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的主流思想就是小時候讀書,然後出去賺大錢,這樣,很自然就會在學校拼了老命讀書考高分,在社會拼了老命賺大錢。但真的應該如此嗎?
仔細讀讀這句話:教育領域,怎麼學屬於技術問題,學什麼屬於政治問題。
細細想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的考高分和賺大錢都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不能被別人帶歪了。高分和金錢並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我們真正在乎的是財富。
所謂財富,就是直接對人們有用的東西。
比如食物、空氣、水、思想就是直接對人們有用的東西,這就是財富,而金錢,只不過是換取財富的憑證。
所以在外漂泊的核心目的是為了積累財富,而不是賺大錢。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高手都會苦口婆心告訴別人,年輕人要注重自身發展,不要緊盯著工資的多少。
如何積累自己的財富?
要麼自己創造財富,要麼獲取現有財富。
不要覺得創造財富很難,其實非常簡單,打掃衛生端茶倒水帶快遞都是財富的創造,但人們容易忽視掉這些瑣碎雜活的價值,特別是老闆,有沒有?
這個也不能怪老闆,主要是中國人多,創造的財富在很多情況下有價值,但都不值錢。
想值錢,就去創造那些很多人都爭著搶著要並且別人難以創造的財富,比如成為網紅、明星、核心骨幹。
創造財富是很討人喜歡的事情,但獲取現有財富很容易傷害別人,常常鬧得不愉快。
財富分為三類,一類是用錢買不到的財富,比如充滿智慧的大腦;另一類是能用錢買到的財富,比如房子、車子、書籍、課程;還有一類是能免費獲得的財富,比如空氣。
想積累財富,財富觀就十分關鍵。
所謂財富觀就是:積累財富的途徑是創造財富,還是直接獲取現有財富。
你的財富觀會影響你的一生。
大多數公司會倒閉,大多數人會失敗,都是因為財富觀選擇上出了問題。
很多人學的技能並不是為了創造財富,而是學的直接獲取現有財富的技能,很容易演變成為了賺錢不折手段。
在網際網路賺錢的方式:賣東西、搶東西、偷東西。
賣東西領域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再爛的東西都能賣出去的才是好銷售」。這不是一個創造財富的過程,一個好的銷售會讓人感覺不到他是銷售,你會說賈伯斯、雷布斯是銷售嗎?
很多人畢生所學都是如何用一個稀爛的東西去獲取現有的財富,去空手套白狼,而不是創造更多財富,只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到處坑蒙拐騙。
你是想通過創造財富來賺錢,還是想通過直接獲取現有財富來賺錢?
如果你想成為高手,最好是去創造別人認可的財富,如果你的目標就是庸庸碌碌,那麼就去思考如何直接獲取現有財富。
比如炒股、炒幣、賭博、集資都是直接獲取現有財富,財富再分配的過程,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容易傾家蕩產。
再比如常見的打折、給回扣、分紅都是直接分配現有財富的過程,很多人都用這種方式兜售垃圾產品,而不是努力去做一個好產品。
判斷一家公司、一個人的財富觀是不是創造財富,直接看產品體驗感就行了。
如果不注重產品體驗感,鐵定不是以創造財富為宗旨,很大可能性是以坑蒙拐騙現有財富為宗旨,你就要小心了。
返城首先獲取的是自然財富,追求的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充實,至於賺錢只是獲得這些財富的手段。
想賺大錢,就去創造人們需要的財富然後去換回來錢。
比如今天是情人節,你給別人介紹一個合適的男/女朋友,就是在創造人們需要的財富,如果是兩個走在一起的人,共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增加的越多,創造的財富越有意義。
判斷一個人積累財富的能力,兩點就夠了。
第一點,看看他/她的女人/男人。
我們無法決定父母是誰,但能決定愛人是誰,看這個最直接,至少小家和才能萬事興,這是底線,打破這個底線是無法好好積累財富的,別的不說,精神上是痛苦的,整天會為了瑣碎事耗費大量財富。
寫到這,旁別的小屁孩問我:「像你這種單身狗️怎麼看?」
「️看你個頭」哈哈哈,我笑著說。
看看TA的腦袋是不是會經常為情所困就可以了,如果是,十個有九個半積累財富的能力不行。
第二點,看看他/她的微信朋友圈。
打開一個人的朋友圈是一條槓的話,如果不是針對你,那麼這個人也太保守了,直接不用看了,如果TA是大師級人物,你也肯定早就知道了。
如果常用的微信號是長期三天可見,一般般保守,那麼就等啥時侯開放朋友圈至少到半年再看吧。
開不開放朋友圈和開放多久是態度問題,不夠開放怕暴露自己的態度,是積累財富的一道天花板。
如果能看到朋友圈,那麼就看看TA發的內容是在為他人創造財富,還是充斥著浮躁的氣息整天強力推銷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今天看了幾頁書,昨天跑了幾裡路。
如果是後者,難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