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人小鬼大,做事都特別有自己的想法,兩歲的侄子每次出門穿衣服,都要搭配好看才行,父母搭的醜都不願意穿。
很多時候,你真別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有時候孩子對你只是「敢怒不敢言」。
父母聚在一起,最喜歡的就是吐槽自己的孩子了,每次考完試,父母都會忙著吐槽孩子的成績,但是你知道嗎。
其實孩子們在一起到時候除了玩鬧,也會集體抱怨自己的父母,其中這3種父母孩子最煩!
一、催
」快點起床!「」趕緊上學!「」快的作業「...
很多家長都是有這個通病,不管看孩子做什麼都覺得很慢,磨嘰的恨不得自己上手把事情幫孩子做完。
可是你越催孩子越煩,越煩他就越不樂意,結果就做的越差,這點不管是在孩子的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是一樣的。
其實,家長應該明白孩子還小,他有自身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他們不是故意要慢,而是目前的行為能力只是沒有大人那麼快,才顯得慢。
所以我們應該以同齡人的節奏來批判孩子的速度。
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允許孩子比大人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能慢的孩子才能快。
二、吼
其實吼對孩子是最無效的方法,因為當你吼的時候,孩子會愣住,至於你吼了什麼,全部都會自動屏蔽,他只會記得,有個人,一直在自己的耳邊說話。而很多家長也表示,自己知道吼不對,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就是做不到。
其實相比孩子,成人的思想更加成熟,更應該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影響著孩子,如果你一直在孩子面前吼叫、批評...缺乏足夠耐心和自控力,如何要求孩子變成一個耐心,不急躁的人?
所以想吼的時候,家長不妨自己先離開一會,告誡自己和孩子。
三、嘮叨
一個問題反反覆覆地講,很多家長都是忍不住這樣和孩子嘮叨,結果一個唾沫橫飛,一個雲裡霧裡,日復一日孩子都會把家長那套背出來了,只是過多的嘮叨並不能讓孩子記住,也會讓孩子更煩。
嘮叨的多,你的聲音就會變成噪音,本意是督促和關心,但是說多了就會變成數落,批評。被孩子當成了廢話。所以家長要明白,你的話要有力度,一語中的,最好不要翻舊帳,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給些解決辦法。
對於孩子,父母是他們最愛的人,孩子成長的時候,也是家長變得更好同時。所以冷靜下來,溫柔下來,孩子很可愛,在他們眼中,我們也不會很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