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書院_孩子沉迷網絡不上學怎麼辦?孩子不願意上學,是因為厭學嗎?孩子天天玩手機,是因為手機成癮嗎?
在伯爵書院接待的青少年心理案例中,不願上學、黑白顛倒玩遊戲等現象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憂心忡忡、非常頭痛,不知道孩子到底怎麼了,該如何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伯爵書院導師指出,孩子的問題是表象,需找到問題背後的根源。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沉迷手機,表示不想去上學,不願意和外界接觸,那麼就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鬱症。而且,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可能還是雙相情感障礙,也就是躁鬱症。
來訪者① 曾經的學霸不想上學
15歲的小麗(化名),曾經是父母最大的驕傲,門門功課全班第一,堪稱「學霸」。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文娛、體育的表現出眾,為人也特別的開朗、活躍,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沒想到,她突然說不想讀書了。父母氣瘋了,去學校了解情況,發現小麗有幾門功課不及格,同學表示小麗變得消極、被動,不願與人交往,拒絕參加集體組織的活動。更糟糕的是,她經常遲到、曠課,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作業也不交。
小麗自己也表示,無緣無故地變得心情糟糕,極度沮喪、想哭,覺得活著沒意思;睡眠差,沒有什麼食慾;整個人很懶散,不想動,渾身乏力,手腳沉重,就想一天到晚躺在床上,什麼事都不想做,什麼人都不想見;看書壓根就看不進去,上課的時候在課堂上發呆......
眼看著女兒一天天不去上學,父母非常著急,試圖和女兒談談,苦口婆心地勸,但她情緒低落,說不了幾句就很煩躁,把父母推出房門,怎麼敲門都不開。父母很擔心、不安,不知道以前那麼優秀的女兒為何會變成這樣,難道是青春期叛逆嗎?
更讓父母頭疼的是,兩個月後,小麗的脾氣越來越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而發火,罵人、摔東西,甚至多次揚言要自殺......
來訪者② 日夜顛倒,遊戲時間長,花錢多
小銘(化名)今年讀初一,來諮詢時一直捧著手機,玩王者榮耀遊戲。
據父母所說,小銘天天晚上逼著父母給他手機玩,否則砸東西、敲門,搞得一家人都無法睡覺,父母奈於次日要工作,沒有精力折騰,只好把手機給他。
第二天小銘起不來,也不允許父母叫他起床,說只要設鬧鐘就可。但幾個鬧鐘都鬧不醒他,被拉起來後又倒頭就睡,怎樣都不去上學。由一開始的上午不去上學,最後發展到一個星期、一個學期都不去上學。
他也不願意跟同學出去玩,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和家人也沒什麼交流。給他買禮物、做好吃的,他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懂得感恩。脾氣特別大,若是一不如他的意就發火,滔滔不絕罵人,還有兩次離家出走的經歷。
而且,小銘還有一個特點:玩遊戲特別能花錢。
整天買遊戲裝備,一天下來可以花一兩百元,家人春節給的壓歲錢、零花錢上萬這麼多,都被花費掉了。繼而伸手向家長拿錢,一次次變本加厲地拿,跟他說好最多只能玩兩小時,口頭上答應,最後又不算數,玩遊戲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一天可高達10多個小時。
家長多說幾句他就翻臉、砸東西,甚至以自殺威脅,還真的出現多次割腕行為....家長很頭疼、無奈,認為孩子是手機成癮了。
有的時候,小時候乖巧可愛的孩子,上了中學突然變得情緒過分高漲,衝動、易怒。他們可能被單純地認為是調皮、青春期叛逆。
但實際上,或許並非都那麼簡單。
一般情況下,青少年罹患雙相障礙,在行為上的表現更為突出,如煩躁、逃學、亂花錢,敢於冒險等。而成年人則是情緒上的反應較突出,比如:沒有緣由地發脾氣、狂躁等。
在青少年人群中,雙相情感障礙發作時更多的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症狀表現,如孩子突然變成不聽話的「壞小孩」。
有些孩子原本很乖巧聽話,突然近一段時間就變得厭學、心煩、逃學。他們可能很叛逆,在家頂撞父母,在學校不尊重老師,還經常與別人吵架。
這些青少年患者的學習會受到影響,變得無心向學,結果往往是淪為「學渣」。
有的學生突然變得很闊綽,花錢大手大腳,瘋狂消費,買一些沒用的東西。還有一些孩子,突然沉迷網路遊戲難以自拔、抽菸、喝酒。
此種沉迷遊戲和網癮有所區別,一般深陷網癮中的孩子會感覺到很快樂,但其不然,玩遊戲都改變不了沉鬱的心理狀態。
很多抑鬱症或雙相的青少年黑白顛倒,晚上玩遊戲到2、3點,早上起不來,那是因為24小時中,早上是他最低落的狀態,晚上是他最亢奮的狀態。家長往往不理解,以為孩子只是玩手機成癮後,才晚上不想睡覺,第二天不想起床。
其實孩子的表現,是和這個抑鬱症或躁鬱症的特點有關係的。
所以,很多孩子問題表象是沉迷遊戲、逃避上學,實際上是因為他有躁鬱症。=
抑鬱症或躁鬱症還沒有被大多數人認識和了解,家長對這種突然的轉變不知所措,他們更多地重視學習、營養,而對情緒突變背後的原因並不知曉。
很多人將此歸結為學習壓力大,又或者,家長會以為孩子品行變壞了。
其實不然,若孩子變壞單純是品行問題,那麼會有一個長期的慢慢的變化過程。而這種行為異常是突然改變,一般毫無徵兆。
實際上,這些突變,是心理障礙所發出的求救信號,家長應當格外重視。
雙相發病的階段是青少年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現在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過心理治療,再輔之以藥物治療,只要患者積極配合,可以回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
所以,當孩子抑鬱寡歡、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無心向學、過度玩遊戲時,或者突然性情大變、成績波動很大或者有自殘行為,就要考慮到有抑鬱或者雙相障礙的可能,而不僅僅是手機成癮、厭學或者簡單的青春期叛逆。
伯爵書院建議家長們務必要重視,提高認識,嘗試著真正地理解孩子的內心,儘早到專業的心理機構進行評估,才能更好地治療。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厭學/逃課/輟學、沉迷手機遊戲、叛逆/封閉自己、焦慮/抑鬱/情感障礙的孩子家長,可免費撥打電話諮詢,專業導師免費為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