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正確的跟孩子說話,你真知道嗎?要注意哪幾點?

2020-12-23 寶寶知道

用正確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是家庭育兒的必修課。

即便家長知道不能跟孩子隨便大小聲,不宜呵斥或指責,也未必真的掌握了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

兩三歲孩子的接受能力與成人有雲泥之別,而家長慣用成人思維,或自以為是的以「低齡模式」去跟孩子溝通,無法達到理想效果,也就沒什麼可意外的了。

那麼,與孩子溝通這門「藝術」,究竟有哪些講究呢?

1.語氣溫柔可親

孩子不聽話,到處亂跑,如果你訓斥他:「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孩子很可能會覺得媽媽不再愛自己了,反倒更容易產生牴觸心理,變得更加不聽話。

如果你微笑著對孩子說:「好孩子,讓媽媽看看我們寶貝乖乖坐著的時候,有多帥氣多懂事!」孩子自然能感受到家長的愛,也就更願意服從你的指令了。

2.與孩子對話,要注意他的情緒

家長不要自說自話,要主動關心孩子的情緒,並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情緒、意願和感情,這樣既能增進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還有助於培養他的語言和思維能力。

而且,家長不要在孩子說話時,隨便打斷他,更不要置之不理。要表現出對孩子說的話感興趣,並讓他知道你在關注他,可以嘗試多說「哦,是嗎」「真有意思」「真不錯」「還有嗎」之類的話。

3.對孩子說話,語速放緩

雖然2歲後,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語言的分析能力水平,相較於成人,仍然算是很低的。

因此,建議家長在跟孩子說話時,放慢語速,把每個字都說清楚,以免孩子反應不過來,出現注意力分散或置之不理的情況。

4.多用簡短、簡潔的語句

對2歲多的孩子說話,語句一定要簡短簡潔,以免孩子思維跟不上,理解困難。

家長可以多對孩子使用「我」字為主語的句子,比如「我想讓寶貝幫忙拿下拖鞋」,這對讓孩子學習感受別人對他行為的反應很有幫助,同時,有助於孩子學會適應他人的要求。

5.語調語音生動,善用活潑的語言

孩子不喜歡呆板的語言,這會讓他感覺乏味。家長應該利用孩子好奇心重的特徵,善用那些活潑生動的語言,並將語音語調稍微提高變換。

同時,對孩子說話時,可多嘗試些不同的語言形式。比如,今天說「寶貝,我們出去玩吧」,明天說「好多小朋友出去玩了,你想去找他們嗎」,後天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呼吸新鮮空氣吧」,等等。

6.與孩子持續對話時間不宜超過8分鐘

兩三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和穩定性很差,通常只可維持3-8分鐘。如果家長希望溝通有效,就應儘量將對話時間縮短。

最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與孩子溝通」和「與孩子有效溝通」是兩個概念,如果家長更習慣將自己凌駕於孩子之上,那麼,就不要對溝通效果報以太高的期望。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用「心」教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同齡寶寶說話正常,自家寶寶說話慢,這幾點要注意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喜歡對各種事情提心弔膽,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些什麼閃失,也總感覺自己的孩子哪裡出了問題,比如有家長發現在同齡寶寶當中,其他寶寶很正常,該會說話的也都說話了,可自家寶寶好像比其他人慢半拍,一直不肯說話,這可急壞了這些家長。
  • 有的孩子說話晚,其實跟父母有關,你注意到了嗎?
    大家都希望自己家裡的寶寶很聰明,並且做什麼事都有頭腦,那麼怎樣才能評價寶寶的聰明標準,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儘管每個人對這方面的了解都很不同,那麼針對寶寶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依據,其實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根據寶寶說話的早晚來判斷。
  • 為什麼孩子說話晚要引起重視?如何正確引導寶寶說話?
    孩子的生長發育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看著同齡的孩子都能嘰嘰喳喳跟大人簡單交流了,自己的寶寶還只是哼哼哈哈,連平常的叫喊稱呼都成問題,家長不免擔心又著急。這個時候,家裡有些長輩可能會拿出「貴人語遲」、「晚說話的孩子更容易成大器」等一套說辭來自我安慰。那麼孩子說話晚需要擔心重視嗎?
  • 「精華篇」青春期孩子總是說話不算數,父母該如何跟孩子溝通?
    比如:明明說好一天就玩一個小時手機,然後到了點就是不給;明明說好了早上幾點起床就是不起;明明商量在家休息幾天就回學校可是孩子就是說話不算數。遇到這類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規則的建立。所以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是正常的,不聽話並不代表孩子不守規則,而是你侵犯了孩子的界限。那規則可以更改嗎?咱們定的規則能不能改?當然可以改,而且我覺得要給孩子一定的靈活度。
  • 孩子三歲口齒不清晰,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吃飯讓孩子更好說話
    有家長跟我反應,自己家的孩子已經3歲了,口齒不清,老師跟她反應她家孩子因為說話的問題,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以前,她一直覺得講話奶聲奶氣挺可愛的,結果老師一反應才知道,身邊別的孩子口齒都很清晰,而自己的娃發音,平舌翹舌分不清,很多發音還是錯的,「牛奶」說成「流奶」、「」翹舌音不會讀,無論她怎麼幫孩子糾正發音,都無濟於事。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的性格,嫌棄孩子膽小如鼠、嫌棄孩子金口玉言、嫌棄孩子不爭不搶。但是家長只知道埋怨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其實跟家長和孩子平時說話的語氣有很大關係。每次回家之後兒子又少不了要聽曉麗嘮叨,曉麗還對兒子說:「我和你爸爸都這麼愛說話,愛交際,咋生了你這麼一個孩子呢」。其實兒子之前不是這樣,兒子小時候也很願意和別人互動溝通,見到叔叔阿姨也曾主動打招呼。
  • 寶寶學說話該不該跟他說方言
    語言混雜對寶寶說話究竟有哪些影響?有媽媽擔心,寶寶已經到了學說話的年齡,平時在家跟他主要是說方言的,有時候也說幾句普通話,不知道這會不會對寶寶說話有影響。研究發現,如果多種語言混雜,可能會導致寶寶說話晚。專家建議,為了避免讓孩子「開不了口」,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最好從小就用標準的普通話。1、媽媽疑惑:複雜語言環境對寶寶說話有影響?
  • 寶寶遲遲不說話?寶寶開口說話,你知道怎樣正確引導嗎?
    有媽媽透露,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只會哼哼唧唧,帶他帶的心態快炸了,該怎麼辦?寶寶的發育是有遲早之分的,如果您的寶寶沒有聽力障礙,您也不用太心急,但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接下來,就聽我一步步分析一下吧。
  • 你真的會跟孩子說話嗎?親子溝通六大話術,建議家長們看看
    話術一:「明確步驟」取代模糊話語早上催孩子出門時,大多數家長說出的話都是:「你能不能快點,磨磨蹭蹭幹什麼呢?」這樣的話在孩子聽來卻是負面效果,孩子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依然「磨磨蹭蹭」。半威脅式的催促、無原則的誘哄,最後的結果要麼是孩子不吃,要麼是一次比一次過分。正確的做法:「你可以不吃飯,但吃飯後到睡覺前這段時間不能再吃其他東西,要做好挨餓的準備。」提前把後果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對後果負責,往往要比威脅有效得多。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2歲2個月寶寶通常能夠區分書的正面和背面,並且知道哪些頁面有字,哪些沒有字,還能簡單區分哪一行字多、哪一行字少。2歲10個月寶寶通常會正確使用人稱代詞「我」「你」「他」。
  • 如何開發孩子說話的潛能,語言啟蒙有技巧你不知道嗎
    首先要調動孩子說話的動機和願望,其次要規範孩子口語發音的程序,最後要形成自主語言的意識。語言啟蒙有技巧嗎?幼兒認識事物是通過看、聽、摸、嘗等直接感知的,必須以相應的聲音和語言來說明事物的現象和意義,才能真正認識它,形成正確的概念。那麼為了調動孩子學習語言積極性提供豐富的語料信息,就要充分利用三個信息收集通道。
  • 學會用這三種方式跟孩子說話,越堅持,你的孩子越自信!別不信
    在育兒過程中,你是不是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你說話了,而且他也越來越不自信了,對你過於依賴,我們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說法方式出問題了。在這裡,格格巫育兒日記給你以下幾條建議,如何說,孩子會聽你的,越堅持,你的孩子會越自信,別不信。
  • 8點,把孩子養成敵人,中國式不好好說話,你中了幾點,早知為妙
    今天直入主題,「8點,把孩子養成敵人,中國式不好好說話,你中了幾點,早知為妙」。1.責備:「告訴你多少次了,叫你不要用手來抓吃,髒死了。&34;然後用力的幫寶寶擦手,寶寶只好悶悶不樂的,用勺子,彎著脖子,吃力的把雞翅啃完,這頓飯吃得一點也不開心。媽媽的責備,讓家庭氣氛緊張壓抑。
  • 孩子跟誰都「自來熟」是好還是壞?家長要注意3點,做好引導工作
    1.不該說時不要說話家長要教會孩子分場合說話,和自己夥伴玩的時候,可以暢所欲言,童言無忌,但是面對陌生人,或者是新場合的時候,可以多觀察一會,再去說話。這種分場合說話的技巧是一種禮儀教育,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說,什麼時間不該說。家長可以先和孩子約定好,然後再制定提示計劃,比如看見一個什麼手勢,一個語氣就要停止,事先約定很重要。
  • 「我跟你開玩笑的」:父母要注意,別讓孩子習慣拿刻薄當幽默
    我不知道大家的生活裡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戳人肺管子的話說了一大堆,惹得對方生氣了,才輕飄飄的來一句「我跟你開玩笑的」。好笑嗎?被開玩笑的人並不那麼認為。但是很多人依然以此為樂,殊不知自己已經上了別人拒絕往來的黑名單了。
  • 職場中的你真的知道,跟領導匯報工作的正確方式嗎?
    在職場當中,少不了要和領導去溝通交流,很多人最頭疼、最害怕的地方也在這裡。因為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跟別人溝通,總是害怕去面對別人,但是因為在職場當中,與公司的領導、上級去進行匯報工作等,或者是有重要事情需要和上級、領導商量的時候就不得不去面對了。
  • 相親男女第一次見面,以下這幾點,你可能要注意!
    男女生第一次見面時,無論是哪一方都儘可能說話時不能滔滔不絕說不停的說。最佳狀態是:欲言又止,給人感覺很舒服,覺得此人很有涵養.以下是該注意的幾點。1.見面的著裝。穿著一定是要注意的,因為穿著是很加分的,也是你對他人的一個尊重,舒適的穿著會讓人對你的印象更好,也會讓對方認為你是一個有品味的人。女生不管長得如何,一定要會打扮自己,素麵朝天的結果只會讓男人覺得邋裡邋遢,男人永遠喜歡漂亮的女人,而女人永遠喜歡有魅力的男人。相親時無論自己長得如何,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打扮,穿著得體.2.見面忌談父母話題。
  • 孩子說話早晚跟智商有關嗎?孩子到這年齡還不說話,父母要注意了
    孩子開口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嗎?以小周的孩子為例子。雖然孩子說話晚,但是其他方面的表現和普通孩子一樣,甚至更好。三歲的她已經會自己盛飯,給寵物打掃籠子,還認識一百多個漢字。甚至出乎意料的是,有三個孩子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懶得說話。記者採訪會說話卻不願說話的孩子,他們表示:如果他說得流利,他父母會要求他不停地表現給別人看,太麻煩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能預想到這一點,智商絕對在同齡人中名列前茅。
  • 如何正確誇孩子?你誇對了嗎?
    本意是要幫助孩子更好地樹立自信心,可最後達到的效果卻完全相反:孩子經不起挫折,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害怕失敗,更經不起批評。家長疑惑:不是說多誇獎孩子可以增強自信嗎?平時也沒少誇,怎麼還是這麼不自信呢?誇孩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閉著眼睛說「你真棒」就能達到良好效果的。今天,小7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正確地誇獎孩子。
  • 霍思燕要跟楊千嬅學唱歌,被杜江叮囑:切忌講英文,注意表情管理
    有一種夫妻相處模式叫「越愛你,越喜歡懟你」,娛樂圈互懟型的夫妻有很多,杜江和霍思燕就是其中一對。在《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杜江在後採時被問到如何評價妻子,此時老婆霍思燕不在身邊,杜江那是相當護妻,直誇霍思燕「美麗、善良、自立、有主見,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好吧,好話都讓你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