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這三種方式跟孩子說話,越堅持,你的孩子越自信!別不信

2020-09-03 運營邵老師

在育兒過程中,你是不是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你說話了,而且他也越來越不自信了,對你過於依賴,我們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說法方式出問題了。在這裡,格格巫育兒日記給你以下幾條建議,如何說,孩子會聽你的,越堅持,你的孩子會越自信,別不信。

1.儘量少用否定性語言:

比如說你經常說不要看電視,不要吃薯片,不要吃冰的東西,不要吃糖,孩子其實你越說不能做的,他越想做,他就是想做。他現在不做,以後長大了補償性的也要做。

所以大人要改變說法方式,少用否定性語言。

孩子哭時,你說,不要哭,有用嗎?你可以說,別急,媽媽跟你一起來。要做好情感連接,孩子才可能會停止哭泣來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在他有情緒的時候是要先照顧情緒再來提解決方案。

2.要換個角度來說話,多用建設性語言,幫助孩子獲得內在的力量感,收穫自信的思維方式:

以下是幾個生活中的場景對比案例,請收藏起來,你天天都能夠拿來就用到!跟著來學一下:

A.100分!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B.你付了了努力,這是你該得的。

A. 我為你驕傲!

B. 你一定為自己感到驕傲。

A. 你這麼懂事,真讓我高興!

B. 你對此感覺如何?我相信你的判斷!

A. 我很喜歡你所做的!

B. 你自己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A. 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B. 不管怎麼樣我都愛你。

A. 好棒!這就是我所希望的!

B. 我相信你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大家看一下A和B看上去差不多,其實是大有不同。

你有沒有發現,A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語言,是以家長為主體的,孩子好像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滿足我們的要求,無時不刻在證明著他是個好孩子。他看不到自我的存在,所以當然也不可能擁有自覺自動自主的力量感。

B提供了不斷走向自立的建議,是以孩子為主的,讓他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向。找到孩子的內在動因和內在力量,不斷強化。

一天一天,孩子將會成長為他自己想要的樣子。通過努力,達到他自己的目標。從而越來越自信和成長。

3. 要多鼓勵孩子而不是表揚孩子:

表揚就是太棒了之類的話,我們從小都說的太多啦!打小在幼兒園門口的保安叔叔說的最多了,朝著每一個來往的孩子說:你真棒!相信你也是對孩子說的太多太多啦。孩子根本沒法從中得到什麼自主指導和自立自信的力量感。

建議要多用以下三種語言替代原來的否定型語言。

1. 描述性語言

——我看到你寫字的時候很認真,一點也沒有停。

原來我們經常會說,你寫字總是不認真,做作業總是一下子停一下,一下子玩一下。但是現在我們在某天孩子做作業很認真的時候可以用這樣的語言為孩子做正面強化:

孩子才知道原來寫作業就是要一口氣做完,不能停的。你原來沒有告訴過孩子這個原則,孩子怎麼能夠天生就知道這個標準呢?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告訴孩子正確打開的方式,你對孩子的要求和標準是什麼?而不是直接上來就大打大罵。

——我注意到你一回家就和我們大家打招呼,你真有禮貌。

天天說孩子沒有禮貌,你有沒有用描述性語言告訴孩子什麼是有禮貌呢?在孩子的行為有禮貌的時候,及時告訴他。

2. 感謝式語言

——我要謝謝你幫我們大家盛了飯。

孩子下次也會感謝你為他做的事。但是這個是長期堅持的功夫,指望一次兩次就學會沒多大效果。

3. 賦能型語言

——我相信你能夠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在晚上八點前做完所有事情。

給孩子自信和奮鬥的明確目標,不要你根本沒有和孩子說清楚明確目標:晚上八點前做完所有事情,發現孩子在磨洋工時,就怪孩子沒有抓緊時間,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時間管理是要反覆訓練,不斷跟進的。

從語言上賦予孩子自信的力量感,不斷正面強化正確的做事方式,通過內在的激勵,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是【運營邵老師】從事網際網路+教育多年,經常分享一些關於青少年教育的乾貨,如果你也對K12教育感興趣,如果你家裡也有小朋友,也遇到一些成績不理想、成長過程中的叛逆等問題,關注我!我來幫您解答,或者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
    時常能聽到家長在抱怨,自家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而長期這樣子的話導致的問題,將會在孩子青春期時一下子爆發出來,讓人想改都來不及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和孩子聊天。
  • 這三種孩子越長大越醜,無論小時候多漂亮,父母要趁早留意
    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是越看越漂亮的,畢竟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寶貝。可是在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下,無論孩子小時候多漂亮,都可能讓他們因此越長越醜。因為一個人良好的形象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對此父母一定要趁早留意。這三種孩子越長大越醜,無論小時候多漂亮,父母要趁早留意。
  • 你越管孩子越叛逆,這幾個方法教你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你越管孩子越叛逆,這幾個方法教你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孩子叛逆是每一位家長需要渡的劫,渡劫成功,父母管住孩子,渡劫失敗,孩子的叛逆會變本加厲,說到這裡一定會有很多父母要問,孩子為什麼會叛逆?,所以,父母總是不放心孩子,你越不放心,孩子越要用反抗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可以,於是,「戰爭」開始了。
  • 孩子膽小怕事,怎樣讓孩子越挫越勇?這3點家長該知道了
    孩子膽小怕事,怎樣讓孩子越挫越勇?這3點家長該知道了接納孩子的不勇敢是孩子變得勇敢的第一步,也就說無論孩子勇不勇敢,父母都-樣愛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在心裡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這樣他就會有更多與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氣。
  • 為什麼你越禁止,孩子越愛說不、越愛跟你對著幹?
    「心甘情願」配合教育專家陳鶴琴曾說:「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溫和的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第一,溫和應對孩子的逆反行為,千萬別焦慮。溫和應對人與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在孩子總是「不」字當頭時,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去焦慮這是不是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而是,父母要學會冷靜,控制情緒,對孩子做到:不打不罵、不貼標籤。
  • 孩子為什麼越長越笨?心理學家直言: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但有時候卻不是這樣,孩子長大之後表現出來的確實沒有之前聰明,看起來呆呆的、憨憨的,沒有小時候那股機靈勁,很多方面都不如小時候了。孩子為什麼越長越笨?心理學家直言: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要檢討自己。
  • 這3種說話方式,你用的越多,孩子越討厭你
    現在的孩子人小鬼大,做事都特別有自己的想法,兩歲的侄子每次出門穿衣服,都要搭配好看才行,父母搭的醜都不願意穿。很多時候,你真別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有時候孩子對你只是「敢怒不敢言」。父母聚在一起,最喜歡的就是吐槽自己的孩子了,每次考完試,父母都會忙著吐槽孩子的成績,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孩子們在一起到時候除了玩鬧,也會集體抱怨自己的父母,其中這3種父母孩子最煩!
  • 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學會這幾招,比吼一萬句管用
    晚上回到家,夏夏媽嘗試跟女兒談心,可是女兒連房門都不願意打開……「你呀,這是有想跟夏夏好好說話的意識,但是少了點方法……」很多媽媽總抱怨:孩子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
  • 職場上越被尊重的人,在這3個方面越「狠」,很準!別不信
    職場上越被尊重的人,在這3個方面越「狠」,很準!別不信職場是我們人際交往的主場,在職場上,什麼人都有,人性也展現得淋漓盡致。既有小人也有老實人,既有無能的人也有才能的人,既有勞模也有偷懶耍滑的人。此外,跟優秀的人相處,可以接觸到另一群同樣優秀的人,你的人脈圈子的質量也就會越來越高。在職場中,一個優秀的人,工作能力肯定不差。因為工作能力是每個人職場競爭的本錢,你的工作能力比別人強,就會擁有比別人更好的業績。業務能力越強代表給公司帶來的收益更高,你個人的身價提高了,老闆也會更加重用你,你的地位才會比別人高。一個優秀的人,交際能力也不會太差。
  • 孩子說話「沒完沒了」?麻省理工發現:孩子越會聊天,長大越聰明
    不僅如此,會在孩子每次開始說話時阻止孩子,讓孩子只回答問題,而不是講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外面的公共場合,為了怕自己丟面子,往往是非常嚴厲的方式喊哭孩子,甚至是動手打孩子。問題的根源在於孩子不知道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是怎樣的,沒有自己的邏輯,這就需要父母做好從小從日常生活中做好語言啟蒙。
  • 孩子說話「沒完沒了」?麻省理工發現:孩子越會聊天,長大越聰明
    不僅如此,會在孩子每次開始說話時阻止孩子,讓孩子只回答問題,而不是講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外面的公共場合,為了怕自己丟面子,往往是非常嚴厲的方式喊哭孩子,甚至是動手打孩子。在描述的過程中,孩子的表達欲、想像力、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都在提升,探索世界的能力也在隨之提高。但是孩子也不是說得越多越好,要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用會說話代替「話癆」!
  • 父母越會「說話」,培養出的孩子越優秀,溝通方式和技巧很重要
    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是每一種都是正確的方式,也不是每一種都可以被孩子接受,想要孩子有出息,就要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在同事的口中聽到這樣的一個例子,同事的鄰居有一個5歲的女孩,每天就喜歡對著家裡的玩具說話。大家都覺得這個孩子有自閉症或者是有其他的毛病,鄰居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結果得到的結論讓人大吃一驚。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學會這幾招,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很多時候,管教孩子就是幾句話的事兒。話說得恰當,不但能輕鬆幫孩子改掉壞習慣,還不必撕破臉皮;如果說得不恰當,就會越說越多,越多越沒用,最後家長生一肚子氣,孩子還是油鹽不進。他們對我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人。他們總拿我跟別的孩子比,我最不願意聽這些話。我經常挨訓,已經和他們形成對抗心理。他們說的話是假話,我才不愛聽。他們說話太囉嗦,讓我厭煩,我就賭氣不停。他們經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們說話我聽不進去。
  • 孩子常常跟媽媽說狠話,《遊戲力》:孩子的話越狠,越需要大人
    在和姥姥玩遊戲輸了的時候,竟然氣急敗壞的衝著姥姥說:「姥姥,你滾!」。一旁的曉雲聽到後,沒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但在這之後,孩子罵人的習慣,卻愈演愈烈。你打你的,我罵我的,這件事讓母子倆的關係陷入了惡性循環。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關鍵是怎麼讓孩子認可
    在孩子的教育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強調尊重孩子,強調與孩子平等對話,反對打罵孩子,很多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生活中,改變打罵模式,採用與孩子講大道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並自認為很尊重孩子。事與願違的是,不少家長發現,越與孩子講大道理,孩子反而越不聽話。
  • 你越吼孩子越笨!喜歡高嗓門說話的家長,別怨孩子聽不進去話
    高聲說話,會讓孩子的情緒一直處於一種亢奮激動狀態中,加上很多父母高聲說話的時候,往往是在吵孩子,命令孩子,這會讓孩子緊張,恐懼,精神緊繃。父母越吼,孩子越緊張,越沒辦法思考,越出錯,父母就更生氣,用更高的分貝來吼,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 職場潛規則:升職越快的人,在這3個方面越「懶」,很準!別不信
    職場潛規則:升職越快的人,在這3個方面越「懶」,很準!別不信 升職加薪,是在職場上的每個「打工人」的目標。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要實現卻很難,很多人都只能實現「加薪」這個目標。能升職那就肯定會加薪,但是加薪卻不一定會升職。
  • 在家裡,跟孩子說話別再因為語氣不好傷害孩子自尊心,記住這5招
    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 想讓孩子聽話?你得先學會好好說話
    阿姨不是不喜歡那束花,也不是不明白孩子的心意,不過是用錯了表達方式,本能地訴說,在孩子看來卻是輕視和打擊。這樣的狀況,是如今多少家庭的現實寫照。我們對孩子的好意漠不領情,卻總是無情地抹殺了他們的好。如,孩子想學跆拳道,你用信賴的語氣說:「孩子,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練得很好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要是用挖苦的語氣說:「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練跆拳道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 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
    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鼓勵,一直是個令人溫暖的詞語。的確,它能給人以自信,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勇往直前的力量……可以說,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喜歡並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但並不是說,鼓勵就一定會給人帶來正能量。錯誤的鼓勵方式,不僅不能促使一個人的進步,甚至還會令人迷失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