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網西沙永興島4月13日電(記者曲延濤、王雪振)「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不過,我們這裡要說的「八項注意」可不是歌中所唱的,而是「軍報新媒體·西沙紀行」報導組乘著海軍某新型補給船去西沙途中所了解的。這裡的「八項注意」中有的事項是務必要「走心」的,有的則是給大家「漲姿勢」的。相信看過本文之後,你再看到軍艦從眼前駛過時,就可以對身邊的小夥伴們這樣說了:這海軍艦船上的「道道兒」,咱也是略知一二滴!
注意一:坐臥行走有規矩
「上船首先得熟悉船上的『規矩』。」補給船的船長一見面先給網友和報導組成員們來了個「下馬威」。這個「規矩」指的就是船上的注意事項。還別說,沒上過海軍艦船的人可能連上下方位都搞不清楚。在艦上走路也有很多說法:去艦艏要走右舷,去艦艉要走左舷;晚上行走時必須走內通道;通過舷梯時先上後下,軍銜低的要給軍銜高的讓路,讓路時要站在外舷一側;船上行走時不要奔跑,怕暈船的要隨身帶塑膠袋……
注意二:物品固定有竅門
船上的所有的活動物品,像暖瓶、水杯、垃圾桶等等,都有固定的架子。否則,風浪大時,這些物品就會變成飛來飛去的「暗器」。上鋪位置不放置大件的、易碎的未固定物品。夜航時,人員不要再到甲板上活動。因為,船速很高,風浪大時,一不小心就會有掉到海裡的危險。
注意三:離靠碼頭要「站泊」
作為國際軍種,與陸軍、空軍和火箭軍相比,海軍的禮儀確實不少,而且大多都國際通用。「站泊」就是上艦必須了解的課目之一。所有軍艦離靠碼頭都要「站泊」。當聽到「離碼頭部署」或「靠碼頭部署」的命令後,除了正在操作的人員外,其他人必須按照指定位置統一成跨立姿勢列隊站好。日間時,艦員登艦踏上舷梯前和離艦踏下舷梯後,要向軍旗敬禮。
注意四:旗幟懸掛有「講究」
「軍艦在日間航行時,主桅杆上要掛海軍旗;拋錨或靠泊時,主桅杆的海軍旗要降下,而後在後甲板旗杆上升起海軍旗。」補給船的信號兵告訴記者: 「這次我們船上最高首長是少將,海上航行時,除了掛海軍旗外還要掛少將旗,所遇海軍艦船隻要艦船上最高首長軍銜低於少將的,都要向我船主動敬禮。軍艦相遇的敬禮是鳴笛一長聲,禮畢時鳴笛兩短聲。」
注意五:不怕浪大怕湧高
駕駛室裡,一位水兵指著海面告訴記者,海面上出現這樣的白色浪花顯示風浪至少是3級以上。補給船上為報導組成員與網友們準備的活動手冊上顯示:「4月12日,西沙:偏南風5-6級,浪高2米。」船上的老水兵對幾名網友說,對於常年出海的人來說,最怕的還不是浪大,而是湧高,湧高的時候更容易暈船。
注意六:暈船還有順口溜
遠海航行,關於暈船還有個順口溜:一身虛汗,二目無神,三魂出竅,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九(久)臥不起,十分難受。「風浪大的時候,抗暈能力再強的水兵也會有反應。但就是抱著垃圾桶,一邊吐一邊也要堅守崗位,履行好職責。」副船長黃攀說,「不過,本次航行一夜過去,運氣不錯,海況還不算惡劣,我看報導組成員和網友們都還好,暈船的並不多。再過一個月,西沙就進入颱風多發季。那時,戰風鬥浪就是官兵們的家常便飯了。」
注意七:操舵口令需重複
對面一艘漁船駛過。「右舵10」,值更官下達了口令。「10度右」,操舵水兵重複口令後,隨即轉動舵輪。
「為什麼要這樣重複口令?」原來,海上航行不比陸上,沒有什麼參照物,辨別方向主要憑藉羅經,方向錯了可能走很遠才會發現,重複口令是為了防止聽錯。
注意八:鍛鍊可以「全地域」
船上的空間這麼小,水兵們平時如何鍛鍊呢?一位士官告訴記者,別看軍艦上活動空間有限,可水兵們的體能訓練項目一樣也不少。當兵的,身體素質可是頂重要的。 像繞甲板慢跑,伏地挺身、仰臥起坐、跳繩啊,都是水兵們每天固定的鍛鍊課目。這艘新型補給船剛剛列裝部隊,內部還有一個大約50平方米的健身房,裡面有桌球桌、跑步機、多功能健身器,甚至還有動感單車,等等。
責任編輯:胡光曲