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時有人這麼逗孩子?拉下臉也要拒絕

2020-10-31 媽咪寶貝傳媒

沒有什麼比過節更快樂的事情了,家人聚會不亦樂乎。但是,對於許多人,走親訪友的心理負擔遠遠大於快樂。一旦超過25歲你還單身,七姑八大姨開始催你找男朋友了,有男朋友的就催你結婚。結了婚,你以為終於可以消停了,七姑八大姨又開始關心你的生育問題。終於生了娃,以為可以清淨了?你錯了,硬仗還在後頭。親朋好友對娃親親抱抱,你擔心傳染疾病;和寶寶開玩笑「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內心已經怒火衝天馬上就要按捺不住,天啊,聚個會怎麼就這麼心累!



【孩子絕對不能這麼逗】

孩子不應當隨便逗,戲弄就更不應該了,我們應當設立界限,有的雷區絕對不能碰,不然對寶貝的傷害可是非常大的。

1. 「媽媽不要你了」

這種話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小到2,3歲,大到7,8歲,這樣的話絕對不能說,如果有其他人說出來,一定要制止。這種話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


2. 「阿姨不吃,逗你玩兒的」

經常有人逗寶寶,「寶寶可不可以給阿姨吃」,當孩子們鼓起勇氣把自己最愛的東西分享出來的時候,大人卻說不要了。這時,孩子會很疑惑,難道大人說的都是假話嗎?



3. 「你不如XXX好」

聚會時,許多孩子在一起,難免PK各種才藝,如果寶寶不如其他寶寶表現好,千萬不要嘲諷的語氣說「你不如XXX」,這樣會傷害寶寶自尊心,如果別人不小心說出來,你無需理會,反而要鼓勵寶寶給他信心。

4. 對嘴親親,捏屁屁等過於親暱行為

有的人為了表達對孩子的愛意,會和寶寶親親,甚至更親暱的行為,這樣也是不妥的。一個是衛生安全問題,還要注意男女有別,尊重寶寶的隱私。


5. 拒絕一切危險遊戲

如果有人帶著寶寶玩危險遊戲,要阻止。例如高空扔寶寶,拽著寶寶的胳膊玩耍,這樣很容易誤傷,磕碰,引發脫臼等。

6. 隨便餵孩子食物

有的親戚出於好心,會隨意餵孩子食物。小塊食物很容易讓寶寶噎住窒息,如果吃下了過敏的食物,同樣有生命危險。還有的大人為了烘託氣氛,給孩子品嘗酒,這樣也要及時阻止。



【如何拒絕別人又不尷尬】

對於親戚朋友的不恰當逗孩子行為,拒絕傷感情,不拒絕傷害寶寶,那麼怎麼做才能儘量得體又不得罪人呢。

1. 人多的聚會儘量避免帶孩子出席

作為媽媽,你要替寶寶篩選聚會環境。家人的聚會一般還好,即使有什麼不妥說出來,也不會太傷感情。朋友的聚會要謹慎,人多+場所嘈雜,儘量不帶寶寶,例如火鍋局,KTV局還是免了吧;人多也不適合,因為你很難HOLD住場面,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寶寶身上,被逗來逗去很正常,你也不好意思多說。如果是閨蜜局,且還有別的寶寶一起玩,基本上是可以放心噠。


2. 選對「出面人」 避免鬧僵

如果在婆婆家聚會,發現不妥,那麼最好先和老公溝通,讓老公出面拒絕,媽媽不要多說話。如果在丈母娘家,一切都和媽媽先溝通,再由媽媽出面制止。這樣不會讓家人感覺尷尬。朋友聚會也同理,總之,要派有親密關係的人出面,效果比較好。

3. 語言輕鬆幽默

拒絕別人時,不要生硬,最好有點幽默感,自然就能化解尷尬。畢竟許多人逗孩子是好意,沒必要搞得像仇人一樣。如果有人想餵寶寶不能吃的東西,你可以說「寶寶吃飽了」,「寶寶容易過敏」,或者模仿寶寶口氣說,「謝謝叔叔好意,但是我實在吃不下去了」。實在看不下去,就說帶寶寶去上廁所,順便躲開,想必大部分人也能懂你是什麼意思了。

相關焦點

  • 別人這樣逗孩子玩,家長要及時制止,以免釀成大錯
    文|秘籍君對於那些生了孩子的寶媽們來說,應該都有這麼一個困擾,那就是帶著孩子出去玩,或者是走親戚,總有一些不識相的朋友喜歡拿孩子開玩笑,家長覺得不合適,但又不好意思說。但是, 如果再有人這樣逗孩子,家長要學會及時制止,以免釀成大錯。
  • 當有人這樣逗孩子時,爸媽一定要說「NO」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這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為孩子不懂大人們的玩笑,他們會當真。成人的「逗」往往會讓他們感到憤怒、驚恐、不安、被欺騙、不被尊重,讓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案例一一次在餐館吃飯,看到一群大人逗一個孩子。
  • 再有人這樣逗孩子,別怪我招呼不打直接拉黑
    「中國式逗娃」一詞,相信很多媽媽並不陌生。 尤其逢年過節聚會聚餐的時候,寶寶總是人群中的焦點,不時就有人「逗一逗」,比如: 喝酒要從娃娃抓起,來喝口嘗嘗。 吸口煙,給你買玩具。
  • 「逗」孩子,可能讓孩子有一輩子的陰影
    桃子爸爸給桃子買了一件漂亮的小裙子,桃子看起來很喜歡,想要伸手去夠,可是桃子爸爸看見桃子快夠到的時候,就縮回手,桃子抬頭看了看爸爸,爸爸又把手伸了出去,但是換了方向,桃子猶豫了一下,還是努力的去夠了,但是爸爸又把手縮回去了,這時候桃子已經有點不開心,當爸爸再次伸手的時候,她看也不看的就爬走了,桃子爸爸怎麼哄也沒用,就是對爸爸不理不睬,桃子媽回來聽說了這件事,嚴厲批評了桃子爸爸,並且要求他以後不能再這麼逗孩子
  • 朋友這樣逗孩子,我直接翻臉了!別再讓這種行為傷害了你的孩子
    和大家一樣,國慶期間我也是參加了許多場聚會聚餐,但是有件不愉快的事,經過良久思考,還是決定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對和我一樣已婚有娃的人而言,在很多情況下面對朋友和親人聚會時,總會有朋友喜歡拿酒逗小孩子。有長輩會用筷子在酒杯裡蘸點白酒讓孩子舔一舔,也有人會直接逗孩子嘗一嘗啤酒。
  • 如果有人這樣逗你的孩子,請讓他原地爆炸
    閨蜜麗麗的寶貝一歲半了,她最近很煩心,又快過年了,家裡親戚朋友各種聚會。說起聚會就頭疼,家裡的長輩特別喜歡不分輕重地逗孩子,孩子還不懂事,有時候一兩句話就哭起來了,她看著心疼的不得了,心裡一萬個不開心,對著親戚又敢怒不敢言……
  • 「你媽媽不要你了」,這樣逗孩子,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趕緊制止
    在中國的家庭聚會中,大家一定經常碰到親戚朋友來逗小孩的情況。親友們往往是因為喜愛才去逗孩子的。但其中對孩子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有的家長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那麼,逗孩子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在遇到尷尬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應對親戚朋友逗孩子的情況。
  • 拉不下臉求人的星座,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不會告訴別人
    文字原創,抄襲必究這社會就是有些人,無論什麼事情都想要找人辦一辦,已經形成了思維慣式,不願意自己去努力,但有些人則特別好面子,覺得求人是一件,九是比較丟臉,寧可自己默默的消化,能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甚至遇到什麼困難都不願意告訴別人,在十二星座中有以下四大星座,拉不下臉來求別人
  • 逗孩子本無可厚非,但有些「雷區」不能碰,家長遇到一定要懟回去
    退一萬步講,逗孩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些「底線」和「雷區」是不能觸碰的,家長也沒必要隱忍,如果遇到了,一定要怒懟回去。但我們做家長的要明白。尊重這件事本身就是相互的。如果有人對孩子做出了下面這些行為,家長是沒必要留面子的,必須回懟。
  • 請不要這樣逗孩子,否則我不會客氣的
    可愛的小寶寶總是人群中的焦點,,不時就有人「逗一逗」,比如:喝酒要從娃娃抓起一天,媽媽正跟朋友在客廳打麻將,聽見在臥室的兒子哭鬧不停,就讓姐姐去看看是不是拉尿了。旁邊的大人開玩笑說:如果弟弟拉尿了,就把他」小雞雞」剪掉。
  • 以喜歡為名,隨便逗你孩子,寶媽就該忍氣吞聲嗎?該如何正確解決
    好好的你逗孩子幹嘛,你有神經病就去醫院!」「你這個人,怎麼說話那麼難聽!喜歡你的孩子我才逗逗他的。」「我的孩子和你有關係嗎?用的著你喜歡嗎?」「你這人怎麼這麼不懂事,我也是逗逗孩子,你至於這樣嗎?」「你個老不死的,你就是逗逗孩子,孩子磕破了你賠,走,去醫院。」「去醫院就去醫院,你幹嘛罵人?」
  • 有人說這些話逗孩子,會讓他產生心理陰影,別給面子直接回擊
    導讀:有人說這些話逗孩子,會讓他產生心理陰影,別給面子直接回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人說這些話逗孩子,會讓他產生心理陰影,別給面子直接回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逗小孩,害慘了多少中國孩子
    大人可能覺得,我只是「逗你玩」,是在示好,但小孩子可不這麼覺得。你取笑年齡越小的孩子,他越容易把你當成壞蛋。美國心理學家對7歲兒童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兒童都表示在被取笑後會感到憤怒或悲傷,提到取笑時,想到的都是不好的例子。而當孩子到五六年級時,才能發現或者回憶起來,雖然被騙但也好玩的經歷,比如自己小時候竟然真相信肚子裡會長西瓜。
  • 拜託了,過年請不要這麼逗我孩子!
    別說大過年的圖個熱鬧,這又不是「一年一度大型文藝匯演」,為啥非得把咱們的開心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實在想看熱鬧,大家可以看歷屆春晚的重播,一群人給你表演,要多熱鬧有多熱鬧。
  • 孩子不是我們的玩物 不要逗他
    孩子不是我們的玩物 不要逗他2016-10-12 11:32:38出處:其他作者:星媽廚房  每逢節假日親戚朋友聚在一起,星媽就會擔心有人要「逗」星星。「逗」 孩子,以孩子作樂,星媽向來都是很反感的。很多人可能覺得「逗」 孩子挺好玩的,卻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吃飯時拿著筷子蘸酒讓孩子舔把煙放在孩子嘴裡,讓孩子感受很多人都喜歡和孩子開這樣的玩笑,結果孩子驚恐不安,大人笑得不亦樂乎。如果把孩子逗哭了,「你這孩子可真不禁逗,脾氣不小!」如果父母上前阻止,「我不就開個玩笑嘛,這麼較真幹嘛?」
  • 「你是你爸媽撿來的」,4歲小女孩機智回答,把逗娃的給逗急眼了
    每次參加親友聚會的時候,逗孩子已經成為了聚會上必不可少的節目之一。父母知道親友逗孩子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並不存在任何惡意,有的父母也就接受了,甚至還參與其中。其實,逗孩子本質上是對孩子的一種戲弄,成年人通過恐嚇、欺騙的手段,開一些超越年齡的玩笑,孩子一旦害怕、生氣,甚至哭了,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也就笑了。
  • 為這位敢於拉下臉的紀檢監察幹部
    我從小接受他們的影響,做事要堅持原則,該拉下臉的時候必須拉下臉。當然,自己首先要把法律法規、監督執紀理論功底搞紮實,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別人才能信服。」  他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監督過程中方式方法要掌握好,避免激化矛盾;要留好證據,才能保護自己;拿不定的問題不要當場下結論,回去集體討論研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給被監督對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消除誤解,讓他們理解組織的良苦用心。
  • 中國式逗孩子:大人在笑,孩子在哭!這3句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
    前幾天刷抖音看到這麼一幕,一位媽媽帶著兩三歲的小朋友,站在副食店櫃檯前,對孩子說:「你看裡面滷好的豬頭肉、豬蹄子這些都是小豬佩奇哦!這個是她媽媽的鼻子,這是他弟弟的尾巴...他們一家四口都被做成豬頭肉啦!」孩子瞪著櫥窗裡的肉說不出話,臉上寫滿了驚恐,當時很想鑽進屏幕裡,抱抱那個驚恐的孩子。並且喚起了我兒時那些大人口中的「可怕」言論。
  •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亂開玩笑:拒絕「坑娃式」逗娃
    有一個周六,先生要加班,我臨時要到周邊城市出趟差,當天可以來回,但是不能帶孩子。沒辦法,我讓先生把3歲的女兒帶到他們公司去,因為周六的制度沒那麼嚴,先生就帶過去了。 那次之後,無論是先生想再次帶她去公司,還是參加公司聚餐,女兒都堅決不去。我感到很奇怪,就問她:「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