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肺炎防治手冊》獲頂級學術期刊官網推薦,本周再有7種...

2020-12-09 中國日報網

由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並資助,數十位中國「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編寫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冊》,日前獲得世界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和國際奧委會等多方推薦,另有7種語言版本將於本周發布上線。

Nature官網推薦

該手冊開放全球免費下載,自3月18日上午8時手冊全球直通站發布以來,截至3月22日24點,累計已有140多萬人瀏覽了該頁面,手冊被下載超40萬次。所有瀏覽用戶中,來自海外的用戶佔比高達67%,其中,菲律賓和美國的分列海外國家來源前兩名。

鑑於海外疫情發展勢頭嚴峻,社會各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份新冠肺炎防治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其中,國際奧委會就向日本、法國、美國等所有冬、夏奧運會舉辦國奧組委及相關體育機構分享了該手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還在官網對手冊進行推薦。

官方組織之外,大量的用戶也在用轉發等多種方式分享該手冊。日前,一位以色列90後就自發列印了300份手冊送到了當地兩家最大的醫院。這兩所醫院也是當地新冠肺炎患者接診定點醫院。

中文版手冊封面

馬雲曾表示:「今天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著了火的森林裡,觀望、恐慌、無知、不作為和亂作為都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在他看來,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是應對當前疫情最寶貴的財富,這也是發起這份手冊的初衷,希望幫助海外醫護人員「不必從零開始」。

為了讓儘快將這份經驗整理並分享給海外醫護工作者,僅用1周時間,手冊中英文版發布上線。基於阿里巴巴達摩院智能人機協同平臺和多個專業翻譯團隊的努力,預計本周內,義大利語、法語、日語、波斯語(伊朗)、西班牙語、德語,印尼語7種語言版本也將發布上線。另有俄語、荷蘭語、泰語、韓語、葡萄牙語等更多語種手冊也在加緊翻譯中。

據介紹,這份手冊是在中國國家衛健委防控及診療指南基礎上,綜合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上千位一線醫護人員的實戰經驗總結而來。內容涵蓋了預防、診療和重症護理等多個部分,還特別針對患者不同分型的救治原則及診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問題提供了細緻全面的解答。

過去兩個月,作為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定點收治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接收患者超2/3為重症及危重症的情況下,創下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診」、確診患者「零死亡」的「三個零」奇蹟,被稱為浙江省抗新冠肺炎「定海神針」。

(圖片由阿里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冠肺炎防治手冊》獲頂級學術期刊官網推薦 另有7種語言...
    由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並資助,數十位中國「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編寫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經驗》,日前獲得世界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和國際奧委會等多方推薦,另有7種語言版本將於本周發布上線。
  • 一周上線12種語言版本 全球網友志願翻譯新冠肺炎防治手冊
    波斯語《新冠肺炎防治手冊》封面「以前,是家人擔心孤身在中國的我,現在,輪到我為他們做點事了。」「救人也是救己。」「能為醫護人員做點有價值的事很榮幸」……這些話分別來自一位孤身在京6年的印尼女孩、一位40歲的烏克蘭奶爸還有一位荷蘭大叔,他們原本素不相識,如今卻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多語種《新冠肺炎防治手冊》翻譯志願者。
  • 中醫藥如何防治新冠肺炎?陳凱先院士陳紅專教授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
    學界人士認為,這一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和中西醫結合的成功經驗為中國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作出了貢獻。為應對新冠疫情,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發布7版 COVID-19 診療方案,由第三版首次提出了中醫治療方案,此後幾版升級、修改中醫治療方案,更好地治療新冠肺炎。
  • 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成果登上重要英文期刊APSB「抗疫專刊」
    同時,陳紅專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我國中西醫協同防治新冠肺炎》作為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PSB)「抗疫專刊」的開篇論文發表。陳凱先和陳紅專團隊通過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 中醫藥如何防治新冠肺炎?上海兩位教授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社論和綜述
    學界人士認為,這一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和中西醫結合的成功經驗為中國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作出了貢獻。為應對新冠疫情,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發布7版 COVID-19 診療方案,由第三版首次提出了中醫治療方案,此後幾版升級、修改中醫治療方案,更好地治療新冠肺炎。
  • 《自然》、《科學》、《柳葉刀》,頂級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
    《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雜誌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術期刊資料庫最受歡迎期刊
    三湘都市報6月30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近日,在新一期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術期刊資料庫用戶關注度報告(2019年度)》中,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化》雜誌獲評語言學學科最受歡迎期刊,排在46種同類型期刊中的第二位。
  • 《中國自動化學會推薦學術期刊目錄(試行)》發布
    2015年8月,中國自動化學會(CAA)啟動了自動化學科領域學術期刊分類工作,經過近3年的歷程,在各位專家的積極參與、辛勤付出和持續支持下,形成了《中國自動化學會推薦學術期刊目錄(試行)》(以下簡稱「目錄」),現予以公布。
  • 第五版《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目錄》今日公布
    年的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一直為計算機領域專業人士的學術和職業發展提供服務,並不斷進行學術評價,引領學術方向,由 CCF 發布的《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目錄》也一直是值得計算機領域人士參考的學術評價風向標。
  • 俄印發俄語版中國新冠肺炎防治手冊,莫斯科「火神山」在建
    俄羅斯正在加緊應對新冠肺炎的措施。據俄媒報導,莫斯科即將建成一座新的傳染病醫院,此外俄方翻譯的中國的新冠肺炎指南也將印發。據塔新社當地時間24日報導,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於當日表示,莫斯科一所新建傳染病醫院將於近期完工。
  • 一周12個語種新冠肺炎防治手冊上線,近半由多國網友志願接力翻譯
    【來源:環球網綜合】3月30日消息,在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搭建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GMCC)上,上周再有12個語種《新冠肺炎防治手冊》發布上線,各國醫護均可免費下載。其中,有5種語言的防治手冊由各國志願者自發免費翻譯。「翻譯這份手冊的時間是我平時翻譯其他工作的三倍,但能參與其中我覺得很榮幸,因為,救人也是救己!」烏克蘭奶爸Alexey Tsapov是一名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專職翻譯,擅長英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烏克蘭語5種語言。
  • 鍾南山、王辰院士主審,《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在上海全球首發
    新冠肺炎到底如何防治,這本有頂級專家審定的書給你劃出重點。今天,繼《新冠肺炎防治精要》中文版火熱出爐後,學界期待已久的該書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舉行。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主審,中華醫學會呼吸與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瑞金醫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主編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中文版,於2020年4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 重醫附二院梅浙川教授團隊在國際消化頂級期刊《GUT》發文 分析新...
    6月25日,重醫附二院梅浙川教授帶領的消化內科團隊在國際消化疾病領域頂級期刊《GUT》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嚴重肝臟損害原因分析」(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developing severe liver
  • 補充維生素C,對防治新冠肺炎,到底有沒有作用?
    為此,我們匯總了新冠以來國內外關於VC的研究數據,以及各地權威部門發布的防治新冠肺炎的建議,供大家理性思考。1月22日,上海衛生健康委藥政管理處最先明確把維生素C列為預防新冠肺炎藥品;1月26日,杭州市「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了一封《致全市人民的公開信》,呼籲全市人民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
  • 上海中醫藥大學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論文闡述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
    上述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基於中醫藥防治疫病理論與歷史經驗,從「病毒—環境—人」互作關係以及廣譜抗病毒和宿主導向調控等藥理學機制進行深入探討,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
  • 中國科技期刊納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資料庫 與全球分享抗擊疫情...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 魏均民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日前,中國多個科技期刊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新冠肺炎疫情資料庫。有關人士表示,此舉不僅將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學術支撐,也為世界抗疫貢獻中國經驗。
  • 上海交大七本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獻引文大數據挖掘來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被引證情況,目的是為了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計軟學院學術論文被「智能推薦」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錄用
    近日,計算機與軟體學院劉杜鋼(Dugang Liu,博士生,2019級)、陳憲聰(Xiancong Chen,碩士生,2018級)、黎琳(Lin Li,碩士生,2020屆)和林晶(Jing Lin,碩士生,2018級)參與合作完成的三篇學術論文被「智能推薦」領域的頂級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錄用(發表)。指導老師為:明仲教授,潘微科副教授。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