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len Robotics人形機器人大升級:可通過VR技術進行遠程控制

2021-01-19 cnBeta

據外媒報導,在去年的CES上,Pollen Robotics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今年,這家法國初創公司又回來參展了並對其機器人Reachy進行了一些關鍵更新。這次最大的新聞應該是對機器人新增了VR設置的遠程操作功能。通過使用VR頭盔,遠程操作員可以利用機器人的兩個面部攝像頭來觀看視頻。

VR控制器則能用於操縱機器人的手臂進行拾取和放置操作。該功能可用於訓練機器人執行任務等。

Reachy以開源機器人平臺而聞名。這款售價1.7萬美元的機器人可能適合機器人研究,包括為自己的技術進行原型設計。從去年的展會上可以看出,它還是一個有趣的展示機器人,功能跟軟銀的Pepper類似。然而它不會很快接管任何製造業工作。

該機器人的軟體是基於流行的開源機器人作業系統ROS 2構建。自去年這個時候首次展示這款機器人以來,該公司對機載電腦和攝像頭都進行了升級。

相關焦點

  • Science Robotics | 三大先鋒機器人設計:從微米級的分子機器人到...
    最新一期的《科學·機器人》刊登了三篇文章,介紹了機器人領域的幾項其它研究前沿,其中包括可以在人體內移動和進行手術的微型機器人、更小的利用納米生物工程打造的分子機器人以及在人形機器人上進行組織移植物生長方面的探索。
  • 細數人形機器人面臨的幾大發展困境和其發展前景
    guccounter=1) 著名的 UCLA RoMeLa 很有意思地通過網絡捐贈的方式籌集大人形機器人的項目經費 (連結:https://spark.ucla.edu/project/11565) 日本算是在當前不濟大環境中,人形機器人還在蓬勃發展的一支力量。
  • 人形機器人發展獲全球青睞 能否普及應用有不同聲音
    人形機器人,又稱仿人機器人,是具有人形的機器人。1886年法國作家利爾亞當在他的小說《未來夏娃》中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安德羅丁」,就是一種人形機器人。近年來,隨著機器人產業的整體爆發,人形機器人發展也持續提速。   而近日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Hanstonrobotics研發設計的人形機器人索菲亞被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授予了公民身份,更是讓人形機器人發展迎來全新時代。
  • 2020年的10大類人形機器人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和經濟不確定性出現之前,Stratistics Market Research Consulting預計,到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達到130億美元。雖然現在的市場行為尚不清楚,但機器人的使用率卻在上升:中國公司急於部署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因為醫生正在努力應對COVID-19。
  • 人形機器人實時控制系統解密
    多核異構處理器硬體平臺,我們借鑑了機箱的設計理念,所有的接口、電源、控制板卡都是模塊化的設計,採用板卡的方式插入控制器的背板,並且支持現場可更換單元(FRU),這樣可以減少線纜連接的不可靠性,易於安裝和維護,也更方便控制整個控制器的尺寸和重量,整個控制器的升級和迭代未來也是比較方便的,可擴展性和可定製性也都比較高。
  • 全家便利店將用VR遠程控制機器人店員
    7月3日消息,日本全家便利店宣布與機器人公司Telexistence合作,推出可用VR來進行遠程控制的機器人商店管理系統。據悉,全家預計在今年夏天開始在部分門店測試該無人售貨方案的成本和效率,並最終於2022年之前在20家門店布局。
  •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因為不管是從技術層面還是市場層面來看,人形機器人的未來註定是沒落的。即使各大公司前僕後繼地投入重金,取得的效果卻很式微。 智能化的人形機器人前景如何? 想像一下如果《星球大戰》中沒有機器人C-3PO,只有R2-D2,那會是怎樣的結果?
  • 騰訊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 浮出水面,正在進攻7大技術突破點
    圖丨張正友(來源:騰訊)據他介紹,騰訊將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全新ABC組合,騰訊Robotics X的主要任務是攻克A到G的7大技術突破點:一是攻克「ABC」基礎能力,即人工智慧(AI)、機器人本體(Body)與自動控制(Control);二是探索「DEFG」機器智能,包括進化學習(Developmental
  • 日本航空公司的機器人大軍,可遠程控制「雲」逛奧運
    A380客機是一架雙層客機,可容納520名乘客,ANA希望能藉助Bonx Grip方便乘務員之間的溝通。ANA母公司ANA Holdings(ANA HD)總裁兼執行長Shinya Katanozaka說:「ANA相信使更多人能夠平等和民主地參與全球討論的技術最終將推動乘客需求。」
  • 人形機器人很酷 這個機器人更適合STEAM教育
    發布會上共發布了3款產品,一款名為HaloBoard光環板的單片機,一款名為LaserBox雷射寶盒的桌面級雷射切割機,但我主要想分享和分析的,是靈躍模組機器人 MotionBlock。官方將它定義為可編程多形態運動機器人,具有10多種以25kg·cm大扭矩智能舵機為驅動核心的模組,利用統一的燕尾槽設計實現快速搭建。它出場的那一刻,便迎來了在場觀眾的歡呼。
  • NOC-樂聚人形機器人任務挑戰賽舉行,人形機器人落地中小學人工智慧...
    2018年初,樂聚機器人與NOC(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組委會籤訂協議,獲得了第16屆NOC活動 「樂聚人形機器人任務挑戰賽」主題活動的主辦權以及第17屆、18屆NOC活動「 人形機器人任務挑戰賽 」的唯一協辦權,成功將人形機器人賽項打入全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中小學科創類賽事。
  • 機器人專家張正友:機器人技術現狀以及我在騰訊 Robotics X Lab 做...
    所以催生了很多公司,包括大公司和小公司,還有創業的很多公司。這裡我列了一些國內的公司。就是 ABCDEFG 剛好對應了機器人技術相關的一些方面,A 代表的是 AI,B 是 Body(機器人本體),C 是 Control(控制),D 是 Developmental(發育學習),E 是 EQ(情商),F 是 Flexibe  Manipulator(靈活操控),G 是 Guardian Angel(守護天使)。
  • 擺脫電纜、可移除四肢,NASA 人形機器人女武神替人類奔赴災難場景
    機器之心分析師網絡分析師:仵冀潁編輯: Joni Zhong本文對NASA開發的Valkyrie人形機器人進行了詳解,包括這款機器人與機器太空人2號(Robonaut 2)的區別、算法與技術以及任務完成情況等。
  • 不再是科幻,真正的人形智慧機器人問世!
    事實上,像終結者、鋼鐵俠、變形金剛,這些科幻電影中的智能人形機器人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大熒幕上,樂聚智慧機器人AELOS(小艾)的問世,讓人們對人形智慧機器人的期待夢想成真!作為一款主打娛樂陪伴功能的智能人形機器人,AELOS不僅具有靈動強大的身體,還擁有智慧無窮的大腦。
  • 優必選攜機器人家族亮相GMIC,推出首款基於雲平臺商用人形機器人...
    本次展會中,人工智慧及人形機器人研發企業優必選科技帶來的是商用服務機器人Cruzr、STEM教育智能編程機器人Jimu新品AstroBot《星際探險》系列,以及消費級機器人家族Alpha 1、Alpha 2等。據悉,Cruzr機器人是優必選科技推出的首款基於雲平臺的為全球企業和公共領域提供商用服務的類人形機器人。
  • Ubtech公司推出首款支持Alexa的人形機器人
    近日,Ubtech公司推出了首款支持Alexa語音助手的人形 機器人 Lynx。凡是Alexa能做的事情,Lynx都能做到,Alexa做不到的事情,Lynx也能手到擒來。據了解,Lynx身高50釐米。胸前的紅外傳感器能夠檢測到任何聲音或動作。
  • 上海交通大學楊廣中教授與12位國外學者闡述機器人在管理公共衛生...
    COVID-19的爆發現在已成為大流行病。新型冠狀病毒已影響到幾乎所有大洲,美國、英國、義大利、韓國和伊朗等國家的確診病例急劇增加。全球化和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意味著大多數國家將受到COVID-19的影響。而COVID-19的出現可能會推動機器人技術的持續研究,以解決傳染病的風險。
  • 人形機器人:機器人小索菲亞進入了人類世界
    1.業界|人形機器人:機器人小索菲亞進入了人類世界 IP是一個跨學科的小組,由建築師,設計師,計算機科學家,機械工程師和專注於推進建築技術的機器人專家組成。為了製造,機器人以特定角度握住並推動木材片穿過帶鋸。由於其可達性約束,機器人可能無法訪問某些角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移動平臺被移動到最佳位置以重新配置機器人的姿勢。從設計到施工的整個過程通過使用主席開發的自定義算法和編程接口實現自動化。他們設想將移動機器人帶到建築工地以進行複雜的流程。
  • 機器人技術Robotics 2.0(1):AI重新定義機器人
    本文為「Robotics 2.0」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講述機器人技術與AI對於各大產業和未來工作的影響。 我們將討論AI將如何釋放機器人技術的潛力,這項新技術的挑戰和機會,以及這一切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產力、就業狀況、甚至日常生活。 在人工智慧被大肆宣傳的當下,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文章鼓勵更有建設性和全面性的探討。
  • 世界最大可操控人形機器人,手腳都能移動,身高8米破吉尼斯紀錄
    高達是日本最著名的機器人IP,擁有許多漫畫、遊戲、影視相關作品,而一位日本的高達系列愛好者、專業機器人設計師南雲正章製作了一款巨型可操控人形機器人,刷新了「世界最大人形機器人」金氏世界紀錄。而開發者南雲正章於2002年在該公司就職,由於原本對機器人就有興趣,他在社長的提議下,開始研發該機器人,最終開發出了LW-MONONOFU巨型人形機器人,實現了個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