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波音公司正式宣布停止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合作協議,這份協議主要是波音公司收購巴西航空的計劃書,其中涉及到了42億美元(將近300億人民幣)的收購費用,波音毀約之後這筆巨款化為烏有,引發了巴西航空的強烈不滿。
合作協議的形成
去年,波音公司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達成了一項合資協議,這份協議表明波音公司將獲得對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商用飛機業務的控制權。隨後,在皇家國際航空公司舉行的發布會上,波音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巴西航空的交易正在進行當中,進展很順利。
宣布合作之後,波音和巴西航空準備建立一家防禦性的合作企業,旨在共同推廣KC-390多任務飛機。其實早在2016年雙方就曾經籤署了一項協議,其中規定波音為KC-390提供後勤支持,負責將該飛機銷往世界各地。而波音之所以要與巴西航空合作,主要是為了空客兼併龐巴迪公司後推出的A220窄體客機,波音僅憑自己無法在窄體飛機領域有所動作,而巴西航空正好是窄體飛機領域的佼佼者。
合作破裂的過程
按照具體計劃,波音將收購巴西航空公司80%的股份,剩餘的股份由原公司持有。作為主推產品的KC-390運輸機由巴西航空與另一家合資公司共同持股51%,剩餘股份全部由波音公司持有。至於合作破裂的原因,官方聲明主要是波音公司認為巴西航空沒有滿足特定條件,因此在最後期限之前單方面終止合作。
在過去的幾個月,雙方對於不滿意的條件進行了多輪談判但是都沒有達成一致,主要爭議點是波音是否需要向巴西航空支付1億美元的賠償金,這顯然已經在考慮後續合作破裂之後的補償問題了。巴西航空公司的負責人認為,波音的索賠金問題僅僅是藉口,主要還是為了不履行合同支付高達42億美元的收購費用,這樣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就是掏不出錢了。當然,巴西航空同時表示,波音的行為是錯誤的,他們將繼續尋求索賠。
波音毀約的原因
其實,波音公司和巴西航空之前的合作前後經歷了多次波折,還一度遭到了巴西政府的強烈反對。在今年4月份之前,只有歐盟還沒有批准雙方的合作。本來波音和巴西航空準備在第二季度申請歐盟的批准,沒想到在疫情的影響下,歐盟提前聲明對於這次交易不會批准,很難說這裡面沒有對美國提高歐洲產品關稅的報復。
全球範圍內的航空公司都在大範圍地縮減航班數量,想盡辦法削減成本,目前波音公司已經失去了不少高額訂單,在這種情況下,波音公司未來的新機銷售難免會受到很大影響,自身都已經難保了,再拿出大量資金併購巴西航空就更加不可能了。因此,終止合作也是無奈之舉,更何況,早有波音高層認為42億美元的價格實在不划算。
合作終止的影響
當然,巴西航空對于波音毀約的舉動十分不滿,但其實在此之前,巴西航空的管理層對於和波音合作一事一直存在爭議,最終在總裁的說服下,巴西航空的管理層才決定尋找一個比自己強大的合作夥伴。從整體上看,巴西航空的實力要比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弱不少,而且在窄體客機低端市場領域巴西航空與空客是直接競爭關係,因此,與波音合作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現在合作破裂了,雙方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波音失去了進入窄體客機領域的機會,而巴西航空將要獨自面對與空客公司的競爭。另外,為了這次合作,雙方付出了大量成本,包括資金、時間、精力,現在這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空客公司反而成為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