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在暑假自由奔放的神獸們終於歸園了,新生開學,這一天,父母真的等的太久,笑起來都是哈哈不止。但畫風驚人反差的卻是:孩子們的滿臉愁容,各種不適與反常?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每年最炎熱的時候,我都會到表妹家去玩一陣子,她家在避暑聖地:貴陽,所以,與表妹家的小妮子也非常熟絡。
小妞今年快7歲了,一直非常獨立可愛,9月份開學,現在的她已經幼兒園大班了。但最近幾天,總感覺小妮子與往常幾年不一樣,特別的粘媽媽。
早上媽媽一起床,她馬上就會驚醒,然後大叫:「媽媽,媽媽,你在哪裡呀?」而其實,媽媽只是起床洗漱而已。
為什麼小妮子會突然如此依賴母親呢?
做老師的表妹告訴我,這便是心理醫生說的「焦慮分離」。因為小孩子在父母的照顧下才可以安全成長。
所以,當與父母分離的時,會感到不安與焦躁,很容易哭鬧與害怕。而再大一點的孩子,則表現為開學綜合恐慌。
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焦慮分離
孩子年幼的時候,與父母分離,都很容易感到不安與焦慮,特別是從幼兒園正式進入規範的小學教育。孩子會再度感到陌生與不適,總想得到父母的再次庇護,但孩子總歸會要長大,免來了短暫的分離。
父母可以嘗試做到以下三點,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焦慮分離」
1、明確的告知孩子,父母回家的時候
如果要與孩子分離的時,可以溫柔明確的告訴孩子回來相聚的時間,比如「寶貝,媽媽5:30下班,估計6點就到家了,那時候,媽媽就可以陪你了,好嗎?安心在家等媽媽就好。」
孩子的心中有了明確的期待,也知道自己沒有被無限期的拋棄,便會安心許多。此時,面對暫時的分離,孩子的心中就會舒緩很好。
2、讓孩子享受獨處
可以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前期先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畫出好看的畫,並與孩子討論離開一會會。
等時機成熟一點的時候,可以深入引導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畫作之中,長時間的思考構圖,長時間的描邊塗色,長時間的沉浸在自己的樂趣之中,孩子慢慢全心投入到事情中的時候,時光便不會存在。
孩子與父母分離時,也不會焦慮,而是更專心的置身於自己的遊戲與興趣之中。
3、增加孩子的交往群體
每日放學之後,可以多多帶孩子去小區的遊樂場運動,去的次數多了,小妮子便在那裡結交到了更多的好朋友。她歡快地與那些新朋友奔跑,跳躍,蕩鞦韆,玩滑滑梯,吹泡泡。
在這些過程中,孩子接觸到更多新鮮的人群,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於是她的孤獨感漸漸消失,反而自信心更強了,她再也不執著於只跟媽媽在一起了。
二、小學以後的孩子們:厭學拯救大行動
初中、高中的孩子比起與父母分離,更害怕回到學校,面對成堆的作業,難懂的課程。所以,對待這些孩子,要進行的是「厭學拯救大行動」,具體的話,可以嘗試以下二個簡單、實用的方法。
1、調整生活作息
第一要幫助孩子適應的就是:正常的生活作息。孩子放學的頭一個月,要重新調整孩子的作息,讓孩子的生活慢慢回歸正常,收身收心。如此,孩子可能精神狀態俱佳,能更有精力應對未來的回校生活。
2、與孩子推心置腹
開學的前幾天,父母要找時間與孩子深入溝通,推心置腹一番,如此,便可以分享孩子的快樂與憂愁,也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注與愛。這些看似沒有任何實效的聊天,其實是孩子心中最大的溫暖與力量,因為,孩子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解決某一個問題,而是希望自己得到認可與關愛。
這會讓孩子感覺到力量與勇敢,去面對未來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因為,任何時候,父母都是孩子最大的依靠。
3、適當的引導孩子定立這一件新的目標:
新的學期,可以幫助孩子重新定立一個學習生活小目標,並且在完成目標時候,完成孩子的一個小心願,如此,孩子可能會時刻關注目標,全力於達成願望之中。
神獸歸籠,普天同慶,這應該是當代父母最期待的時光,當然,我們更加期待,孩子也是滿心雀躍地回歸學校,快樂地學習,畢竟,上學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對嗎?
生活中,你有什麼高招,解決孩子的焦慮與不安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