我不得不跟你們承認,我現在還在貪多的坑裡,沒完全爬出去。

因為到了高級別,故事系的看多了,很難打動我了;但科普系的,太難抗拒了,RAZ很直男但知識面廣,大貓和牛津樹其他分支的科普,真的畫面又好看,內容又精良。

幹嘛要出這麼多好書,真是一聲長嘆!

第二坑,咋讀啊,麻爪!

我家是從繪本轉的分級,在正式讀分級前,差不多讀了一年的繪本。

所以,剛打開分級的時候,我超級水土不服。因為不管哪個分級,1級別的字都很少,跟生動活潑的繪本沒法比。

如果你也有跟我相似的狀態,我必須告訴你:堅持下去!等級別升上來,你會真!香!的!

既然字這麼少,怎麼讀呢,這個我也很糾結過。

我精讀,我拓展,那時候安德魯才2歲多,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感覺精讀了個寂寞。

就這麼幹巴巴的讀?一本書1分鐘講完了?這麼貴的書,一分鐘?!又有點不甘心。

如果你還是有跟我相似的狀態,我又要告訴你了:關於怎麼讀,沒有正確答案,要跟隨娃的狀態隨時轉變。

比如安德魯,2歲多的時候,專注力時間比較短,我精讀他也沒反饋,浪費我感情,那我就照本宣科,他聽,我就讀,那段時間我也很少翻譯。一是為了養成閱讀習慣,二是為了增加英語輸入。

到了現在4歲多,我們為了自讀回頭來擼低級別,狀態完全不一樣了,他自己就會挖掘圖內細節,聯繫生活實際,提出好奇寶寶的各種問題,在這種狀態下,我就會順著他的思路去拓展,用中文給他解釋詞彙,引導他用英文回答問題。

有時候,拽著娃走,太累了,不妨轉換一下思路,讓娃拽著你走,根據娃的狀態去改變自己的方法,效果會更好。

第三坑,被「刷」迷了心竅。

我現在真是煩死「刷」這個字了,把分級閱讀的美感都破壞了。

我還算是一個比較理智的人,但人在浪潮中,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有段時間,就很執著的想趕進度。

但回頭來看,效果真的不好,囫圇吞棗,娃吸收的很差。主要表現在,讀的時候,開始東張西望,聽的時候,也毫無反應,大概率是聽不懂了。

現在已經深刻反省過了,節奏慢下來,該回頭就回頭,一步一個腳印,尤其是開始自讀之後,要時刻深呼吸,否則母子關係岌岌可危。

但我還是要多說一句,有些仙女可能也太淡定了點,低級別的,一本書讀個幾十遍,真沒必要啊,好風景都在後面,得給自己留點時間!

第四坑,信了自然拼讀的邪

在學自然拼讀之前,我真的以為自然拼讀就是救世主。

輸入夠多了,一學自然拼讀,娃咔咔咔就能讀了,老母我從此走上了解放的康莊大道。

但事實真的有點骨感。

我聽過有些仙女說,她的娃,特別喜歡拼讀,沒事幹,自己拿著書就在那拼。

但顯然,安德魯不屬於這種類型。他更喜歡看圖,從圖中發現問題,陷入自己思考的小世界,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拼,他覺得太累了。

開始,我很憤怒,怎麼可以這麼懶惰!你都會的,拼一下會怎樣!

現在,我平靜了,我發現他讀的時候,順暢的部分,是他已經在視覺上記住了這個詞。

所以,我現在正嘗試改變方法,讓他在視覺上記住更多的詞,就像認字一樣,拼讀作為輔助。

等我嘗試好了,再來跟大家匯報。

經過這麼多坑,我也有了一些感觸。

第一,分級確實是個好東西。越往高級別走,你越會覺得它的好,因為靠自己,很難選到難度進階這麼科學,內容涉獵這麼豐富的讀物。

千萬別被「刷」這個字,影響了你對分級的判斷和感情。

第二,娃在不同年齡,對分級的反應差異很大,要根據娃自身的情況去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方法。沒有一個方法是絕對能指向成功的,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堅持。

第三,貪多和貪速度,都是我們要克服的東西。時刻謹記,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貪,破壞了娃對閱讀本身的興趣,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相關焦點

  • 七成家長各種踩坑,中文分級閱讀落地為何這麼難……
    熟悉 大手牽小手 的家長都知道,手手君推薦過許多英語的優秀分級讀物。國外很多兒童讀物都能做到分級,既考慮了孩子心智與興趣特點,又在難度遞增上和緩有序,選擇也不少。隨著這些年大語文重要性的逐步提升,反觀中國的兒童讀物,在分級閱讀方面其實可圈可點的書並不多。
  • 親子閱讀過程中我們遇到過的坑踩過的雷
    沒有確切的記錄之前,真的沒有想過,已經帶著七七讀了這麼多的書,雖然現在這點成就,在親子閱讀圈依舊並不算什麼值得宣揚的成績。但是小三年的堅持,家裡的三個書櫃漸漸被我們讀過的書全部填滿,這個量也算是足以讓一個小白母親漸漸變得略有心得,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千難萬難的親子閱讀中遇到過的那些坑,踩過的那些雷..
  • 城媽客觀總結城城英語學習踩過的那些坑,全是血淚教訓(3)
    但是,人往往在欣慰之時就會放鬆了要求,這一放鬆,就導致城城「踩了一個好大的坑」——閱讀大坑。這就是城媽剛開始踩的坑,沒找對閱讀的思路。剛開始閱讀啟蒙,就踩到了廖彩杏這個大坑,她推薦的100多本繪本都是不分級的,雖然針對她的繪本,她編寫了一個學習日程安排,但從這個安排上看,也完全看不出分級的痕跡,有時前面的繪本難度比後面的還大,這個難度不僅僅體現在句子的長短上,還體現在用詞的難度上,很多詞彙連城媽都沒見過。
  • 別踩坑 呱呱閱讀助力兒童英語實現自主閱讀
    如果說英語是一座高樓,那麼兒童英語閱讀就是支撐這座高樓的地基。家長在為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其做好英語閱讀習慣、興趣的培養,幫助他們夯實英語閱讀學習的地基,培養英語自主閱讀能力。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實現英語自主閱讀?
  • 踩過不少坑,衛生間這11個「小東西」最滿意!解決我很多麻煩
    這些年在網上買的家居用品也不少了,好多其實都不實用,踩過不少坑,不過衛生間這11個「小東西」最滿意!解決我很多麻煩,跟大家曬曬!1.玻璃布便宜又好用的東西,回購過好幾次了。手感,材質都很好,吸水性很強,也沒有掉毛,衛生間用的杯水、水龍頭、鏡子玻璃擦得很乾淨。
  • 城媽客觀總結城城英語學習踩過的那些坑,全是血淚教訓(2)
    (其他兩個方面是:閱讀英文分級讀物和看英文原版動畫片,這兩點將在下一期文章為大家詳細解釋,敬請關注!)1、為什麼要讓孩子系統學習?城城在外教機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他的英語思維就變得非常好了,同樣是複述分級讀物中的故事,他的速度就會比我快(可能詞彙和語法的使用沒有我準確),因為我總是先想好漢語應該怎麼說,然後在心裡默默地將想好的漢語翻譯成英語,而城城卻是直接將英語說出來,這一點讓我特別佩服。
  • 年終總結:這一年踩過的坑
    有句古老的諺語:沒有踩過坑的產品經理不是好的產品經理。因此,工作之外,我專注的只有一件事:踩坑。踩坑,是項技術活。有的人踩坑,踩的七歪八扭,深淺不一。這種踩最後就只剩下坑。我呢,稍微踩的好點,踩的坑都圍繞著同一個基點:教育行業的產品經理。這個詞可以分成兩截理解:教育行業、產品經理。
  • 親子閱讀就是給娃讀書?很多家長都踩過這些「坑」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世界那麼大,充滿了未知和神秘:我的屋頂上會不會住著一個神秘朋友「坑」,是我們必須繞開的。過早讓孩子獨立閱讀就像讓不熟練的外語學習者做閱讀理解,孩子需要把大量心理資源用在解碼字詞上,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孩子的閱讀能力來說反而有害。
  • 考研路上踩過的坑,避雷指南
    首先我想申明我不是考研大神也不是學霸,只是單單從我考過研我踩過的坑和我閨蜜踩過的坑想告訴大家,雖然在學習路上不能一味地趕進度但是也不能用以為把基礎打牢再去強化。研究生考試選拔選的就是在有限時間內掌握知識並運用,真的沒有時間讓我們慢慢的學習。
  • 英語系妹子學英語踩過的坑&我學日語的經過
    前面兩節是兩個英語系的朋友回顧自己學英語的路上踩過的坑,第三節是我回憶自己學英語的失敗經歷,以及我考日語N2經過,以及考N2的時候用到的一些學習方法。共計9000字。把自己寫的放在最後,是因為我並不害怕兩個專業人士的珠玉在前,自己這個英語學渣的瓦礫在後:作為學渣,別人依靠天賦無視掉的坑我都踩過,所以踩坑的經驗比較豐富,加上我可以對比學日語相對成功的過程,還是能講出一些心得的。
  • 切身反思:三歲以內孩子建立起閱讀習慣的關鍵,曾經踩過的坑
    大寶女兒3歲前我都沒什麼特別意識去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網上偶遇到合適書就買回來給她翻翻,幸運的是她還都感興趣,並樂意讓我們給她讀。因為白天上班沒時間讀,只有下班後才有時間,洗涮完就拿書一起在床上讀讀玩玩,3歲後無意中就養成了每日睡前親子共讀。
  • 想雞英語不傷娃,踩了無數坑,我找到了最具性價比的方法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我們踩過的坑,以及由此總結出來的高性價比雞娃方法,這些我踩過的坑,大家就別再踩了!後來我試圖想過辦法拿機構門口的玩具店當誘餌,每周去上課可以得到一個小玩具,這個方法又讓皮皮堅持了一段時間,但後來玩具店關門了.後來我老老實實地什麼課也不安排了,就讓他在家讀讀繪本,讀書的過程中他是沉浸其中的,不像要是上了不合適的課,費時費錢,還勞神。
  • 記錄毛豆的英語啟蒙4 |英語啟蒙初期繪本分享及踩過的坑
    以前寫過,英語啟蒙最佳開始時間是剛出生甚至胎教時期,在孩子還啥都不懂的時候,就像給TA聽中文兒歌或唐詩一樣,都是磨耳朵嘛,中英文都需要。所以英文啟蒙第一書,我覺得是sss歌詞本。歌詞本顯然不是給孩子看的,是給寶爸寶媽們學唱兒歌用的,因為我們追求的是有效輸入嘛,對於小寶寶,最好能唱哪摸哪,或者唱啥做啥動作,你懂的哈。
  • 作為新手媽媽我踩過的購物坑
    期待孩子的到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為了讓孩子不受委屈,可能每個待產媽媽都會像我一樣在生產前就為孩子準備我們所認為的必須品,信息的來源可能是網上、專家、甚至是產品的推銷廣告。但往往就是「不能讓孩子受委屈」這一個心理就讓我們踩中了無數的坑。
  • 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有些書的內容不適合孩子「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都想自殺了……」「我並沒有摔到地上,卻墜入了一個絢麗無比的隧道裡。」最近,有網友在《淘氣包馬小跳》《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多篇兒童文學作品中發現了這樣一些片段描寫,其內容包含自殺情節,甚至美化這種行為,發到微博上後,很快引起網友特別是家長們的反感。不少人在網上提出疑問:「這些內容適合孩子讀嗎?」
  • 3歲娃英語啟蒙一周年,我發現的「寶」,踩過的坑 ...
    每天上下班路上1小時對我來說也是極大的浪費,我只好利用這段時間打卡記錄前一天的學習情況、查看英文材料、試聽音頻、查找網盤資源、閱讀牛媽的經驗貼……我發現的「寶」和踩過的「坑」一年前、二胎產假快結束的我無意中看到一篇英語四級都沒有考過的學渣媽媽,如何用3年時間培養出能讀初級章節書、到處參加英語比賽的牛娃,我無比興奮,太像了!
  • 美術生踩過的畫室收費坑,這次我不允許你踩了
    爸媽我的學費準備好了嗎,咱去交學費吧!對於迎接新生活的興奮,往往讓人失去理智。很多人容易踩學費的坑。居心不良的畫室像渣男,讓人盲目。我想告訴他既然踩了不試學,就直接交學費的坑,那麼你就得好好看看合同條款。某些畫室規定在兩個月內是可以退還部分剩餘的學費。想退費就好像會過期的鳳梨罐頭,超出兩個月就會過期。我之前說學畫畫就像談戀愛,早發現畫室不合適,其實就得早離開,是要先試學是一個道理,因為人要學會及時止損。時間太久了你再說你不學了,對於你自己,對於畫室而言都是雙輸的局面。你因此浪費了學畫畫的時間。畫室因此浪費了為你調配的教學資源。
  • Java培訓班那些我踩過的套路和坑
    在我大三暑假那一年,大家考研的在努力學習,找工作的也大多數都有了自己的實習單位,而我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專業課學的不是很好,實際動手能力也不行,要背景也沒背景,就開始了海投簡歷,實際上都是石沉大海了。回去之後下定決心要找和專業有關的,可是人家都要工作經驗,也接到很多家培訓公司的電話,可是我都拒絕掉了,至於我是如何進入某某培訓是因為套路太深:第一:說是招聘,不是培訓說是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所以先上三個月的課,之後公司內部有項目,可以直接進入項目
  • 這些年,我在中文期刊踩過的坑!痛......
    稿件投出去,照樣各種坑! 今天,白白就來總結一下中文期刊投稿過程中的幾個坑,能跨過去就跨過去吧! 一、投了「錯」期刊 中文期刊千千萬,而我竟然不知道哪個期刊才是我論文的「真命天子」。 論文為什麼總被拒?
  • 盤點那些年踩過的母嬰用品的坑!踩坑率高達80%,寶媽含淚分享!
    功課做了無數,坑也踩了無數...說得就是我吧!!!今天決定說說我那些年翻車的母嬰用品,姐妹們記得避雷!別再步我的後塵了!1.新生兒手套為了防止寶寶抓傷自己,媽媽給戴上了手套,然而這樣做只會妨礙寶寶的發育。而且手套的線條容易纏上寶寶的手,豈不是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