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幼兒園接寶貝回來,走在河邊小路上,寶貝一邊走一邊和我聊天,這時遇見一個樓的奶奶帶著孫子也在河邊玩,我們同奶奶打招呼。
奶奶問我家寶貝:「幼兒園好嗎?」
寶大聲說:「好!」然後從奶奶身邊走過。這個奶奶說:「把你扔河裡去吧!」兒子嚇得趕快跑我身邊說:「不能扔河裡,河邊很危險。」我拉住寶寶的手說:「走,寶寶,咱們回家。」寶寶說:「媽媽,我不要扔河裡。」
我摸摸寶寶的頭說:「不扔,誰也不敢給你扔河裡,媽媽保護你!」我就很氣憤,沒有再看那奶奶一眼,帶著寶寶回家了。
我不知道這個老人怎麼想的,以喜歡孩子為名,就說這樣的話嗎?還是和我有什麼深仇大恨啊!
她家孫女比我家大十天,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兒,我總是給他們好吃的,平時都挺好的。現在上了不同的幼兒園,她孫女每天回來都不高興,送的時候都大哭,我家剛放學,高高興興的她就這樣逗我們,我真的生氣。
因為她家有了二寶,她也總是對我兒子說把他家二寶給我家,睡我家床,吃我的奶。我家兒子不開心,不喜歡,不要,她卻每次都以此逗我家孩子,樂此不疲。
因為這個,我家兒子不再和他們玩兒,見了他們要躲著。
今天她又這樣說,雖然我不高興,但也不能說什麼。這讓我想起一件小區裡發生的事,那是幾個月以前……
遠遠的,就聽見喊聲~
「你怎麼可以這樣?好好的你逗孩子幹嘛,你有神經病就去醫院!」
「你這個人,怎麼說話那麼難聽!喜歡你的孩子我才逗逗他的。」
「我的孩子和你有關係嗎?用的著你喜歡嗎?」
「你這人怎麼這麼不懂事,我也是逗逗孩子,你至於這樣嗎?」
「你個老不死的,你就是逗逗孩子,孩子磕破了你賠,走,去醫院。」
「去醫院就去醫院,你幹嘛罵人?」
「就罵你了,就罵你,老不死的!」
圍觀的人很多,原來是一個年輕媽媽帶著孩子走,孩子在吃草莓,老人就逗孩子要吃,孩子不給,一跑摔到了,嘴磕破了,孩子哇哇哭。媽媽生氣了。媽媽和老人不熟,平時孩子奶奶帶孩子,老人也總是逗孩子。
老人被罵沒面子了,就開始撒潑,坐地上,喊叫。一群人過來勸。有的說媽媽太厲害,逗逗至於嗎,後來孩子媽媽在指責聲中帶著孩子回家清洗了。
留下一陣噓噓聲。
那時候春暖花開,桃紅柳綠,家門口處處都是美景。蝸居了一個冬天的人們開始活動起來。小區裡,公園裡,常常看見三五成群的人一起閒聊。
我每天都要帶著小寶出去玩,這樣在家門口遇見同小區的人就多了起來。我的小寶小,他不愛說話,但每次出門都開開心心的。很多的鄰居見了他都愛逗他一逗。
有的人會誇獎幾句,叫幾聲,寶貝每次見了他們都愉快的打招呼。也有一些人,總是見了小寶就要嚇唬孩子。
有一天,孩子和我一起蹲在地上觀察螞蟻,一個伯伯,突然一把把孩子抱走,我也嚇了一跳,起來就拉孩子。孩子嚇哭了。我趕緊哄。說實話,這樣的逗法我很反感,真的想發火,可是又覺得鄰裡鄰居的住著,不好意思。
還有的人每次見了都要大聲訓斥幾聲,打孩子一下,捏捏孩子的小臉,我是不情願的,因為孩子小時候流口水,我怕別人捏孩子臉。還有的是看孩子手裡拿著什麼東西,他們就追著要。
遇到這些人,我的小寶總是快點跑掉,或者讓我抱著不敢走了。我也只能嘻嘻哈哈一下,說別逗我們了。
所以我非常理解那位媽媽的氣憤。
時隔幾個月,我突然想起這事,雖然年輕媽媽罵老人,不應該,但是他們這樣逗孩子,是不是就該被罵呢?
這幾天,不知道是因為秋季煩躁,還是因為照顧寶寶剛上幼兒園,總是小心翼翼的哄著寶寶,我見他們逗孩子,真的是有想和他們吵一架的衝動。
前兩天,接寶寶回來,在院子裡玩兒。天快黑了,我要回家做飯,正巧婆婆也出去院子裡歇著,我就說讓奶奶看一下,我回家做飯。正做飯呢,聽見小寶的喊聲,很害怕的樣子。我趕緊從窗戶那看,只見婆婆樂的花枝亂顫,從來沒有那樣的開心過。
我尋找孩子的身影,踮起腳尖,總算看見兒子已經跑到單元門口,一個爺爺拿著棍子追著要打兒子,兒子嚇得不行,使勁跑,可是我兒的親奶奶卻笑的非常開心,追人的爺爺也很開心。可能在他們看來我兒子害怕很好笑。
我趕緊大聲喊:「別逗孩子,別逗孩子!」
立刻把孩子叫回家,告訴他不要害怕,媽媽就在家裡看著你呢,他們逗你,你要嚴肅的告訴他們:「別逗我了,我不喜歡逗。」
這個爺爺天天逗小孩,見了誰家的都逗,我家女兒小時候他也天天逗,開始我不好意思,只是遠遠的躲開。
後來有了小寶,我帶著小寶見了他也不怎麼熱情,不讓逗,他可能也發現了,我帶著孩子的時候只是說話逗一逗,不會這樣攔著,追著的逗孩子。
他追著打孩子不知道是什麼理由,我看了特別生氣,但是除了給寶寶帶回家,大聲喊兩句,也沒有辦法。我很生氣我婆婆那個笑,孩子去幼兒園回來不說好好哄著,還要別人把孩子嚇哭,真是不可思議啊!
因為我不喜歡別人逗孩子,我也會教孩子,遠離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人,他們逗你,你不開心,你就躲開,也不要害怕,媽媽在你身邊呢。或者你就嚴肅的告訴他們,我不喜歡逗。如果有人給你要東西吃,你就和他們分享,媽媽會多給你買的,實在不願意分享,就告訴他們我沒有多的了。
我小寶從三歲半以後,開始能很好的處理這些了。有一次樓上爺爺逗他,用手指他,捏他的臉,我小寶直接用手指點住爺爺的手指說:「我不喜歡逗!」很嚴厲,很大聲的說。爺爺笑了。幾次以後,小寶見了爺爺打招呼,爺爺也不總是用手指點他頭,捏臉蛋了。
別人逗自己的孩子,尤其熟人,多數媽媽是不好意思回擊的,但是逗的太過,我是真的不喜歡。
我的辦法就是帶著孩子遠離他們,和經常喜歡誇獎孩子的人玩兒,和讓孩子覺得舒服的人玩兒。
同樣是一個樓的爺爺奶奶,有一對爺爺奶奶,每次見了寶貝都喜歡的不得了,但是他們從來不用手摸孩子,說怕老了有細菌,但是每次見了都要和孩子說話,誇孩子。從一兩個月就這樣。孩子大了去公園玩,他們會幫忙看著孩子,言行舉止都是對小寶的喜歡。
所以,小寶每次都說那爺爺奶奶是他的。有什麼東西也要奶奶幫著拿。奶奶有好吃的都會給寶貝吃,從來不要寶貝的東西。小寶每次見了爺爺奶奶都要跑過去,有吃的也給爺爺奶奶,出門遇見爺爺奶奶,必須讓爺爺奶奶一起玩兒,說那是他的爺爺奶奶。
這樣的老人,是真的喜歡孩子,一個樓的孩子們都喜歡他們。我感覺喜歡孩子,是看見孩子後,言談舉止的一種滿足,而不是拿著孩子當玩物一樣戲弄。再說了,別人家的孩子,你就算喜歡,也不要逗孩子,尤其見面就把孩子逗哭,這更不可取。不要打著喜歡孩子為名,和孩子媽媽相處的好為名,就隨便惹人家孩子不高興。
因為他們這樣的舉動,原來相處很好的人,我現在都在逐漸遠離。可能是我小心眼,但是我實在不認同「喜歡你家孩子才逗他呢」這句話。
如果你是這樣的喜歡,我不要。並且我的孩子,我不希望在他沒犯任何錯誤的時候,被人嚇哭逗哭。
我懷胎十月,一手拉扯長大,很不易,不願意你們給我的孩子帶來煩惱。
所以,我會教兒子處理這樣的事情。讓兒子和他們嚴肅的說「別逗了,我不喜歡逗!」
等他說了這話,我看著兒子笑然後再笑著和逗他的人說:「別逗了,我們不喜歡逗。」但是好像效果不明顯,因為我不夠嚴肅。
爺爺用手指我們,我們反擊回去,雖然沒有禮貌,但是我很開心兒子這樣做,雖然我沒有教過他,但是兒子自己找到了辦法。這樣他就會慢慢的處理一些事情。
我一直教孩子懂禮貌,尊老愛幼。可兒子和逗他的人大聲說話時,我不會訓他,因為禮貌也是相互的,既然你不知分寸,我家兒子失點分寸也是應該的。何況他是小孩子,你是大人,你挑釁在先,我們只是還擊呢!
遇見經常逗孩子的人,真的是沒辦法,無能為力讓人家怎樣做,只好遠離或者教孩子不要怕。或許我是一個軟弱又計較的媽媽,但是又拉不下臉來,這兩個方法不是很好。
遇見這樣的人,應該怎麼辦呢?不知道姐妹們你們是怎樣做的呢?效果好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