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地中海港口城市,亞歷山大

2020-12-12 淳淳說情感

今天要去參觀的是美麗的 地中海 港口城市- 亞歷山大 。 亞歷山大 生於公元前356年,他是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兒子,公元前338年,菲利普率領軍隊徵服了 雅典 人,完成了對 希臘 的控制,不久之後就開始讓兒子熟悉政務,並請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作 亞歷山大 的老師,亞里斯多德教會了 亞歷山大 理想城邦和科學方面的知識,在父親被謀殺後,20歲的 亞歷山大 繼承了王位。成為 希臘 聯邦的首領後, 亞歷山大 到達小亞細亞(今天的 土耳其 ),並在公元前333年的伊蘇斯戰役中打敗了達瑞爾斯三世,徵服 敘利亞 後, 亞歷山大 進入 埃及 ,在公元前332年年末,將波斯人驅逐出 埃及 ,代替達瑞爾斯成為法老。

亞歷山大 大帝作為解放者受到了 埃及 人的熱烈歡迎,他在 孟菲斯 的布塔神殿舉行了加冕儀式,似乎 埃及 人民沒人覺得 亞歷山大 是外國人有何不妥。轉過年來, 亞歷山大 在 尼羅河 三角洲和 地中海 沿岸的交匯處,迅速建立起了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由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亞歷山大 城成為了一個繁榮的商業中心和偉大的文化中心。公元前331年, 亞歷山大 離開 埃及 繼續率軍追擊波斯人,之後便沒有再活著回來,他於公元前323年返回巴比倫,並在同年死於高燒,年僅33歲,在他統治期間,其實幾乎沒有來得及對 埃及 的政治或經濟產生真正的影響,他死後不久,帝國就開始分裂,在 埃及 ,託勒密一世( 亞歷山大 手下的一位將軍)接管政權,並創立了託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年), 亞歷山大 城也在長達275年的時間中,成為託勒密王朝的首都。

從結構上看, 亞歷山大 城具有明顯的 希臘 特色,而不像一個 埃及 城市,在建築師迪艾 諾克 拉特 斯的主持下, 亞歷山大 城建立在一個格狀的地基上,街道通常以直角相交,與自東向西穿過城市的卡諾皮克大道平行或者垂直, 地中海 位於城市的北端,貨物運輸便集中在這裡的港口,南面是馬瑞提斯湖和 尼羅河 ,有許多相互連接的水渠將 淡水 引入城市。在託勒密一世和託勒密二世時期, 亞歷山大 城得到了迅速發展,城市中修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建築,包括著名的 亞歷山大 燈塔 和大圖書館(當年大圖書館藏書約70萬冊,很多當時著名的學者都聚集到這裡進行辯論和交流,公元三世紀時一場大火將所有藏書和圖書館一起焚毀), 埃及 人、 希臘 人、猶太人都來這裡居住,人口超過了50萬。

從 開羅 出發車程需要三個小時,所以還是拍拍街景打發時間吧:

據說當地的有軌電車票價很便宜,但乘坐的人並不多。

到達 亞歷山大 後,先參觀了 龐貝 柱,領票進門後,五隻貓咪列隊歡迎了我們:

龐貝 柱是一根高22米的巨大圓柱,用 亞斯文 花崗巖鑿刻而成,原本是 塞拉 比尤姆神廟的一部分( 塞拉 比尤姆神廟用於敬奉 塞拉 比斯,是 希臘 - 羅馬 時期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公元391年,這座神廟在狄奧多西的命令下被基督教徒摧毀,只有地下的部分被保存下來),在 羅馬 皇帝戴克裡安的命令下矗立在此。

拍幾張借位照玩兒,先把 龐貝 柱推倒:

然後再給扶起來,哈哈:

告別 龐貝 柱,我們繼續乘車在 亞歷山大 城中穿行,拐過一道街,蔚藍的 地中海 忽然出現在眼前,還真有點兒猝不及防,海面如同在 特拉維夫 初見時一樣美麗,岸邊有不少垂釣的人,真想加入他們的行列。

接下來要參觀的是蒙 塔扎 宮皇家花園,它是 埃及 末代國王 法魯 克的行宮,1952年以前一直是皇家消夏避暑的地方,所以也被稱為夏宮。

蒙 塔扎 宮皇家花園坐落在 亞歷山大 城東,佔地155.4公頃,宮殿地勢較高,可以俯瞰幽靜的 地中海 ,四周被椰棗林和花園環繞,建築融合了 佛羅倫斯 與 土耳其 風格,獨具特色。

不少遊客坐在花園裡靜靜地觀潮。

宮殿不遠處有一座小拱橋,地勢也比較高,是觀賞 地中海 的絕佳位置(宮殿不對外開放,要是能站在宮殿上俯瞰 地中海 ,一定更美)。

我們繞著宮殿轉了一圈,一邊走一邊拍照,等回到車上已是正當午時,選了一家海邊的餐廳吃了飯。

午飯吃的是海鮮大餐,有魚有蝦的,可我最愛吃的還是烤大餅,哈哈哈。

特意選了個靠窗的座位,邊吃飯邊賞景。

午飯後要去的是我們這一天最期待的地方-奎貝堡。奎貝堡的前身是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 亞歷山大 燈塔 , 燈塔 由託勒密一世授意建造,一直到託勒密二世時期才得以完工,塔高約134米,可以從50公裡之外看到,是當時僅次於胡夫金字塔的世界第二高建築。

這座宏偉的建築在大約1500多年的時間裡引導著無數船隻安全地駛入 亞歷山大 港,不過在其間一系列地震的影響下,終於在1349年倒塌,並沉入了海底(近些年來,水下考古隊在海岸附近的水域中發現了一些巨大的花崗巖石塊,每個重約50-70噸,據猜測這些石塊可能就是 亞歷山大 燈塔 的一部分)。1480年,當時的 埃及 國王卡特巴為了抵抗外敵侵略,使用 燈塔 遺留下來的石料在 燈塔 的遺址上建造了奎貝堡。

其實自 亞歷山大 建城後,因為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羅馬 、 希臘 、奧斯曼 土耳其 、 法國 、 英國 先後進攻過這座城市,尤其在1882年,英軍的炮火重創了奎貝堡,現在我們依然可見那段烽火歲月在奎貝堡留下的痕跡。

城堡附近遊客不少,也有很多小販兜售各種小商品和紀念品。

在城堡附近的海域裡,曾經發掘到很多託勒密王朝時期的文物,據說 埃及 政府打算建造一個海底博物館,讓遊客可以參觀到埋沒在水下的遺蹟和珍寶。

亞歷山大 城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在託勒密王朝,而說到託勒密王朝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人物- 埃及 艷后克利奧帕特拉。公元前51年,十八歲的克利奧帕特拉繼承了父親託勒密十二世的王位,但根據父親的遺囑,她必須嫁給她最大的弟弟-年僅十歲的託勒密十三世,並和他共同分享王位,於是一場政治鬥爭就在姐弟之間展開了,公元前48年,託勒密十三世將克利奧帕特拉驅趕下了王位。不過沒過多久,克利奧帕特拉就迎來了轉機,當時的 地中海 地區是 羅馬 的天下,但 羅馬 卻在這時出了問題,凱撒、龐培和克拉蘇組成的三人執政模式出現分裂,龐培在法薩盧斯戰役中被凱撒擊敗,逃到 埃及 ,託勒密十三世一方為了得到凱撒的支持,殺死了龐培,但即便如此,他們的計劃還是落空了,克利奧帕特拉用她迷人的魅力徵服了凱撒,凱撒進入 亞歷山大 ,在內戰中打敗了託勒密十三世,在公元前47年幫克利奧帕特拉重新奪回王位,隨後兩人誕下了愛情的結晶-託勒密十五世小凱撒。

公元前46年克利奧帕特拉追隨凱撒來到 羅馬 ,然而在公元前44年凱撒被暗殺,於是克利奧帕特拉重返 埃及 ,任命自己與託勒密十五世共同執政。此時的 羅馬 政權被馬克. 安東 尼和奧克塔維恩(後來的 奧古斯塔 斯大帝)掌握, 安東 尼統治 羅馬 帝國東部,奧克塔維恩統治 羅馬 帝國西部,後來 安東 尼在塔魯蘇斯見到了克利奧帕特拉,馬上就被她迷住了,兩人結了婚並生下一對雙胞胎,而後 安東 尼便把 羅馬 帝國東部的部分地區贈予了克利奧帕特拉。

安東 尼的這些所作所為令奧克塔維恩十分惱火,覺得這是對 羅馬 帝國公然的背叛,於是在公元前31年大舉入侵 埃及 ,並在海戰中擊敗 安東 尼,雖然大勢已去,但克利奧帕特拉並不願意在奧克塔維恩面前低頭,於是她讓劇毒的眼鏡蛇狠狠咬了一口,自殺了,克利奧帕特拉在位期間,她憑藉自己的魅力、聰慧和超強的政治能力維持了 埃及 的獨立(在強大的 羅馬 帝國勢力籠罩下,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而她的死也預示著 埃及 法老帝國的終結。有人說 埃及 艷后先後委身於凱撒大帝和馬克. 安東 尼,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權利的欲望和野心,也有人說她這麼做是為了 埃及 百姓的幸福,不管是哪種說法,其實她本來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這段歷史也被後人寫進了故事,翻拍成了電影。

參觀過後,我們返回 開羅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路上看到一座很漂亮的清真寺,還特意停車下來觀摩了一下,拍照時正巧趕上一輛電車從清真寺前駛過,車門是一直開著的(各種巴士都是如此),乘客可以隨時上下。

在 埃及 一直沒有買到合適的紀念品(做工普遍比較粗糙),紙莎草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首先紙莎草紙就很有 埃及 特色,而且畫工比較精細,內容也都描繪的是 埃及 經典人物、故事,不過價格也不算便宜,幾百到幾千埃鎊不等,我們最後選了三張畫,畫的分別是哈索爾、阿肯納頓和圖坦卡蒙。

相關焦點

  • 地中海沿岸的大都市,埃及的亞歷山大,最美的非洲海港!
    導語:埃及的亞歷山大呢,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個城市,在這裡呢,你一定會感受到這個第二大城市的魅力,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被稱為地中海珍珠大城市,在這裡呢,有許多的美景在等,讓我們一起來這裡欣賞吧。埃及的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當然了,它是位於這地中海這裡的唯一一個港口了,當然在這裡呢,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在這裡呢,你一定會感受到它也是非常美的景色了。而且呢,面臨著地中海在這裡呢,也是有著地中海珍珠的稱號了,在前幾千年以前,壓力山大呢,就決定在這裡的地中海之家,修建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了。
  • 「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公豬之城」多倫多:地處安大略湖西北部,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今天我們把目光從西半球北美洲北部的加拿大,轉向東南方向,橫跨整個大西洋,來到東半球的非洲大陸,來介紹城市系列文章的第四十八篇:「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 「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公豬之城」多倫多:地處安大略湖西北部,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今天我們把目光從西半球北美洲北部的加拿大,轉向東南方向,橫跨整個大西洋,來到東半球的非洲大陸,來介紹城市系列文章的第四十八篇:「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 以一代梟雄命名的城市,曾為世界第一大港口,今成埃及小眾旅遊城市
    因為它看起來非常的多元,在這裡既可以看到古埃及時期留下來的古蹟,也可以看到羅馬希臘等帝國留下來的遺存,當然比起其他城市而言,亞歷山大這座城市看起來也多了幾分時尚,可以說這是一個既復古又傳統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其實當你聽到亞歷山大名字的時候,一定會聯想到那個曾經橫掃亞歐大陸的一代梟雄,的確這座城市曾經就是亞歷山大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的城市。
  • 「曼」步兩千年:「絲路」兩港口東有泉州 西有亞歷山大
    「曼」步兩千年:「絲路」兩港口東有泉州 西有亞歷山大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9月15日08:23 人民網亞歷山大9月15日電 (記者李璐穎)「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當時的「絲路」上東西方各有一個大港口,中國的就是著名的泉州,當時叫做刺桐。而在西方就是亞歷山大港。」
  • 遊記:義大利最美麗的港口
    那不勒斯又被譯作「拿波裡」,位於義大利南部,是坎帕尼亞大區(Campagna)的首府,僅次於羅馬和米蘭的第三大城市。公元前7世紀建立,義大利最美麗的港口。披薩餅的故鄉。實際上,披薩餅和比薩這座城市根本沒有絲毫聯繫,二者的名字在義大利語中的拼寫並不一樣,披薩餅拼作PIZZA,比薩城拼作PISA。那不勒斯才是披薩餅的原產地和故鄉。
  • 常見海運拼箱港口解析-中
    各港口的重要性, 貨量的大小和這個國家/地區的經濟實力,人口密集程度,產業性質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所要重點關注的首先是經常穩定出貨的地點, 然後一些著名的港口城市和進出口要地。
  • 北非美麗的阿爾及利亞,地中海風情令人神往!
    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位於阿爾及利亞北部,南靠雄偉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脈北麓,坐落在宛如一個半圓形劇場的烏艾德·哈臘和烏艾德·馬扎法蘭兩海灣之間,街道房屋大都建築在山丘上,迂迴起伏,猶如一顆明珠閃耀在地中海的南岸。阿爾及利亞首都、港口城市。
  • 探索地中海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的考古遺蹟
    中世紀時比港也被稱作獅港,因為港口入口有一座巨大的石獅雕塑。今日的比港是遊客前往希臘群島的重要樞紐,但不妨在乘船出發前,探索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片區吧。與雅典比鄰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地區最大的港口,並正在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港口。與它今天的成就相對應的是它在歷史上的輝煌。
  • 旅遊: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亞歷山大燈塔
    兩千多年前,在碧波蕩漾的地中海南岸亞歷山大市,高高聳立著一座宏偉燈塔。它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是世界上燈塔的鼻祖。由於建在亞歷山大的法羅斯半島上,後來英文燈塔一詞便叫做法羅斯。亞歷山大始建於公元前332年,當時希臘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打敗波斯後,揮師南下,到達埃及,在氣候宜人的海邊拉科法村附近,建起了新城,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亞歷山大。古埃及託勒密王朝時期(公元前306年至30年),曾建都於此,成為古代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是地中海和東方各國貿易和文化交流重地,和羅馬、君士坦丁堡並列為世界基督教的三大中心。
  • 法國旅遊:體驗馬賽,您會被這座地中海城市獨特的風情所迷住!
    馬賽,現代與古代、國際與傳統,它是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裡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該市三面被石灰巖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繫,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 輝煌的亞歷山大圖書館
    亞歷山大大帝徵戰期間,建立了許多城市,並向這些地區傳播古希臘的自由,民族平等,以及尊重女性等思想。而這些城市最終也都模仿著雅典城邦,建立了博學園和圖書館。這些藏書幾乎涵蓋了亞歷山大帝國及周邊一些國家幾乎所有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的主要著作,計有希臘文、古埃及文、腓尼基文、希伯來文等多個文種。可以這樣說,地中海沿岸地區當時所有重要文獻幾乎都匯聚到亞歷山大圖書館,使其成為古代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綜合性圖書館。
  • 羅馬帝國對地中海世界的統治是如何瓦解的?
    戴克里先在尼科米底亞的駐地本身是後來君士坦丁於330年建立「新羅馬」的前奏;君士坦丁曾考察過特洛伊這座羅馬人視為自己起源地的城市的遺址,後來卻選擇了商業中心拜佔庭,拜佔庭擁有極佳的港口和重要的戰略位置,地處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商業要道。當然,另一個驚人的變化則是君士坦丁正式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性,而在此前的數個世紀中,基督教一直是地下宗教。
  • 曾是貧窮小漁村,如今卻被稱為「地中海最美麗的小鎮」
    曾是貧窮小漁村,如今卻被稱為「地中海最美麗的小鎮」 看多了越來越千篇一律的古鎮,你是不是審美疲勞了呢?今天小旅兔給大家換換口味,帶大家欣賞一下最美懸崖小鎮的風光。這個懸崖小鎮叫波西塔諾,位於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區的阿瑪爾菲海岸,有著「地中海最美麗的小鎮」之稱。
  • 威尼斯:「堪稱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別名「亞得裡亞皇后」、「水都」、「橋之城」及「光之城」,堪稱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徵時也曾在這裡集結,而且也是13世紀至17世紀末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尤其是香料貿易、糧食與毛皮貿易)與藝術重鎮。
  • 亞歷山大東徵(9地圖)
    亞歷山大通過這些改革,使馬其頓迅速成為軍事強國。他在平定國內叛亂和希臘反馬其頓起義之後,便開始了對東方的遠徵。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親率一支由3萬步兵, 5000騎兵和160艘戰艦組成的軍隊,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向波斯進軍。當時波斯帝國已極度衰弱,大流士三世昏庸無能,政治腐敗,內部矛盾重重。亞歷山大以快速的攻勢輕易地徵服了小亞細亞半島。
  • 西班牙瓦倫西亞 地中海的浪漫呼喚
    位於西班牙東岸、緊鄰地中海的瓦倫西亞,有著蔚藍地中海的熱情浪漫,也擁有古今建築交融的藝術氣質,是個體驗豐富的度假勝地。   今年初夏時節,我踏上位於西班牙東部一個港口城市──瓦倫西亞。當蔚藍的地中海映入眼帘,長程飛行的疲憊瞬間消失,當時心中暗忖:衝著這片大海和細白沙灘,此行足矣。
  • 地中海奢華之旅:有錢人的玩具世邦郵輪 帶你深度體驗地中海魅力
    對於尋求地中海地區高端玩法的遊客來說,世邦郵輪絕對是個不容錯過的選擇。因為奢華的世邦郵輪以精品酒店概念為核心,為客人提供輕鬆的奢華體驗。世邦郵輪的船員客人比例是1:1,正是這個驕傲的1:1才能讓遊客一踏上世邦郵輪,就能擁有真正個性化的體驗。
  • 亞歷山大帝國崩潰後的馬其頓王國,大國夢與軍事同盟的破碎!
    亞歷山大帝國崩潰,馬其頓的生存狀況亞歷山大帝國崩潰以後,曾出現了很多疆域內部的小國。這些國家都希望通過自己掌握整個亞歷山大帝國的遺產。但是在經歷40年內戰以後,帝國重新統一的夢碎。帝國被肢解為三個王國,其中馬其頓王國佔領了原先的馬其頓,希臘和小亞細亞等地,成為當地中海的一個強國。
  • 戰爭衝突與文明傳播並行,亞歷山大的東徵,開啟了希臘化時代
    那麼今天我就來講講,亞歷山大東徵究竟是如何開始希臘化時代的,而希臘化時代又給世界文明帶來了什麼。亞歷山大東徵開始於公元前336年,繼承腓力二世王位的亞歷山大在鎮壓了反馬其頓運動之後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徵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